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外敷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在门急诊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6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和炎琥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外敷季德胜蛇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 相似文献
2.
季德胜蛇药的引伸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著名蛇药、三家一级保密处法的季德胜蛇药片,经数十年国内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应用范围已扩大到临床各科共18类疾病的治疗中,作者综合归纳后按病种进行的介绍,必将给读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眼睑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节或三叉神经第一支或第二支所致,以沿单侧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伴明显神经痛为特征[1],早期及时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 相似文献
4.
5.
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若无皮肤这道天然屏障,环境中孳生的大量微生物就会长驱直入进入体内捣乱。但皮肤与其他组织一样也会生病,且很多皮肤病的治疗极为棘手,“玫瑰糠疹”即为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的5例蜂类螫伤患者,采用内服季德胜蛇药片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季德胜蛇药内服外敷治疗蜂螫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季德胜蛇药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诺维本、丝裂霉素等,均为强刺激的发疱性化疗药物。一旦出现药物外渗,往往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充血,甚至坏死、溃疡的发生。自2000年2月~2005年6月,我所对化疗药物外渗患者21例采用季德胜蛇药外敷,联合利多卡因和激素局封、冰敷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预防盖诺化疗并发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应用盖诺化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常规应用盖诺后,实验组采用季德胜蛇药加食醋调匀涂抹静脉穿剌点及血管向心路径;对照组单用50%硫酸镁浸湿的棉垫湿敷。观察两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化学性静脉炎,实验组1级3例,发生率7.69%;对照组1级10例,2级3例,3级1例,发生率38.89%。两组在化学性静脉炎发生频率和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季德胜蛇药调和食醋能够有效降低盖诺所致的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静脉炎发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11.
季德胜蛇药对小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药1组、蛇药2组。除正常组外余3组小鼠均经皮下注射40%CCl45ml/kg,蛇药治疗组自造模日起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蛇药干预。实验5周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实验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蛇药组能明显降低CCl4慢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样变性及坏死,有类假小叶形成,蛇药组的肝脏病变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且无类假小叶形成。结论:季德胜蛇药对CCl4所致小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剂量对蛇咬伤后局部肿胀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90例毒蛇咬伤的病人,随机分为低、中和高剂量组,3组病人均给予合适的抗蛇毒血清治疗,并进行破伤风预防、抗感染、抗纤溶、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3组病人分别给予低、中和高剂量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同时均给予良好的临床护理.比较3组病人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经治疗后,高剂量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7%,均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和P<0.01),中剂量组次之为80.0%,亦高于低剂量组的63.3%(P<0.05);病人局部红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为高剂量组少于中、低剂量组(P<0.05~P<0.01),中剂量组亦少于低剂量组(P<0.05~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剂量季德胜蛇药片外敷均可有效缓解毒蛇咬伤后局部肿胀,且高剂量蛇药片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与妊娠不良结局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tractinfection,RTI)的类型及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孕产妇共5499例,进行生殖道病原菌检测,随机分为RTI患者(感染组)与正常孕产妇(对照组),分析妊娠合并生殖道感染与围产期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在5499例围产期妇女中,RTI总患病率为28.23%,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13.18%,外阴念珠菌阴道病患病率11.16%,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1.87%,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患病率1.42%,妊娠合并梅毒患病率0.27%,淋病患病率0.15%,尖锐湿疣患病率0.18%。感染组与对照组的死胎率分别为1.10%、0.13%(P<0.01),胎膜早破率分别为15.12%、4.67%(P<0.01),早产率分别为2.30%、0.20%(P<0.01),胎儿窘迫率分别为6.24%、2.67%(P<0.01),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23%、0.67%(P<0.01)。结论:预防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应早期开展RTI常规检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模型组、蛇药1组、蛇药2组。各组均以灌胃给药,2次/天,连续21天,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余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治疗。给药第15天起,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均用环磷酰胺30mg/kg皮下注射,连续7天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末次用药1小时后,所有动物均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记录小鼠体重,脱颈椎处死后,无菌取脾、胸腺并称湿重,计算脾脏和胸腺指数;以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用MTT法检测并计算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指数(SI)。结果:季德胜蛇药治疗组小鼠的体重下降程度低于模型组,胸腺及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治疗组SI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季德胜蛇药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状况及季节性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32069名患者的就医资料,统计并比较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患者的季节分布及感染状况。结果共14071例生殖道感染患者,感染阳性率为43.88%;感染病原体以假丝酵母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44.06%,其次是单纯细菌感染占40.77%,滴虫感染占6.95%,支原体感染占6.79%,线索细胞所占比例最少为1.43%。夏、秋季感染患者阳性率为46.51%、47.78%,明显高于其他2个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P〈O.05)。结论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以夏秋两季为主,临床以霉菌性阴道炎为多,应加强生殖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有关知识的认知情况,探索循证护理干预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98名社区已婚育龄妇女应用循征护理干预,解决已婚育龄夫妇生殖道感染患者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结果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保健方面的知识及预防措施知晓率较低;采用循征护理干预前后妇女目标疾病的患病率明显下降。结论循征护理干预是解决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者常见生殖健康问题的有效方法。加强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及各种形式开展有关生殖道感染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教育,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常规根治性妇科手术并降低病死率,在女性生殖道癌瘤中业已尝试前哨淋巴结诊治技术。前哨淋巴结确认可采用淋巴图或淋巴系闪烁造影术。外阴癌与子宫颈癌淋巴转移常顺序发生,前哨淋巴结确认能避免未发生转移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这一新技术包括肿瘤“超分期”、多步分层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该技术的应用使淋巴转移的检测更为准确,阳性率更高。前哨淋巴结预测淋巴转移的准确性与切除疗效还有待长期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对1423例女性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 1423例标本中,有783例(55.02%)支原体培养阳性;其中Uu阳性623例(43.78%);Mh阳性42例(2.95%);Uu+Mh阳性118例(8.29%);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对抗支原体最敏感,敏感性最低的是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红霉素。结论支原体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以Uu感染为主,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人工流产女性生殖道感染(RTIs)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人工流产的女性300例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取阴道分泌物检测阴道清洁度、滴虫、念珠菌、淋球菌、衣原体等,并对其婚姻状况、流产史、初次性交年龄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有关数据,分析统计结果。结果流产史(OR=6.496,95%C:I 4.047-10.351)、初次性交年龄(OR=0.804,95%C:I 0.746-0.868)、配偶健康状况(OR=1.340,95%C:I 0.609-1.960)、婚姻状况(OR=1.212,95%C:I 0.617-1.699)等因素和RTIs呈正相关(P<0.05),卫生措施(OR=0.709,95%CI:0.557-0.902)和RTIs呈负相关,统计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未婚、既往有流产史、初次性交年龄较小、配偶健康状况欠佳可能是RTIs的危险因素;个人卫生措施可能是RTI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头孢地尼治疗轻中度呼吸道感染1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头孢地尼对轻中度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呼吸道感染患者 1 1 4例检查血、尿常规 ,同时作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口服头孢地尼胶囊 1 0 0mg,每日 3次 ,连续用药 7d后进行随访 ,记录并评价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及体征 ,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 1 4例入选患者均完成试验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明显 ,头孢地尼治疗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总体有效率为 91 .2 2 % ,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支急性发作和急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的有效率分别为 90 .0 0 %、84.2 1 %和 93.85 % ,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地尼治疗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