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MHC-Ⅱ类抗原表位预测软件的对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MHC-Ⅱ类抗原表位预测软件的优缺点,为后续应用提供依据.在众多HLA-Ⅱ类抗原表位中,选取HLA-DR的6个表位(DRB1*0101, 0301, 0401, 0701, 1101和1501)为代表,选取MHCBN数据库中的309条已知抗原表位的肽链为待测肽链.使用近年来常用的7个表位预测软件,根据不同软件的临界值确定入选结果数据,比较各软件所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之间的差距以确定其优劣.综合7个软件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得出NetMHCⅡ和NetMHCⅡpan所得结果准确率最高.可以用NetMHCⅡpan及NetMHCⅡ进行MHC-Ⅱ类分子抗原表位预测.不同软件HLA的各个亚型的预测所得指标不一致,提示综合运用不同软件对多肽表位进行预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MHC-Ⅱ类抗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也与自身免疫病有关,其氨基酸残基多态性可能直接影响IDDM 等的易感性,而且同种型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不同,认识此机制对探寻新的防治方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经MHC-Ⅰ类分子替代递呈途径诱导CTL产生特异性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作为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表面存在结合抗原的DEC-205受体,随着细胞的不断成熟,对抗原俘获加工能力减弱,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共刺激分子表达增强,T细胞粘附能力和抗原递呈能力增强,细胞因子合成增加。树突状细胞不但可以经MHC-Ⅱ类分子途径递呈外源性抗原T辅助细胞,而且经MHC-Ⅰ类分子替代途径递呈抗原肽段给杀伤性T淋巴细胞,以发挥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蛋白酶体是普遍存在于所有被检测过的细胞中的一种保守的蛋白酶复合物,有着广泛的功能.它在MHC-Ⅰ类抗原的加工呈递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MHC-Ⅰ类抗原的加工呈递效率对肿瘤和胞内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特别重要,因此,本文对蛋白酶体的结构、MHC-Ⅰ类抗原加工呈递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用纳米微粒包装肿瘤抗原,并探讨其诱导产生CTL的免疫学特性和杀瘤活性。采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包含有恶性黑色素瘤抗原肽Mart-1-27-35纳米微粒;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用NP-Mart-1-27-35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并用ELISPOT法和LDH法检测其特性和杀瘤活性。结果:电镜观察所制得的纳米颗粒为圆形,平均直径为(208.52±12.43)nm。HPLC分析纳米-抗原肽的抗原载入量为6.72%±0.28%,平均包封率为91.23%±3.56%;ELISPOT检测表明纳米微粒包装的抗原肽能引起较强的免疫反应,产生分泌IFN-γ的细胞斑点数分别为(476.37±29.43)/2×104,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抗原肽时所产生的斑点数;LDH检测显示与单纯使用抗原肽相比,纳米-抗原肽诱导的CTL对Mart-1+细胞的杀伤能力显著提高。纳米微粒包装的抗原肽能够显著增强并延长DC对抗原的提呈作用;其诱导产生的CTL能以MHC I限制的方式特异识别和杀伤表达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费克香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4,(5)
超抗原与TCR的特异性Vβ组分相结合,激活所有带有Vβ组分的T细胞。超抗原对T的刺激作用有赖于MHC-Ⅱ类分子阳性APC的存在。本文拟探讨超抗原是否必须借助MHC-Ⅱ类分子或能够直接被TCR组分所识别。作者以前的研究表明,链球菌超抗原(pep M5)对T细胞的刺激需要APC的辅助,当加入PMA和细胞因子或交联 相似文献
8.
Subolesin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蛋白,在蜱类传播病原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subolesin对于蜱的繁殖、发育、病原感染与传播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且评价其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在监测蜱类叮咬并预防蜱传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许多药物或重金属盐能诱导人或动物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应答基因在其中起调控作用;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给患者使用青霉素或金制剂,可诱发具有HLA-DR_3半倍型的病人产生免疫复合物肾炎(IC-GN)。氯化汞可诱发BN 大鼠产生T 细胞依赖性的多克隆B 细胞激活,造成IgG_1,IgE 水平增高并 相似文献
10.
11.
