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伤创面的修复是烧伤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及时封闭创面可以防治感染、减少器官功能损伤、防治瘢痕过度增生、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生命质量。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是人体再生能力较强的组织,皮肤表皮细胞从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到表层的角化层是表皮细胞逐步分化、成熟、凋亡、脱落的过程,表皮维持这种细胞不断更新的能力表明在基底层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存在干细胞[1]。维持表皮日常的新陈代谢、参与皮肤损伤后修复的表皮干细胞(ESC)在皮肤形成、愈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为皮肤组织特异性干细胞的ESC,…  相似文献   

2.
表皮干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来自于胚胎、胎儿或成体内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无限制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能够产生表现型与基因型和自己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也能产生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已特化的细胞,同时还能分化为祖细胞[1].皮肤外层的表皮终身不断自我更新,其基底部的干细胞持续增殖分化以取代外层终末分化细胞,外层细胞的死亡脱落与基底干细胞的分裂维持动态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组织结构[2].在创伤与烧伤等损伤情况下,表皮干细胞发挥增殖分化潜能,完成损伤的修复.有关表皮干细胞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皮肤损伤后愈合过程的中心环节.在形态学上,表皮由外向内分别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其中基底层又称为生发层,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呈栅状排列于基膜带上,邻接真皮.根据细胞动力学分析,在表皮中有三种细胞: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和终分化细胞,只有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形成完全克隆.现就表皮干细胞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PAI-3在正常成人皮肤中的表达及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PAI-3在成人皮肤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PAI-3在皮肤表皮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检测PAI-3和uPA在成人皮肤中的表达.结果检测到PAI-3 mRNA及uPA mRNA的表达,PAI-3在正常成人皮肤组织中主要位于表皮的基底层、颗粒层和棘层,在分化程度较高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中,其表达增强,而uPA主要位于皮肤表皮的基底层.结论PAI-3在正常成人皮肤中有表达并与表皮KC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覆盖在类真皮上,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B1整合素、CK15、CK19、CK10和CEA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植入后3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B1整合素、CK15、CK19阳性,真皮中的管腔样结构呈核荧光和β1整合素、CEA免疫组化双标阳性,4~8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皮脂腺样结构。【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以修复缺损皮肤,在其下真皮层有分化为毛囊样、皮脂腺样和汗腺样的结构,但是是否来源于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邓先见  姚波  李力  徐苗苗  顾玮  杨策  蒋建新 《重庆医学》2013,(21):2441-2443,2448
目的建立简单、可靠的大鼠表皮基底层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新生大鼠背部皮肤,采用胰酶两步消化法获得单细胞悬液,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富集干细胞,将慢黏附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均以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以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双重荧光染色鉴定细胞表型,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多角形、呈铺路石样排列,倍增时间约为24h,细胞形态和生长规律符合基底层干细胞的特征。免疫荧光鉴定显示细胞共表达β1-整合素和K19,基底层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强于对照细胞。结论两步消化联合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获取基底层干细胞简易可行,培养的细胞活力好、表型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覆盖在类真皮上,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K10和CEA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植入后3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β1整合素、CK15、CK19阳性,真皮中的管腔样结构呈核荧光和β1整合素、CEA免疫组化双标阳性,4~8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皮脂腺样结构。【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以修复缺损皮肤,在其下真皮层有分化为毛囊样、皮脂腺样和汗腺样的结构,但是是否来源于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海水浸泡对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对裸鼠表皮角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24只雄性裸鼠随机分为4组,应用光镜、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海水浸泡后裸鼠表皮角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变化规律。结果:海水浸泡后,裸鼠表皮基底层和颗粒层角质细胞发生凋亡,表现为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固缩深染,细胞质浓缩,嗜酸性增强,还可见核碎裂、溶解;原位末端标记显示,对照组仅见基底层极少数阳性细胞,海水浸泡6和12 h,表皮各层见大量散在的阳性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Ki-67和细胞周期蛋白D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裸鼠仅基底层见少数细胞核呈弱阳性。海水浸泡3和6 h,Ki-67基底层阳性细胞轻度增加(P〉0.05),海水浸泡12 h,基底层和颗粒层可见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1);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增加在海水浸泡6和12 h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上述改变均与浸泡时间呈正相关。结论:长时间海水浸泡可导致表皮角质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两者共同参与了海水浸泡对皮肤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树突细胞溶酶体相关膜蛋白(DC-LAMP) 、树突细胞特异性非整合素(DC-SIGN)的表达,探讨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C-LAMP、DC-SIGN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与正常皮肤的表达。结果   DC-LAMP在银屑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基底层和棘层以及真皮树突细胞(DC)均高表达,在正常皮肤表皮KC基底层和真皮DC中呈低表达(P<0.01);DC-SIGN在银屑病表皮KC和真皮DC中均高表达,在正常皮肤表皮KC基底层和真皮DC中低表达(P<0.01)。结论  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与DC LAMP、DC-SIGN有关。DC、KC可能通过表达DC-LAMP和DC-SIGN发挥抗原递呈作用,参与银屑病免疫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烧伤皮肤石蜡制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分表皮、真皮两部分,下接皮下组织。各层结构差异很大。表皮主要成分为角质形成细胞和棘突状细胞组成,真皮为致密结缔组织,并含有多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各种结缔组织细胞。皮下组织则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由于结  相似文献   

