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治疗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应用带线锚钉治疗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症17例.术中用锚钉及所带肌腱缝合线行腓骨上支持带止点重建。结果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5个月,参照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优14例,良2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线锚钉治疗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症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不影响踝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带线缝合锚钉内固定治疗腓骨小头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腓骨小头新鲜撕脱骨折18例,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Lysholm评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12~24个月随访后未见骨折移位、关节不稳及伸屈膝关节受限,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缝合锚钉治疗腓骨小头撕脱骨折具有不破坏周围韧带肌腱,可最大程度恢复解剖结构及提供生物力学支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8年10月本院共收治18例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均采取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踝关节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活动范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脱位复发率。[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脱位复发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AOFAS-AH评分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AOFAS-AH评分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OM显著优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肌腱沟加深联合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不仅为腓骨肌间提供足够的容积和骨性阻挡,而且联合重建上支持带可以保证肌腱在踝关节主动运动中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几丁糖联合带线锚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几丁糖联合带线锚钉Kessler缝合法修复为A组(17例),单纯Kessler缝合法修复为B组(17例)。对两种缝合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范围、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及疗效优良率A组均优于B组(P0.05)。结论几丁糖联合带线锚钉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对2例慢性腓骨肌腱滑脱患者采用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手术治疗。取踝关节后内、后外、后外下入路,清理增生的滑膜组织,显露腓骨肌腱鞘及腓骨间沟,在关节镜直视下,清理向远端延伸的腓骨短肌肌腹,打磨加深腓骨间沟,紧缩缝合腓骨肌腱鞘及腓骨上支持带。[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后复查,AOFAS评分92~94分,疼痛VAS评分0分,完全恢复体育活动。肌腱滑脱未复发。[结论]镜下间沟加深腱鞘紧缩治疗慢性腓骨肌滑脱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第三腓骨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定的技术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01月采用第三腓骨肌动力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63例。在第三腓骨肌肌腱远端止点处切断,向近端游离至远侧伸肌支持带近端,向下牵拉肌腱,于距骨颈距腓前韧带附着点放置锚钉,缝合固定第三腓骨肌腱。于外踝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附着点分别建立骨道并相通,将移植腱游离端穿过骨隧道,拉紧肌腱,Swivelock锚钉固定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再在跟骨止点建立骨道,将移植腱游离端导入,Swivelock锚钉固定,重建跟腓前韧带。[结果]随访时间为8~28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的AOFAS评分,应力下影像距骨倾斜角、距骨前移距离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临床结果评定为优11例,良49例,可3例,优良率为95.24%。[结论]应用第三腓骨肌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滑脱手术治疗体会并文献回顾。方法对2018年3月收治的1例腓骨肌腱滑脱患者采用腓骨上支持带修复+腓骨沟加深术治疗。结果术后经过半年随访,患者踝关节疼痛、不稳症状完全消失,踝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活动时无肌腱滑脱,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96分。结论腓骨肌腱滑脱发病率低,且早期易漏诊,治疗方法多样,其中腓骨上支持带修复+腓骨沟加深术对于Oden分型Ⅰ度损伤的腓骨肌腱滑脱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8.
阔筋膜结合锚钉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锚钉结合阔筋膜治疗腓骨肌腱滑脱。方法 :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采用自体阔筋膜条编织后结合带线锚钉重建腓骨肌腱上支持带治疗腓骨肌腱滑脱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14~23岁,平均17岁。术前均存在踝关节疼痛,不能剧烈运动。结果 :12例患者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感染、不愈合。所有患者定期复查,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术后踝关节疼痛明显好转,运动功能恢复,踝关节功能应用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平均(91.92±3.17)分。结论:阔筋膜结合锚钉治疗腓骨肌腱滑脱具有取材区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腓骨沟加深支持带重建治疗腓骨肌腱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的腓骨肌腱滑脱症患者43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22例接受改良腓骨沟加深支持带重建术,21例接受常规腓骨沟加深支持带重建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VAS评分、AOF...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传统术式(皮下隧道细钢丝加压缝合术)及微型带线锚钉修复术治疗外伤性手指屈肌腱止点断裂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以评估微型带线锚钉修复糖尿病患者屈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和唐山市第二医院的外伤性手指屈肌腱止点断裂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微型带线锚钉修复)及对照组(皮下隧道细钢丝加压缝合术)。