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组织细胞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新的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被列为一个独立的罕见病,是一种形态和免疫表型均与成熟组织细胞相似的组织细胞恶性增生,表达一种或以上组织细胞标志,但不表达树突细胞标志,并且不伴有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3])。目前国内外此类报告多为个案报道,发生在皮肤、脾、胃、中枢神经系统等~([4-8]),原发结肠HS罕见报道。本文就1例原发升结肠的HS相关特征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lastic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neoplasm,BPDCN)又称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或无颗粒型CD4~+/CD56~+血液皮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常累及皮肤、淋巴结及骨髓,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预后极差。该类肿瘤于1994年由Lencastre等~([1])首先报道,后来历经多种命名。世界卫生组织于2008年颁布了第4版"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简称  相似文献   

3.
<正>现有的造血理论认为,与髓系一样,淋系来源于淋巴干细胞,但是淋系的发育过程比髓系复杂,已知的淋系肿瘤也更多。WHO 2016分类包括的淋系肿瘤超过50种,B淋巴细胞(下文均简称为B细胞)和T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病占了90%以上,在分类、临床特征和病理机制上T淋巴细胞肿瘤比B细胞肿瘤复杂,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将重点阐述常见的慢性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来源、基因改变和相关发病机制~([1])。1 B细胞的发育B细胞的发育经历一个从骨髓到外周血和淋巴组织的循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存在于先天免疫系统中的大颗粒淋巴细胞,在控制病毒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1])。NK细胞也是造血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起源于CD34+造血祖细胞(HPCs)~([2])。目前NK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M)等治疗。本文主要综述NK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可分为脐血移植、骨髓移植、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1])。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移植物抗宿主病,也是导致移植相关死亡的主要因素~([2])。Ⅳ度皮肤GVHD主要表现为全身皮疹,表皮剥脱,易形成溃疡,导致皮肤完整性受损,水疱渗液较多,难以愈合~([3])。对患儿的预后影响极大,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降低移植相关病死率的关键~([4])。2015年7  相似文献   

6.
<正>疼痛属于肿瘤常见的伴随症状,晚期肿瘤患者常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治疗有多种选择,如综合性护理干预~([1])、口服阿片类药物或盐酸氢考酮~([2])、中医治疗~([3])、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4])等。吗啡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DEC)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子宫内膜癌,2006年Silva等~([1])首先提出,2014年最新版WHO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中将其正式列为子宫内膜癌的独立类型~([2])。国内文献多为个案报道。本文收集7例子宫去分化癌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总结,并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进行初步分析,便于引起对该肿瘤的重视。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1年以全书《肿瘤的WHO分类:造血系统肿瘤和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的形式公布了造血系统肿瘤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被称为WHO造血系统肿瘤和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新分类将淋巴组织肿瘤分为B细胞肿瘤、细胞和NK细胞肿瘤及霍奇金淋巴瘤3大类。在各肿瘤分类中增加了肿瘤遗传学的内容,成为新分类一个突出的亮点。为了加深临床病理医师对肿瘤遗传学在淋巴瘤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的认识,本文就B细胞淋巴瘤病理学类型及其遗传学特征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造血系统的一种小淋巴细胞惰性淋巴瘤,免疫表型主要为CD5~+和CD23~+。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克隆性B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淋巴组织大量积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要求,CLL定义需要外周血至少存在高至5×10~9/L的单克隆B细胞群~([1]),并且3个月以上,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幼稚淋巴细胞小于55%。白血病细胞限制性表达κ或者λ,呈单克  相似文献   

10.
正VCS技术是以低频电流分析细胞体积(V),高频电磁探针检测细胞核及核质比特性(C),运用激光扫描细胞,提供细胞的颗粒信息~([1]),其独特的三维技术不仅用于白细胞分类,而且可以提供多项白细胞VCS相关参数。该参数在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细菌感染~([2-3])、疟疾诊断~([4])以及急性白血病~([5])等领域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报道相对较少,况且其应用的参数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淋巴  相似文献   

11.
正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综合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乳腺癌治疗对淋巴系统的损伤引起富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瘀滞,导致患肢出现肿胀、纤维化、疼痛麻木、功能及活动受限,甚至出现丹毒及淋巴管炎,严重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1])。手法引流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是近二十年来国际上使用最广,疗效较好的淋巴水肿治疗方法~([2])。陈佳佳等~([3])对10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CDT  相似文献   

