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后治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军  智红 《肝脏》2010,15(2):142-143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起始与何时停药仍存在不同标准或意见,2006年美国消化学会、2007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APASL)及2009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等权威指南停药标准分别是。  相似文献   

2.
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功能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处理的建议,国内迄今尚无肝功能衰竭的诊治指南。为了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功能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3.
2018-02-05美国Hepatology杂志发表了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于2017-12-04批准通过的《慢性乙型肝炎预防、诊断、和治疗更新:AASLD2018乙型肝炎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旨在补充2016年AASLD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实践指南[1],并更新2009年以来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指南[2-3]。  相似文献   

4.
肝衰竭诊疗指南   总被引:233,自引:33,他引:233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多年来,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但迄今尚无一致意见。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发布了对急性肝衰竭处理的建议,国内迄今尚无肝衰竭的诊断治疗指南。为适应临床工作需要,规范我国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活动,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我国第一部《肝衰竭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的制定遵守了循证医学原则,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接轨。其中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级(表1),文中以括号内斜体罗马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5.
翁心华 《肝脏》2009,14(1):1-1
随着在慢性乙型肝炎自然史、发病机制、药物进展、耐药管理以及特殊情况下用药等诸多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国际已有多个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指南或共识出台,突出表现为美国肝病学会指南(2007年)和部分专家的流程(2008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2009)、亚太地区肝病学会(APASL,2008)均更新了原有的内容。对于中国的医务工作者而言,这些指南既有普遍性,又有各地区的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结合本地区特点,科学应用这些指南,指导中国具体情况下的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殊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5年12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布以来,国内外对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相关慢性肝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亚太肝脏学会(APASL)、欧洲肝脏学会(EASL)及美国肝脏病学会(AASLD)陆续发布了各自更新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指南及共识。  相似文献   

7.
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详细介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美国及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大约25%婴幼儿时期感染HBV的患者因肝硬化或肝癌而过早死亡。由美国肝病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此前曾制订和出版了关于CHB的处理流程。鉴于对CHB的认识日益加深、现有的更为敏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建立、新治疗手段的出现以及对获准的治疗方法的各种优缺点认识的加深,对原有的治疗有进行修订的必要。修订以系统复习文献所获证据为基础,而对于部分缺乏具体参考资料的内容,专家组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进行修订。目前,应用敏感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可检测低至10IU/ml的血清HBVDNA,因此临床应确定抗病毒治疗前患者的基线HBVDNA水平,监测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和监视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8.
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学分会制定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简称“指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做了原则上的指导。2006年美国肝病专家研讨组复习了2004年来,特别是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和长效重组干扰素PEGIFN-2α上市以来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研究,结合了美国2004、2005年消化疾病周,美国肝病学会,欧洲2004和2005年肝病学会等大宗资料文献,并征求了大量有关肝病专家后,制定了一个美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流程(简称“美国流程”)。“指南”和“美国流程”之间对CHB抗病毒治疗指征有一定差异,现将部分临床处理方面的差异予以比较。1.“指南”将CHB的携带者分为“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另外,尚有一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仅HBV DNA阳性,HBsAg阴性,而不论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与否)。而在“美国流程”中仅有“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另分出了一个“乙型肝炎康复”(曾有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史,抗-HBc或抗-HBs阳性,HBsAg阴性,HBV DNA阴性,ALT正常)。由于我国HBV母婴传播发生率和婴幼儿期较高...  相似文献   

9.
1绪论 1.1 目标2004年韩国肝病学会(KASL)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实践指南,并于2007年、2011年进行了修订.随着乙型肝炎研究不断进展,国际上,欧洲肝病学会、美国肝病学会、亚太肝病学会相关指南不断更新,但鉴于种族差异及医疗环境的不同,上述指南在执行中可能存在差异.在此背景下,KASL发布了《2016年韩国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实践指南》.本文对部分重要推荐意见进行了摘译. 1.2 目标人群此指南的目标人群为新近诊断的、正在随访及治疗的CHB患者.同时本指南旨在使特殊人群易于管理,这些人群包括:恶性肿瘤者、移植者、肾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者、孕妇及儿童.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是导致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等终末期肝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及时有效地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结局。HBV DN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疗效评价指标,国内外指南将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CVR)作为CHB的基本治疗终点。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即使是服用强效的一线核苷(酸)类似物,仍有20%~30%的CHB患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长期维持CVR。研究表明,血清HBV DNA的持续或间断存在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与CHB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发生风险高低密切相关,因此了解CHB患者不同病毒学应答的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