两组患者术后2、3、4个月行患指功能、伤口愈合评定,比较行两种术式后手指屈伸功能。 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MP和PIP屈伸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DIP屈伸活动度和TAM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DIP屈伸活动度和TAM值大于对照组;手运动功能TAM分级:试验组优23例,良6例,可1例;对照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 结论微型带线锚钉修复糖尿病患者屈肌腱止点断裂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肌腱粘连,显著提高患指术后的屈伸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术式,较传统术式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带线锚钉+不可吸收缝线肩锁关节囊钻孔缝合法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20~73岁,平均53岁;左侧19例,右侧7例。手术复位肩锁关节,以克氏针为操纵杆维持复位,将带线锚钉拧入喙突基底部,重建喙锁韧带,取强生不可吸收缝线与锁骨远端近关节处钻孔后加强缝合残存关节囊肩锁韧带,术后采用JOA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带线锚钉+不可吸收缝线肩锁关节囊钻孔缝合法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40.2±6.5)min,术中出血(80.2±10.1)mL,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医源性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采用JOA评分进行疗效评定,术后12个月JOA评分88~98分,平均(91.8±6.9)分,优良率96.2%;较术后6个月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P0.05);未发生感染、再脱位、异位骨化、肩峰下骨溶解等并发症。结论用带线锚钉+不可吸收缝线肩锁关节囊加强缝合法操作简单,复位确切,固定牢固,更有效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关系和力学平衡,可早期功能锻炼,能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髌股内侧支持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髌骨端2种固定方法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3-03—2014-02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进行MPFL重建治疗3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随机分成2组,骨隧道组髌骨端采用跨骨隧道固定,缝合锚钉组髌骨端采用缝合锚钉固定,2组股骨侧均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2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现象,经积极处理后延迟愈合。2组术后Kujala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Kuja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未再发生髌骨脱位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于复发性髌骨脱位,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MPFL临床疗效肯定,髌骨端采用不同固定方法并不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自体韧带缝合与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6-05诊治的63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采用自体韧带缝合(缝合组)33例,采用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重建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AOFAS评分、VAS评分、距骨前移距离(ATT)和胫骨距骨角(TTA)。结果重建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术后1、3个月的AOFA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重建组AOFAS评分显著高于缝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ATT和T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重建组ATT和TTA均显著小于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能显著提高踝关节稳定性,近期临床效果优于自体韧带缝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重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并喙突止点重建术与带线锚钉低位腱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喙突止点重建术与低位腱固定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及两组间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0±8.5)个月。末次随访时,每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ASE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长期可见,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并喙突止点重建术较带线锚钉低位腱固定术更有优势,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自发性断裂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088-1091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法、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固定法、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并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髌骨上极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锚钉组、缝合组、张力带组各20例。锚钉组:应用缝合锚钉固定法治疗;缝合组:采用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固定法;张力带组: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并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法,分析比较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3、6个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手术方法的平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Lysholm膝关节活动评分,锚钉组和缝合组明显低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并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方法在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加早期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方面优于缝合锚钉固定法、Krackow缝合法缝合编织股四头肌腱固定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外踝解剖钢板内固定外踝骨折后同时采用带线锚钉缝合修复三角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8-08诊治的16例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断裂,先作内侧踝关节弧形切口探查损伤的三角韧带,将嵌顿在踝关节间隙内的三角韧带断端牵出,标记三角韧带的浅层和深层。