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7月,收治难治性四肢长骨骨不连12例13肢,取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58岁。骨不连部位:胫骨中、下段7肢,股骨中、下段3肢,尺桡骨1肢,肱骨中段2肢。曾接受治疗骨不连手术次数1~4次,平均2.5次。骨折至本次治疗时间13个月~9年,平均47.6个月。术前摄X线片示骨不连骨断端距离6~30mm,平均15mm。采用内固定11肢,其中交锁髓内钉10肢,限制性接触.动力加压钢板1肢;支架外固定2肢。术后第1天及1、3、6、9、12个月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供受区愈合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7,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6个月。x线片示13肢均骨折愈合,无旋转、成角及短缩畸形。6肢因关节僵硬、瘢痕挛缩等,骨折愈合后遗留功能障碍。结论自体骨髓复合人工骨联合髂骨骨膜移植治疗四肢难治性骨不连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髓内针加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生根 《中国骨伤》2003,16(4):206-207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方法 13例骨不连中有肱骨5例,股骨4例,胫骨3例,尺骨1例,采用带锁(自锁)髓内针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和骨折端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8~14个月随访,均在5~10个月内愈合,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76.92%。结论 本手术采用带锁(自锁)髓内针固定坚强;自体骨髓移植可补充成骨基质、骨生长因子和骨祖细胞,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不连(nonunion)又称骨折不愈合,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一般愈合时间6个月,且延长治疗3个月仍未达到骨性愈合,临床表现为骨折处假关节活动,X线片示骨折端骨痂较少,骨端分离,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封闭.经临床和X线证实骨折已停止愈合且估计不会再连接时,才能诊断为骨不连[1].骨不连的确切病因不明,但与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Helfet DL等[ 2]认为不恰当的使用内固定器材是造成骨不连的主要因素.Jain AK等[3 ]认为骨折并发感染更易发生骨不连. 骨不连的治疗要求骨折端准确复位、坚强固定和充分植骨.Ecarlos RM等[4 ]认为骨折坚强固定,同时清除骨端剪力、扭转及移动等有害应力能使骨折端稳定,有利于骨端血运重建.骨不连的愈合,主要取决于骨折端固定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5],而骨折端血循环和成骨潜力是决定骨不连能否愈合的关键.本文就四肢长骨骨不连的常用外科疗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随着对骨折愈合机制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功能的研究深入,应用自体骨髓与BMSC治疗骨不连取得了可靠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疗效.研究证实,局部富集的BMSC可被精确诱导分化为成骨前体细胞,一定浓度的BMSC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靠的成骨效果.该文就BMSC与骨折愈合、骨不连治疗的体外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  相似文献   

5.
自体骨髓加骨肽注射液混合注射治疗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38例骨折不愈合(肱骨9例,尺骨4例,桡骨5例,股骨5例,胫骨15例)。采用自体骨髓加骨肽注射液混合注射至骨折断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6~14个月随访,在5~10个月内愈合33例,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86.84%。结论:自体骨髓加骨肽注射液混合注射至骨折断端可补充成骨基质、骨生长因子和骨祖细胞,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避免了再次手术植骨之苦。  相似文献   

6.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骨不连幸永明,任金培,王人富,林青友,唐守键,季林美临床上骨不连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自体骨移植。1990年,我们设计了经皮注射自体骨髓治疗骨不连,取得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8~60岁,平...  相似文献   

