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短QT间期(SQTI)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关。笔者遇见2例与QT间期缩短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为青年男性。QT间期分别为0.28s和0.30s;QTc分别为0.33s和0.36s。实际QT间期分别小于预期QT间期的79%和86%。当给予胺碘酮治疗使QT间期延长后,室性心律失常消失。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豚鼠心脏QT间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静脉给予的As2O3剂量,将豚鼠随机分为4组:0(对照组)、0.4、0.8、1.6mg/kg组。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心电图,观察校正QT间期(QTc)的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观察As2O3对心肌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120min时,As2O3 0.8、1.6mg/kg组QTc分别为(368±29)、(388±31)ms,与对照组[(324±20)ms]比较,明显延长(t值分别为9.26、16.37,P〈0.01)。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s2O3,1.6mg/kg可以使豚鼠心肌缓慢型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KvLQT1)mRNA表达降低(t=12.83,P〈0.01),而对快速型延迟整流钾通道蛋白(ERG)mRNA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As2O3可引起豚鼠心脏QT间期延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KvLQT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方便实用的QTc值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电图分析中常要测算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根据Bazett氏公式(QTc间期=实测QT间期/(?))进行人工测算较为麻烦,而至今尚未见理想的QTc值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2岁。工作时突然昏倒,呼吸困难、口吐白沫30min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入院体检:血压测不到,急性痛苦病容,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头面、口唇紫绀。对光反射迟钝,双瞳孔等圆等大西2.5mm,呼吸不规则、呈点头呼吸。入院即查心电图(图1)示:11:59心房颤动,心室率约132次/分,QT间期0.32s,QTc间期0.47s,QRS在V1、V2呈qs型,ST段在V1、2导联呈墓碑型抬高,在V3导联呈巨R型抬高,Ⅰ、aVL(图略)、V4~6导联ST段呈上斜型明显压低。12:01心房颤动,心室率约78次/分,QT间期0.34s,QTc间期0.42s,V1,2及V3导联仍呈墓碑型和巨R型抬高。12:0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实QT间期的变化,并评价不同公式计算的校正QT(QTc)间期的准确程度。方法从动态心电图心电数库812例中,随机抽取100例原始长程心电图数据,采用直方图及逆向技术获取心率在50、60、70、80次/分时的片段12导联心电图,截屏并以图片形式(JPG格式)保存心电图。使用Windows照片查看器阅读心电图,将心电图放大到适当的比例,以肉眼辨析清晰,QT间期起止点明确为准,用目测数格子的方法测量QT间期,并在相应的Excel表格中的序排记录QT间期值。利用Excel表格作相应的数据处理。以60次/分测得的QT间期为标准的QTc值,分别采用6个QTc间期计算公式(Framingham、Bazett、Fridericia、Dmitrienko、QTcMod、Hodges)计算50、70、80次/分心率点时的QTc间期,并与之相比较。结果 100例入选,男53例,女47例,年龄(53±14)岁。在心率50、60、70和80次/分时,QT间期变化的趋势随心动周期的变短而变短(正常组)42例;而在与60次/分标准心率的QT间期相比较,分别在1个或2个心率点测量时,却表现为QT间期随心动周期的变化呈反向变化(异常组)有58例。在50次/分时,QTcMod公式计算的QTc值最接近金标准;而在70、80次/分时,则Hodges公式计算的QTc值最接近标准的QT间期。在男性中,在3个心率点时,都是Hodges公式计算出的QTc最接近标准的QT间期;而在女性中,只在50次/分时,Fridericia公式计算出的QTc间期最接近标准的QT间期,另两个心率点则其表现与男性相同。青年组(19~40岁)与中年组(41~60岁)均在50次/分时,QTcMod公式计算的QTc间期最接近于标准的QT间期;而70、80次/分时,Hodges公式计算的QTc间期最接近于标准的QT间期。老年组(60岁)在3个心率点都表现为Hodges公式计算的QTc间期最接近标准的QT间期。在正常组中,总体上,Framingham和QTcMod公式计算的QTc间期具有同等功效,最接近标准的QT间期;而在男性、女性中分别为Hodges、Bazett公式计算的QTc间期最接近于标准的QT间期。在异常组,无论是总体,还是男女,都是Hodges公式计算的QTc间期最接近标准的QT间期。结论 QT间期整体上随心动周期的变化呈正向变化,但在有些心率点则呈反向变化。不同的QTc计算公式其计算精度不同。从总体上看,Hodges公式计算最准,其次是QTcMod公式。  相似文献   

6.