再作外踝纵形切口进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置入1枚空心钉稳定下胫腓联合,垂直距骨体中心部置入2枚Anchor带线锚钉缝合固定三角韧带深层,用2枚Anchor带线锚钉于内踝尖前部及下部缝合固定三角韧带浅层。结果 1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0~20)个月。随访期间外踝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前抽屉试验阴性,无距骨倾斜。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内侧踝关节间隙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三角韧带断裂后一期行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带线锚钉缝合修复三角韧带可以明显缩小内侧踝关节间隙,增加踝关节稳定性,减少因三角韧带损伤导致的踝关节不稳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缝线锚钉与钻孔缝合修复股四头肌髌骨止点断裂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采用缝线锚钉法或钻孔缝合法治疗的42例股四头肌髌骨止点断裂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收治时间段及修复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钻孔缝合修复)21例,男18例,女3例;平均年龄(27.0±6.2)岁(19 ~41岁)。锚钉组(采用缝线锚钉修复)21例,男16例,女5例;平均年龄(24.0±5.4)岁(16 ~ 37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外固定时间等,并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获2~3年(平均2.7年)随访。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外固定时间及髌骨位置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传统组14例患者于术后1年手术取出钢丝;锚钉组未再次手术,末次随访时锚钉位置正常。传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平均为(90.0±8.7)分,锚钉组平均为(95.0±4.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3,P=0.190)。按K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传统组优8例,良8例,可5例,优良率为76.2%;锚钉组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0. 5%。 结论缝线锚钉与钻孔缝合修复股四头肌髌骨止点断裂均可取得满意疗效。相比较而言,缝线锚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效果更好,可以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是治疗股四头肌髌骨止点断裂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行改良Nirschl术清理带线锚钉重建桡侧腕短伸肌腱(extensor carpi radialis brevis tendon,ECRB)起点与单纯改良Nirschl术清理ECRB起点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比较,探讨带线锚钉重建ECRB起点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疗效性及必要性。 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台州骨伤医院收治的顽固性网球肘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者于改良Nirschl术式下切开清理ECRB起点退行性变性肌腱后使用带线锚钉将ECRB重新固定于去除皮质的肱骨外上髁上重建起点,对照组患者于改良Nirschl术式下单纯切开清理ECRB起点退行性变性肌腱。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3、6、12个月的疼痛、握力、重返工作时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Verhaar评分。 结果45例患者均完成试验观察,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4.97±1.33)个月恢复原工作,与对照组术后(3.55±1.27)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3个月握力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握力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erhaar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进行改良Nirschl术清理带线锚钉重建ECRB起点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将ECRB重新缝合于肱骨外上髁重建起点,恢复其临床解剖位置,使前臂伸肌力量得到最大限度恢复,能使患者恢复至正常的运动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带线锚钉半Kessler缝合法修复自发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带线锚钉半Kessler缝合法修复自发性跟腱腱性部位断裂患者31例。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16~53岁,平均38岁。左足15例,右足16例。致伤原因:体育运动中突发足跟部疼痛、行走无力22例,下楼踩空、滑倒、搬重物等原因9例。断裂部位距离跟骨止点3~6 cm,平均4.2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h~4 d,平均36.8 h。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腓肠神经损伤表现,跟腱修复部位与皮肤无粘连。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可顺利完成25次提踵活动;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断裂发生。术后6个月健、患侧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48,P=0.525;t=0.524,P=0.605)。术后6个月患侧小腿最大周径明显小于健侧(t=2.074,P=0.041),但术后12个月健、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426)。术后6、12、18、24个月患者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除6个月评分低于其余各时间点(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半Kessler缝合法修复自发性跟腱断裂,不但可提供强大的修复拉力,而且降低了缝线对肌腱的切割力,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良好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型带线锚钉手术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8年3月,对10例伸肌腱止点损伤患者,采用微型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治疗,术后随访,并与健侧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对比,记录活动度情况。结果 1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拍片未见微型锚钉松动、脱落。按照患指功能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6例,良4例。结论微型带线锚钉结合编织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操作方便,临床预后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