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复方汉防己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汉防己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复方汉防己治疗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观察它对血清透明质酸(HA),肝组织纤维化评分及储脂细胞的影响,HA测定采用放免法,储脂细胞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复方汉防己治疗组肝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血清HA及结蛋白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复方汉防己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储脂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肝窦壁细胞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窦壁细胞与肝脏疾病陈贤明综述马学惠审校一、肝窦壁细胞的组成肝脏由肝实质细胞(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组成。非实质细胞包括肝内胆管上皮细胞、门脉区域少许间质细胞及肝窦壁细胞。目前已发现的肝窦壁细胞有四种:即枯否细胞、储脂细胞(Ito细胞)、Pit细胞(肝...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的胶原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细胞的胶原合成刘乃明综述刘平审校肝脏内的细胞大致分为:(1)肝细胞,(2)非实质细胞:包括贮脂细胞(Lipocyte或Ito细胞)、Kupffer细胞、血窦内皮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关于肝内胶原的细胞来源尚有争论,大量资料证明肝细胞和非实质细胞都参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实验性肝纤维化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肝脏的表达.方法实验大鼠分肝硬变组(24只)和正常对照组(8只),肝硬变组采用复合因子制作出肝硬变动物病理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研究了bFGF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同时还通过结蛋白(Desmin,DM),ED1的免疫组化变化,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储脂细胞和肝枯否细胞增生情况.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发展,DM,ED1和bFGF阳性细胞在肝窦,坏死区和纤维间隔逐渐增多,bFGF阳性细胞主要是在那些DM阳性细胞和ED1阳性细胞中表达,定量分析,各组均高于正常组,以6周组最高,ED1阳性细胞与bFGF和DM阳性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r=0977和r=0989,P<005),bFGF阳性细胞和DM阳性细胞的变化也成正相关关系(r=0997,P<005).结论在肝纤维化发生时由于肝枯否细胞和储脂细胞的增生及二者表达bFGF增加,再通过bFGF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进一步造成储脂细胞的增生和ECM的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5.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4  
近年来已获公认,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过多产生和沉积的主要细胞来源。 1876年德国 von Kupffer首次描述星状细胞( Sternzellen),后来的文献中又称之为 Ito细胞、脂细胞、贮脂细胞、窦周细胞等等。1996年Hepatology发表了98位著名国际肝病学家的建议,认为仍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命名为宜,此建议已日益被采纳应用。近年关于星状细胞的研究日多,本文只涉及几个问题:细…  相似文献   

6.
位于肝窦周隙的贮脂细胞,(又称Ito细胞或VitA贮备细胞)具有贮存,代谢VitA的功能,给予大鼠一定量的VitA可抑制或减轻CCl4诱发的大鼠肝纤维的病变,用Metrizamide成功地分离大鼠贮脂细胞,用原代培养的贮脂细胞研究维甲酸类对同脂细胞增殖,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全反式维甲酸(RA),视黄酸棕榈酯(RP)可抑制贮脂细胞增殖,胶原的合成,提示维持贮脂细胞VitA含量可抑制贮脂细胞向肌  相似文献   

7.
整合素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整合素为一类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受体家族分子。在正常肝脏的实质及间质细胞中均发现有整合素的表达,在病变肝脏中,整合素的分布出现种类和数量的改变。整合素可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多个环节:(1)参与致纤维化介质的释放,影响储脂细胞的激活;(2)参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吞噬降解;(3)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及金属酶组织抑制剂的表达,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降解;(4)调节储脂细胞对致纤维化介质的反反应等。对整合素与肝纤维  相似文献   

8.
肝脏星形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肝脏星形细胞(hepaticstelatecels,HSCs),又称为储脂细胞(fatstoringcels,FSCs)、Ito细胞、窦周脂肪细胞(persinusoidallipocytes)、储存维生素A细胞(vitaminAstoringc...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脂肪肝与肝纤维化常相继发生或同时存在,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的激活增殖在其发生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必需脂肪酸对HSC的增殖影响所见报道极少。本文观察了必需脂肪酸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和亚油酸(linoleicacid)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KC)培养的上清液(Kupffercellconditionedmedium,KCCM)对HSC增殖的影响,以探讨必需脂肪酸在脂肪肝肝纤维化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醛固酮合成酶基因CYP11B2在肝储脂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异硫氰酸肛法提取RNA,逆转录扩增CYP11B2,原位杂交检测肝组织CYP11B2的表达。结果:CYP11B2的表达定位于肝储脂细胞。结论:肝储脂细胞能表达CYP11B2。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道感染后12小时开始,肝Kupffer细胞(KC)对^C标记的活大肠杆菌吞噬功能持续下降,而膈泡巨噬细胞(AM)吞噬功能进行性上升。KC在感染后12小时肿瘤坏死因子(TNF)分泌达到高峰,此后变得耐受,AMD 感染12小时后TNF分泌持续上升,并保持在高水平直至48小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正常及肝纤维化时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EC)表面层粘连蛋白(LN)的整台素受体α6β1及粘着斑激酶(FAK)的变化。方法 用胶原酶原位灌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及四氯化碳(CCl4)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SEC,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ELISA和免疫沉淀-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分别观察SEC细胞表面整合素α6β1表达及FAK活性的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SEC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整合素α6β1;在肝纤维化时SEC细胞表面α6β1蛋白表达却明显增加(P<0.05),且细胞中FAK活性明显增高(P<0.05)。结论 在肝纤维化时SEC细胞表面整合素α6β1的表达及FAK活性明显增高,可能在SEC的形态及功能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茅益民  曹明德 《肝脏》1998,3(2):33-34
Pit细胞是肝脏特异的自然杀伤(NK)细胞,同肝脏内Kupffer细胞、内皮细胞和储脂细胞一起,属于肝窦状隙细胞群。  相似文献   

