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早期介入治疗对艾滋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且需有创机械通气支持的成人艾滋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4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22例。观察组除采取常规治疗外早期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染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氧分压(PaO2)和氧结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ICU住院天数、28 d的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  (1)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2)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的SaO2、PaO2、PaO2/FiO2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观察组在治疗1周后,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ICU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介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艾滋病并发重症肺炎患者,可有效地降低感染指标,减轻机体的炎症性反应,改善氧合,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对改善预后、提升临床救治效能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机械振动排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重症肺炎吸痰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8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纤维支气管镜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机械振动排痰、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指标(PaO2/FiO2、PaO2)、排痰量、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VAP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理后观察组PaO2/FiO2、PaO2更高,第2天、6天排痰量更多;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更短,首次撤机成功率(90.70%)更高;观察组无VAP,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振动排痰、气道优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通气功能,促进康复,降低VAP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必净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重症肺炎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3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7例给予血必净和振动排痰治疗,观察组68例给予血必净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气指标。结果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治疗使用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TNF-α、CRP、PCT及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O2)、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可加速肺部痰液的排出,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其炎症因子,快速缓解患者危重病情,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冯敏  罗兵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0):1689-169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INSURE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NICU 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INSURE技术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PS 70 mg/kg,观察组给予PS 100 mg/kg,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氧合指数、用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100.0%)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0%,P < 0.05);观察组用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及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PaO2上升,PaCO2下降,pH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PaO2[(77.55±5.79)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72.45±4.37)mm Hg],PaCO2[(39.45±2.45)mm Hg]低于对照组[(40.88±2.32)mm Hg],观察组pH(7.36±0.02)改善优于对照组(7.35±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5.0%,P < 0.05)。  结论  100 mg/kg PS联合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氧合指数,减少用氧时间及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和观察组(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观察组患儿PaCO2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口唇发绀、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管内滴入布地奈德联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可短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和肺功能,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应用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六病区住院的9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2组患儿均采取常规的抗炎、雾化吸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叩击联合传统吸痰技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排痰效果、临床症状、呼吸功能等各项指标,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仅2例无效,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10例无效,有效率为76.19%(χ2=7.479,P=0.006);观察组咳喘、憋气、肺部啰音和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2/42,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改良式胸部叩击联合无创吸痰技术应用于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快速解除气道阻塞、减轻喘息症状、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吸痰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家长满意度,且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以目标导向方式输注胶体液对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近期恢复和改善免疫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2020年8月在衢州市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切除术的1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全麻诱导后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是否输注胶体液进行分组,观察组(86例)外周静脉输注胶体液,对照组(78例)外周静脉输注晶体液;比较2组围术期各项信息、不同时间点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乳酸(Lac)和血糖(Glu)浓度、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  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半流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 < 0.05);2组手术结束时ScvO2、Lac和Glu浓度均较术前增大,手术结束时,2组间ScvO2、Lac和Glu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8.14%,低于对照组的20.51%(P < 0.05)。2组术后体液免疫指标均较术前降低,术后3 d,观察组血清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结直肠癌切除术中以目标导向方式输注胶体液较输注晶体液,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恶心呕吐发生,保护免疫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肌训练对脑外伤患者呼吸功能康复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脑外伤卧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行常规内外科治疗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行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肌训练,治疗6周。