7.
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非感染性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骨折治疗的概念与方法有显著改变,治愈率明显提高,但长骨骨不连仍是临床医生面对的一个难题。无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有明显进步,前者包括植骨术、内固定或外固定术,后者包括电刺激、骨诱导治疗、局部自体骨髓移植或注射金葡液等。我们在单纯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基础上,应用自体红骨髓移植 同种异体骨粉 骨宁注射液治疗四肢骨非感染性骨不连1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体骨髓经皮注射移植治疗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应用自体骨髓经皮注射治疗骨延迟愈合、骨不连22例。方法:3例肱骨、3例尺桡骨、2例股骨、13例胫骨,均为创伤后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1例右侧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术后再骨折;年龄10—67岁,平均30岁;骨折后至接受骨髓移植时间为4—18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患者取俯卧位,从髂骨后翼穿刺,缓侵抽取骨髓液3—5ml,每个穿刺点间隔2cm,总量40—120ml,平均7ml;经皮注入到X线定位的骨折处。术后石膏固定4—12周,定期摄片检查。结果:2例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在术后2—9个月骨愈合,平均6个月;逐渐负重和恢复肢体活动。1例先天性胚骨假关节失败,再次手术。结论:自体骨鹤移植治疗骨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有效;该方法创伤小、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骨不连为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指骨折修复过程完全停止,不经治疗不能发生骨性连接者,临床上最肯定的体征是骨折端的异常活动。在各长管状骨骨折中,最为常见的是前臂下1/3,股骨中1/3,胫骨下1/3和肱骨下1/3。对骨不连的治疗,我院以往常规采用内固定加植自体游离髂骨条治愈大量患者,临床疗效虽满意,但对患者创伤大,痛苦多,患者不愿接受。  相似文献   

10.
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膜引导性骨再生与骨诱导再生的理论,将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为临床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采用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的方法对17例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男10例,女7例;年龄7~52岁,平均32岁;胫骨10例,桡骨5例,锁骨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7~36个月,平均12个月。入院前已手术1次者10例,2次者5例,3次者2例。骨不连部位均位于骨干,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好。X线片显示增生性骨不连11例,萎缩性骨不连6例。均拆除原有内固定物,重新用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并用自体深筋膜密闭缝合骨折端,内注入自体红骨髓。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个月~2年,平均1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术后根据骨折愈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优14例,良2例,差1例。结论:自体深筋膜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短,适合于骨不连位于骨干,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刘智 《中国骨伤》2013,26(4):277-280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法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36.8岁.骨不连部位:肱骨6例,尺骨4例,桡骨3例,股骨10例,胫骨13例.伤后距治疗时间8~24个月,平均13.7个月.增生性骨不连22例,萎缩性骨不连14例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肢体肿胀X线片提示骨折线清晰伴骨缺损.术后通过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植骨区及骨髓穿刺区反应、骨折愈合、邻近的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现过敏和免疫排斥反应.骨髓穿刺区无感染及血肿形成.3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6.2个月.无骨髓穿刺区慢性疼痛、植骨区骨质感染、切口周围皮肤红肿或窦道形成.骨不连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6.2个月,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愈合后骨折部位负重时疼痛消失、肢体肿胀消退.5例患者遗留邻近关节功能部分受限,其余患者均完全恢复.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物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不连中具有来源广泛、安全可靠、加速骨愈合等优点,是其理想的植骨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通过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断端行张-压应力刺激治疗萎缩性骨不连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4年6月—2018年4月采用张-压应力刺激治疗萎缩性骨不连13例.采用微创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但不处理骨折端,安装或调整原有外固定架.通过外固定支架施加张应力,而后压应力周期性刺激骨断端,1mm/d,分4次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合异种骨与自体髂骨两种不同植骨材料植骨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5例1992年以来四肢长骨骨不连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82例,女73例:6~75岁,平均34.9岁.骨不连部位:肱骨骨不连51例(男36例,女15例),尺、桡骨骨不连57例(男36例,女21例),其中尺桡骨同时骨不连10例,股骨骨不连67例(男43例,女24例),胫骨骨不连80例(男67例,女13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并内固定或外固定.植骨来源:自体髂骨植骨88例,重组合异种骨(recombinant bone xenograft,RBX)植骨69例,自体髂骨联合RBX植骨74例,其他材料或不植骨22例.结果 255例患者中12例失访.243例随访10个月~12年,平均4年6个月.总愈合率95.1%,自体髂骨组愈合率95.5%,RBX植骨组愈合率97.1%,自体髂骨联合RBX植骨组愈合率93.2%.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X与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四肢长骨干骨不连,其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BX植骨治疗骨不连,安全、生物相容性好,对促进骨愈合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长骨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近年来骨折治疗的概念与方法有显著改变 ,治愈率明显提高 ,但长骨骨不连仍是骨科医生面对的一个难题。全美每年5 60万例骨折病人中 ,5 %~ 10 %存在骨不连或延迟愈合[1] 。近年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有明显进步 ,前者包括植骨术、内固定或外固定术 ;后者包括电刺激、骨诱导治疗、局部自体骨髓移植或注射金葡液等。现综述如下 :1 植骨术自体松质骨移植填充骨缺损并正确固定是治疗骨不连的传统方法。近年这种观点有所改变 ,因为它有并发症[2 ] ,且临床上已有多种疗效明显的供选择的方法 ,但许多西方医生仍认为它是治疗骨不连的重要手段 ,…  相似文献   

