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地区围生儿病死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相关干预措施。方法:以我市6家医院1996—2000年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小儿科死亡的244例围生儿为统计对象,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家医院5年围生儿,各年度之间围生儿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度死胎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产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要降低围生儿病死率,防治早产,加强孕期宣教、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是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围生儿死亡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统计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围生儿死亡病例,对报表分类汇总,根据统计结果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围生儿死亡共166例,死亡率为27.08%0,死亡分类中死胎为126例,占75.90%。死亡原因分析中首位为出生缺陷,共69例,占41.57%,其中以胎儿水肿综合征为主;而脐带因素已升至围生儿死亡原因的第2位,共51例,占30.72%。结论提高孕期监护及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产前诊断和优生咨询,控制围生期出生缺陷的发生,多参数定期母胎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可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按照围生期I标准,对我院产科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129例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期间围生儿死亡率为22.95%,其中死胎占55.8%,死产占13.2%,早期新生儿死亡占31.0%。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综合征、胎儿畸形。新生儿主要死因为早产、肺部疾患、畸形等。结论 加强产前诊断、孕期及产时监护,防治早产及妊娠并发(合并)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余瑞欣  王建 《河北医药》2008,30(10):1604-1605
围生儿是指围生期即孕满28周出生体重达1000 g至出生后7 d的新生儿[1].围生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占有很大比例,同时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进步的指标,如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通过分析169例围生儿死亡因素,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我院10年来围生儿死亡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阃围生儿死亡201例,围生儿死亡率14.23‰。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缺氧、早产。结论 做好早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畸形和早产的防治,加强孕期胎儿监护.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392例围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围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我院392例围生儿死亡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我院围生儿死亡率为13.44‰。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畸形、早产、胎盘因素、羊水过少、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梅毒。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必须以加强围生育期保健为重点,同时着力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年在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的围生儿死亡率为25.02‰,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209例围生儿死亡中,死胎150例,死产12例,治疗性引产2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0例;多胎的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高于单胎围生儿死亡率.结论 出生缺陷是我区围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占围生儿死亡数的62.12%,加强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尤其是对农村孕产妇的管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进而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7-2011年在钦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的围生儿死亡率为25.02‰,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农村高于城市;209例围生儿死亡中,死胎150例,死产12例,治疗性引产27例,早期新生儿死亡20例;多胎的孕产妇围生儿...  相似文献   

9.
胡科丽  况莉 《贵州医药》2006,30(8):758-759
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围生期医疗保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我院1996至2004年9年间围生儿死亡病例157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围生儿死因,为降低围生儿死亡率,防治围生儿疾病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围生儿医疗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围生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对2000~2005年的161例围生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围生儿死亡率为7.49‰,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脐带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重视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护、追踪管理,积极治疗妊娠期并发症和高危新生儿,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统计自 1994~1998在我院分娩的围生儿数 ,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归类。结果 :围生儿总数 42 86例 ,围生儿死亡 89例 ,围生儿死亡率 2 0 17‰ ,其中新生儿死亡率 9 91‰ ,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ICP)、早产脐带因素、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结论 :围生儿死亡与围生期保健 ,产程监测处理 ,接受技巧有密切关系 ,提高对ICP的认识 ,提高产前诊断技术 ,预防早产 ,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 ,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住院新生儿45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住院新生儿发病情况,以采取措施降低患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共4562例住院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d以内发病率以新生儿窒息为主,7d及以上者以感染为主;死亡及放弃治疗病例中,以新生儿窒息及早产为主。结论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必须避免引起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及感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璇珠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189-1190
目的总结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方法对42例肝炎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检测血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细菌培养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42例均有肝功能损害及黄疸,血巨细胞病毒感染2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例,虮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3例,经中西医综合治疗,治愈率95%(37/39),3例失访。结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巨细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功能损害、黄疸,经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病因、临床类型。方法对急性共济失调患儿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小儿急性共济失调病因中病毒感染28例,占77.8%。26例表现为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占77.2%。结论小儿急性共济失调是一种多病因综合征,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以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类型,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彭好  蒲友华  胡波  刘定远  袁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795-1796
目的 探讨围生期足月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癌(简称高胆)的相关因素以及高胆程度.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围生期高胆足月儿252例进行分析.结果 252例高胆患儿中,围生相关因素所致103例(40.9%),早发性母乳性黄痘63例(25.0%),ABO血型不舍溶血45例(17.9%),感染相关因素所致30例(11.9%),其他11例(4.4%).以溶血者总血清胆红素最高[(328.0-176.8)μmol/L].252例高胆患儿中轻、中、重度分别占52.0%、33.7%、14.3%.重度高胆中围生相关因素所致11例(10.7%),ABO溶血14例(31.1%),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与感染相关因素所致各5例.252例中核黄疸3例,其中1例为巨大头颅血肿,2例为ABO溶血.结论 围生相关因素为住院足月儿高胆的主要原因,ABO溶血是导致患儿核黄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马常兰  王燕  连燕舒 《安徽医药》2017,21(12):2250-2252
目的 探讨高龄经产妇的妊娠和分娩结局,提高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方法 对2007年1月-2014年12月间248例高龄经产妇和同期794例适龄经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产妇中来自农村的较多,高龄经产妇中农村孕妇占57.26%(142/248),城市孕妇定期产前检查率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龄经产妇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高于适龄经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围产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风险明显上升,应加强高危妊娠的孕产期管理,以提高风险意识,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2006年分娩的74例围产儿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分娩围产儿8203例,死亡74例,死亡率9.02‰,其中死胎41例(占55.41%);死产3例(占4.05%);畸形引产17例(占22.97%);早期新生儿死亡13例(占17.57%)。围产儿死亡原因顺位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脐带因素和胎盘因素。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孕产妇的文化素质、孕期接受围生期保健次数和医疗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结论①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孕产妇文化素质及自我保健意识,自觉接受围生期保健;②开展优生优育咨询,提高孕期监测质量和宫内诊断技术,减少孕足28周畸形儿的治疗性引产数;③提高医疗保健人员诊疗技术水平,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和严格遵守高危妊娠转诊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血糖异常的特点和规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检索1995年至2008年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数据网收载的医药卫生期刊,对其报道的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血糖异常个案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血糖异常涉及9种喹诺酮类药物,共107例,致低血糖70例(其中因低血糖昏迷致死3例),致血糖升高37例。结论加强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时应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