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0岁.因右侧腹部感觉不适来院就诊,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右肾大小约9.7cm×5.3cm×3.7cm,实质厚1.5cm,肾盂内可见多个强回声,最大约0.5cm,后方伴声影,肾盂肾盏未扩张.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53岁。因间断性肉眼血尿5年,加重伴腰腹部疼痛8 d入院。体检:右肾区叩击痛、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彩色超声提示:右肾增大,11.5 cm×8.8 cm,肾盂、肾盏扩张,仅见少许正常肾实质回声,下极集合系统紊乱,似呈团块样回声,集合系统内探及数个强回声光团,其后可见声影。左肾可见多个强回声光团伴声影。超声诊断:右肾占位性病变(恶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病员谢××,男,42岁,因"突发下腹疼痛伴不能自解小便3+小时"于2012年2月2日入院.查体:T 36.2℃,P 86次/分,R 20次/分,B P 139/96Hg,左肾区叩痛,膀胱区膨隆,叩浊,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隐血+++,酮体+,白细胞++,酸碱度6.0,比重1.02;血常规 WBC 13.2×109/L,L 0.82,HGB 153g/L,HCT 50.2%,PLT 105×109/L;凝血时间 PT14.4s, APTT 28.3s, TT 17.5s, FIB 2.07g/L;生化全套ALT 34.4 IU/L,AST 15.9 IU/L,CREA 61.8umol/L,UREA 8.26m m o l∕L;胸片示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KUB示左侧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并左肾中-重度积水、膀胱多发结石(图1),IVU示膀胱三角区内出现一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内可见高密度结石影、双肾分泌、排泄功能尚可(图2);导尿前腹部B超提示膀胱腔内数个强回声团,最大约1.2×0.8cm,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移动;膀胱左后壁可见多个强回声团聚集,大小约3.7×2.0cm,后方伴声影,不随体位移动;双肾结石,左肾积水;导尿后腹部B超提示膀胱腔内可见数个强回声团,最大约1.2cm,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移动.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6个月.出生后即食用三鹿奶粉.2008年8月15日出现排尿时啼哭、费力、尿流中断,时有肉眼血尿,夜尿增多,来我院就诊.超声显示:右肾7.5 cm×4.8 cm×4.4 cm,肾实质厚1.2 cm,肾盂见0.5 cm×0.4 cm近椭圆形强回声团,下组肾盏见0.4 cm×0.3 cm 强回声团均伴弱声影,肾盂积水1.1 cm.  相似文献   

5.
超声对肾结石与肾钙乳症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吉晴  李明星  陈晓梅 《海南医学》2010,21(24):105-107
目的探讨超声对肾结石和肾钙乳症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86例肾结石和24例肾钙乳症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结石表现为肾盂肾盏内强光团或强光点后方伴或不伴声影,大小不等,多发性,常伴有肾盂或肾盏区积水;肾钙乳症表现为肾盏周边或肾实质内强回声,浅面见囊肿声像,强回声为细小光点堆积,后方可出现淡声影或出现振铃样回声,当患者翻动体位时其朝重力方向沉积,一般不伴肾盂肾盏积水。结论超声对肾结石与肾钙乳症的鉴别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4岁,工人,广西人.以“右腰部酸胀不适10年,间断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月余”之主诉人院.10年前曾在门诊行X线检查,发现“右肾多发结石伴肾积水”.查体:T36℃,BP18/9kPa(1kPa=7.5mmHg),双肾可触及,无叩压痛.尿常规:红细胞0~1/Hp,脓细胞0~2/Hp;血沉80mm/h.肝肾功能及血糖正常.B超示:右肾:“.7cm×10.9cm×10.3cm,边界清,右肾盂肾盏区可见15.1cm×8.5cm的液区,内见大小不等强光团分布,大的约2.1cm,后伴声影,皮质变薄.左肾12.4cm×6.8cm×5.2cm.肾实质区回声暗淡均匀.B超诊断:双肾大,右肾结石伴重度肾积水.IVU示:右侧中上腹部广泛多个大小不一高密度病灶,右肾轮廓较左肾明显增大,右肾不显影.  相似文献   

7.
例1,胡某,女,38岁.双侧腰痛反复发作15年,左侧再发1 d,曾患双肾结石行体外超声震碎石治疗.查体:左肾有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145 mm×71 mm,肾窦分离暗区约63 mm,肾实质变薄,左肾下盏区探及两个强回声,后伴声影,大者约13 mm×10 mm;右肾112 mm×47 mm,中盏见一5.9 mm×3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肾内未见积水.左输尿管上段内径约7~10 mm,左输尿管跨过髂动脉处探及一8.7 mm×4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其上输尿管内径约6.7 mm,其下约13 mm输尿管内探及一7mm×3 mm的强回声,后伴声影,其下输尿管未见扩张.超声诊断:①左输尿管中段结石(2粒)并其上输尿管扩张,左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②右肾结石.X线摄片:①左输尿管中段结石可能性大,左肾功能不全.②右肾结石.临床诊断:左输尿管结石;左肾积水,双肾结石.行左输尿管镜碎石术后从尿中排出碎石.  相似文献   