14.
维拉帕米对大鼠肝脏贮脂细胞增殖及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合成和异常沉积是最主要的病理过程。研究表明,病理状态下,贮脂细胞(FSC)被激活,数量增多,分泌大量的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1]。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10只,其中5只皮下注射40%CCl4茶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二、试剂链霉蛋白酶和Nycodenz购于Sigma公司;胶原酶购于上海医工院;维拉帕米(Ver)购于Knoll公司;RNA提取剂、P32dCTP、随机引物标记试剂盒购于Gibco、亚辉、Promega公司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同种LAK细胞联合IL-2腹腔注入(IP),5-FU联合MMC、CBDCA腹腔注入,同种LAK细胞联合IL-2静脉输入以及放腹水、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方法,分别治疗晚期PHC腹水患者共40例,结果表明,同种LAK细胞联合IL-2经IP(10例),5-FU联合MMC、CBDCA经IP(10例),均使4例(40%)腹水减少或消失、症状明显改善;同种LAK细胞联合IL-2全身治疗(10例),以及放腹水、利尿、补充白蛋白等一般治疗(10例),均仅使1例(10%)腹水减少,疗效欠佳;结果提示,腹腔内LAK联合IL-2治疗及腹腔内5-FU联合MMC、CBDCA化疗,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晚期肝癌腹水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脂质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L  Zeng M  Li J  Hua J  Fan J  Fan Z  Dai N  Qiu D  Xiao S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313-315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链霉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HSC和Kupffer细胞,制备甘油三酯和VLDL刺激的Kupffer细胞培养的上清液(KDCM),并以MTT法观察甘油三酯和VLDL及KCCM对HSC增殖效应。结果 甘油三酯和VLDL浓度分别在12.5mg/L和2  相似文献   

17.
第十二讲 肝硬化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一、正常肝脏的血流动力学肝脏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肝动脉供给肝脏30%的血流量及30%~60%的富氧血;门静脉供给肝脏70%的血流量及从胃肠道带来的营养丰富的血。门静脉由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流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流而成,并分为左右二支。肝动脉和门静脉在肝内并行及不断分枝,形成门静脉小支和肝动脉小支,将血液汇流入窦腔。肝窦是一个独特的微管结构,它没有基膜,壁主要由4类细胞构成:内皮细胞,枯否细胞(Kupffer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Pit细胞),贮脂细胞(Ito细胞)。内皮细胞为主要成…  相似文献   

18.
扶正化瘀方对大鼠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大鼠急性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急性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制备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对其进行干预,观察药物对其PDGF和TGFβ活性以及对Kupffer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药物组PDGF和TGFβ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闰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方对大鼠急性CCl4损伤肝Kupffer细胞活化有抑制作用,可能抑制肝星状细胞旁分泌激活,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肝脏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随着现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肝脏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深入研究肝脏的生理及病理生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方法[1]现将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1肝脏细胞的组成肝脏细胞由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其他细胞组成上皮细胞由肝细胞(约占60%~70%)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2%~3%)组成2间质细胞包括枯否细胞(kupffercells,KC)、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cells,SEC)、肝星状细胞(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门静脉输注自体LAK细胞在肝癌肝脏灌注化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14例肝动脉门静脉输注自体LAK细胞及化疗药物,78例肝动脉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作为对照。结果自体LAK细胞加化疗组CR6例,PR6例,有效率85.7%;对照组CR17例,PR28例,有效率57.7%;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动脉门静脉输注自体LAK细胞可以提高肝癌肝脏灌注化疗的效果,经埋植式给药装置肝动脉门静脉输注自体LAK细胞及化疗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