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NP)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大鼠,AMI后24 h存活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AMI后1周模型组、AMI后参麦注射液治疗1周组、AMI后2周模型组、AMI后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组。另设1周、2周假手术组各8只。治疗组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1次/d,AMI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测量各组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后1周时,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明显增高(P<0.01);到梗塞后2周时,虽有所降低,但明显高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麦注射液治疗组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降低,与相应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梗塞后,不论血液循环还是局部心肌组织中ANP都显著性增高,参麦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NP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PCI术早期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包括口服拜阿司匹林、倍他乐克、波立维、阿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和极化液;治疗组除将硝酸甘油改为丹红注射液外,其余用药与对照组相同。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疗效优于硝酸甘油组,不良反应较硝酸甘油组少。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葛根素组(3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葛根素组加用葛根素500mg/d,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浆游离脂肪酸、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C-反应蛋白水平及用Ideker QRS记分法测定梗死面积。结果治疗前血浆自由脂肪酸、MMP-9、C-反应蛋白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43、0.42、0.39,P<0.01);与治疗前比较,葛根素组自由脂肪酸、MMP-9及C-反应蛋白分别降低30%、41%、23%,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可明显缩小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可能与降低血浆自由脂肪酸、抑制炎症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4.
对初次发病且发病后36h内收住冠心病监护室的4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采用黄芪口服液治疗,进行了4周心功能的动态观察。研究表明,黄芪(60g/d)可使AMI患者药后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比值显著下降,优于基础治疗组;同时提高AMI患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含量,作用均优于基础治疗组;并证明了PEP/LVET比值与SOD活性、LPO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黄芪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能是其强心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PTCA/STENT)后缓再血流现象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153例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通的梗死相关动脉 (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 IRA)存在缓再血流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62.3±9.3)岁。其中前降支10例,回旋支5例,右冠状动脉10例。从症状开始至PCI术开通IRA时间 (7.11±2.31)h,术后平均完全闭塞病变(TIMI)血流(1.75±0.42)级,先以硝酸甘油200 μg冠脉内注入(确认slow refow现象)作为对照,10 min后继以山莨菪碱500 μg(2 min)冠脉内注入,于给药后第 1、3、1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应用Gibson的TIMI血流计帧法和QCA测量系统分别行硝酸甘油和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不同时间点IRA再通后血流速率帧数和管腔直径的定量分析、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1)术后(用药前)与硝酸甘油给药 1 min时CAG血流帧数分别为 (82.79±9.30) 帧和(78.43±9.37)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山莨菪碱给药后第1、3、10 min时CAG血流帧数(帧)分别较给药前减少为46.25±4.55、44.52±4.32、43.09±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TIMI血流从(1.75±0.42)级增加到(2.70±0.45)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4,P<0.05);(2)冠状动脉内给予山莨菪碱后3 min时开通IRA中段管径亦较前略有增加〔分别为(3.2±0.3)mm、(3.3±0.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山莨菪碱冠状动脉内给药后10 min内连续监测冠状动脉内压、外周血压、PR间期、QT间期和QRS时限各参数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较用药前增加了15~19次/min,但未引起严重的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结论 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500 μg可改善AMI直接PCI术后缓再血流现象,且安全易行,可作为治疗IRA开通后缓再血流现象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炎性因子和心肌酶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2组治疗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SV、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DV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CRP和IL-6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 Tn I、CK和CK-M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炎性反应和心肌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术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并比较2组左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较对照组的55.0%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MPO、hs-CRP、IL-6、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清BNP、c Tn T、CK-MB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LVEDD及观察组LVESD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F及观察组FS均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30.0%,较对照组的55.0%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AMI患者PCI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减轻患者心肌损害,提高左心功能,并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58)。对照组接受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入麝香保心丸治疗,以14 d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等心功能参数水平的变化,以及血清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炎性反应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参数水平及血清血管新生指标、炎性反应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LVEF、S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VEGF、bFG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TNF-α、PCT、IL-1β、IL-6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在溶栓治疗同时加入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可进一步优化机体心功能,具体机制可能与麝香保心丸促血管新生、抗炎等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调查表的方式对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14家中医医院AMI住院患者进行调查,ACCESS建立数据库, SPSS统计软件进行中医证型规律及其与病死率关系等分析。结果:1124例AMI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为1.75∶1,患者平均年龄(66.7±12.3)岁。证素分布虚证以气虚所占比例最多(58.1%),实证以血瘀所占比例最多(85.1%)。临床证型分布中共出现74个证型,证型中所占比例在5%以上的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阻证、气虚兼痰瘀互阻证、气阴两虚兼痰瘀互阻证;分类证型分布中虚证占5.2%,实证占30.9%,虚实夹杂占63.9%。住院期间AMI总病死率14.0%。证素中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而以血虚证为最。气虚血瘀证,血瘀痰阻证,气虚兼痰瘀互阻证,气阴两虚兼痰瘀互阻证4个临床证型与死亡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分类证型中虚证与死亡具有相关性,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从基本证素分析,以气虚、血瘀所占比例最高;临床实际证型过多;分类证型显示虚实夹杂证为主。证素及分类证型研究结果均提示虚证与死亡有相关性,其中以血虚证为最。提示虚证是AMI死亡的危险因素,治疗上应注重标本兼顾。临床实际证型与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化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罗东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2-116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结合急诊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3%和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1周内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梗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中药结合急诊溶栓治疗AMI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的真实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出院后口服中成药、中药汤剂的使用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暴露定义为使用中药注射剂≥7 d,或使用口服中成药或中药汤剂≥28 d。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住院和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59例,其中院内死亡51例,完成随访92例。住院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28.16%对比39.29%,P<0.05)发生率明显降低。随访期间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比较,心源性死亡(18.75%对比28.57%,P<0.05)、急性心力衰竭(14.06%对比21.43%,P<0.05)和心血管再住院(28.13%对比42.86%,P<0.05)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结论:真实世界条件下中医药治疗能够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血管再入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 EMPs)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共计208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予以不同降压方案,其中对照组106例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自由联合其他种类降压药物,研究组102例选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质量指数、IL-6、IL-17以及EMPs水平,并定期随访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2组病患经过上述治疗后,外周血IL-6、IL-17以及EMPs水平均有所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患治疗后IL-6、IL-17以及EMPs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MACE发生率更低,服药依从性更好(P<0.05),不同治疗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能够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I...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蒺藜总皂苷,GrossTotalSaponinsofTribulus,GSTT)对高脂血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5d,眼眶采血筛选高脂血症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体表心电图Ⅱ导示ST段弓背抬高,证实AMI形成后,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10只);AMI高脂模型组(13只);AMI高脂加GSTT大剂量组(24.3mg·kg-1·d-1,13只);AMI高脂加GSTT小剂量组(12.15mg·kg-1·d-1,13只);AMI高脂加辛伐他汀组(3.6mg·kg-1·d-1,13只)于手术后第2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28d。然后截取左室缺血区心肌,制备心肌线粒体,观察GSTT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膜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活性及乳酸代谢的影响。结果模型大鼠心肌细胞膜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活性明显降低,而乳酸含量却明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GSTT可明显提高心肌细胞膜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活性(P<0.05和P<0.01),且能够降低缺血心肌乳酸含量(P<0.05)。结论GSTT可显著改善高脂血症大鼠AMI后心肌的能量代谢及乳酸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