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治疗方案为参一胶囊+恩度+化疗(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对照组22例,仅采用化疗(化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3~4周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期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RR)分别为41.6%、40.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68.2%;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6.5月和5.1月,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79.1%和63.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治疗组化疗耐受性以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一胶囊+恩度+化疗对于延长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PFS以及一年生存率有一定趋势;化疗联合参一胶囊以及恩度可以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和中青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预后和毒副反应。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70岁的肺癌患者(老年组)和同一时间随机选择的50例〈70岁肺癌患者(中青年组)分别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结果老年组有效率37.5%,中青年组有效率38.8%,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8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1.3%、6.3%,中青年组中位生存期11.3个月,1年、2年生存率28.6%、4.1%,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Ⅲ及Ⅳ中性粒细胞减少老年组34.0%,中青年组30.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不是影响肺癌患者疗效、预后和毒副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于第1个化疗周期同步放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依托泊苷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化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纵隔淋巴结及肿块消失率、毒副作用发生率,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纵隔淋巴结消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肿块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贫血、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肿瘤细胞凋亡,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在老年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4例经病理确诊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男52例,女42例;中位年龄73岁。观察组接受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对照组只接受SOX化疗方案治疗。评价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5),两组总生存时间(OS)无显著差异(P=0.07)。观察组血液学毒性、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SOX化疗方案联合复方斑蝥胶囊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延长PFS,优于单纯化疗,减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M1 (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患者肺癌组织中RRM1的表达,统计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RRM1阳性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不同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及病理分期患者的RRM1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RRM1阳性表达者RR、DCR及PFS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对照组RRM1阳性表达者RR、DCR及PFS与阴性表达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RM1的表达与吉西他滨化疗疗效相关,可作为晚期NSCLC选择吉西他滨的依据,RRM1高表达者应避免吉西他滨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一线化疗药物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自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6例,分别接受三种一线化疗药物联合顺铂治疗,分为紫杉醇+顺铂(TP)、吉西他滨+顺铂(GP)及多西紫杉醇+顺铂(DP)三个治疗组.并根据每日吸烟量分为吸烟组及不吸烟组.RECIST评分评价疗效及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老年晚期NSCLC患者疗效及影响因素对比中,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54.8%,GP治疗组DCR为51.5%,TP治疗组DCR为51.7%.三组之间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吸烟组DP治疗组DCR为73.3%,GP治疗组DCR为77.7%,TP治疗组DCR为70%,三组直接对比无统计学差别(P>0.05).吸烟组DP、GP及TP的疾病控制率与非吸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发现,吸烟组白细胞下降73例(78.5%),不吸烟组白细胞下降46例(86.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心功能障碍21例(22.6%),不吸烟组心功能障碍17例(32.1%),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而相对于吸烟组患者,非吸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也少于吸烟组.  相似文献   

7.
徐浩  杨涛  周敏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0):765-767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和顺铂)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艾迪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有效率、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机体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0.0%和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KPS评分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改善率分别为36.8%和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抗肿瘤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保护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均经一线含铂双药化疗方案治疗失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单用阿帕替尼治疗,B组患者单用多西他赛治疗,C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3组患者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3~4级毒副作用发生率,化疗前及2个化疗周期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结果 3组患者客观反应率(O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A组、B组(P0.017),而A组与B组患者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C组患者中位PFS长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患者中位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3~4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3组患者VEGF、MMP-9、CEA、CYFRA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化疗周期后C组患者VEGF、MMP-9、CEA、CYFRA21-1低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VEGF、MMP-9、CEA、CYFRA2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化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可,可有效延长患者PFS,抑制肿瘤进展,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盐酸埃克替尼在其耐药患者后续化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盐酸埃克替尼耐药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化疗+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化疗组和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分别为5.7和6.9个月,19.4和18.7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43.5%、34.8%,P值为0.546,两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6.9%,95.7%,P值为0.086,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吸烟患者埃克替尼治疗PFS均值为5.8个月,不吸烟患者PFS为9.8个月,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组的疗效与吸烟及性别关系不大(P0.05),联合组吸烟患者和不吸烟患者PFS、OS分别为4.8和8.3个月(P=0.004)、13.0和22.3个月(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PFS、OS分别为5.3和8.2个月(P=0.041)、13.7和22.5个月(P=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埃克替尼耐药后年龄和靶向治疗耐药时间长短对两种治疗方案疗效影响均不大。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埃克替尼治疗耐药后继续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相仿,不吸烟及女性患者在耐药后继续埃克替尼联合化疗较吸烟及男性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邱少敏  万莉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6):1092-1093
