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脂质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又称为血脂异常[1]。主要是指血浆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过低的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状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给予化痰活血方,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化痰活血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TC、TG、LDL-c,显著增加HDL-c、HDLe—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结果显示该方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结论化痰活血方不仅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能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血脂是指血浆或血清中所含的脂类.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CH)、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磷脂(phospholipid,PL)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ry acid,FFA)等。血脂与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相结合,形成脂蛋白溶于血浆进行转运与代谢。脂蛋白按其组成、密度和特性(组成、颗粒大小、分子量大小、水和密度、带电电荷)等差异,利用电泳和超速离心法可将血脂蛋白分成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h)、低密度脂蛋白(LDL—Ch)、中密度脂蛋白(I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h)。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CH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CH、TG和各种脂蛋白(HDL-Ch除外)含量高于同年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学龄儿童不同血脂水平与中性粒细胞(PMN)内外髓过氧化物酶(MPO)关系的研究,探讨MPO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病理作用和意义。方法:将7-14岁学龄儿童根据身高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确立对照组200例,临界高脂儿童119例,高脂血症儿童108例。分别测定血清TC、TG、HDL-C、LDL-C,血浆OX-LDL、MPO和中性粒细胞内MPO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儿童血脂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DL-C及OX-LDL随血脂水平的升高而明显升高(P〈0.01),血浆与PMN内MPO活性随血脂水平的升高而明显降低(P〈0.01),混合高脂血症儿童血浆LDL-C及OX-LD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高TC组和高TG组(P〈0.05%),而血浆与PMN内MPO活性明显低于单纯高TC组和高TG组(P〈0.05);高LDL-C组血浆与PMN内MPO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表现为血液MPO活性随LDL-C及ox-LDL的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高脂血症是引起儿童时期致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病理改变的重要原因,不同的脂质代谢紊乱血液内致AS及CHO的因子水平不一,MPO具有抑制AS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是指携带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血脂蛋白浓度超过随机健康人群的水平,伴有脂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降血脂健康教育不断加强的影响下,全面推动了调血脂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脂血症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公认的西药他汀类对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它能够有效降低TC,稳定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调查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合并高血脂的流行情况,对其中35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观察灌流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36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58.97%合并高脂血症,灌流6个月后血脂显著下降,表现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ELp(a)]均显著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大是Lp(a)。结论:维持性血透患者大部分合并高脂血症,血液灌流可以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Lp(a),TC,LDL—C,TG,HDL-C,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高脂血症可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塞、血管闭塞性疾病等,传统的饮食控制与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脂蛋白(a)的升高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严重危险因素。双重滤过血浆分离法是借助体外循环及相关的血浆脂蛋白分离技术去除高脂血症病人的过高血脂,从而单独或辅助治疗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一系列技术,它不仅使血脂在短期内下降到药物无法达到的水平,而且能改善微循环,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我院目前开展此项技术治疗36例病人,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即IV型高脂血症,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类高脂血症,在空腹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的同时,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及载脂蛋白含量异常[1]。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血浆TG增高是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2,3]。高HTG伴HDL-C水平降低是CHD重要危险因素。 载脂蛋白AIV(apoAIV)在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TRL)及HDL的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国人apoAIV基因变异的频率、分布及其与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以明确apoAIV基因变异是否与中国人HTG发病有关联,为探讨中国人HTG发病的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TC及TG水平过高或血浆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中T C、T 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1.
血脂蛋白代谢紊乱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甘油三酯(TG)和(或)总胆固醇(TC)升高是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抗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TG、TC,升高血H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治疗。传统的降血脂药物虽  相似文献   

12.
血浆中甘油三酷(TG)及胆固醇(TC)浓度升高引起的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cu)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血脂成份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降低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升高与冠心病的关系更为密切。赫尔辛基心脏研究发现:LDL-C/HDL-C比值增高是预测冠心病发生可能性的一个最好指标[1]。虽然这种危险因素很大程度上受TG的影响,不过临床上仍以此作为Acu发生的预测和估计指标。由于血脂成份的高低因年龄、性别、饮食、地域的不同,其参考范围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市成人的血脂情况,我们对612例中青年健…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是影响冠心病(CHD)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脂药物治疗可明显减少C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冠心病血脂紊乱一般包括血清胆固醇(TC)升高,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或甘油三酯(TG)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大量研究证明防治血脂紊乱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十分重要,因此临床治疗中应合理选择降脂药物.本文主要就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合理选择降脂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是脂类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高脂血症尤其是血清总胆固醇(T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CHD)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降低血脂对预防AS和CHD的发生和发展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然而目前动物模型的缺如,尚不能满足临床研究的需要,我们探讨了对鹌鹑喂食高脂饲料进行高血脂造模,同时观察了卡托普利对其模型血清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的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血脂代谢紊乱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我们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对体外超声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常见病。由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而导致,主要表现为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或其中任何一项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少。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低过高的血脂对于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均有重要意义。笔者自2000年1月~2001年12  相似文献   

17.
血脂是血浆中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其他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CH和TG,其他还有游离脂肪酸和磷脂等,在人体内以CH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三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循环血液中的CH和TG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结合形成脂蛋白(TRL)才能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相似文献   

18.
高脂血症(HLP)又称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超出正常范围,使体内脂质代谢异常的表现。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CHD)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效的调脂治疗能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降低CHD、AMI(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5月,运用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者血清ApoA1、ApoB变化的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者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分析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血糖和血脂。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脂中TG、TC、LDL-C、ApoB水平升高是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HDL-C、ApoA1(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则明显下降。结论:血清ApoA1和ApoB的含量变化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血管并发症及其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脂代谢紊乱,尤其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在欧美国家极为常见,在我国,本病不如欧美多见,但近年有增多的趋势。调节血脂药的应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本病极为重要,脂蛋白代谢障碍多数并不表现出增加肝胆疾病的危险。轻度肝脂肪变是常见的,尤以肥胖者为最多。而长期应用调节血脂药引起的肝损害亦不容忽视。家族性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中胆石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