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2(IL-6、IL-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放免法测定38例乳腺癌患者、1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血清TNF-α、IL-6和IL-2的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NF-α为(960±45)
pg/ml、IL-6为(137±14) pg/ml,较正常人及乳腺良性疾病患者明显升高(P<0.01),而IL-2水平(3
110±136) pg/ml则明显降低(P<0.01);乳腺癌手术后2周IL-2(4 012±101) pg/ml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IL-6(86±9)
pg/ml、TNF-α(625±19)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的影响。方法 手术时取出40例患者股骨颈部松质骨,进行组织培养,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活性。结果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的活性显著增强(P〈0.01)。结论 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参与了骨质疏松症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脂联素、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将48例AS患者与41名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TNF-α和IL-6水平。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评估腰椎(L_1-L_4)和股骨颈的BMD和身体组成。评估脂肪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密度相关性。结果 AS患者和对照组具有相似的脂肪量和瘦体重。AS患者的血清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OP)患者的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高于非OP的患者;在调整体质指数后,这种差异仍然存在。结论 AS患者的IL-6、TNF-α、瘦素和脂联素水平升高与BMD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对腹腔感染时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治疗腹腔感染提供新策略.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泰能组(泰能20 mg/kg)、血必净组(血必净8 ml/kg)、联合用药组(泰能20 mg/kg 血必净8 ml/kg)5个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诱发腹腔感染模型,从尾静脉注入不同药物,给药后2 h、6 h从股静脉抽取静脉血2.5 ml,离心后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水平2 h较6 h高;泰能组与模型组比较,2 h较低(P<0.01),6 h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必净组和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泰能组(P<0.01).模型组血浆IL-6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治疗组均较模型组低(P<0.01),而联合用药组又较血必净注射液或泰能组更低(P<0.01).结论:联合应用中药血必净和西药泰能治疗腹腔感染,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浆TNF-α、IL-6水平,是治疗腹腔感染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结直肠癌病人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和腰麻复合全身麻醉组(CGA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前、手术5分钟和术毕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术前和术后3天免疫功能及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 GA组手术5分钟和术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同期CGA组。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组拔管时间和出室时间快于GA组(P0.05)。两组术后3天的CD3+、CD4+和CD4+/CD8+均下降;GA组术后3天的CD3+、CD4+和CD4+/CD8+低于C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天血清IL-6和TNF-α含量较术前均增加,GA组术后3天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C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老年直肠癌手术病人麻醉过程平稳,对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及机体炎性反应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PIS)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发病6h内的血清TNF-α、IL-6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对ACI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定,分析TNF-α、IL-6水平与ND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I组中PIS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49.56±12.12)ng/L比(24.30±7.40)ng/L和(39.76±7.88)ng/L比(20.78±6.28)ng/L],P值均〈0.01。ACI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发病6h内的NDS评分(r=0.89、0.93)及其治疗1周后的进展值呈正相关(r=0.90、0.91),P值均〈0.01。40ng/L〉TNF-α≥35ng/L、35ng/L〉IL-6≥30ng/L预测PIS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0.0%和71.4%。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密切相关;TNF-α、IL-6水平对PIS风险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重度创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与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0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动态观察创伤当日,伤后第3、10、20天及出院前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 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与严重感染发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0.9095,P〈0.01;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与严重感染发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0.9770,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白细胞介素(IL)-6、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初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收集2组治疗前及治疗0.5,1,3,6个月血清,应用ELISA检测各组IL-6、IL-1和TNF-α水平,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IL-6、IL-1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各个时间点IL-6、IL-1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能有效降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血清IL-6、IL-1和TNF-α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是两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生成,对免疫、代谢和炎症具有重要的调节和介导作用。本研究拟观察吗啡对人外周血TNF-α和IL-6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外周血取自42例健康志愿者,年龄为20~30岁,无近期感染史、过敏史及使用免疫抑制剂史。全血收集在EDTA抗凝的试管内,分装在EP管中,每管取100μl全血。试验分为吗啡(200 μg/ml)+LPS组(A组)、吗啡(200 μg/ml)组(B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s,RSA)患者母胎界面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因子的检测,以探讨其在RSA中的作用,及母胎界面与外周血因子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IL1β(1μg/L)、TNFα(30μg/L),于8、24、48、72h4个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cfos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IL1β组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h3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h最高,为对照组的4倍。TNFα组肝星状细胞cfos的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h高,为对照组的3倍。结论IL1β、TNFα可增强肝星状细胞cfo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急性失血及失血性休克白细胞介素-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8月间我们对 1 52例人群、30例动物以正常、失血及失血性休克组进行白细胞介素 (IL) 1、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测定与分析 ,以此研究急性失血及失血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活性变化 ,探讨失血性休克免疫机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研究对象和分组 :(1 )研究组 :1 2 2例均为我院急诊入院的重症失血患者 ,累计失血量均为 50 0ml以上 ,其中失血性休克 2 2例 ,全组男 90例、女 32例 ,平均年龄 (2 5 .40± 2 .96)岁。将其中失血 1 0 0例、休克 2 2例各列为一组。(2 )对照组 :选健康体检者 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1组、D2组和C组,每组20例.D1组麻醉诱导前0.6μg/kg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D2组麻醉诱导后以0.3μg/(kg·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C组为对照组.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20 min(T0),气管插管后1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90 min(T3)及再次双肺通气后10 min(T4)5个时间点血浆中TNF-α和IL-6浓度.结果 3组患者血浆TNF-α水平在T3、T4时点较T0高(P <0.05);D1组和D2组在T3(10.5±2.5,11.1 ±2.6)、T4(11.2±2.4,11.8±2.7)时点较C组增高(P<0.05).3组患者血浆IL-6水平在T4时点较T0高(P <0.05);D1组和D2组在T4时点(23.2±3.3,23.9±3.2)较C组增高(P<0.05).结论 术前静脉泵注0.6 μg/kg及术中持续以0.3μg,/(kg·h)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均能抑制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重度创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动态观察创伤当日,伤后第3、10、20天及出院的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血清TNF-α水平的变化与重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则关系数r=0.9095,P<0.01;血清IL-6水平的变化与严重感染发生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0.9770,P<0.01结论重度创伤后细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的升高程度与严重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 ( RSA)发病关系密切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测定 ,RSA及正常早孕妇女的蜕膜、绒毛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1 0( IL -1 0 )因子 ,以探讨 RSA与母胎界面细胞因子微环境失调的相关性。一、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和分组 :( 1 ) RSA组 :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 RSA患者 3 0例。曾有不明原因流产≥2次 ,现已妊娠 ,经检查确诊为难免流产者。其中 2 1例孕 6~ 9周 ,年龄 2 4~ 3 5岁 ,9例孕 >9周 ,年龄 2 8~ 3 3岁。 ( 2 )正常妊娠组 :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精氨酸(Arginine,Arg)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手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治治疗组(R组)和加用精氨酸组(A组),每组30例.另取单纯性胆囊炎患者30例做对照组(C组).R组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B组于术前1 d至术后7 d每日加用精氨酸20 g/d.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7 d、14 d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TNF-α及sIL-2R.结果 A组病人术后7d及14d的肝功能TB、DB、ALT、ALP水平均较R组好转(P<0.01或P<0.05);A组病人TNF-α和sIL-2R水平较R组明显下降,7 d时二组比较P<0.05,14 d时二组比较P<0.01.结论 精氨酸能够减轻梗阻性黄疸对病人肝功能的损害,降低TNF-α和sIL-2R的水平,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