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属于自身免疫性缓慢起病的1型糖尿病,但其早期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似。LADA与经典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胰岛β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性,因此LADA可作为进行1型糖尿病免疫学研究的一种人类模型。LADA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应从临床特征、易感基因、细胞和体液免疫标志、组织病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其中胰岛自身抗体是诊断LADA的重要指标。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有助于保护部分LADA患者残存的胰岛细胞功能。研究具有不同抗体滴度LADA患者的病理改变有助于了解β细胞的免疫破坏进程,尝试新的免疫干预措施,从而可能为1型糖尿病的预防甚至治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魏华  余晓琳  陈红霞 《广东医学》2005,26(2):154-155
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hs,LADA)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早期临床表现与2型糖尿病相似,胰岛β细胞所受的免疫损伤呈缓慢性,数年后需胰岛素治疗。本病具有低C肽水平、低体重指数等趋向于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多种自身免疫抗体阳性。近年来对于其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7年。ADA正式定义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IADA)为1型糖尿病的亚型。LADA以β细胞缓慢损害为特征。进展速度不一。可长期维持一定的分泌功能也可较快进展为胰岛素依赖。说明LADA的异质性。LADA体内的多种胰岛自身抗体已成为其一重要的免疫学特征,其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缓慢衰减密切相关。早期检测患者的免疫标志对预测胰岛功能进展和指导治疗等均有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的主要胰岛自身抗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是1型糖尿病的亚型,是指发病初期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早期临床表现类似于2型糖尿病,但其实质是由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损害和胰岛素缺乏,属于1型糖尿病的范畴。近年来有关LADA研究进展的报道较多,本文就其诊断标准、患病率、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策略等方面的问题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血清GAD-Ab和ICA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分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巍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9):701-701,703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测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预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GAD-Ab和I-CA,同时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和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并按其是否存在GAD-Ab、ICA进行分组分析。结果956例中诊断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301例(31.5%),其中GAD-Ab( )193例(64.12%),ICA( )149例(49.50%)。GAD-Ab和/或ICA阳性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抗体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病程≤5年的与病程>5年的抗体阳性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临床上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可视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2)GAD-Ab及ICA测定对糖尿病的正确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1993年被命名的成年起病、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也被称为"中间型糖尿病"、"1.5型糖尿病"、"隐匿性1型糖尿病"等.这种特殊类型糖尿病以胰岛β细胞遭受缓慢的自身免疫损坏为特征,多种胰岛自身抗体为阳性.诊断初期LADA患者常可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但由于LADA存在缓慢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会发展为胰岛素依赖.  相似文献   

7.
周敏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07-107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病情随病程发展的变化情况。方法从我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筛选LADA患者17例进行治疗,另选取5例因酮症酸中毒住院的LADA患者进行救治,两组均随访5年,随访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胰岛功能和免疫学的比较研究。结果 17例LADA患者均出现胰岛功能减退,其中有7例GAD-Ab仍为阳性,10例转为阴性;持续阳性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呈进行性减退。结论密切的留意LADA患者病情进展,及早及时的应对治疗,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诱导期特异性免疫耐受性,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8.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新近发现的糖尿病中的一个亚型,以胰岛β细胞在遗传与环境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缓慢、进行性损伤直至功能衰竭为特征,目前一般以胰岛细胞抗体(ICA)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阳性的成年起病的2型DM为诊断标准。本文作者对2型DM以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22例诊断LADA,并对LADA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作临床分析。作者认为对临床上疑为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者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可抑制自身免疫进展保护受损胰岛β细胞,并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IFN-γ、IL-4、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20例1型糖尿病患者、20例LADA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血清中IFN-γ、IL-4、IL-10水平,放免法测定C-肽和胰岛素的空腹及餐后2h水平,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组IFN-γ、IL-4、IL-10水平均有显著升高。IFN-γ测定结果显示LADA组低于T1DM组,高于T2DM组;IL-4和IL-10测定结果显示LADA组低于T2DM组,高于T1DM组。T1DM组和LADA组空腹及餐后2hC-肽和胰岛素显著降低,T2DM组和对照组空腹C-肽和胰岛素无显著差异,餐后2hC-肽和胰岛素均显著增高。