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术前和术后24小时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结果表明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酸转移酶和总胆红素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硷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和直接胆红素改变不明显。免疫球蛋白IgA和IgM下降不明显,IgG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处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肝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方法 对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接受了LC和OC的136例患者作前瞻性研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U),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其中LC组93例,OC组43例,并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胆囊炎症类型与肝功能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LC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OC组(P<0.05),两组间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OC组(P<0.051)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均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在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是常见的,不伴有临床表现,LC组高于OC组,与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手术时间和胆囊炎症的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为胆囊结石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n=65)及LC(n=65)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ALT、AST、TBIL均较术前升高,术后第5天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1天、第3天,OC组ALT、AST、TBIL水平明显低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指标IgA、IgM、IgG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可造成患者肝功能明显升高,但术后可迅速恢复,对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手术前后肝功能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观察术后肝功能变化规律及两种术式对肝功能的影响有无差异,并为今后手术病例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胆囊良性病变且肝功能正常需行胆囊切除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病人分为LC组和OC组,并分别按开放法或腹腔镜方法实施胆囊切除术。术前、术后第1、3、7天,分别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TBIL、DBIL、GGT、ALB、ALP。结果 两组病人年龄构成及术前肝功能无显著差异,LC与OC术后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相同。LC与OC术后血清ALT、AST、TBIL均较术前升高;上述指标术后第3天即明显下降,至术后第7天达正常水平,且所有病人术后顺利恢复。LC与OC术后血清ALB均有下降,血清DBIL、GGT、ALP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1)LC与OC对肝功能均有影响,但仅为一过性现象,不影响病人恢复;(2)在全麻下,腹腔内气腹压力为12~15mmHg时,LC对肝功能的影响与O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此情况下施行L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LC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术中分别采用9 mm Hg(A组)、12 mm Hg(B组)及15 mm Hg(C组)的气腹压力,对比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3组患者ALT、AST、TBIL、DBIL、ALP及GGT均较术前升高(P0.05),TP及ALB较术前降低(P0.05);A组患者术后第3天ALT、AST、TBIL、DBIL、ALP、GGT、TP及ALB恢复正常;B、C两组于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3组患者ALT、AST、TBIL、DBIL、ALP、GGT、TP及ALB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变化最明显。结论:LC术中建立的CO2气腹可能是引起患者肝功能一过性变化的原因,且随气腹压力的上升变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不同气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肝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LC76例,根据术中CO2气腹压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低气腹压组(LP组,n=20)腹内压(IAP)维持在1.3kPa水平、标准气腹压组(SP组,n=33)IAP维持在1.6kPa水平和高气腹压组(HP组,n=23)IAP维持在2.0kPa水平。其中SP组根据术中气腹维持时间再细分为两个亚组,即A亚组(时间>50min),B亚组(时间≤50min)。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d及术后4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SP组和HP组的血清ALT、AST水平均在术后1d明显升高(P<0.01),其中HP组升高较SP组明显(P<0.01),而LP组升高不明显(P>0.05)。SP组在术后4d血清ALT、AST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HP组虽有下降,但多数患者仍高于正常水平。SP组中的A亚组术后1d血清ALT、AST升高水平明显高于B亚组(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建立的CO2气腹可能引起老年患者术后一过性肝功能异常,且与CO2气腹压的高低和维持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手术体位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手术体位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手术体位采用固定左倾20,°分别取头高足低15°、30°、45°体位,比较术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ld肝功能均明显升高(P<0.01),但A、C组比B组损害严重(P<0.05)。术后3d肝功能均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且B组恢复最快。结论:LC中不同手术体位与术后肝功能损害有相关,手术体位是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对病人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开腹胆囊切除术 (O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病人手术前后的肝功能状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LC和OC各 5 0例。手术前 2 4h、手术结束时、手术后 2 4h、3d分别检测病人的肝功能状况。结果 ①LC和OC两组病人手术前肝功能的各指标均位于正常水平 ,且差异无显著性。②与手术前相比LC与OC手术结束时、术后 2 4h和术后 3d的ALT、AST、γ -GT和LDH以及T .bil和D .bil皆有轻度的增高 ,但都位于正常范围之内。③两组病人手术后ALT、AST、γ -GT和LDH以及T .bil和D .bil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④两组病人术后TP和ALB均有轻度的下降 ,但TP和ALB的变化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LC气腹虽然有可能对病人的肝功能产生影响 ,但对于手术前肝功能正常的病人不至于造成肝功能严重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64岁,随机分为2组(n=25):异氟醚组(Ⅰ组)和异丙酚组(P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3 gg/kg、依托咪酯0.3 mg/kg和琥珀胆碱1 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两组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1~1.2 mg/kg,每30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1~2 μg/kg和维库溴铵0.5 mg/kg,Ⅰ组吸入异氟醚1.3 MAC,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0~2.3μg/ml).于麻醉诱导前(T0)和气腹解除后5 min(T1)时抽取肘静脉血样4 ml,检测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于T0及术后24 h(T2)时抽取肘静脉血样2 ml,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浓度.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血浆MDA浓度升高,SOD、GSH-PX活性和T-AOC降低,T2时血清ALT、AST、T-BIL水平升高(P<0.05或0.01);与Ⅰ组比较,P组血浆MDA浓度降低,SOD、GSH-PX活性和T-AOC升高,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0~2.3μg/ml)可减轻CO2气腹诱发肝功能损害,有利于术后早期肝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七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 引入我国后在各地迅速开展起来,是胆囊切除术的一大进展, L C 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受到病人的欢迎,在有些单位已占胆囊切除术的90 % 以上。但是国内外的经验均表明, L C 术合并症和风险仍然显著高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O C) 。经验证明,开展 L C 手术必须根据一个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适应症标准,随着经验的积累再逐步放宽指征。术中遇到困难时要适时坚决中转开腹手术,不能一味追求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否则就必然会发生严重合并症。做 L C 手术的医生必须首先具备丰富的 O C 手术的经验,熟悉肝门部的解剖,避免和及时发现胆管及邻近器官损伤,还要具备丰富的应对、处理经验。我们国家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医院的设备条件及医生的技术素质各不相同。很多开展 L C 手术的单位都有严格的上岗制度,人员也相对固定。有效地减少了合并症,保证了 L C 手术的顺利开展。需要指出, L C 手术的出现并未改变胆囊切除术的原则,更没有改变胆囊切除手术的适应症。因此,以为 L C 手术创伤小,可以将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放宽的想法也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两种术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75例分为LC组40例,OC组35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2ml,检测以下指标:血清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酸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LC组和OC组手术后第1天与第3天TBA、ALT、AST、TBIL及CRP均升高,LC组的CRP升高较OC组更加显著(P〈0.05)。手术后第5天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对肝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为118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行LC(LC组),53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1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LC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OC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肝功能指标AST、ALT、ALP、TBIL及肾功能指标BUN、SCr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LC组上述指标基本下降至术前水平,而OC组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相比,术后第1天、第5天,OC组患者AST、ALT、ALP、TBIL、BUN、SCr均高于同时点LC组(P<0.05)。结论:LC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实施个体化治疗原则,为老年患者行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s:

