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51-652
目的研究调脂复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调脂复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P <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5.56%(P <0.05)。结论调脂复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安珐特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安珐特联合易善复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易善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血脂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ALT、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珐特联合易善复对改善脂肪肝及肝功能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调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到枣庄市立医院健康查体确定为轻、中度NAFLD,但血脂水平分层标准在"合适范围"的患者100例,治疗组8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12周;对照组20例与治疗组均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连续观察12周。[结果]治疗12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CT比值,治疗组由0.70±0.23改善为0.91±0.25(P〈0.01)。[结论]调脂治疗对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牛胎肝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135年12月-2007年12月的58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生活干预,治疗组在生活干预基础上加复方牛胎肝提取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脂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肝纤维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对NAFLD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牛胎肝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干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复杂,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等多种病理类型。已经有研究认为安珐特在抗纤维化方面效果较为显著,且有临床资料显示安珐特联合熊去氧胆酸可能具有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可能。本文拟探讨安珐特对于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6.
甘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纯脂肪肝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脏疾病(NAFLK)的一个阶段[1].NAFLD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有关,提示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2],非酒精性脂肪肝预示着中心性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不加以处理,则会导致脂肪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的发生.因此如何合理的处理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机制,寻求NAFLD临床最佳疗效依据,本文作者对近年来NAFLD 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整理,发现NAFLD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二次打击",还有各种损害因子,包括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和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细胞性内毒素等细胞因子,共同促进了NAFLD的发展.针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包括常规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外,还包括肝细胞保护剂、抗氧化剂、抗毒性细胞因子等.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肝(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与饮酒、嗜肝病毒感染等明确的病因无关,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病程发展分为单纯件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4个病理过程。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行出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活血化肝煎”与西医常规疗法(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96例,其中男56例、女40例;年龄19.5~65.8岁。按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活血化肝煎"1剂/天,水煎400ml,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2粒,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发展过程。方法轻度脂肪肝组(A组)、中重度脂肪肝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各50人,检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瘦素(LEP)和脂联素(ADPN),并进行比较。结果 A、B组BMI、WHR较C组明显升高(p<0.05),B组BMI、WHR较A组明显升高(p<0.05)。A、B组TC、TG、LDL-C、LEP较C组明显升高(p<0.05),A、B组HDL-C、ADPN较C组明显降低(p<0.05);B组TG、LEP较A组升高(p<0.05),B组ADPN较A组降低(p<0.05)。LEP与TG呈正相关,ADPN与TG呈负相关。结论 LEP、ADPN在不同程度NAFLD中均有表达;随着NAFLD程度的加重,LEP升高和ADPN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158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铁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等各指标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分为NAFLD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血脂、血糖、尿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情况。结果NAFLD组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尿酸、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与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显著相关(r=0.260、0.299,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NAFLD患者肝损的一个有效指标,并在NAFLD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NAFL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对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在NAFL发病中具有独立的致病作用,并可能是NAFL肝纤维化形成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瘦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肝纤维化发生与发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NAFL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对血清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轻、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依次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在NAFL发病中具有独立的致病作用,并可能是NAFL肝纤维化形成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磷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了解NAFL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采用酶法测定血清磷脂(PL),并以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PG)及肝酶等作为其他观察指标。结果NAFLD组血清磷脂值为(250.23±55.24)mg/dl,对照组为(229.23±39.03)mg/dl,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12,P<0.01)。NAFLD组TC、TG、VLDL-C、FBS、ALT、AST、GCT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FLD组AKP高于对照组(P<0.05)。而NAFLD组HDL-C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磷脂的代谢障碍造成血清磷脂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和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公务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病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09年8月~2010年8月期间公务员体检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层卡方分析两民族NAFLD与MS各组分,体检内容包括血压、体重指数、腹部B超、空腹血糖、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功能(ALT、AST、GGT)。结果 NAFLD总的患病率为34.09%,汉族和维族分别为33.7%和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MS各组分中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向心性肥胖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FLD与MS各组分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按体重分层后,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各组分均与NAFLD相关;乌鲁木齐市汉族和维族公务员脂肪肝的患病率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两民族的肥胖人口比例不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蒙古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建立并评价蒙古沙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方法选取20只雄性蒙古沙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高脂饲料及正常对照饲料喂养。每周观察两组沙鼠的饮食、体重、皮毛、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的变化;造模12周后获取血液及肝脏标本,用于血清转氨酶、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肝脏病理学的观察,从而评价模型的成模情况。结果模型组的体重明显重于同期正常对照组的体重;造模12周后,模型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糖等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模型组肝脏出现较为明显的脂肪变性,而正常对照组肝脏无异常发现。结论运用高脂饲料喂养蒙古沙鼠12周初步复制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出人类非酒精陛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具体病理生理过程以及肝脏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糖代谢与血清脂联素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我院140例门诊确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根据糖耐量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及糖代谢异常组,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所有体检者的IBM、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脂联素含量。结果①NAFLD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5.7%。②NAFLD患者血清脂连素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合并糖代谢异常者下降更明显,肝功能损伤也更严重。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糖代谢异常与NAFL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OGTT及血清脂联素检测,有望作为临床评估NAFLD程度及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组)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身高、年龄、性别、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结果:NAFLD患者高发年龄在40-60岁之间,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NAFLD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FPG、TG、LDL-C、ALT、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进行临床生化和超声检查,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糖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以3647名NAFLD患者与同时参加体检的6338名非脂肪肝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985名企业退休人员体检检出NAFLD3647名,患病率为36.5%。NAFLD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氩酶(ALT)、空腹血糖(FB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FLD组中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超重、肥胖、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将NAFLD的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MI(OR=1.785,P=0.000)、TG(OR=1.712,P=0.000)、FBS(OR=1.157,P=0.000)、TC(OR=1.138,P=0.005)、身高(OR=1.105,P=0.005)、ALT(OR:1.013,P=0.000)、DBP(OR=1.008,P=0.031)与NAFLD相关,而促甲状腺索(TSH)未能进人模型(P=0.631)。结论企业退休人员NAFLD的患病率高,NAFLD与糖脂代谢的多项指标相关,而TSH与NAFLD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锻炼的9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应用罗格列酮、维生素E、罗格列酮联合维生素E三种方法治疗,疗程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血脂水平(TG)、NAFLD超声形态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肝功能、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其中肝功能(ALT、AST、GGT)改善尤为明显(P〈0.01)。治疗后三组肝功能、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改善优于维生素E组及罗格列酮组(P〈0.01),TG改善亦优于其他两组(P〈0.05)。维生素E组、罗格列酮组、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53.33%,66.67%,90.00%;联合组与罗格列酮组、维生素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4.812,P〈0.05;字2=9.932,P〈0.01)。结论:罗格列酮和维生素E联合治疗NAFLD安全有效,且联合治疗的效果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