结论 LADA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紊乱,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可能是其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临床特点及其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方法对1 245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测定其GAD-Ab、ICA、IAA、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 1 245例患者中LADA的检出率为7.63%;病程≤2年者其LADA检出率为8.51%,病程>2年者其LADA检出率为4.92%;阳性组HbA1c、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高于阴性组,C-肽及胰岛素均低于阴性组;体重过低组及正常组LADA检出率较高。结论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特别是体重指数过低或正常的患者,应测定其GAD-Ab、ICA、IAA、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及C-肽、HbA1c,有助于LADA的早期诊断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细胞抗体(ICA)水平检测和细胞因子检测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并探索LADA患者两种不同亚型的特点。方法对500例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用酶免法进行GADA、ICA和细胞因子测定。结果GADA在2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11%,同时伴高血压、肥胖等,与2型糖尿病相似,为LADA-2 型糖尿病。ICA在2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9.6%,同时伴有起病年龄小、胰岛功能差、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等临床症状,类似1型糖尿病,为LADA-1型糖尿病。细胞因子对GADA、ICA有促进作用,两者呈正相关。结论LADA存在LADA-1型和LADA-2型两种亚型,GADA、ICA和细胞因子测定对LADA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是成人发病的缓慢进展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其起病特点与2型糖尿病(T2DM)相似,占我国新诊断T2DM患者的5.9%~9.2%。LADA的发病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在遗传易感基因、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发现非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HLA)、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等与LADA有关。深人研究LADA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阐明LADA发病和临床特点,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合理治疗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等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GAD-Ab阳性组12例与阴性组86例的临床特征、体重指数、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GAD-Ab阳性组发病年龄低于阴性组,空腹及餐后2hC肽值较低,使用胰岛素者比例较高,酮症酸中毒发生率高。结论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b可帮助临床上早期发现迟发自身免疫糖尿病病人,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对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检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GAD-Ab阳性组12例与阴性组86例的临床特征、体重指数、C肽、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GAD-Ab阳性组发病年龄低于阴性组,空腹及餐后2 h C肽值较低,使用胰岛素者比例较高,酮症酸中毒发生率高。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GAD-Ab可帮助临床上早期发现迟发自身免疫糖尿病病人,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对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要探讨自身免疫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和LADA)的临床以及致病谱。遗传易感因素影响了自身免疫糖尿病的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和LADA的最主要的易感基因位于HLA区域。由于年龄相关的遗传影响因素,目前还不能用遗传学的方法来区分LADA和1型糖尿病。非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中有很大的作用,但关于LADA还知之甚少。在低龄儿童中就可有糖尿病相关的免疫过程,这可预测β细胞毁损过程。对于LADA的治疗和预防还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及伴有MS的LADA患病率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598例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患者用放射配体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GADA),筛查出GADA阳性的LADA和GADA阴性的T2DM患者。比较两组及LADA亚型各组间伴发或不伴发MS的患病率及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3.7%(22/93)的LADA患者伴有MS;在伴有MS的糖尿病患者中LADA占10.0%,其中约95%为低GADA滴度的LADA-2型;与伴有MS的LADA患者相比,不伴有MS的LADA更类似经典的1型糖尿病,具有低体重、易发生酮症、多依赖胰岛素治疗及胰岛功能较差等特点。结论 23.7%的LADA患者存在MS;伴有和不伴有MS的LADA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且其GADA水平(反映自身免疫破坏程度)差异显著,提示不同特点的LADA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9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28例正常人的血清,用ELLSA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及胰岛细胞抗体(ICA)。结果:Ⅱ型糖尿病人中抗体阳性率为30.76%,GAD-Ab阳性为17.50%,ICA阳性为15.38%,双抗体阳性为2.19%,对照组GAD-Ab和ICA均为限性;抗体阳性各组体重指数(BMI)较阴性组明显降低,且有显著性差异;小于40岁患者抗体阳性率最高(60%);血清C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初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LADA)的患病率及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对1221例临床初诊为T2DM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ntibody,GAD-Ab)和酪氨酸磷酸酶抗体(tyrosine phosphatase antibody,IA2-Ab)水平,了解LADA患病率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LADA检出率为8.27%(101/1221),其中GAD-Ab和IA2-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7%和0.90%。两种抗体阳性检出率在25~40岁年龄段最高,之后抗体阳性率随发病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抗体阳性组患者空腹C肽及餐后2 h C肽值均明显低于抗体阴性组患者。结论自身抗体阳性的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功能损伤,早期检出LADA对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