评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吸气肌功能和肺部感染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6周结束时,其MVV[(85.23±1.21)%]、FEV1[(2.41±0.28)L/s]、FVC[(3.26±0.35)L]、FEV1/FVC[(85.90±2.60)%]、MIP[(87.40±6.82)cm H2O]、PIF[(5.39±0.12) L/s]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 < 0.05), 对照组治疗结束时其MVV、FEV1、FVC、FEV1/FVC、MIP、PIF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 <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 < 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分别为[(38.10±1.50) mm Hg和(89.31±1.60) mm Hg]较治疗前[(40.21±1.63) mm Hg和(75.66±1.68) mm Hg]均有明显改善(均P <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肺部感染率(6.7%)较对照组(30.0%)明显下降(P<0.05)。  结论  阈值压力负荷呼吸肌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外伤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动脉氧分压,并显著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S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SP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无菌吸痰组(55例)和联合灌洗组(4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痰液引流量、机械通气时间、首次撤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灌洗组总有效率高于无菌吸痰组(P<0.05)。联合灌洗组痰液引流量、首次撤机成功率高于无菌吸痰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无菌吸痰组(P<0.05)。联合灌洗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WBC)水平低于无菌吸痰组(P<0.05)。联合灌洗组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高于无菌吸痰组,PaCO2水平低于无菌吸痰组。撤机后联合灌洗组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输液,观察组采取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术中尿量、晶体液用量、胶体液用量及液体总入量[(367.19±113.80)mL、(1 307.14±332.68)mL、(869.48±245.13)mL、(2 368.50±515.34)mL]较对照组[(489.80±145.28)mL、(1 535.62±408.69)mL、(1 060.54±276.39)mL、(2 876.80±664.16)mL]减少(t=4.306、2.810、3.352、3.919,均P < 0.05)。2组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局部脑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术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均P <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半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 0.05)。  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唐容辉  刘伟  胡川  杨溢 《当代医学》2021,27(1):92-94
目的探讨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治疗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观察两组吸痰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疗3 d、7 d 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有利于尽快缓解患者感染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抗生素的应用,利于患者恢复正常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幽门后喂养联合伊托必利对老年重症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例老年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方式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采取幽门后喂养联合伊托必利。观察比较两组HAP发生率、重症持续时间、ICU住院时间、肺炎发生后APACHEⅡ及CPIS评分、临床喂养主要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H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症持续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P患者确诊后第14、21天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HAP患者确诊后14、21 d CPIS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胃潴留、显性误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后喂养联合伊托必利能有效降低老年重症患者HAP发生率,改善HAP感染后APACHEⅡ与CPIS评分,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喂养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3.
赖军华  莫松  莫小源 《西部医学》2012,24(8):1556-1558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对ICU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6例,治疗组(CP组)给予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用药前后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痰培养结果及ICU机械通气、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使用磷酸肌酸后,CD3+、CD4+、CD4+/CD8+、NK细胞百分率,用药当天就有升高,逐渐随用药时间延长较用药前明显升高,第7天达高峰,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CU住院平均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均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考虑应用磷酸肌酸辅助治疗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对改善预后和生存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咳痰机联合震动排痰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32例GBS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手叩击排痰法及普通吸痰法排痰;实验组使用咳痰机联合震动排痰法排痰.监测两组患者排痰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低氧血症、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行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咳痰机联合震动排痰机可协助GBS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排痰,改善肺内氧和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部理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序贯性肠内营养(SEN)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效果.方法 危重型HFMD患儿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SEN,对照组给予鼻饲配方奶,疗程7~14 d.在提供营养液前及第5天、出院时,检测两组Hb、白蛋白(ALB)、前蛋白(PA)、FBG水平,观察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Hb、ALB、PA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第5天及出院时试验组Hb、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FBG水平稳定,对照组FBG水平波动较大(P<0.05).试验组的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EN能有效改善危重型HFMD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阿奇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9-21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超声透入药物治疗对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肺炎患儿采用双盲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喜炎平联合超声透入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评价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主要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RP、P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退热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超声透入药物治疗能够显著减低肺炎患儿CRP、PCT的水平,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阳中隐阴针刺手法治疗痰湿气虚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气虚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阳中隐阴针刺手法给予针灸治疗.2组患者以治疗7d为1个疗程,均连续治疗2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苯二氮 类药物(benzodiazepines, BZDs)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患者临床信息,根据是否长期使用BZDs分成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10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C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炎进展和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于治疗后7天起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晚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死率、转入危重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比例、住院费用和天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使用BZDs的老年CAP患者抗感染效果劣于未使用者,且预后不佳,在老年CAP的治疗中,需慎用BZ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