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恶性黑色素瘤的放射治疗有一个公认的根治性照射剂量,但是对恶性黑色素瘤放射治疗的每次最佳剂量仍有分歧。本文认为对恶性黑色素瘤采用大单次量,少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肿瘤反应率相同,但在高分割放疗时晚期正常组织损伤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作者报告了14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25个病灶的放射治疗。通常采用_(60)钴或其它常用射线治疗,每日二次,每次1.5Gy。治疗完成后4~8周,11个病灶肿瘤完全消退,1个病灶肿瘤部分消退。25个病灶中只有3个在照射野内局部复发。恶性黑色素瘤放疗疗效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①对放疗亚致死性损伤有很强的修复能力;②对潜在致死性损伤有修复能力;③在放疗疗程中可迅速再增殖。另外还有肿瘤细胞乏氧和不进入细胞增殖周期,故限制了放射治疗的作用。针对第一个原因,可采用更高的每次照射剂量或采用高LET射线照射。Overgaar报告35个病灶采用每次高剂量和中子放射,69%完全消退,97%有缩小。针对第二个原因,可采用超分割照射方法,或也可采用高LFT射线照射。针  相似文献   

3.
为了定量地研究低剂量照射时的剂量分割和癌发生的转化,作者采用Rezoikoff等建立的C3H10T~(1/2)c18小鼠胚胎细胞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30~800拉德X射线照射范围内由单次剂量向多次低剂量照射的剂量分割效应。小鼠胚胎细胞系的培  相似文献   

4.
作者观察了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MG,U-251MG和U-373MG的多细胞球体分割放疗的效果。常规培养液中旋转培养成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系U-87MG,U-251MG和U-373MG的多细胞球体。取100~150个,直径约350~450μm的球体放入100ml含有非必需氨基酸培养液(CMEM)的锥形瓶内。培养1天以后开始第一次照射。X线照射分割为1,3,8,15和30次,全部疗程15  相似文献   

5.
近年有许多临床报告认为对于转移性黑色素瘤采用大单次分割(500拉德以上)照射较常规分割照射可得到较好的疗效。本文作者回顾了从1971.1-1979.12在费城美国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性黑色素瘤全部病例。可供分析的病例共86例102次放疗,其中骨转移48次,内脏和淋巴结转移20次。皮肤转移14次。从1971年到1977年,采用的方法是每分割200-400拉德,总量2,000~6,000拉德,多数是3,000拉德/10次或2,000拉德/5次。从1977年以后采用每分割500~1,000拉德,总肿瘤量1,000-4,500拉德。多数是300拉德/6次或3,600拉德/6次。  相似文献   

6.
全身照射(TBI)治疗恶性病乃Dessauer于1905年首倡。继之,许多学者陆续提出报告。最初仅治疗晚期癌肿病人,1951年时利用2mv X线的TBI单次剂量为40-150rad(人体中线剂量),结果令人鼓舞。血液系统的耐受性比予料的要大,并且无胃肠道症状。为了安全地给予高剂量而采用了选择性遮挡和分割照射技术。Jacobsop证明若遮挡一侧大鼠造血活跃的股骨时,单次致死剂量可提高一倍。这个观察是次全身照射(STBI)的基础,遮挡头颅和四肢可以避免成人10%活动骨髓的受照。STBI用于治疗广泛的淋巴癌、精原细胞瘤之未累及脑,头颅和四肢者。自1961年开始用25Mev x线,剂量率为3-19rad/分。  相似文献   

7.
在准备变更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分割方式时,必须考虑以下二个因素:生物学合理性和照射剂量处方(包括剂量和时间)。生物学合理性从概念上讲并不复杂,但剂量、时间因素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首先讨论组织对剂量分割反应的生物学现  相似文献   