短QT间期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2种已报道的诊断标准研究一组心电图短QT间期者所占比例,并比较2种方法的异同。方法随机选取547例健康人,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准确测量QT间期,根据RR间期(RR)和心率(HR)计算QT间期校正值(QTc)和QT间期预计值(QTp),以QT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房颤发作前后、发作时体表心电图QT间期的变化。方法收集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测量房颤发作前窦性心律(SRbaseline)、房颤发作、房颤自行转为窦性心律即刻(SRpostAF)时的QT间期。测量连续3个心动周期QT间期。测量每阵房颤的持续时间。分别采用Bazetts、Ffidencia和Framingham公式校正QT间期(QTc),分析房颤发作时间与SRpostAF的QTc之间的关系。结果sRpo札AF的QTc显著短于SRbaseline的QTc[(407±38)msvs(435±34)m2;(397±31)msv8(423±31)ms;(393±35)msVs(422±30)ms,P均〈0.001],而房颤发作时QTc较SRbaseline、SRpostAF的QTc显著性延长[采用三种QT校正公式的QTc分别是(503±69),(454±53),(449±44)ms]。SRpostAF的QTc缩短与房颤短阵发作持续时间无显著相关,与房颤发作前的QT间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500,0.547,0.507;P均〈0.01)。结论房颤发作时QTc显著延长,而房颤发作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后QTc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80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心电图各导联均无窦性P波,QRS波为室上性(图略)。图1为V1导联,R-R间距1.94s,频率31次/分,QRS波形态、时间正常,R波前后无逆行P波,为交接性节律。QT间期426ms,QTc间期297ms。按Rautaharju等提出的测量QT间期预测公式QTp(ms)=656/(1+心率/100),本例QT间期预测值为501ms[656/(1+31/100)],实测值是预测值的85#(426ms/501m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静止;②过缓性交接性逸搏心律;③短QT间期;④双结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终患者伴发QT间期缩短的心电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常规测量10例临终患者的QT间期实测值(QT),通过QT间期换算公式计算QT间期预测值(QTp)、校正后QT间期值(QTc)以及QT/QTp比值。结果:10例临终患者心电图除出现各型传导阻滞、心室停搏等心电异常外,均伴随QT间期缩短(QTc<0.32~0.34s、QT/QTp<0.88)。结论:继发性QT间期缩短可能是出现于临终患者的一种罕见心电图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脏电活动衰竭,其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校正后QT间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与其校正后QT间期(QT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初次化疗前及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后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QTc,以Bazett公式计算出QTc,结果: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200mg/m^2者,1/37QTc延长,在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200mg/m^2者,5/11QTc延长(P<0.05),结论:随蒽环类药物累积剂量增加,QTc延长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 P)的危险因素。方法 用 logistic回归法分析 116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患者 Td P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治疗前血钾浓度、QT间期、校正的 QT间期 (QTc)、心率 (HR)的相关性。结果  12例患者 (10 .3% )发生 Td P,其中女性 9例。Td P组血钾浓度为 (3.5 4±0 .5 5 ) m mol/ L ,明显低于未发生 Td P组血钾浓度 (4 .0 1± 0 .5 7) mm ol/ L (P<0 .0 1)。 Td P组 QT间期为 (0 .5 7±0 .0 75 ) s,明显大于未发生 Td P组 QT间期 (0 .4 6 5± 0 .0 93) s,(P<0 .0 1)。 Td P组年龄、HR、QTc与未发生 Td P组无显著差异。女性、血钾浓度和 QT的风险比值 (OR)分别为 5 .6 39、6 .773和 5 .90 5 ;而年龄、HR、QTc的 OR分别为 1.0 12、0 .92 5、1.0 30。结论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发生 Td P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低血钾浓度、长 QT间期和女性。对女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 ,以免发生 Td 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QT间期、QTc、Tp-e间期和Tp-e/Q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100例作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V2导联QT间期、RR间期、Tp-e间期,计算QTc和Tp-e/QT。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QT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QTc、Tp-e间期和Tp-e/QT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Tc、Tp-e间期和Tp-e/QT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慢支QTc间期的延长及死亡率。方法:选择210例慢性患入院后第一次EKG检查,取QRS波起点和T波最清楚的导联,排除U波的影响,测量Ⅱ导联的三个QT间期和RR间期,取其平均值,据Bazett公式,算出QTc间期,结果:慢支患QTc延长,与是否合并呼衰或心衰及心肺外疾病无关;与并发肺心病(P<0.05);有关,QTc延长后死亡率(P<0.01)增加,结论:可能慢支患并发肺心病时,QTc易延长,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跨壁复极离散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以冠状动脉灌注兔左室楔形组织块为研究对象,对标本施加刺激基础周长分别为500,1000,2000ms的S1刺激,记录内、外膜侧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跨壁心电图,测量QT间期、时间易损窗及Tp-e/QT值。每10个S1刺激后施加期前S2刺激,S1S2耦联间期以1ms递增,以测量引起单向传导阻滞的时间易损窗。