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智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293-4294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别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86例,阴性34例,阳性率为71.67%;动态心电图24h检查发现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103例,阴性17例,阳性率为85.83%,48h阳性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112例,阴性8例,阳性率为93.34%。核磁共振和动态心电图两者检查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s)。结论对于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只需进行24h-48h的心电变化记录,可随身携带而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有着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侯廷永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162-2164
目的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虞城县人民医院的80例疑似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常规、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常规心电图诊断出49例阳性,31例阴性,阳性预测值为77.55%,阴性预测值为54.84%;动态心电图诊断出51例阳性,29例阴性,阳性预测值为88.24%,阴性预测值为75.86%。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度(83.75%)高于常规心电图(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更准确地诊断出无症状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期对其行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二者的结果.结果冠脉造影检出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内径狭窄≥50%患者66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与冠脉造影病变结果相符率为82.5%.结论 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是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78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测出心肌缺血40例,占51.28%,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72例,占92.31%.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52例,占72.22%,有症状心肌缺血20例,占27.78%.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其检出率,对评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后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规律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18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采样,观察心肌缺血发作的昼夜节律并分析患者ST段压低情况、发作阵数、伴随症状。结果从动态心电图分析可以发现心肌缺血发作在时间上有规律性,与心率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之不足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医院心电图室接收的16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均在造影前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结果 168例冠心病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出126例无症状性(75.00%),ST段下移阵次为248次(65.78%);42例有症状性(25.00%),ST段下移阵次为129次(34.22%)。无症状性患者心肌缺血时的心率明显快于有症状性患者,其ST段下移幅度明显大于有症状性患者,P0.05;06:00~12:00是无症状性患者发生缺血的高发时间段。结论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予以动态心电图诊断,可反映患者具体的发病时间段及心率变化等情况,诊断效果确切,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苏中谊 《吉林医学》2014,(18):4018-4018
目的:通过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阳性率,分析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试验组的诊断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的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阳性率高,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用于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诊治的40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 780例患者确诊无症状心肌缺血59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75.6%,其中ST段压低≥2.5mm201例,平均压低时间为(46.7±3.7),室早发生(22.7±2.3)次/d,室上性早搏发生(472±13.0)次/d;ST段压低2.5mm389例,平均压低时间为(11.7±3.7),室早发生(29.2±8.3)次/d,室上性早搏发生(302±13.5)次/d。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月6月收治的心肌缺血患者60例,其中包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其诊断结果并就其特点展开分析。结果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缺血时间相较于心肌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较长,ST段压低幅度较大,行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而言,行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与诊治,从而观察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机制与诊断结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45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资料性分析,通过观察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从而体现其诊断的有效性及其价值。结果:通过临床检测发现,伴有心绞痛发生的患者占诊断人次27%,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51%。45例中有38例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其总阵次为318阵次,平均每1例发生6.75阵次。通过统计发现,病患在6:00~12:00时,发生阵次次数最多,高达286阵次,占了总阵次的51%,其次是0:00~6:00时,发生阵次有154阵次,占了总阵次的31%,下午4:00~晚上10:00发生74阵次,占总阵次15.1%。结论: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具有有效性,其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对于发现心肌缺血的表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结果,比较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ST段位移情况。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5.71%、76.92%、82.6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ST段下移次数、下移幅度、持续时间均明显多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对冠心病患者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予以灵敏、准确地检出,其诊断价值显著,还可有效区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患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患者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发现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优点。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6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其中剔除心室肥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动态组和常规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并对患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进行诊断,阳性率为81.8%;采用常规心电图技术进行诊断,检出阳性率为54.5%,可以看出前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临床症状不明显,用常规方法检出率低,容易漏检,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检出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动态心电图已逐渐成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诊断的重要手段,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付丽红 《中外医疗》2010,29(3):84-84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频率及程度、持续时间。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阳性率占本组病例冠脉事件的76.2%。结论加强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身体监测和疗养,同时对由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尔引发成为急性心梗和致命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猝死等病症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杏花岭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9例冠心病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无症状型心肌缺血发作阵次、发作时心率变化及发作规律。结果:129例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者119例(92.25%),检出心肌缺血阵次628次,其无症状心肌缺血阵次527次(83.92%),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阵次(1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缺血发生前后心率及ST段出现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发作高峰集中在6:00~12:00时段。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诊断SMI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庞志茹 《当代医学》2009,15(12):62-62
目的探讨运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冠心病患者应用12导联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本组25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心肌缺血20例,其中65.9%缺血性ST改变阵次为无症状心肌缺血。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及时检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的有效的检查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均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时间无差异,均为上午6-11时;观察组心电图监测下平均心率与无症状发作阵次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动态心电图能较为准确地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动态心电图(DCG)了解老年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的特点,探讨动态心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09月我院老年科住院病人193例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并结合文献对比分析。结果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见,临床检出率为64.35%;同时可监测到症状隐匿的高危心律失常;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率高;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1)。结论老年多发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及时予以DCG检查,对高危心律失常及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检查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依次行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动态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在180例患者中,最终经冠脉造影确诊阳性126例,阴性54例,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1.1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检出率为69.44%,动态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超声心动图,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诊断效能较高,且操作风险小,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并记录患者24h持续心电图信息,详细记录患者活动、活动强度、进餐时间、休息、睡眠等日常活动,记录患者心肌缺血发作阵次。结果:86例患者中,发生心肌缺血者42例,心肌缺血总检出率48.84%,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1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26例,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大多发生在6:00~10:00这个时间段,其余时间段发生阵次率基本相当,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生率与年龄呈正比。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性较高,可实时记录其发生时间,为临床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9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ST-T改变情况。结果 96例患者中68例(70.8%)发生缺血性ST-T改变。共发生缺血性ST-T改变311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245阵次(78.8%),有症状心肌缺血66阵次(21.2%)。无症状心肌缺血在6:00~12:00发生频率最高,00:00~6:00发生频率最低,两个时间段发生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时心率较快,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