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解剖学基础小腿后部皮肤质量好,供区面积大,血循环丰富,较为隐蔽,以直接皮动脉供血,皮瓣的血供来自腓动脉神经伴行的腓肠浅动脉,包括腓肠外侧浅动脉,腓肠中间浅动脉与腓肠内侧浅动脉的肌间隙相吻合。在踝关节上方2~3cm,胫后动脉有2~3支穿支动脉,穿出深筋膜上行,在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5~6cm,与下行腓肠动脉呈树枝状吻合,形成了吻合网,亦为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提供了丰富的血运,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蒂部的血供是由腓动脉的肌间隙皮支而来,通过吻合支返流灌注到腓肠浅动脉领域,这是腓肠浅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的依据。2 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表定位腓浅神经,为腓骨骨折提供安全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法:经4%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7~88岁,平均69岁;左侧35例,右侧31例。对下肢的腓浅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测量腓浅神经在小腿各部位的行走、分支情况及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结果:腓浅神经于腓骨颈的前外侧离开腓总神经,旁开腓骨头与外踝连线稍前方,下行于肌内、深筋膜下和浅筋膜内;主干12例在小腿以单支向下至足背,50例在穿出深筋膜于浅筋膜内分为2支,4例穿出肌肉后即分为2支。结论:为了避免损伤腓浅神经,腓骨中上段骨折宜从腓侧后肌间隙入路,腓骨下段骨折宜从腓侧前肌间隙入路。目的:体表定位腓浅神经,为腓骨骨折提供安全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法:经4%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7~88岁,平均69岁;左侧35例,右侧31例。对下肢的腓浅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测量腓浅神经在小腿各部位的行走、分支情况及与体表标志的关系。结果:腓浅神经于腓骨颈的前外侧离开腓总神经,旁开腓骨头与外踝连线稍前方,下行于肌内、深筋膜下和浅筋膜内;主干12例在小腿以单支向下至足背,50例在穿出深筋膜于浅筋膜内分为2支,4例穿出肌肉后即分为2支。结论:为了避免损伤腓浅神经,腓骨中上段骨折宜从腓侧后肌间隙入路,腓骨下段骨折宜从腓侧前肌间隙入路。  相似文献   

3.
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感觉重建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 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感觉功能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在40侧常规防腐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小腿外侧部感觉神经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1例标本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腓肠外侧皮神经在腓骨头尖平面上方约7 cm处自腓总神经发出,向下随腓总神经行一短程后穿出胭筋膜至小腿外面,沿途发出1~3个终支,分布于小腿后外侧Ⅰ、Ⅱ区的皮肤.②腓浅神经在腓骨头下1.9 cm处起于腓总神经,先于腓骨长肌与腓骨之间向下向前行,继降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并分支供应两肌,其主干(纯感觉支)径直下行于腓骨短肌与小腿前肌间隔之间,在小腿外侧Ⅱ、Ⅲ区交界处穿出深筋膜至皮下组织中分为足背内侧、中间皮神经,分布于小腿外侧Ⅲ区和足背的皮肤.结论 通过腓肠外侧皮神经主干与受区感觉神经分支吻合,可重建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4.
含深筋膜血管网的三种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1994年10月~1996年5月,应用三种小腿后侧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效果。利用腓肠浅动脉在小腿远端与腓动脉肌间隙支、胫后动脉穿支和腓动脉外踝支在深筋膜内的广泛吻合,分别设计成小腿后外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后内侧逆行岛状筋膜皮瓣和后外踝逆行筋膜皮瓣。临床用于修复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共18例,皮瓣切取面积6cm×5cm~15cm×8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创面完全修复。认为,该组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下段、足背、足跟及踝关节周围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带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目的 为带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32 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进 行解剖, 对腓肠神经及其 营养血管进行详细观 测。 结果  吻合型腓 肠神经占531 % ;非吻合型占469 % 。该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 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 ±15)c m 由腘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 ±03 ) m m ,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 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 其外径分别为(08 ±04) m m 和(08 ±03) m m 。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 结论 可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等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应用解剖腓肠内侧皮神经在窝内起自胫神经 ,主干在深筋膜深面随小隐静脉下行 ,至小腿中段以下方穿出深筋膜 ,后有发自腓肠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加入 ,吻合成腓肠神经 ,继续伴小隐静脉下行经外踝后方至足部 ,分布于足背外侧缘和小趾外侧的皮肤[1 ] 。胫后动脉分支腓动脉在外踝后缘近侧 0~ 5cm发出分支营养腓肠神经 ,并通过腓肠神经内供血系统与腓肠神经另一套外供血系统周围肌皮血管穿支相通[2 ] 。临床上据此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从后踝外侧缘O′至胭窝中点O″连线 ,下 1 3段为腓肠神经体表投影 ,以此为皮瓣轴心 ,在O′附近 5cm…  相似文献   