12.
正肠穿孔是指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许多肠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胀、腹膜炎等症状体征,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1,2])。肠穿孔的预后决定于治疗的时机与适合的外科治疗。早期手术,预后较好,若手术时间延迟,死亡率较高。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在常见恶性肿瘤排位中在前10位以内~([3])。NHL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lear cell tubulo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CCTP-RCC)是肾细胞癌的一个亚型~([1]),也称为透明细胞管状乳头状肾细胞癌或肾血管肌腺性肿瘤。2013年ISUP温哥华肾细胞癌分类共识中,对WHO(2004)肾肿瘤分类进行了修改~([2])。CCTP-RCC被明确列为肾细胞癌新类型之一,其在形态学、免疫组化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都有特征性的表现。目前,国内对该病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CCPR-RCC,通过分析病理学  相似文献   

14.
<正>双性癌是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的特殊类型,定义为肿瘤细胞同时具有腺上皮和神经内分泌分化。MANEC相对罕见,双性癌则更为罕见,目前仅有几例报告,主要发生在胃~([1-4])、胰腺~([5])、肝~([6])和壶腹部~([7])。由于此类肿瘤非常罕见,故容易误诊。有关该肿瘤的病理特征、临床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现报道1例双性癌,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乳腺癌是现代女性健康的"致命杀手",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中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乳腺癌的外科手术切除和放化疗等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临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5年内的淋巴水肿累积发生率高达42%,手术方式、患病群体、淋巴水肿诊断标准、术后放化疗等都会对其发生率产生影响~([2-3])。淋巴水肿可以导致各类型的上肢功能障碍,例如肢体疼痛、麻痹、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疲乏无力等~([4])。现代医学认为它是一种顽固的、渐进式发展的、损伤外形并致残的疾病~([5])。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最常见的干预方式包括物理治疗、药物疗法以及手术治疗等。对于轻中度的淋巴水肿患  相似文献   

16.
<正>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C)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浸润并包绕未分化癌组织为特征,由Regaud和Schminke于1921年首先命名。LEC可发生于前肠起源的器官,如肺、胃、涎腺、胸腺及纵隔等部位~([1,2])。原发于乳腺的LEC极其罕见,迄今为止国内外仅20余例报道~([3-10])。本文报道2例乳腺淋巴上皮瘤样癌,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  相似文献   

17.
正淋巴瘤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从形态学上观察都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在WHO分类中,淋巴瘤没有独立的类别,而是与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起归类于淋巴组织肿瘤(淋系肿瘤)中(见表1)~([1])。这一分类是基于淋巴细胞发育、迁移和功能表达等方面的认识。淋巴瘤与白血病系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或以血液(骨髓)还是以淋巴组织侵犯哪个为主而言,但其增加了对于淋巴瘤类型与细胞形态学间关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对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WHO正式发表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框架,2000年和2002年等相继发表其中若干内容的说明和小范围的变动拉,并于2001年出版了《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病理学和遗传学》一书,详细介绍了肿瘤分类和诊断。本文以WHO2001年版原著和2002年文献(髓系肿瘤、淋巴组织肿瘤、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以及肥大细胞增生症四个大类)为蓝本,介绍WHO分类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9.
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仍是化学疗法,其目的是杀灭白血病细胞,解除白血病细胞浸润而引起的症状,缓解病情~([1])。长春碱类药物是淋巴系统肿瘤最基本的化疗药物之一,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是其可导致周围神经的微管产生结构变化,并影响轴质的运输~([2])。长春地辛(西艾克)的药理作用与其他长春碱类药物类似,它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微管聚集,进而导致有丝分裂周期的阻滞。主要  相似文献   

20.
正宫颈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是盆腔内浸润性扩散,并通过淋巴管向远处逐站转移。血行播散是最后也是较少见的转移途径,多发生于肿瘤晚期病变或分化差的肿瘤,较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如肺,肝和骨骼~([1])。已报道不太常见的转移性疾病部位,包括脚趾~([2])、眼内~([3])、头皮~([4])、颅骨~([5])等远端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