8.
景莉  刘天星 《人民军医》2011,(6):500-501
目的:比较常规分割放疗方案与大分割放疗方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方法:选择骨转移癌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案,每次2 Gy,每周5次,总照射剂量40 Gy;对照组采用大分割放疗方案,每次3 Gy,每周3次,总照射剂量30 Gy。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CR)率75.0%,部分缓解(PR)率18.8%,总有效率93.8%;对照组CR率67.9%,PR率21.4%,总有效率89.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常规分割与大分割放疗方案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34例肺癌应用顺铂(Cisplatin,CDDP)化疗加不均等分割放射治疗作了研究,男27例,女7例。小细胞癌1例,鳞癌15例,腺癌16例,大细胞癌3例,PS_0(Derformance Status)14例,PS_19例,PS_24例,PS_37例。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11例,Ⅳ期15例,Ⅲ、Ⅳ期共占75%不均等分割照射法星期一剂量5 Gy,星期二~五每日剂量为1.2Gy或1.0Gy,每周剂量为9.8Gy或9.0Gy,照射总剂量平均为63.8±9.4Gy。CDDP为低氧细胞增感剂,于不均等分割照射前1~3小时静脉点滴,一次用量40~50mg,这个用量大体相当25~30mg/m~3体表面积。按肿瘤治疗效果判定,一次效果CR、7例,PR24例,NC 2例,不明1例,有效率为94%(31/33)。由Kaplan-Mei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分割照射对胰腺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不同分割模式X射线照射后大鼠胰腺的损伤程度。方法 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常规分割组,12 Gy分6次照射,每天1次;单次大剂量组,一次性照射12 Gy;中等低分割组,12 Gy分2次照射,中间间隔4 d;对照组,给予假照;每组20只。于照射前及照射后4、7、14、21和42 d称重、测空腹血糖、淀粉酶,观察胰腺组织学改变。结果 各实验组血糖照射后4 d时降至最低,最低时达(3.1±0.1)mmol/L,(LSD-t=20.06~28.74,P<0.001),单次大剂量组较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降低更明显(LSD-t=8.72~9.71,P<0.001),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及以后接近正常;血淀粉酶照射后4和7 d时升高,最高时可达(84.5±6.4 )U/L(Dunnett's-t=23.10~46.10,P<0.001),7 d时单次大剂量组较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升高更明显(Dunnett's-t=7.11,P<0.05),常规分割组与中等低分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 d及以后恢复正常。光镜下,单次大剂量组4 d时个别腺泡变性坏死,14 d时腺管周围间质纤维增生,21 d时胰岛细胞间纤维增生,42 d时腺细胞增生。常规分割组、中等低分割组出现同样变化,仅程度较轻,出现较晚。结论 当分次剂量及间隔时间合适时,中等低分割照射损伤程度未超过常规照射,这对临床非常规放疗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剂量低分割照射局部肝脏的耐受剂量和早期病理变化特征。方法 7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48 Gy)组、中剂量(24 Gy)组、低剂量(8 Gy)组、对照组,设定右肝为照射靶区,8 Gy次/,3次/w,隔日1次。照射后第7、14、28、42 d和2个月时分批处死,取肝组织行常规HE染色和超微结构电镜扫描。结果各剂量组肝脏受照射的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小静脉阻塞性病变等改变,照射后2个月肝星状细胞激活并有胶原纤维合成。中剂量组4 w内呈现与高剂量组类似改变,6 w后无明显病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未观察到病理改变。结论当大鼠2/3肝脏受到高剂量照射,早期出现典型的肝小静脉损伤病变,其基础是肝小静脉内皮细胞特别是肝窦内皮细胞持续广泛损伤;2个月后肝脏启动纤维化进程,形成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伽玛刀低剂量体积分割治疗颅底大型脑膜瘤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自1997~2009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体积分割治疗颅底大型脑膜瘤共7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53~80岁。2例系术后复发,手术病检证实为脑膜瘤;5例为临床及影像诊断为脑膜瘤。肿瘤直径为42~60 mm,所有患者在伽玛刀第一次规划时设定体积分割范围及分割次数,射线单次照射病灶直径为25~30 mm,分割次数为2~3次。单次治疗周边剂量8~11 Gy,间隔时期3~9月。结果:在分割照射结束后开始随访,随访2~10年,随访7例。肿瘤生长控制率为85.6%(6/7),其中明显缩小1例,无变化5例。瘤体增大1例。临床症状改善为3例,症状无改变为3例,加重1例,症状加重系瘤体增大所致。结论:颅底大型脑膜瘤首选手术治疗,但对身体状态难以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老年患者,伽玛刀低剂量体积分割治疗是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3.分程AHF治疗头颈肿瘤的研究:EORTC进行另外一个加速分割的研究,这种方法不降低总剂量但缩短治疗的总时间。方案的特点是给予2个加速分割照射的疗程,中间不予照射,也就是说作完第一阶段的AHF之后有一定间隔时间允许第一疗程中产生的急性反应修复。患者随机分入两组:  相似文献   

