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择4~12岁患有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观察短效β受体阻断药艾司洛尔对常温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6例,年龄4~12岁,男9例,女7例,心功能Ⅰ~Ⅱ级,体重(24.3±7.6)kg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胸骨下段劈开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我们完成各类心脏手术 30 0例 ,其中 10 0例在正中小切口胸骨不完全劈开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 ,效果满意。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男 5 2例 ,女 4 8例。年龄 3~ 4 9岁 ;先天性心脏病平均 9 5岁 ,风湿性心脏病平均 35 5岁。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 (VSD) 4 1例 ,房间隔缺损 (ASD) 2 6例 ,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4例 ,二尖瓣病变 2 8例 (二尖瓣置换 2 6例 ,二尖瓣成形 2例 ) ,左心房粘液瘤 1例 (摘除术 )。心功能I~II级者 71例 ,II~III级者 14例 ,III~IV级者 15例。心胸比率0 4 8~ 0 5 7者 71例 ,0 5 8~ 0 70 2 0例 …  相似文献   

3.
低体重婴幼儿因先天性心脏病需手术治疗者 ,往往术前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 ,且心脏扩大 ,心功能减退 ,或合并有营养不良、贫血。我院 1994年 3月~ 2 0 0 0年 6月共施行 12kg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 4 5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4 5名患儿 ,男 17例 ,女 2 8例 ,年龄 8个月~4岁。其中 ,小于 1岁者 3例 ,1~ 2岁者 9例 ,大于 2~ 4岁者 3 3例。体重 7 5~ 12kg。病种 :单纯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 2 2例 ,两种以上缺损 6例 ,法洛四联症 2例 ,心内膜垫缺损 2例 ,左室 右房通道 1例 ,肺动脉狭窄 1例 ,合并有肺动脉高压 (PH)…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运用"缘对缘"成形技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 2001年4月至2010年3月,对14例先大性心脏病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人采用常规三尖瓣瓣环成形和"缘对缘"技术行三尖瓣成形.年龄7~62岁,平均(31.2±16.1)岁.先大性心脏畸形包括继发孔房间隔缺损6例,房室管畸形5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三房心1例.结果 14例出院时均无不适,无住院死亡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三尖瓣关闭不全无或微量11例,轻度3例.随访3~97个月,平均(51.6±26.8)个月.随访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均无三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无或微量5例,轻度8例,中度1例.结论 "缘对缘"成形技术纠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5.
我们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在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全麻诱导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择期手术的4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均为非发绀型的房或室间隔缺损。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应用舒芬太尼者(舒组)20例,年龄6.84±3.67岁,体重17.40±6.91kg;应用芬太尼者(芬组)20例,年龄5.51±1.23岁,体重15.90±3.65kg。 麻醉方法 术前药两组均为哌替啶1mg/kg+东莨菪碱0.01mg/kg。 入室后开放静脉,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及SpO_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经胸壁微创封堵术(off-pump occlusion of trans-thoracic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OPOTTMIS)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和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OPOTTMIS治疗92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8例,女54例;年龄3 ~56岁;体重8.0~54.5 kg.其中ASD 52例,VSD 26例,PDA 14例,术后3个月内每个月随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1次,3个月后每3~6个月复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1次.结果 91例成功实施OPOTTMIS,1例筛孔状ASD中转开胸手术,总成功率为98.9%.1例(1.1%)成人PDA因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后第2天死亡.4例残余少量分流(2例ASD,1例VSD,1例PDA),ASD和VSD各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穿刺点处活动出血二次开胸止血治愈ASD和VSD各1例.术后72 h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5%(6/92例).围术期无心脏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溶血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4年,90例心电图检查均未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检查均无封堵器明显移位和脱落,无明显左室流出道和降主动脉血流受限,VSD和PDA各1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2例PDA心脏较术前扩大,均无中度以上心脏瓣膜反流.心功能NYHA Ⅰ~Ⅱ级.结论 非体外循环经胸壁微创封堵术(OPOTTMIS)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等简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失败后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因介入封堵并发症而需外科手术的2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通过电话及门诊复查随访,复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记录每位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年龄3.0~67.0岁,平均(18.8±17.9)岁.外科手术距离介入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4天(2小时~5年),中位住院天数10(7~21)天,中位体外循环时间为67(0~206) min,中位阻断时间为40(0~90) min,中位呼吸机时间8.5(2.0~88.0)h,中位ICU时间1 (1~6)天.