8.
王昀  董青竹 《医学文选》1999,18(4):616-617
1 病例分析  例1女,11岁,外伤后右腹部疼痛,发现右肾积水3年。3年前患儿从1米高处坠落地面致右腹部疼痛,外院诊断“右肾外伤性血肿”,手术探查为一囊性肿物终止手术,术后B超发现“左肾缺如,右肾积水”。查体:BP14.6/9.3kPa,双肾区无扣压痛,右肾区及季肋部可及10cm×10cm范围囊性肿物,表面光滑,无压痛,不过中线,耻骨上未见充盈膀胱,右季肋部可见腰切口疤痕。辅助检查:B超示左肾仅见1.4cm×1.0cm小囊性无回声肿物,肾实质不明显,右肾17cm×7cm可见上下两个肾盂,上肾盂肾盏稍扩张,实质厚1.4cm,下肾盂肾盏明显扩张,实质较薄为0.4cm,双侧均未…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5岁,于2009年11月23日单位体检发现右肾占位.腹部超声示右肾下极探及大小8.3 cm×7.4 cm低回声光团,其内可见少许无回声暗区,边界清,向包膜外突出,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未见明显异常光团,左肾、双测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均未见明显异常.B超诊断:右肾占位,性质待排.进一步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右肾下极可见一稍低密度肿块影,内见低密度坏死影,边界不清,突出于肾轮廓之外,增强扫描动脉见较明显强化,下腔及肾静脉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改变;左肾大小、形态、密度未见明显异常;CTA示右肾肿瘤血管丰富,主要供血动脉为右侧肋间动脉.  相似文献   

10.
边文华  耿凤芝  姜丽 《吉林医学》2004,25(12):90-90
1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因左侧腰部胀痛,间断性血尿,尿频,按肾间断性治疗7年,近1年加重来诊。超声所见:左肾增大13.8cm×6.1cm,肾盂肾盏扩张,肾盂分离直径3.6cm,输尿管全扩张内径1.6cm,于扩张输尿管末端膀胱开口处可见长4.0cm弧形强回声反射,后方有较宽声影,突入膀胱,但变化体位不动。膀胱壁光滑。右肾大小:11.1cm×5.1cm,形态正常。超声诊断左侧输尿管末端巨大结石伴左肾盂中度积水,经手术治疗,于输尿管末端开口处取出一大小为4.0cm×3.0cm的椭圆形巨大结石,形似鸽卵。2讨论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绝大多数来自肾脏,但结石一般不大,输…  相似文献   

11.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50岁,因外院B超检查时发现右肾异位肾,为进一步确诊来我院复查。查体示:无发热、无腰酸、腰痛。我院超声所见:右肾窝未探及正常肾脏组织回声,于右中上腹部可见肾组织回声,大小约9.2 cm×3.6 cm,形态失常,轮廓欠规整,皮、髓质分界欠清,肾门位于肾脏的内前方,肾门处可探及低回声区。超声诊断为右肾旋转不良并右肾外肾盂。另行尿常规、血常规正常。次日行CTU三维重建,提示:右肾前移,旋转不良,右肾体积增大,肾门朝向内外方,其肾盂、肾盏位于肾实质外缘;右侧肾盏、肾盂轻度扩张,其内未见明显充盈缺损。CTU三维重建确诊为右肾旋转不良并右肾外肾盂。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双侧腰部酸胀感1年余,加重1周来我院就诊。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查体:左肾区压痛“+”,叩击痛“++”;右肾区无压痛,叩击痛“+”。尿液检查:WBC5~10个/H,RBC满视野。B超显示欢肾体积均增大,尤以左肾为著,实质均质回声,集会系统增宽,肾盂肾盏均分离,左肾分离3.0cm,右肾分离2.4cm,且于左肾下极集合系统处可见一1.0cm×0.9cm强光团反射其后声影明显,双肾活动度可。双侧输尿管均扩张。左输尿管距肾门4.0cm处见一1.2cm×0.8cm强光团反射,其后声影明显,此处输尿管宽1.0cm;右输尿管…  相似文献   

