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后2 h、12h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PaCO2(65±15)mmHg,PaO2(45±15)mmHg,pH(7.28±0.10);FVC(1.25±0.20)L,FEV1(0.65±0.08)L。治疗后2 h,PaCO2(60±13)mmHg,PaO2(75±15)mmHg,pH(7.30±0.12);FVC(1.28±0.18)L,FEV1(0.80±0.10)L。治疗后12 h,PaCO2(58±12)mmHg,PaO2(80±15)mmHg,pH(7.33±0.13);FVC(1.33±0.20)L,FEV1(0.85±0.15)L。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 (鼻 )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52例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 2h及 2 4h后呼吸空气条件下患者的血气分析及第 1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 (FVC)。结果 治疗前PaCO2 为 (76± 15)mmHg ,FVC为 (1 2 8± 0 2 0 )L ;治疗后2 4hPaCO2 为 (40± 9)mmHg ,FVC为 (1 3 2± 0 2 0 )L ,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治疗前PaO2 为 (48± 12 )mmHg ,FEV1为 (0 67± 0 0 7)L ;治疗后 2 4小时PaO2 为 (88± 16)mmHg ,FEV1为(0 85± 0 2 0 )L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可改善肺功能 ,提高PaO2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2小时及24小时后呼吸空气条件下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前PaCO2为(78±15)mmHg;治疗后24小时PaCO2为(48±8mmHg),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PaO2为(45±11)mmHg,治疗后24小时PaO2为(87±14)mmHg,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可有效提高PaO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iPAP呼吸机经口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采用Bi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h、12h及通气结束后查血气分析。结果 :PaCO2 治疗前为 (6 7.5± 12 .2 )mmHg,治疗后 2h、12h及通气结束后分别降致 (6 0 .5± 9.8)mmHg、(4 9.8± 10 .8)mmHg和 (4 2 .8± 10 .2 )mmHg ;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PaO2 治疗前为 (5 5 .8± 12 .2 )mmHg ,治疗后 2h、12h及通气结束后分别升致 (76 .8± 12 .6 )mmHg、(86 .6± 14 .8)mmHg和 (88.6± 14 .5 )mmHg ,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Bi PAP呼吸机面罩辅助通气能有效治疗COPD所致的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50例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血气分析变化,评价疗效。结果:5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治疗前后动脉血PaO2分别为(51.17±3.2)mmHg、(74.25±4.51)mmHg(1 mmHg=0.1333kPa),PaCO2分别是(66.10±7.25)mmHg、(59.51±5.76)mmHg,呼吸频率(27±3)次/min、(20±2)次/min,心率(105±15)次/min、(95±10)次/min。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改善通气,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NI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HRF)患者进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监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H、PaCO2、PaO2)。结果 20例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HRF)患者中,15例重症呼吸监护病房(RICU)面罩BiPAP成功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pH、PaCO2、PaO2)和RR(呼吸频率)分别为:7.23±0.05、104±4mmHg、84±30mmHg和34.6±8.5次/min,治疗后分别为:7.38±0.05、67±8mmHg、73±5mmHg和18±3次/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的最佳时机.方法 选取收治的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实际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时机分为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后的6 h之内行有创机械通气,47例)与延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指征后的6 h之后行有创机械通气,33例),观察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早期组治疗前PaCO2、PaO2、PaO2/FiO2分别为(75.81±9.42)mmHg、(50.28±6.87)mmHg、(99.94±9.36)mmHg,治疗后为(48.29±8.10)mmHg、(80.16±10.14)mmHg、(162.33±10.29)mmHg,延期组治疗前为(75.49±9.36)mmHg、(51.05±6.82)mmHg、(99.74±9.50)mmHg,治疗后为(57.12±5.22)mmHg、(73.15±6.76)mmHg、(126.87±10.65)mmHg,PaCO2、PaO2、PaO2/FiO2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以上指标早期组较延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1);早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延期组(P<0.01).