随访7.0~ 182.4个月,平均(93.0±49.3)个月.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介入封堵治疗总体是安全可靠的,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由操作熟练的介入医师完成.若出现复杂并发症,尽早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结果满意.建议介入封堵术后的患者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性,8个月,体重8.3 kg,身高69 cm,体表面积0.38 m2,心功能Ⅲ级.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紫绀型)、右心室双出口(SDD型)、肺动脉狭窄合并单心房、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下型).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外科治疗的可行性以及手术适应证选择、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方法 1998年5月~2003年5月为67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年龄14天~32个月,平均年龄11.8±8.9个月;体重2.6~14.8 kg,平均体重8.4±3.0 kg)施行急诊或亚急诊手术.室间隔缺损39例,法洛四联症13例,完全房室间隔缺损5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瓣狭窄3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例,先心病术后肺动脉瓣赘生物1例.64例行根治手术,3例行姑息手术.结果术前准备时间0~9天,平均3.7±2.6天;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1~14天,平均3.8±3.2天;ICU时间2~18 天,平均5.7±2.8天.全组住院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7.5%(5/67).其余患者术后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4例,肺不张14例,肺部感染8例,肺动脉高压危象2例,气胸和膈肌麻痹各1例,均治愈.随访2~60个月,晚期死亡1例,其余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效果满意.结论婴幼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亚急诊外科治疗是安全的,可以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并取得较好效果,关键在于准确选择适应证、围术期加强营养和心肺功能支持.  相似文献   

10.
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自 198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共收治先天性漏斗胸 13 0例 ,先天性心脏病 74 13例 ,其中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 5例 (占先天性心脏病 0 0 67% ,占漏斗胸 3 85 % )。并对 5例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行同期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5例中男 2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8岁 ( 5~ 19岁 ) ;2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2例室间隔缺损 ,1例法乐四联症 ;均同期进行了胸骨翻转术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纠治术。术前漏斗胸经体检与胸部X线 ,先天性心脏病经超声心动图或右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患者全麻下 ,行胸部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的发病情况和两者的关联性。方法:调查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先天性心脏病男性患儿中合并尿道下裂的发病率和程度,与普通人群尿道下裂发病率进行比较,并分析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与尿道下裂发病率和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先天性心脏病男性患儿7 385例,合并尿道下裂者134例,总体发病率1.81%,高于普通人群的0.3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房间隔缺损组(10/1 015,0.99%)与动脉导管未闭组(6/565,1.06%)尿道下裂发病率相对较低,而室间隔缺损组(65/3 275,1.98%)、法乐氏四联症组(17/770,2.21%)、大血管病变组(15/788,1.90%)和其他畸形组(21/972,2.16%)合并尿道下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组合并尿道下裂的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道下裂是先天性心脏病男性患儿的常见合并畸形。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尿道下裂的发病率也不同。两种疾病可能有共同的致病或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1+年"入院。入院查体可于胸骨左缘第2至第3肋间闻及全收缩期III/6级杂音。入院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干下型)",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明显主动脉瓣脱垂或反流,患儿其他术前检查均无特殊。结合我院长期应用胸骨旁小切口经心室穿刺封堵室间隔缺损的经验[1-2],为取得更好的微创治疗效果,故采用经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手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手术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2005年4月至2008年8月,青岛市儿童医院收治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10个月~7岁,平均年龄3.0岁;体重6~18kg。功能性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9例,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4例,重度三尖瓣下移畸形3例,三尖瓣闭锁3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右心室流出道狭窄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三尖瓣狭窄1例。所有患者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手术,其中7例行双侧双向Glenn手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胸腔积液2例,经胸腔穿刺抽液后治愈。术后患者肺动脉平均压13.0±2.3mmHg,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0±1.7h,住院时间9.0±2.3d,出院时脉搏血氧饱和度85%±8%,活动耐量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超声心动图提示:所有患者吻合口通畅,均无扭曲及血栓形成;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4例。