10.
表皮干细胞及其在表皮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德 《广西医学》2011,33(1):98-100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抵御微生物入侵、防止紫外线辐射及水分丢失、调节体温,维持外貌等重要功能。皮肤是由非同源性的细胞有序的排列而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正常皮肤的自我更新及受损皮肤的修复是由多种类型的于细胞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维持正常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内环境稳定的基本要求。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相似文献   

11.
正常皮肤和新生疤痕组织表达角蛋白19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正常皮肤和新生疤痕组织中表皮干细胞分布、增殖分化特征,并探讨这些特征与皮肤创伤修复的关系。方法:选择有Ⅲ度烧伤创面的成人患者8例,在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后用手术尖刀分别切取正常皮肤、肉芽中的皮丁及新生疤痕组织(创面愈合后2个月内的疤痕)各一块,约2cm×1cm×0.5cm大小,应用过氧化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法,以小鼠抗人角蛋白19型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表皮干细胞的分布、增殖分化特征。结果:肉芽中的皮丁组织内有散在分布的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新生疤痕组织中的表皮基底层有多层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在再生表皮的中部,即位于基底细胞层与角质细胞层之间有大量的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且分布广泛,而正常皮肤只有表皮基底层和附件有角蛋白19表达阳性细胞。结论:新生疤痕组织中表皮再生仍很活跃,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的重塑期,如果能够结合抑制疤痕增生的最有效治疗,这种新生疤痕组织有可能转变成正常皮肤。  相似文献   

12.
人类黑素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 ,单个黑素细胞通过其树突与 2 5~ 35个不同分化阶段的角质形成细胞发生联系 ,这种独立的解剖学结构被定义为表皮黑素单位[1] 。黑素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黑素 ,通过树突将黑素颗粒输送给其相联系的角质形成细胞 ,使皮肤维持正常肤色 ,免受紫外线及光致癌因子的损害。角质形成细胞在表皮黑素单位中的作用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假说。Gordon等认为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旁分泌释放细胞因子影响黑素细胞[2 .3 ] 。角质形成细胞衍生的调节黑素细胞的细胞因子包括 :白细胞介素 1(IL 1)、白细胞介素 6 (IL 6 )…  相似文献   