14.
作者为评价恶性胶质瘤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对佛罗里达大学放射肿瘤学系1985年4月~1994年6月间的70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并适合作大剂量放疗之成人患者(75%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25%为星形细胞瘤)选作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均应用兆伏光子线束治疗,每天两次,每次1.5Gy,分次间隔至少6小时,靶区总剂量绝大多数为60Gy,4周完成治疗,其中58例为60Gy,3例为66Gy,6例为69Gy,1例为54Gy。2例固治疗未完成未列入分析。研究组68例,中位年龄52岁,中位  相似文献   

15.
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转移早、死亡率高,且具有放射抗拒性,对常规射线不敏感。重离子束的应用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重离子由于其特有的深度剂量分布,能使大部分吸收剂量沉积于肿瘤部位,从而有效地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并且具有相对生物效应高、氧效应低等特点,是目前较好的放射治疗方法。现从重离子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学效应以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重离子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作者报告安得孙医院1972~1977年194例颅内转移性黑色素瘤用一天照射2次的资料。共七种不同分割计划:1.3000拉得/10次,300/次,600/天,1周。2.3500拉得/10次,350/次,700/天,1周。3.3750拉得/10次,375/次,750/天,一周。4.3750拉得/20次,188/次,375/天,2周。5.4250  相似文献   

17.
1987年2月~1991年7月,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共收治84例脑瘤病人,其中成人45例,儿童39例,平均年龄24岁。病变位于脑干和丘脑者78例,其他部位6例。对这组病人中的81例进行治疗反应、复发时间和生存期的评价。放疗于诊断后4周内开始,采用大剂量高分割照射,即:每次1.0Gy(每日2次,间隔4~8小时),共78次,处方剂量78Gy。早期反应的评价是通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内的MR和神经系统检查。后期反应的评价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食道癌的超分割放射治疗病例。25倒均采用^60Co远距离照射,采用每周五天,每天2次,两次照射间隔4-6小时,总剂量约70Gy。结果:25例近期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瘤体经放射治疗后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病灶段狭窄程度减轻: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结论:食道癌的超分割放射治疗增加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之间晚期反应的差别,可提高晚期正常组织放射耐受性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杀灭。因此,超分割放射治疗不失为食道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分割剂量电离辐射对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不同分割剂量电离辐射方案对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巢癌亲本细胞SKOV3及其耐药细胞株SKVCR,分别进行假照射、单次照射(10 Gy)、常规分割照射(2 Gy ×5)和超分割照射(1 Gy×2 ×5).MTT方法检测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硫酸长春新碱( vincristine,VCR)、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和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gp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SKOV3相比,SKVCR倍增时间增加为1.8倍,P-gp糖蛋白表达增高,4种药物对SKVCR的IC50浓度明显增加(P<0.05).在SKOV3中,与假照组相比,单次照射后细胞对THP、DDP药敏性降低,常规分割照射后细胞对VCR、THP、VP-16药敏性降低,超分割照射使VP-16药敏性降低;在SKVCR中,与假照组相比,3个照射组对VCR、VP-16的药敏性增高,对DDP的药敏性无明显改变,单次和分割照射均可降低P-gp表达.结论 单次、分割和超分割照射在SKOV3亲本细胞中诱导多药耐药,在耐药株SKVCR中逆转对VCR、VP-16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食道癌放疗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是局部控制率低,为此采用分割照射法和剂量渐增法对食道癌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研究对象源自关东递信医院1985年~1990年间施行外照射60Gy以上的49例食道癌患者,其中单纯分割照射19例,多次分割照射10例,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