结论 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机越早对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效果越佳,同时利于减少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177;0.05、PaCO2为(83&#177;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177;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32&#177;0.08(P&lt;0.01)、PaCO2为(61&#177;9)mmHg(P&lt;0.05),PaO2为(84&#177;15)mmHg(P&lt;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 ,探讨在重症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呼吸衰竭病人 3 2例 ,均行有创机械通气 ,脱机后病人分为常规治疗组 (治疗组 )和BiPAP呼吸机组 (对照组 )。上机 45min ,1 2h后测动脉血气 ,并计算重新插管率。结果 :BiPAP组治疗后 45min的pH ,PaCO2 ,PaO2 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 (P <0 .0 5 ) ;1 2h的值pH ,PaCO2 ,PaO2 与 45min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BiPAP组重新气管插管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病人对BiPAP呼吸机耐受性好。BiPAP呼吸机能够改善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 ,提高PaO2 ,降低PaCO2 ,并能使常规机械通气患者顺利脱机 ,减少重新插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中PaO2<60 mm Hg,PaCO2>70 mm Hg的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5例,对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前与治疗后4 h、24 h动脉血气进行比较。结果BiPAP呼吸机治疗后4 h、24 h患者PaCO2分别为(65.56±10.51)、(53.58±9.43)mm Hg,明显低于治疗前(80.55±10.14)mm Hg,P<0.05;治疗后4 h、24 h患者PaO2分别为(64.88±7.18)、(78.78±6.16)mm Hg,明显高于治疗前(50.75±9.27)mm Hg,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有效的通气方式,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和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177;0.05、PaCO2为(83&#177;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177;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32&#177;0.08(P〈0.01)、PaCO2为(61&#177;9)mmHg(P〈0.05),PaO2为(84&#177;15)mmHg(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率。  相似文献   

12.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的可行性.方法对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23例行BiPAP治疗.以同期同等病情程度患者21例做对照.试验组正压通气每日1~2次,每次2 h,共7 d.通气时注意气道通畅和同步性.结果试验组治疗1周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的程度减少或消失,潮气量提高(P< 0.01),呼吸频率及心率减慢(P< 0.01),血压无明显变化.Pa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H升高(P<0.05),酸中毒明显缓解.住院天数平均为(15±5)d.对照组药物治疗1周后,状态缓解不明显,pH、PaO2及PaCO2 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天数平均(28±8)d.结论 BiPAP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操作简单,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BiPAP呼吸机对药物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 15例已确诊为急性呼吸衰竭患者 (其中 13例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撤机拔管后再发呼吸衰竭者 ) ,辅助施行面 (鼻 )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 PAP) ,吸气相正压 :1.0~ 1.5kPa ,呼气相正压 :0 .2~ 0 .5kPa。观察治疗前后PaO2 ,SaO2 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PaO2分别为 ( 6.0 4± 1.0 4)kPa ,( 7.73± 0 .84)kPa ;SaO2 分别为 ( 81.3± 5 .8) % ,( 92 .4± 5 .5 ) %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意义(P <0 .0 1) ,症状缓解快。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 ,清醒患者均愿接受 ,早期应用可为临床治疗赢得时间 ,可作为机械通气撤机技术来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将转入ICU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68例患者在抗感染、平喘、止痉、化痰等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方式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每次通气2小时,每天4~6次。结果68例患者,无创通气时间最短4天,最长9天,平均7·4天。通气前PaCO2(55·4±4·6)mmHg,PaCO2(78·7±12·3)mmHg。通气结束时PaO2(69·0±14·8)mmHg,PaCO2(54·2±6·3)mmHg。结论经面罩无创CPAP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避免或减少遭受气管插管的痛苦或气管切开的创伤,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老年慢阻肺并早期呼衰28例在标准治疗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28例患者SPO2由治疗前的(70.70±9.03)%提高到治疗后的(91.20±3.91)%(P<0.05);PaO2由57.83±10.36mmHg提高到79.17±8.50mmHg(P<0.05);PaCO2由89.33±7.61mmHg降至61.83±6.73mmHg(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早期呼衰效果肯定,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程,能降低疾病危险程度,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6.