13.
刘国安  林成凤 《河北医学》2010,16(9):1154-1154
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反复右侧腰部酸痛1周伴发热3d入院。使用仪器为VOLUSON730 EXPERT,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所见右肾形态不规则,体积增大,大小为13.5cm×5.6cm×4.5cm,于右肾中部实质内可探及呈“楔形”的较高回声区,大小约为4.5cm×2.7cm,边界欠清,其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彩色多普勒显示此异常回声区内未见血流信号(见图1所示)。超声诊断:右肾实质异常回声区,结合临床考虑右肾局部梗塞。行CT检查,右肾实质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右肾低密度影呈无强化低密度影,诊断:右肾异常密度影待排肾梗塞。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孕妇,21岁,孕1产0,孕33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9cm,头围30.3cm,腹围30.9cm,股骨长6.4cm,头颅光环完整,颅内结构、脊柱四肢未见异常,胎心搏动及脐动脉血流频谱正常;胎儿左肾体积增大,大小53cm×1.9cm;纵切面显示两个肾盂,上肾盂分离,间距1.2cm;腹腔、盆腔内可见蛇形状无回声区,内径1.0cm,显示长度5.3cm,膀胱内后方可见一小囊泡状物(见封3图4、5);右肾大小3.5cm×2.4cm,结构未见异常。胎盘位于后壁,羊水指数19cm,透声好。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晚孕,单活胎;(2)胎儿左肾发育异常(重复肾),胎儿左肾上肾窦积水并输尿管扩张;(…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者,女, 32岁,个体户,因右下腹不适 1月行 B超检查,发现右侧附件 3. 0 cm× 4. 5 cm包块,中间见液性暗区,临床以右附件炎性包块抗炎治疗半月,复查 B超右下腹包块未见明显缩小,加做双肾 B超发现右肾增大,左肾缺如,遂行双肾 CT检查,平扫示右肾影轮廓增大,边缘清楚,未见左肾影,增强扫描见右肾实质呈均匀强化,肾轮廓稍大,右输尿管增粗,肾盂肾盏显示正常,向下扫至盆腔,在膀胱后上偏右见 1 4. 0 cm× 4. 5 cm大小的其中见有肾盂肾盏显影的异位肾轮廓影,边缘清楚,旋转不良,尿常规正常,确诊为:先天性盆腔…  相似文献   

16.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0岁,因突发性左腰部胀痛伴发烧1周、抗炎治疗3天无效而收入院.发病以来无明显血尿及尿路刺激征.尿化验:蛋白(±),RBC1~2个/HP,WBC3~4个/HP.B超检查所见:双肾均增大,被膜欠光滑,左肾尤甚.双肾实质内可见数个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中强回声光团,有些边缘欠光滑.右肾内光团直径约0.8~1.8 cm,左肾内光团直径约0.9~2.6 cm,左肾上极与脾门之间有一个19.0 cm×18.9 cm×18.8 cm强回声光团,边缘欠光滑,与左肾无明显界限,其后方回声衰减,光团内尚可见4.6 cm×4.4 cm×4.3 cm不规则暗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震肾患者肾脏结构变化的治疗新策略。方法:选取震肾以后有肾脏结构变化(彩超描述:右肾大小68mm*37mm,左肾大小76mm*31mm,双肾体积偏小,实质回声增强,肾内结构欠清晰,肾盂、肾盏无扩展。CDFI:血流信号减少。彩超诊断:双肾慢性损伤样改变)的患者Ⅰ例,用蒙医震肾术治疗震肾患者主要对比治疗前后肾脏结构上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肾脏有明显的结构变化,治疗前:彩超描述:右肾大小68mm*37mm,左肾大小76mm*31mm,双肾体积偏小,实质回声增强,肾内结构欠清晰,肾盂、肾盏无扩展。CDFI:血流信号减少。彩超诊断:双肾慢性损伤样改变。治疗后:彩超描述:右肾大小95mm*52mm,左肾大小90mm*42mm,双肾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增强,肾内结构清晰,肾盂、肾盏无扩展,集合系回声增强。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彩超诊断:双肾情况请结合临床。图像看附图。结论:蒙医震肾术治疗肾脏结构有变化的震肾患者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将 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例 1:女 ,39岁。左侧腰痛伴全身乏力 2个月。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BL D ,Pr 。 B超 :左肾血管区中部见 3.0 cm× 2 .9cm实质性强回声灶 ,边界不规则 ,周围集合管扩张。 CT检查 :肾实质及肾盂内可见团块影 ,大小 3.0 cm× 3.0 c  相似文献   

19.
<正> 海绵肾国内报道较少,我院经过影像检查发现1例,现结合有关资料探讨其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特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 患者,男,46岁,腰部胀疼不适伴多饮、多尿4年来诊,血压不高,尿常规检查正常,B超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肾皮质回声均质,肾髓质内锥体部见呈放射状密丛排列的强回声光点,后方伴声影,B超诊断:肾锥体结石,行X线平片检查;双肾实质内多发粟粒样呈簇状堆积的致密阴影,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示:双肾小盏饱满,杯口变平,平片所示密度增高的致密影位于杯口之外,与肾小盏相对应,呈放射状排列,肾盂、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诊断为:双侧海绵肾。  相似文献   

20.
冯春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802-1802
患者,女,65岁,胸闷,气短5个月,近3天加重来我院就诊。应用HP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行腹部常规检查,肝胆脾及右肾大小图形未见异常,左肾下极可见异常回声团块,测大小4.5cm×4.1cm×3.9cm,形态不规则,内部为欠均匀的偏低回声,肾实质及集合系统正常结构不清CDFI显示:肿块内部可见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