13.
整合素与表皮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 ,是能够自我更新的组织 (约每个月更新 1次 ) [1 ] 。基底层的表皮干细胞(keratinocytestemcell ,KSC)作为组织特异性干细胞 ,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 ,是表皮中各类细胞的起源。近年来 ,由于组织工程化皮肤、皮肤遗传性疾病病因及肿瘤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胚胎来源表皮干细胞构建的人工皮肤模型InspectskinⅠ修复全层皮肤缺损的作用,为构建含皮肤附属结构的检验用皮肤奠定基础。【方法】将人羊膜和BMP-4定向诱导小鼠胚胎细胞分化为表皮干细胞,采用筏式培养在体外与PHBV和成纤维细胞共培养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经短暂培养后移植于裸鼠皮肤缺损创面,对移植物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移植物可封闭皮肤缺损,在其表面可形成复层表皮样结构,真皮部分可见大小不等的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汗腺样结构和毛囊样结构。免疫组化和免疫双标结果表明新生表皮的基底层分别呈CK19和CK10阳性,腺管样结构分别呈CEA和CK18阳性。【结论】体外重建的人工皮肤能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胚胎来源表皮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复层扁平上皮、汗腺样结构和毛囊样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表皮干细胞在成人及胎儿不同部位皮肤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蕊  金岩  刘源  赵宇  王容 《医学争鸣》2003,24(18):1640-1642
目的 :检测表皮干细胞相对特异性分子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及整合素 β1在胎儿及成人不同部位皮肤中的表达 ,以比较表皮干细胞在成人及胎儿皮肤中的差异 .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及整合素 β1,以及角朊细胞分化的特异标志分子角蛋白 10 (Ck10 )在成人及胎儿不同部位皮肤组织中的表达 ,并加以图像分析 .结果 :Ck10可见于所有标本的表皮基底层以上细胞中 ,在成人皮肤中表达层数比胎儿皮肤中多 ,且Ck10在成人皮肤及胎儿皮肤中表达差异不显著 ;Ck19在部分表皮基底层细胞及毛囊细胞中表达 ,β1整合素仅存在于基底层细胞及部分毛囊细胞 ,且胎儿皮肤中阳性细胞数目要比成人多 ,β1整合素表达阳性率在胎儿与成人皮肤中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胎儿各组间比较 ,头皮组平均灰度值约为 113.9,与其他几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结论 :表皮干细胞分布于人类皮肤的表皮基底层及部分毛囊细胞中 ,在胎儿皮肤中该细胞数量要比成人多 ,表明该类细胞随年龄逐渐减少的生物学改变 ,也反映了皮肤的生理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天疱疮     
天疱疮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是皮肤和口腔发生水疱。本病是由抗角质形成细胞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所致,最终使得靶细胞丧失细胞间的黏附性,彼此分离并形成表皮内浅表水疱。特异的抗体靶向抗原以及这些抗原在身体不同部位和表皮分离层分布的差异引发了疾病的不同临床表现。通过临床表现(松弛的水疱和皮肤、口腔黏膜糜烂)、组织学(表皮的棘层松解)和免疫学异常(循环中和固定的组织抗体抗角质形成细胞表面抗原)可确诊本病。天疱疮如不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通常使用局部的、口服的或病损内部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处理。其他方法包括血浆除去…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20例胎龄为4~7个月胎儿皮肤的超微结构,发现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细胞的分化程度与胎龄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微丝束和糖原伴随细胞的分化由基底层向表层逐渐增多,游离核蛋白体及线粒体则逐渐减少;随着胎龄的增加,微丝束、透明角质颗粒、核蛋白体增加,糖原逐渐减少。还观察了周皮、表皮细胞之间的连接、基膜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国人的皮肤补充了资料。  相似文献   

18.
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用于修复动物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扩增的人表皮细胞复合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支架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将制备的人工皮肤移植于裸鼠全层皮肤缺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进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良好,新生的表皮由移植的人表皮细胞增殖形成。结论利用表皮细胞复合脱细胞真皮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20例胎龄为4-7个月胎儿皮肤的超微结构,发现表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与细胞的分化程度与胎龄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微丝束和糖原伴随细胞的分化由基底层向表层逐渐增多游离核蛋白体及线粒体则逐渐减少;随着胎龄的增加,微丝束、透明角质颗粒、核蛋白体增加,糖原逐渐减少,不字周皮、表皮细胞 连接、在膜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为坦步研究国人的皮肤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表皮干细胞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时比较有无表皮干细胞时对角质形成细胞生长曲线的不同.结果:有表皮干细胞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速度快,且实验组在第2天即可见到散在的细胞集落,而对照组在第3天才看得到集落,实验组形成的集落大而多,对照组则少而小.结论:表皮干细胞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有正性作用,表皮干细胞可能通过分泌某种"表皮干细胞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