目的评估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卡铂、奈达铂对晚期肺鳞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84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8例,分别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紫杉醇联合卡铂、以及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每21天为一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紫杉醇联合顺铂、卡铂、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有效率分别为57.14%、53.57%、28.57%,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有效率优于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联合顺铂与其联合卡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相当,P>0.05。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紫杉醇联合卡铂组血小板减少最明显,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组则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卡铂可作为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而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可能更适宜晚期肺鳞癌的年老体弱者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法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剂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一线应用阿法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54例,其中30 mg小剂量组26例,40 mg常规剂量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无病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减少剂量及停药比例和毒性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和常规组之间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s,ORRs)、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s,DCRs)、中位PFS和估计OS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组中阿法替尼减量率和停药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毒性反应中腹泻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少初始剂量的一线阿法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是一种可行的治疗策略,适当降低初始剂量并不影响近期和远期疗效,但可能减少患者中途减量和停药的发生,并降低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洪滨  王婉茹  马业罡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46-204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择NSCLC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常规化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毒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1年总生存率(58.6%)与1年内肿瘤无进展生存率(20.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7.6%,3.4%)(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SCLC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两组,试验组接受奈达铂+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单药化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总生存时间(OS)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0%和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4.2个月和4.0个月,中位OS分别8.8个月和8.1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4%和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多西他赛单药相比,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NSCLC,可提高DCR,但未延长PFS,未显著增加OS,血液学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更明显,但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氟维司群联合瑞博西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新洲院区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进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晚期患者15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氟维司群治疗,观察组予以氟维司群联合瑞博西林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并比较2组治...  相似文献   

15.
关虹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56-185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剂量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毒副反应及疗效。方法 6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被分为结果低剂量和常规剂量两组,根据体表面积,前者给予70 mg/m2和20 mg/m2,第1、8天静滴3小时。后者给予90 mg/m2和25 mg/m2,第1、8天静滴3小时。21天为一周期,随访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45.5%与47.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移植、恶性呕吐、脱发等,其他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低剂量紫杉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素β4(Tβ4)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因素及一线含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94例晚期的老年NSCLC患者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β4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实体瘤客观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化疗效果,进行生存随访。分析Tβ4的阳性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在94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Tβ4的高表达率为39.4%(37例/94例)。相关性分析表明,Tβ4的高表达与性别、分化程度、病理类型、TNM分期、化疗方案及T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与化疗疗效(r=0.327,P=0.001)、PFS(r=0.387,P=0.002)及OS(r=0.404,P=0.001)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β4表达为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β4表达水平是化疗反应率及PFS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Tβ4的高表达与老年晚期NSCLC一线含铂化疗疗效及生存期相关。Tβ4对于老年晚期NSCLC一线含铂化疗方案的疗效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7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386例胃癌患者,筛选出年龄≥70岁的患者,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年龄≥70岁者342例(14.3%)。两组之间在性别、伴发疾病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龄冠心病(CAD)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CAD年龄≥70岁173例(高龄组)和年龄<70岁134例(非高龄组)行PC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近中期临床疗效。结果高龄组行PCI的总成功率与非高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9%vs 98%,P>0.05);高龄组死亡率(0.00%)与非高龄组死亡率(1.4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高龄组冠状动脉病变较非高龄组重,支架置入率高于非高龄组(92.6%vs 90.1%)。随访24月,两组间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龄CAD患者行PCI是安全的,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发症及近中期疗效与非高龄患者比较无差异。PCI同样是高龄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单药一线培美曲塞联合或不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共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4周为1周期;同时给予薏苡仁油注射液10 g,第1天至第15天静脉滴注;对照组23例,单药培美曲塞化疗.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RR)分别为41.6%、39.1%,肿瘤控制率(TGCR)分别为70.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治疗组耐受性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晚期NSCLC患者可从单药一线培美曲塞中获益;培美曲塞联合薏苡仁油注射液可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