中枢神经系统的抗原递呈细胞及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7年 ,Barker和Billingham等发现 ,组织不相容的同种异体或异种移植物植入脑后的存活时间较植入外周组织长。由此 ,传统的观点认为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是免疫特免器官。造成其免疫特免的原因包括 :①血脑屏障使CNS与免疫系统相隔绝 ;②CNS中缺乏通常的淋巴引流 ;③CNS中缺乏专职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cells ,APC) ,尤其是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④脑细胞的MHC分子、共刺激分子、粘附分子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十年中,关于多肽激素及其细胞膜上的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在细胞的恒稳机制中起作用的有关内源性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研究却进展不大。细胞分裂的内源性抑制因子的存在是通过上皮损伤愈合和致癌作用的研究第一次被人们所证实的。这类起抑制性作用的生长调节因子被称为“抑素”,其特征是:(1)完全的组织特异性;(2)缺乏种属特异性;(3)可逆性。从实验角度考虑,发展抑素观点的主要困 相似文献
13.
李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1):97-99
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提呈通路在调控CD4+T细胞激活及特异性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因此,精细调节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对于免疫应答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MHC—Ⅱ类分子的组成性表达仅限于特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B淋巴细胞。但是,在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中,多种刺激特别是干扰素1(IFN-γ)可诱导该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提呈通路在调控CD4 T细胞激活及特异性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韩俊宏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25(1):33-36
免疫系统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核心,具有极其完善的调节机制,而调节T细胞活化对整个免疫系统的调节至关重要。T细胞调节机制中,一方面共刺激分子作为制定细胞的表面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同时也参与T细胞的调节,其中CD28分子刺激T细胞活化,而CTLA-4则是负调节因子即抑制T细胞的活化;另一方面,T细胞抗原受体(TCR)下游信号传导分子也参与负性信号调节。这两者的相互协调作用是T细胞负调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免疫系统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核心 ,具有极其完善的调节机制 ,而调节T细胞活化对整个免疫系统的调节至关重要。T细胞调节机制中 ,一方面共刺激分子作为特定细胞的表面分子参与T细胞活化 ,同时也参与T细胞的调节 ,其中CD2 8分子刺激T细胞活化 ,而CTLA 4则是负调节因子即抑制T细胞的活化 ;另一方面 ,T细胞抗原受体 (TCR)下游信号传导分子也参与负性信号调节。这两者的相互协调作用是T细胞负调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两种白血病细胞抗原负载DC的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应答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 (DC)与白血病细胞融合及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DC两种白血病DC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CTL应答的能力。方法: 采用羟乙基淀粉 Ficoll两步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通过贴壁 2h获得黏附的单核细胞, 用GM- CSF加IL- 4诱导培养 5d收获细胞。将细胞分为 4组: A组将K562细胞或原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在 500g/LPEG 100mL/LDMSO诱导下与DC融合; B组加入相应细胞数量的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 C组将K562细胞或CML细胞与DC共培养; D组: 单独DC培养组。融合前以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K562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PKH26 /FITC 抗HLA ABC抗体双标细胞并评估融合率。培养的第 6天, 加入TNF -α诱导DC成熟, 然后分别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 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CTL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GM- CSF加IL -4和TNF- α依次诱导成熟的DC具有经典的DC的形态和表型特征, 在PEG -DMSO的介导下, DC与白血病细胞的融合率为 ( 17. 33 ~29. 94 )%。两种抗原负载方案激活的CTL均对表达K562抗原的细胞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在效靶比相同时, 融合组诱导CTL的杀伤活性强于冻融抗原致敏DC组。结论: 与冻融抗原致敏的DC相比, DC与白血病细胞融合细胞递呈抗原的效率更高, 体外诱导的CTL特异性杀伤靶 相似文献
18.
一种简捷的小鼠无麻醉脾内细胞抗原直接免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捷的小鼠无麻醉脾内细胞抗原直接免疫法。它不用麻醉,也无需切开腹膜暴露脾脏,只在皮肤上剪开0.5cm左右小口。整个操作过程只需1~3分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后第6天可观察到血清中特异抗体水平桐当于常规免疫第33天的水平,脾脏内单个核细胞数多4倍。它需要的抗原量少,每个小鼠一般只需一次注射2.5×10~5个细胞。 相似文献
19.
翟俊辉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4,(5)
免疫-PCR是1992年建立的抗原检测系统。其基本过程和ELISA相似,免疫-PCR用一段可扩增的DNA分子代替ELISA中的酶来放大检出信号,因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尽管此法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应用前景是诱人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对IFN-y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上MHC-Ⅰ类抗原表达以及对正常人γδ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检测及细胞毒活性检测法.结果 EM患者腹腔液对IFN-y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上MHC-Ⅰ类抗原表达具有下调作用.疾病组的腹腔液对正常人外周血γδT细胞及NK细胞的杀伤功能具有负相调节作用.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存在yδ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抑制因子,对IFN-γ诱导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上MHC-Ⅰ类抗原表达具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