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苯致白血病死亡3例报告于兰金祥顺张姝媛苯可引起白血病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在苯中毒基础上所致白血病报道较少。现将3例苯致白血病死亡病例报告如下。【例1】于某,女,35岁。1979~1986年任涂漆工(1984年测定车间空气苯浓度53mg/m3)。患者自1...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苯中毒致M2b亚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苯中毒致M_2b亚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马兰,夏乐三,乐蓓蓓,董绍琨,龚吉奉苯为造血系统毒物,其引致白血病者并非少见,一般多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b与红白血病Mb。本文报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b的特殊亚型1例,并结合国内...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苯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关系 ,提示人们应对接苯作业工人定期做血液系统检查 ,以便早期发现、治疗此病。 相似文献
6.
7.
混苯引起白血病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混苯引起中毒的发病情况.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卫生学调查,对患者所从事的工种、接触时间和作业环境有毒因素浓度、监测资料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收集和调查的有关资料,对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68—2002,诊断该患者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甲苯、二甲苯)中毒(白血病)。[结论]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混苯作业环境,严重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报道1例慢性苯中毒致白血病病例的中毒经过、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并针对其病因、诊断原则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11年来国内相关期刊报道苯白血病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在工业上的应用已经有 10 0多年的历史 ,自从十九世纪末苯毒性所致的血液毒性首次报道以来 ,有关苯造血系统毒性等问题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研究 ,1982年 ,Delore等第一次发表了苯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报告[1] [2 ] ,此后许多国家也相继报道了苯接触工人发生包括再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苯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溶剂和原料,同时已成为工业上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许多研究表明、接触高浓度苯或含苯混合物可导致苯所致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血液系统造血功能紊乱等。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苯的职业危害,开展了苯职业危害调查。方法选择有害作业车间苯浓度测定在3mg/m^3以上的用人单位作为队列工厂;选择198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在队列工厂内接苯车间工作过的所有工人作为观察组,非接苯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各组性别相同,并且在年龄、工龄上不超过±5年。详细了解队列人员职业史、工作时间、个人防护情况、家族史、医疗史等,同时对工厂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车间布局及防护措施、历年监测结果等进行调查。结果28家工厂全部在1979年以后有不定期的苯浓度测定,获得测定数据677点次,其中有218个点次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超标率达32%;28家工厂均是1979年以后有不定期的健康检查,调离工作岗位的有186人,占7%%;下岗的有360人,占13%;病休的有120人,占4%;死亡的有88例,占3%。在1500名苯作业工人中,患白血病5例(死亡3例),占0.3%;再障3例,占0.2%;苯中毒30例(死亡4例),占2%,恶性肿瘤19例(死亡19例)占1.3%;其他死亡人数30例,占2%。在1300名非苯作业工人中,患白血病1例(死亡1例),占0.08%,恶性肿瘤5例(死亡5例),占0.4%;其他死亡人数26例,占2%。由此可见,在接苯队列中苯中毒、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均高于非苯作业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开封市苯浓度水平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居中等水平,同时为工厂管理人员和上级管理部门了解分析工业卫生、苯作业工人健康状况、发病动态、采取防护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个人防护起到了推动作用,并进一步证明苯与白血病有密切的因果关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相似文献
11.
苯致红白血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苯致红白血病一例。在密切接触苯作业10年后被诊断为“慢性轻度苯中毒”,5年后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支持,对症治疗,骨髓象获完全缓解,5年生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小剂量化疗及对症治疗一年后,转变为红白血病而死亡。因此,提示:苯白血病与苯中毒有密切关系,防治苯中毒是预防苯白血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杜国学 《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6):92-92
本例病人有确切的25年苯接触史,1989年被诊断过慢性轻度苯中毒。作业环境空气中苯浓度超过当时国家卫生标准(40mg/m^3)1~3倍。是在MDS-RA转化为MDS-RAEB,再转化为ANLL,所以,该白血病患者与苯影响关系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900例临床分析黄贵华,穆丽萍,王镜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白血病发病率分别为3.59/10万、2.96/10万,高于全国统计的2.76/10万。本文主要来自甘肃省的900例白血病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981年1月~1993年12月13年间兰... 相似文献
14.
慢性苯中毒致白血病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苯致白血病的特点,为加强苯致白血病的研究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例病例的临床、现场卫生学调查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类型多样,以急性白血病(73.3%)和髓性白血病(93.3%)为主。苯致白血病的潜隐期长短差异较大(5个月~12年),平均42.8个月;低剂量接触苯的工作场所,仍有苯白血病的发生。[结论]必须从根本上预防,严格限制苯作为稀释剂或溶剂的使用,减少苯中毒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苯环境与儿童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与白血病有关的病因学因素有 :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某些类型的化学物质 ,尤其是有机溶剂 (苯 ) ,以及病毒如人类T细胞性白血病病瘤毒 -Ⅰ ,(即HTLV -Ⅰ )和EB病毒 (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 )感染等。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人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如居室装修 )中都可能接触苯 ,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环境中的苯可能是引起儿童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笔者就环境苯暴露与儿童白病之间的关系予以综述。1 苯致儿童白血病的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例申请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诊断的病例报告, 分析探讨职业接触苯所致白血病职业病的诊断难点及对策, 认为苯所致白血病诊断更多的是归因诊断, 其诊断的关键是确认职业接触史, 尤其是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监测结果需要结合职业卫生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7.
苯所致的白血病是慢性重度苯中毒的一个类型 ,是长期接触苯所致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疾病。某无线电厂一位高级工程师因从事半导体生产技术工作 ,长期接触苯而致白血病。现报告如下。1 职业卫生资料患者于 60年代毕业于某重点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1970年开始任职于某无线电厂 ,从事半导体生产技术工作 ,在研制工作中 ,均在生产第一线 ,使用苯类有机溶剂。工作场所的通风排毒设施较差 ,本文检测了 7个苯作业点 ,全部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最高浓度为 17 4mg/m3 ,患者在此环境工作近 2 9年。2 临床资料患者 ,严某某 ,男 ,5 6岁 ,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19.
1 病史摘要患者 ,男 ,49岁 ,1999年 2月因牙痛、发热、乏力到医院就诊。发现白细胞高达 41 2× 10 9/L ,给予头孢噻肟治疗 2天 ,体温恢复正常 ,牙痛消失 ,复查白细胞 40 0× 10 9/L。 1周后作骨髓检查 ,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同时予羟基脲 1gtidpo。 2个月后病情缓解 ,白细胞数达正常范围。为明确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职业是否有关 ,由内科转入职业病科。既往史 :身体健康 ,历年体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最近一次白细胞检查时间是 1995年 ,白细胞为 5 8× 10 9/L。体检 :T 3 6 8℃ ,P 80次 /分 ,R 2 0次 /分 ,BP 13 0 / 90m… 相似文献
20.
苯所致职业性疾病的诊断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苯所致职业性疾病的诊断过程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 通过分析东莞市近年来诊断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苯所致白血病的病例,提出苯所致职业性疾病诊断的难点.结果 苯所致白血病诊断存在的主要难点:苯作业累计工龄1年以上该如何界定;慢性苯中毒诊断存在的主要难点:诊断原则中较长时间、密切接触如何界定;职业活动范围的问题.结论 由于苯所致职业性疾病缺乏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而目前相关的诊断标准又较为笼统,在诊断过程中常难以掌握应用,希望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培训,明确相关问题,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