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多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引起疾病,并将这一类病因集中概括为情志病因。剖析了情志失调引发心身疾病的原因,导致心身疾病发展变化的机理,以及调摄情志在治疗心身疾病中的作用,从而得出了情志因素与心身疾病之间存在着多重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心身疾病的概念是:躯体疾病(身)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或者说社会心理因素(心)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内科心身疾病学研究概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4.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身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正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脑主神明的理论是研究心身疾病的主线。本文从脑主神明的角度探讨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法。 1心身疾病概述 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6.
浅析心身疾病的中医病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成淑  金明玉 《陕西中医》2008,29(5):638-639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引起的躯体疾病.心,即精神因素、心理因素;身,即形体、躯体之意.用中医的角度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有助于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不同的心身疾病有着不同的病理变化,但在这些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又存在着共同的病理特点,即这类疾病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人的各种适应性障碍及一系列新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都明显增加。资料显示,在中国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有近1/3的病人患的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这类疾病的发生与人们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障碍、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8.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近年来心身疾病的范围不断扩展,其已扩展到凡是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疾病都属心身疾病[1]。心身疾病的发病因素相当复杂[2],疾病一旦形成,大都病程持久、累及多器官、疗效差、致残率高、治愈率低。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疾病症状和延缓病程,不能根本治愈,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3]。心身疾病的预防在医学实践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当前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1中医“治未病”的主要思想中医早在200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中,有很多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的思想。这为心身疾病的预防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对当前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意义。1.1防病重于治病的思想“治未病”,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这是《内经》的主导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的思想对于心身疾病的预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2重视精神因素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中医认为精神因素在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具有躯体症状和表现为功能紊乱和器官病理损害的一类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与个性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七情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正常反应,是脏腑功能正常的表现,但七情太过则机体气机逆乱而致心身疾病。“心者,五脏六腑之大  相似文献   

10.
略论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金阶 《河北中医》2001,23(7):548-549
心身疾病是以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引起的躯体疾病。是从心理和躯体两个方面对人类疾病进行研究的科学。 1977年美国学者思格尔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使西医的医学观、人体观、疾病观发生了重大变革。近2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心身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临床的一个重要学科。 中医学中虽没有“心身疾病”这个病名,但是,祖国医学整体观中的“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学术思想,构筑起朴素的心身医学体系,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国际…  相似文献   

11.
从中医对心身疾病的药物治疗看中医情志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比如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偏头痛等。心身疾病在中医属于七情内伤的病证,其致病特点是直接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为常见,其基本病机在于气机失常。因而在选用方药时颇具特点,深刻体现了中医情志观。  相似文献   

12.
七情内伤与心身疾病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伟 《河北中医》2004,26(9):685-686
心身疾病是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或诱因引起的,以躯体病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科学技术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人际关系复杂,心身应激增加,使心身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单纯生物躯体医学已经不能完全认识和阐释心身疾病,并尚缺乏有效的临床的诊断和治  相似文献   

13.
心身疾病,是现代医学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的一种心理生理疾病,是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或诱因引起的、以躯体病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类疾病发生了变化,传染病等外感疾病已不是主流,营养不良等发病率也大大下降,而‘。身疾病则逐年上升,因此,‘C身医学亦越来越为众人所关注。祖国医学的七情致病就是对现代。。身疾病的最早论述。l七情致病心神首受其害心主神志,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所统管。《素问·灵兰秘典论》说;“。C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身疾病是…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心身疾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仰模 《新中医》1993,25(2):10-11
心身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心身疾病,是一类表现为躯体症状,但在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方面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虽然,我国近年才开始重视心身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躯体疾病,又称心理生理性疾病。心身医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是研究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广义概念则是对所有疾病进行心理和躯体两方面研究的科学。中医学历来强调“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因此对中医心身医学我们暂取狭义的概念,就是用中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医心身疾病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的一门专门临床学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竞争意识越来越强,心身疾病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严重危及人类健康。所谓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引起重要作用的具有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类疾病。经过统计,发现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临床实际工作中,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受社会因素和病人心理活动影响很大,这就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课题。要想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病人就得了解病人的心理因素,甚至造成这种心理改变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7.
情志因素是中医内科学中的常见病因.情志因素既是郁证的主要病因,又是其主要症状.与此同时,情志因素作为伴随症状,又常常在多种中医内科病证中出现,尤其是以神志障碍为主的病证.梳理情志、神志等相关概念内涵,分析情志因素在病证中的几种常见形式,即作为病因、主症以及以神志异常、躯体症状为主症的病证中作为兼症出现.从多角度对相关疾病进行鉴别,与西医学心身疾病、心境障碍、妄想性障碍的概念相互参照,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中医情志致病以及以情志为表现病症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8.
针灸疗法治疗心身疾病优势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静  刘自力 《河北中医》2010,32(9):1375-1376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紊乱和器官病理损害的一类疾病。目前临床常见的脑梗死、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痉挛、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失眠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都属于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19.
从心身疾病浅析糖尿病从肝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身疾病是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糖尿病是典型的心身疾病之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志,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因而从肝论治成为其治疗的基本法则之一。这种疗法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心身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是现代医学心身疾病的一种,它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由于其牵涉的学科范围广泛,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而注重整体观的中医学对于情志致病早有所阐述。为了明白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本研究对证候要素的得分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关系进行探讨,借以了解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状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