结论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手术治疗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104例体重10 kg以下(6-10kg)平均8.5 kg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有室缺52例,房缺9例,主肺间隔缺损2例,动脉导管未闭22例,三房心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2例,法乐氏四联症16例。结果 术后死亡3例(2.9%)。随访3-36月,恢复良好,紫绀患儿均发绀消失,心功能Ⅰ-Ⅱ级,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对于体重小于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儿进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2006年2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49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男29例,女20例;年龄1个月~ 14岁;体质量3.2 ~47.0 kg.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26例.术前跨瓣压差45~123 mm Hg(1 mm Hg =0.133 kPa),平均(74.9±20.4)mm Hg.单纯主动脉瓣狭窄14例,伴有中—重度反流4例.伴其他心内畸形33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二尖瓣瓣上环等.行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31例,主动脉瓣成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Ross手术1例,Ross-Konno手术2例,Konno+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术后随访2~55个月,平均20个月.评估患儿心功能、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及瓣膜反流程度.结果 死亡1例,生存患儿术后心功能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0.69±0.10,短轴缩短分数0.38±0.09.术后跨瓣压差20 ~ 73 mm Hg,平均(38.6±15.8)mm Hg,较术前降低(36.2±18.3)mm Hg(P <0.001).40例患儿行主动脉瓣交界切开和成形,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程度为无或轻微8例,轻度25例,中度7例.1例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后因切开处复粘连再次行交界切开术.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儿如无明显反流,可行主动脉瓣交界切开术或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如果反流中度以上,则需根据患儿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9年8月间268例(男141例,女12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临床资料.根治性手术260例;姑息性手术8例.结果:全组262例痊愈出院.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2.2%.1岁以内死亡率2.96%(4/13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14/268).随访1~36个月,无死亡,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外科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符合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右或左前外胸部小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结果.方法 2010年4月到2012年12月,6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右或左前外胸部小切口的方法完成手术,其中男22例,女41例;年龄30.6岁.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9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3例,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1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2.5~7.0 cm,平均(4.76±0.95) cm.全组无中转大切口开胸手术,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36~209 min,平均(76.38 ±29.97) min;主动脉阻断0~ 138 min,平均(33.49±31.50) min.气管插管2~37 h,平均(10.53±6.13)h;监护室停留4~42 h,平均(14.93±7.65)h;术后住院2~ 14天,平均(5.42±1.98)天.9例输血,54例未输血.随访1 ~32个月,平均(13.75 ±8.91)个月,超声心动图提示所有患者无残余漏,一般情况佳.结论 胸部小切口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3岁,体重58 kg.因停经26+周,心悸,气短1个多月入院.诊断为G1 P0宫内妊娠26+周,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二、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心衰Ⅲ度.B超示:室间隔膜缺损14 mm,左房增大,左室明显增大,二、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EF 71%.  相似文献   

19.
紫绀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PETCO2与PaCO2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42例全身麻醉下手术患儿分为紫绀组、非紫绀组和对照组.结果三组PETCO2均无显著性差异.非紫绀组与对照组比较,PaCO2、Pa-ETCO2无显著性差异.紫绀组与对照组及非紫绀组比较,PaCO2与PaETCO2显著升高(P<0.01).三组PETCO2与PaCO2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对照组0.96,非紫绀组0.86,紫绀组0.40.相关系数比较,非紫绀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紫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及非紫绀组(P分别<0.01和<0.05).结论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不影响PETCO2测定值,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PETCO2显著低于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不能准确反映PaCO2.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们收治178例巨大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低体质量患儿,观察其手术前后左、右心室大小的改变,应用Tei指数观察左、右心室功能的改变,初步评价手术修补巨大ASD的疗效. 资料和方法 小儿巨大ASD指按公斤体质量计算,17 kg者ASD>28 mm,12 kg者ASD>24 mm[1-2].纳入标准为:年龄<18个月;体质量<10 kg;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巨大ASD合并肺动脉高压;随访达2年;窦性心律,以左向右分流为主,无并发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及肺动脉瓣狭窄,排除其他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