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建中降逆汤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NERD)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N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口服雷贝拉唑,治疗组(n=30)予以建中降逆汤。比较两组主要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胃电图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胃电图指标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RDQ、SSS评分降低,PGⅠ、G-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RDQ、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GⅠ、G-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中降逆汤治疗NERD中虚气逆证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情志精神心理以及胃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冲降逆汤结合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合计纳入93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由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6例)奥美拉唑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平冲降逆汤结合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胃动力(MTL)及胃泌素(GAS)水平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及胃食管反流病向关生活质量量表(GERD-HRQL)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患者(82.6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积分、MTL及GAS水平、GERDQ及GERD-HRQL量表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积分、MTL及GAS水平、GERDQ及GERD-HRQL量表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脘腹胀满、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积分、MTL及GAS水平、GERDQ及GERD-HRQL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2.13%)低于对照组患者(15.22%),P0.05。结论:平冲降逆汤结合体表穴位电刺激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好,生活质量提升,不良反应率降低,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钟毅  饶梅冰  范明 《新中医》2011,(1):31-33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口服降逆和胃汤,每天1剂;对照组80例,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每天2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应用降逆和胃汤和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反食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果显示,应用降逆和胃汤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及反食等临床症状,且近期疗效和停药3月后复发情况都明显优于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P〈0.05)。结论:降逆和胃汤对非糜烂性反流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降逆中药方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2周、4周及8周的中医症状积分(RDQ积分)及内镜检查积分变化情况,记录治疗后临床治疗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4周、8周,2组RDQ症状积分、内镜检测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内镜检查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生活质量MCS评分、PCS评分以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Х~2=4.050,P=0.044)。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反酸烧心及疼痛症状,改善食管黏膜病理改变,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调胃降逆汤,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反流诊断问卷(RDQ)积分、临床疗效、安全性指标、治疗结束后4周和8周的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愈显率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0.61%与75.76%,治疗组为82.86%与94.2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10项中医症状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咽部不适,治疗组其余9项症状的积分、总积分与RDQ总积分、频率积分、程度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结束后第4周和第8周,治疗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周观察治疗期间,均未发现因药物原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采用调胃降逆汤协同西医常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3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RD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RDQ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中虚气逆证患者,在给予兰索拉唑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以及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反酸、烧心、胃胀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酸、烧心、胃胀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胃降逆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清胃降逆汤,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8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灼热、反流及胸痛等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降逆汤配合中医护理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逆和胃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诊治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自拟降逆和胃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30例)和常规组(兰索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反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干预组和常规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反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周,相对常规组,干预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反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00%(P0.05)。干预组和常规组头晕头痛、恶心、胃胀、皮下血肿及皮下瘀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逆和胃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化浊解毒降逆方结合针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西药奥美拉唑以及单纯服用中药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脱落病例4例,最后针药组29例、西药组29例、中药组28例纳入统计。针药组口服化浊解毒降逆中药方并针刺内关、足三里、中脘、肝俞、胆俞、太冲,中药每日1剂,针刺每日1次;西药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g,每日2次;中药组单纯口服化浊解毒降逆方。3组均治疗8周,随访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胃镜下食管黏膜的变化,并评定临床证候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8周后3组RDQ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治疗4周后针药组RDQ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8周后针药组RDQ积分低于西药组与中药组(均P0.05);随访6个月,针药组复发率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治疗8周后针药组证候总有效率及胃镜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组与中药组(均P0.05)。结论:化浊解毒降逆方结合针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可改善症状,保护胃黏膜,减少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和西药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宁神降逆护膜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20mg,2次/d,吗丁啉10mg,3次/d。治疗组采用中药(合欢皮、柴胡、沉香、薄荷、白芍、旋覆花、代赭石、木蝴蝶、白及粉、贝母粉、川连、吴茱萸、百合、茯神、龙齿、小麦、甘草)加西药奥美拉唑20mg,2次/d,吗丁啉10mg,3次/d。6周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前后患者的RDQ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症状记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治疗组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症状记分的比较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的比较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疏肝宁神降逆护膜法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补坎益离汤治疗老年人心肾不交型GER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心肾不交型GERD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划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均60例。中药组予口服补坎益离汤治疗,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疗程为14d。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证候疗效,RDQ、SF-36、PSQI、SAS、SDS量表评分,血清中GAS、5-HT、MTL、CCK、DA、VIP水平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中药组的愈显率(66.67%)较西药组(46.67%)明显升高,总有效率(88.33%)高于西药组(68.33%),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胃痛、胃灼热、痞满、纳差、咽部不适、睡眠障碍症状单项积分及总积分均降低,中药组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烧心、反酸、胸痛、反食单项积分、RDQ总分以及PSQI、SAS、SDS量表评分均降低,中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均升高,且中药组远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血清中GAS、5-HT、MTL及DA水平均...  相似文献   

13.
沈波  颜延凤  胡佳  王东旭 《河北中医》2021,43(2):274-277,282
目的 观察加味济火神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中虚气逆型R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加味济火神丹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31例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烧心、胸骨后疼痛、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中降逆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中降逆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0%,对照组有效率7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胃郁热证评分、食管黏膜内镜评分、RDQ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中降逆汤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降逆和胃汤配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前后主要症状、RDQ积分变化及内镜分级变化来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降逆和胃汤配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对胸骨后烧心感、胸口痛、口中酸/苦味以及胃中不适感等症状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即第6周P0.05,随访第1月P0.001;其中胸口痛与胃中不适感在两组间随访第1月的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01;治疗前后治疗组胃镜下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和胃汤合云南白药胶囊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顺胃降逆方对复发反流性食管炎肝脾胃不和、寒湿热错杂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顺胃降逆方颗粒剂,每日2次冲服。对照组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1粒,早餐前30min口服。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耐信量表(RDQ)积分、食管黏膜炎症积分及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RDQ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为72.0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RDQ积分及食管黏膜炎症积分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RDQ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顺胃降逆方可改善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食管黏膜炎症,降低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降逆饮加减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中虚气逆证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中虚气逆证GERD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中降逆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24小时食管下段p H值、吞咽速度、下食管括约肌(LES)静息压与松弛持续时间、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88%vs 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吞咽速度、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h食管下段p H值、LES静息压、ET-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ES松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15%vs 12.1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中降逆饮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可有效治疗中虚气逆证GERD,通过改善血浆NO、ET-1水平,增加p H值、LES压力,缩短LES松弛持续时间,明显减轻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4例接受胆汁反流胃炎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行降逆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长、治疗后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胆汁反流胃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 59%)显著高于参照组(70. 27%),2组差异明显(P 0. 05)。实验组腹痛腹胀、胃部灼热、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缓解时长均短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 0. 05)。实验组胃腔胆汁、充血水肿、胃黏膜糜烂、幽门口松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 0. 05)。结论降逆汤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方面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降逆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降逆和胃汤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7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逆和胃汤,每日1剂;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为6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疗效、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级和积分评价.结果 应用降逆和胃汤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痊愈率37.78%,总有效率为84.45%;对照组痊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83.34%;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胃镜下,治疗后两组0级均明显增多,Ⅲ级均为0;治疗组愈合率为48.89%、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愈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组内胃镜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该结果显示,降逆和胃汤在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烧心、反酸和胸痛等临床症状、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以及促进胃镜下食管炎的愈合等方面的疗效与奥美拉唑的疗效相近.结论 降逆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因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74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组。一组为对照组,36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38例,采取和胃通降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Gerd Q评分下降幅度大,胸骨后灼烧、疼痛、反酸和烧心持续时间较短,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采用和胃通降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且不易复发,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