15.
骨不连是指伤后9个月骨折仍未达到骨性连接,并且连续经过3个月的治疗,X线片仍显示骨折端分离,未见任何愈合迹象,是骨折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创伤骨科的棘手难题之一。骨不连常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常见的诱因包括骨折损伤程度、软组织挫伤情况、局部血供破坏、感染、身体营养状况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根据X线及组织学可分  相似文献   

16.
骨不连是指伤后9个月骨折仍未达到骨性连接,并且连续经过3个月的治疗,X线片仍显示骨折端分离,未见任何愈合迹象,是骨折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创伤骨科的棘手难题之一。骨不连常由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常见的诱因包括骨折损伤程度、软组织挫伤情况、局部血供破坏、感染、身体营养状况及其他系统性疾病。根据X线及组织学可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CT扫描在诊断四肢}乏骨骨不连中的价值.方法 2003年2月至2007年5月间收集四骨骨不连及疑似骨不连患者118例,对其中X线片难以做出明确诊断的33例进行CT扫描.诊断骨折是否愈合的金标准为术中观察(114例接受手术治疗)和连续6个月的随访观察(4例经CT证实骨折已愈合),由资深医生分组对CT结果进行双盲评估,CT诊断骨不连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结果 CT扫描诊断骨不连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00%),总的准确率为83.3%.在33例X线不能明确诊断为骨小连的患者中,CT诊断骨小连29例,骨愈合4例;而经手术或随访让实骨不连27例,皮质部分连接2例,骨愈合4例,导致其特异性相对较低(66.7%).不同专家对CT评估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1(P<0.001),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结论 对于X线片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四肢长骨骨不连患者,CT扫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不仅具有成骨分化潜能,而且可以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及细胞外膜泡以调节损伤区域的微环境,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为治疗骨不连的研究热点。该文结合BMSC应用于骨不连治疗的研究,分析了其在骨不连治疗中的可行性,主要从BMSC募集、迁徙到损伤区域及成骨分化等直接作用和由分泌作用介导的血管生成、抗纤维化、抗凋亡及成骨分化调节等间接作用方面对BMSC治疗骨不连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开槽植骨治疗四肢长骨骨不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对15例四肢长骨干骨不连患者采用锁定接骨板和开槽植骨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瓣膜手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瓣膜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选择8例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男5例,女3例;年龄15~56 岁.术前射血分数(EF)0.15~0.32,平均0.26±0.08.心功能(NYH) Ⅲ级4例;Ⅳ级4例.术日取病人自身骨髓50 ml,分离自体骨髓干细胞.5例行瓣膜置换术,3例行瓣膜成形术;瓣膜手术后,取培养的自体骨髓干细胞,左心室心肌内注射.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随访12~42 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内EF改变不明显,但心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1年EF开始改善.超声组织多普勒以及DISA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显示心脏功能术后明显改善.结论 联合应用瓣膜手术加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可能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