7.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为肱动脉末端和桡动脉起始部的肌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mm、1.1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9cm、1.4cm;远侧主要为桡动脉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0.8cm;此外,桡动脉的茎突返支及掌浅支的皮支营养其远端。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自 1996年 1月始 ,应用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小儿小腿及足部皮肤缺损 8例 ,效果满意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7例 ,女性 1例 ,年龄 5~ 15岁。其中车祸后踝周、足跟、胫前区软组织缺损 5例 ,足跟底部电灼伤 2例 ,石膏压迫跟腱外露 1例。皮瓣最大 10cm× 6cm ,最小 5cm× 4cm。1 2 应用解剖 腓肠内侧皮神经自胫神经在窝分出后隔深筋膜与小隐静脉伴行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 ,在小腿中段与腓总神经发生的腓神经交通支合成腓肠神经 ,浅出深筋膜后伴随小隐静脉继续向下外方走行至足外缘。…  相似文献   

9.
近2年来,我院采用小腿后侧带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远侧软组织缺损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解剖学基础小腿后部皮肤质量好,供皮面积大,血供来自与腓肠神经伴行的腓肠浅动脉。在下胫腓间隙,腓肠浅动脉与来自腓动脉的肌间隙支互相吻合,胫后动脉有2~...  相似文献   

10.
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5年12月开始采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远端皮肤缺损5例,取得满意效果。1 应用解剖腓动脉下行至外踝上5cm处,经胫腓骨骨间膜向前发出皮穿支,供应小腿外侧下部的皮肤,皮支穿过骨间膜后分为升支和降支,升支在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的肌间隔中下行,穿深筋膜至皮下,折返向上,供应小腿外侧下1/2的皮肤。降支位于深筋膜深面外踝前外侧的疏松组织中,分支分布于外踝前、足外侧皮肤,并与跗骨窦动脉,跗外侧动脉,足背动脉及足底外侧动脉形成网状吻合,通过血管网血流可逆行进入腓动脉皮支。2 手术方法根据皮肤缺损部位的形状及大小设计皮瓣…  相似文献   

1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了解分析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解剖特性 ,为临床设计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提供依据。 方法 取 4只福尔马林浸泡的下肢标本 ,红色乳胶灌注 ;6只新鲜截肢小腿 ,采用中国墨汁自腓动脉和胫后动脉灌注后进行解剖学观察。临床应用皮瓣修复足部皮肤缺损 16例 ,皮瓣最大面积为 9cm× 18cm。 结果 腓肠浅动脉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起源于动脉 ,在小腿中下段与来源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和 /或胫后动脉的肌皮支在深筋膜层有广泛吻合 ;营养血管呈节段性供血 ,深筋膜血管网供血范围上至小腿中上 1/3交界处 ,两侧在中线 ,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和 /或胫后动脉的肌皮支最远端位于外踝上 5 0~ 7 5cm。临床应用 16例 ,其中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12例 ,修复足跟皮肤缺损 4例 ,皮瓣全部成活。 结论 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筋膜皮瓣是一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 ,具有不牺牲主要动脉 ,操作灵活优点的皮瓣 ;切取皮瓣面积较大时供瓣区难以直接缝合 ,需植皮修复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12.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52,自引:24,他引:2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已成功用于修复足踝部创面,但蒂部过长或面积过大时皮瓣远端常发生静脉危象。为此,我们将皮瓣的小隐静脉与受区皮下静脉作吻合,临床应用9例,效果满意。应用解剖腓肠内侧皮神经自胫神经发出沿腓肠肌内、外侧头间下行至小腿中段穿出深筋膜与发自腓总神经的腓肠外侧皮神经合成腓肠神经。窝中间皮动脉起自动脉,发出浅支供养小腿上部皮肤,深支与腓肠神经伴行下降至踝部,少数在小腿下段  作者单位:570311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人民医院显微外科延续成动脉网,行程中与神经内血管及腓肠肌皮穿支广泛吻合并不断…  相似文献   