结果时间易损窗与QT间期呈正相关;Tp-e/QT比值在0.10~0.14之间无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PVT)发生,当Tp-e/QT比值大于0.15,可引起PVT发生,而该比值在0.18~0.21时,无论S2刺激施加于内膜侧还是外膜侧,均可引起PVT。结论随着QT间期的延长时间易损窗增大;Tp-e/QT比值越大,室性心律失常越易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中的QT间期滞后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中的QT问期滞后现象。方法收集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每份心电图测量50个点的RR间期、QTp间期(Q波起始到T波顶峰的时间)和QTe间期(Q波起始到T波终末的时间),采用Bazett公式[QTc=QT/(RR)”。]计算QTpc间期及QTec间期。以RR间期为横坐标,QTp问期、QTe问期、QTpc问期或QTec问期为纵坐标,作散点图及曲线。比较RR问期为600、550、500、450、400ms时,运动期QTp间期、QTe问期、QTpc间期或QTec间期与恢复期的差异。结果对照组运动期和恢复期的QT/RR曲线几乎重叠;冠心病组运动期和恢复期的QT/RR曲线在RR间期500~600ms段明显分离,恢复期低于运动期。对照组在各RR问期下,运动期QT间期和QTc问期与恢复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在RR问期为550、500、450ms时,运动期QTp问期和QTpc间期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在RR问期为550、500ms时,运动期QTe间期和QTec间期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冠心病患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中有明显的QT滞后现象,后者可能在冠心病的早期无创检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Tp-e/QT比值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复极储备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入选窦性心律合并室性期前收缩患者229例,根据室性期前收缩后窦性心动周期中QT间期的恢复,将恢复异常者纳入观察组,将恢复正常者纳入对照组,比较组间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室速发作的差异性;比较组内不同心率下QTc间期的变化;评价QTc间期、QTd、Tp-ec间期、Tp-ed、Tp-e/QT比值对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异常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性别、年龄、QTd无统计学差异,QTc间期(p=0.0100.05)、Tp-ec间期(p=0.0000.05)、Tp-ed(p=0.030.05)有统计学差异,室速发作(17例、5例),发生率(p=0.003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对照组不同心率下QTc间期变化有统计学差异;QTc、Tp-ec、Tp-e/QT比值对复极异常有诊断价值(p0.05),QTd、TP-ed、对复极异常无诊断价值(p0.05),各指标诊断复极储备异常的最佳界值如下:男性QTc≥458ms,女性QTc≥469ms,Tp-ec≥95ms,TP-e/QT比值≥0.22。结论 QTc、QTd、TP-e、TP-ed、TP-e/QT比值是适用于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室复极储备功能异常的无创性指标,结合室性期前收缩后QT间期的动态性变化可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对SCD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校正QT间期与QT离散度及心功能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间期 (QTc)与QT离散度 (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关性。方法 :研究了 12 6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5 %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与QTd、QRS间期、临床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QTc与年龄 (r =0 .2 1,P <0 .0 1)、左室舒张末期直径 (r =0 .2 6 ,P <0 .0 1)、左房直径 (r =0 .2 4 ,P <0 .0 1)、QRS间期 (r =0 .37,P <0 .0 1)、QTd(r =0 .4 1,P <0 .0 1)呈正相关 ;与短轴缩短率 (r=- 0 .2 8,P <0 .0 1)、LVEF(r =- 0 .33,P <0 .0 1)呈负相关 ;与二尖瓣E波和A波峰值速度比值、等容舒张时间无相关性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QTc和QTd、QRS间期、LVEF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 :QTc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有关 ;QTc与QTd存在独立相关性 ,其生物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25岁。上呼吸道感染1W,自觉胸闷、心悸。临床体查、心肌酶学、X线胸片、血电解质等均属正常。常规心电图(图1):窦性心律。心率约65次/min。ST-T未见异常。QT间期正常。在aVR导联和aVF、导联可见两种P-R间期。即在P—R间期0.19s基础上。突然出现一种单个P-R间期0.40s的搏动,P—P间隔基本相等。长短P-R间期间差0.21s。每次长P—R间期下传的QRS之后均可见逆行P波,  相似文献   

19.
三氧化二砷诱导QT间期延长及其离子靶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情况下,三氧化二砷(arsenictrioxide,As2O3)对豚鼠心肌QT间期的影响,同时探讨As2O3诱导QT间期延长的离子靶点。方法分别采用静脉一次性注射和缓慢滴注的方法,观察As2O3对豚鼠心肌QTc(校正的QT间期)的影响;应用双微电极电压钳技术探讨As2O3对快速型延迟整流钾电流(IKr/HERG)的作用。结果静脉一次性注射As2O3后,0.8、1.6mg/kgAs2O3可以使QTc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t=4.907、P<0.01),并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但缓慢静脉滴注As2O3(2mg/kg),与对照组相比,QTc无明显变化。双微电极电压钳结果显示,50、100μmol/LAs2O3可明显抑制IKr/HERG电流,当控制电压为0mV时,分别使IKr/HERG电流值从对照组的(2.4±0.6)μA减少到(1.4±0.2)μA(抑制率为41.7%,t=7.071、P<0.01)和(1.0±0.4)μA(抑制率为58.3%,t=8.682、P<0.01)。结论缓慢静脉滴注As2O3可以减少长QT的产生;抑制IKr/HERG是As2O3诱导QT间期延长的重要离子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T波“双峰”(Humps)可能是家族性长QT综合征的又一特征,即有前后2个T峰,分别为T_1和T_2。13个家族的254例成员(每个家族有2至4代患者,210例为血缘亲属,44例为配偶)和2948例健康对照者(年龄≤16岁.QTc0.39~0.46s),测定QTc间期。 在QTc间期“延长”(≥0.47s)、“临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