延长吸气平台对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进行机械通气的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 ,在不显著升高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PEEPi)的情况下 ,延长吸气平台时间 (EIP)的短期效应。方法 :16例早期ARDS患者 (≤ 4 8h) ,在保持除EIP外 ,其他参数不变 ,血流动力学稳定 ,比较EIP为 0 .2s和EIP延长后 1h内两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尽管气道平均压力增高 [EIP延长后为 (2 0 .6±2 .3)cmH2 O ,延长前 (17.6± 2 .1)cmH2 O ,P <0 .0 1],但是延长EIP并不能显著提高PaO2 [延长后为 (93± 2 1)mmHg ,延长前 (86±6 )mmHg,P >0 .0 1]。延长EIP后却能明显降低PaCO2 [延长后为 (6 2± 13)mmHg ,延长前为 (6 7± 13)mmHg ,P <0 .0 1]。并使血气pH增高 (延长前为 7.19± 0 .0 9,延长后为 7.2 2± 0 .10 ,P <0 .0 1)。从而使氧饱和度轻度增高 [延长前为 (93± 13) % ,延长后为(94± 13) % ,P <0 .0 1],整个实验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在早期ARDS患者 ,延长EIP ,不引起PEEPi明显升高 ,并不能够显著提高PaO2 ,但能明显降低PaCO2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人工气囊辅助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进行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进行人工气囊辅助通气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进行机械通气后PaO2、SpO2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l)。呼吸恢复时间为0.5h~4d,平均住院时间(7±3)d,脱机成功治愈出院31例,抢救成功率88.57%。均为一次脱机。对照组治疗后PaO2,SpO2上升,PaCO2下降。呼吸恢复时间为2h~5d,平均住院时间(11±5)d,治愈出院23例,抢救成功率69.70%,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应尽早行人工呼吸治疗,首选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BiPAP无创通气在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辅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比分析19例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用BiPAP无创通气辅助治疗前、后临床参数(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心功能NYHA分级、动脉血气分析、Nt-pro-BNP、cTNI)的变化,统计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iPAP无创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27.63±6.40)次/minvs(19.42±4.19)次/min,P<0.05]、指脉氧饱和度[(88.53±7.11)vs(98.05±2.07),P<0.05)]、收缩压[(140.95±23.71)mmHgvs(119.00±14.71)mmHg,P<0.05]、舒张压[(79.89±11.58)mmHgvs(70.00±9.70)mmHg,P<0.05]、心率[(107.58±23.00)次/minvs(80.21±15.80)次/min,P<0.05)]、心功能NYHA分级[(3.79±0.54)vs(2.53±0.70),P<0.05];血气分析PaO2[(71.75±24.26)mmHgvs(104.03±23.38)mmHg,P<0.05)];NT-pro-BNP[(11195.47±3325.45)pg/mlvs(6038.80±2694.48)pg/ml,P<0.05],cTNI[(2.01±0.77)ng/mlvs(1.44±0.50)ng/ml,P<0.05],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4.7%(18/19),气管插管率为10.5%(2/19),死亡率为20.1%(4/19)。结论 BiPAP无创通气在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辅助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参数,降低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0.05、PaCO2为(83±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52±0.08(P<0.01)、PaCO2为(61±9)mmHg(p<0.05),PaO2为(84±15)mmHg(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插管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BiPAP)通气应用于急性肺损伤(ALI)的可行性。方法13例ALI患者应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不同时间(通气前、通气2h、通气12h和撤机后)PaO2、PaCO2、pH、呼吸频率(RR)及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的变化,以及住院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和无创正压通气时间。结果应用BiPAP通气治疗ALI,在通气2h可提高PaO2(70·66±9·80)mm Hg比(58·12±10·68)mm Hg,P<0·05,改善pH(7·39±0·04)比(7·41±0·08),P<0·05。通气治疗12h后,PaCO2、RR和辅助呼吸肌动用显著改善PaCO2:(36·43±6·62)mm Hg比(30·70±8·06)mm Hg;RR:(22·6±8·0)次/min比(40·2±7·6)次/min;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2±1)分比(3±2)分;P均<0·05。病情恶化气管插管1例,住院死亡2例。结论对ALI患者积极应用BiPAP通气治疗可改善缺氧,降低呼吸频率,改善呼吸肌疲劳,可能降低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增加的气管插管或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