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参考CDC关于重性精神病患者监管项目资料,自制"暴力行为从轻到重5级调查"和"影响暴力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对在社区中发生暴力行为者31例开展社区家庭干预研究.结果心理社会因素、病态人格特征和精神病理症状是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联合社区家访医生、社区干部、患者监护人建立监护小组对患者实施"全程治疗"是有效的对策.结论及时、早期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干预,可以将暴力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干预对病房暴力现象的抑制效果.方法把开展系统心理应激干预前后3个月住院的精神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精神病护理;研究组除此以外,还进行系统的心理应激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评定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比较心理应激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NORS量表Ⅲ因子、V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出现暴力行为的计数少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应激干预可以有效抑制病房暴力现象的发生,提高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暴力行为是精神科病房的一种特殊暴力现象 ,它不受社会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的约束。由于受精神症状支配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往往难以预料 ,常导致严重伤害结果。为此作者对 5 7例进行心理应激干预和 5 9例未进行心理应激干预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样本来自 2 0 0 0年 1月至 12月在我院精神科 2个男病区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中一病区为干预组 ( 5 7例 ) ,二病区为对照组 ( 5 9例 )。入组标准符合CCMD -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年龄 16~ 60岁 ,两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药物种类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对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先娥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605-605,628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参考CDC关于重性精神病患者监管项目资料,自制“暴力行为从轻到重5级调查”和“影响暴力行为相关因素调查”,对在社区中发生暴力行为者31例开展社区家庭干预研究。结果:心理社会因素、病态人格特征和精神病理症状是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联合社区家访医生、社区干部、患者监护人建立监护小组对患者实施“全程治疗”是有效的对策。结论:及时、早期对精神病患者实施干预,可以将暴力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肖媛媛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96-797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干预对病房暴力现象的抑制效果。方法:把开展系统心理应激干预前后3个月住院的精神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精神病护理;研究组除此以外,还进行系统的心理应激干预。于预前后分别评定精神病人护理观察量表(NORS),比较心理应激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NORS量表Ⅲ因子、Ⅴ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出现暴力行为的计数少于对照组。显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应激干预可以有效抑制病房暴力现象的发生,提高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例有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8例,占50%;受季节因素影响5例,占31%;与病友闹矛盾3例,占19%。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行为。为了进一步探讨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对36例发生暴力行为的患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617例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4.54%,年龄小,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者暴力行为发生率较高,而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住院次数、入院方式等无明显关系.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高(50%).暴力行为多发生在新入院病情尚未控制的病人以及有意识障碍的病人,而且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态度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以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对近10年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为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暴力行为的发生主要与精神症状相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在精神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对新人院精神病患者148例进行评估,对有高暴力风险患者进行早期干预。结果:患者经干预治疗后,暴力风险明显降低,与人院时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强化干预能有效矫正患者暴力行为,对保证患者及他人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影响,以更好地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只实行常规护理。运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并统计患者暴力行为的再次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MO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且MOAS下降分值干预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其住院期间共发生暴力行为9次,低于对照组14次,干预组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现有资料进行检索复习,总结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与患者行为紊乱、精神病性症状、无自知力、非自愿入院、封闭的住院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有关。护理干预对策主要有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时段的管理、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重建行为方式、加强服药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等。结论: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还能减少暴力行为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山州 《中外医疗》2010,29(15):157-158
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往往让人难以预料,由于幻觉妄想、心理功能紊乱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精神病人常发生暴力行为,在给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的同时也常常引起医疗纠纷。本文针对581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攻击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其暴力行为的特点,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今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300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暴力行为调查,其中有238例发生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91%,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38例存在暴力行为的患者,有暴力病史、强迫住院、极度兴奋躁动、有明显幻觉和被害妄想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很高。结论:针对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以及入院方式等因素均有关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崇年 《当代医学》2010,16(36):116-117
目的分析住院躁狂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对照分析法,对50例有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和50例无攻击行为的躁狂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干预后研究组NORS量表心理应激因子、暴力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出现暴力行为的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躁狂症患者攻击行为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可以将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循征护理的工作方法对防范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1月~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具有明显暴力行为的分裂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循征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精神病护理;循征护理组除此以外,针对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上网检索查询护理方法后,严格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结果 循征护理组NORS量表暴力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循征护理的工作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房内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其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可提高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在精神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精神科普通病区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选为观察分析的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行早期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分值、患者与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暴力行为风险评估分值(18.65±5.03)分明显高于观察组(11.33±5.05)分,患者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暴力行为风险评估表可强化其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并矫正患者实施暴力行为的力度,对患者及其家属、护理人员的安全均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恢复期焦虑状态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62例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病人给予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与病人的互动过程,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效果.结果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焦虑状态有明显的康复作用,对患者的心理重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会给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产生严重危害与后果。为了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并制定恰当的应付对策,我们对3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会给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产生严重危害与后果。为了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并制定恰当的应付对策,我们对3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