Many laparoscopic surgeons are now transitioning from standard multiple-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o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SILS) in an attempt to improve cosmetic outcomes and decreas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However, little has been published regarding the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of SILS operations.

Methods: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patient undergoing SILS cholecystectomy who developed the complication of a large hepatic hematoma,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blood transfusion requirement, and reoperation.

Results:

After an in-depth internal review of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of this case, it appears that the causative factor may be instrument shaft torque on the liver surface.

Conclusion: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 may pose significant and unique risks that warrant additional operative caution.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SILS to the gold-standar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s needed to further elucidate definitive benefit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is novel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组(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各40例,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及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和CD8^+的数量。结果: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后1d IgG、C3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术后1d IgG、C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OC组术后IgG、C3下降明显。LC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组术后1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1d、3d OC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LC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下腹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变的不同。方法:30例女性患者分为3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A组),下腹部妇科腹腔镜手术组(卵巢囊肿、宫外孕)(B组)和微创妇科腹腔镜手术组(诊断、输卵管结扎)(C组),每组10例。手术后第3、6小时和第1、2天各做1次肺功能检查。结果:A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明显改变,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最大通气量均下降,B组术后当日肺功能有轻微改变,C组术后肺功能无改变。结论:下腹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肺功能的改变少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部位对术后肺功能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分破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ang Y  Cao Y  Tan W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57-659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分破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作者选择20例胆囊未破患者(A组)、10例胆囊分破患者(B组)和10例开腹手术患者(C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组和C组术后第1天至第5天或第7天时肺功能指标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仅在术后第1天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B组二组间比较时肺功能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手术后第7天时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5),A组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B、C组。说明术后腹膜炎是术后肺功能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小气道功能也明显下降。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分破胆囊或造成出血,以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几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方法的改进,以更适应于基层医院。方法:600例LC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前不置胃管。剑突下穿刺孔改为5mm,“线扎法”处理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对有可疑胆总管结石者行术中胆道造影检查。结果:598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80min,平均45min,2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8例(1.3%),术后脐部切口感染9例(1.5%),肝下积液3例(0.5%)。结论:硬膜外麻醉、“线扎法”处理胆囊管在LC中是安全可靠和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