13.
腓动脉为小腿一条非主要血管 ,位置恒定 ,口径粗 ,以腓动脉及其分支为蒂可形成肌皮瓣、骨肌皮瓣、骨瓣、皮瓣 ,可采用顺行、逆行及吻合血管游离移植 ,临床应用广泛。我科自 1 996年 3月以来共进行以腓动脉及其分支外踝上动脉为蒂组织瓣手术 1 3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 :应用解剖腓动脉发自胫后动脉 ,位于比目鱼肌深面行向外下 ,沿途发出数支皮动脉 ,位于腓骨小头下 9~2 0 cm范围内 ,较大的 2~ 3支。并于腓骨中段或中上段发出腓骨滋养动脉。在踝上约 8cm处形成两条主要终末支 ,分别与来自胫后动脉的内踝后动脉和来自胫前动脉的外踝前动脉分…  相似文献   

14.
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和手术方法。方法:对2例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并观测了60侧成人腓骨下端的骨前嵴和30侧尸体小腿标本。结论:“站立性”小腿、足背及踝前疼痛是腓浅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征,是腓浅神经行至腓骨下端骨前嵴时遭受深筋膜或伸肌上支持带卡压所致。治疗方法是切开深筋膜或伸肌上支持带,将腓浅神经远离腓骨前嵴固定于皮下。  相似文献   

15.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 对 2 1例小腿行腓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 ,了解腓肠浅动脉走行。手术 16例 ,小腿下段 6例、足跟部 7例、足背部 1例、踝部 2例 ,皮瓣完全成活。结果 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 ,营养小腿 2 / 3后侧皮肤。结论 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 ,Ⅰ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院骨科86例次下肢带蒂轴型皮瓣、肌瓣和肌皮瓣转移的临床应用,包括旋髂浅动脉皮瓣6例、臀大肌皮瓣3例、阔筋膜张肌皮瓣2例、股外侧岛状肌瓣6例、各种腓肠肌皮瓣28例、比目鱼肌岛状瓣13例、小腿筋膜皮瓣7例、足背皮瓣6例,足底皮瓣6例,腓骨长肌瓣1例,胫前动脉皮瓣1例、腓动脉皮瓣1例等13种。皮瓣面积最小5×3  相似文献   

17.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对21例小腿行腓 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了解腌肠浅动脉走行,手术16例,小腿下段6例,足跟部7例,足背部1例,踝部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果: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营养小腿2/3后侧皮肤。结论: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I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逆向修复足踝骨髓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10条小腿灌注标本,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临床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修复足踝骨髓炎创面5例。结果腓肠神经在穿出深筋膜前,其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筋膜下段);在穿出深筋膜后,其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筋膜上段)。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的近侧2-4cm内,恒定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临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端肌间隔穿支血管(外踝上5cm)供血的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逆向修复5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段和足踝创面。5例筋膜皮瓣面积12cm×6cm-17cm×9cm,携带的深层腓肠肌肉面积5cm×4cm-9cm×7cm。随访6个月~1年,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1/3和足踝部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带蒂腓肠浅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外伤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寻找修复小腿下段及踝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方法 对21例小腿行腓动脉插管美蓝灌注、造影、显微解剖,了解腓肠浅动脉走行。手术16例,小腿下段6例、足跟部7例、足背部1例、踝部2例,皮瓣完全成活。结果 腓肠浅动脉在小腿中上段穿出深筋膜与腓肠神经伴行并发出许多营养支,营养小腿2/3后侧皮肤。结论 该皮瓣解剖恒定、血供良好、手术简单,Ⅰ期完成手术。它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皮肤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2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取32侧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对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观测。临床应用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最大面积8cm×13cm。结果吻合型腓肠神经占53.1%;非吻合型占46.9%。神经的营养血管为腓肠浅动脉和穿动脉、腓肠浅动脉于腓骨头上方(5.0±1.5)cm的位置由胭动脉发出,起始处外径为(0.8±0.3)mm。伴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下行,与踝关节附近的皮动脉进行吻合;穿动脉则来源于胫后动脉肌皮支和腓动脉肌间隔皮支,其外径分别为(0.8±0.4)mm和(0.8±0.3)mm。这些皮动脉除与腓肠浅动脉构成链式吻合外,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形成广泛的筋膜皮血管网。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动脉为蒂设计筋膜皮瓣,可转位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等软组织缺损并获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