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编号为ИHB.No.911医书中的二首西夏文药方进行了翻译、释读与考校。这二则药方均为治疗齿疼、牙齿松动出血之方,一为含漱方、一为擦牙方。二方底本来源于某种已亡佚的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2.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古佚方"顺气化痰丸"为治冷痰、呕吐、不能下食之方,组方为"干生姜、木香、附子",本方所载3味药,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木香行气止痛、祛风活血、温中和胃,香能通气,和合五脏,为调诸气要药。3味药均有助阳散寒、调和脾胃、宽中顺气之功效,合乎本药方主治冷痰、呕吐、不能下食之证。查检现存汉文医籍,并无与本西夏文药方吻合者,但医籍中"干生姜、木香、附子"同时入药之方甚多,亦多为调和脾胃、宽中顺气之方。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古佚方组方合乎中医传统辨证医理,所载药物、剂量、炮制方法及行文等均与一般汉文医药传统相同,故本西夏文药方所依据的底本可能为某种已佚的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3.
黑水城出土"HF249A背"文书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其图版收录于《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第三册中。该文书内容被判定为药方,但其字迹漫漶不清,有一定的辨识难度,未受到以往学者重视。经过与传世医籍多方对比后发现,文书所载药方实为"快气汤"医方,此方内容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世医得效方》所载"快气汤"相关内容,故该文书可重新命名为"快气汤医方残片"。快气汤可见于多部医籍,其组方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加减,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4.
梁松涛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761-1762
该文首次对黑水城出土的一则西夏文药方进行翻译、释读与考校,认为此药方为调和脾胃、补中理气之"人参半夏散"方,其组方为"人参、南荆芥、黄耆、青皮、半夏蒂、槟榔、白术、五味子、天门冬、柴胡、茯苓、山楂、麻黄根",此西夏文药方所依据的底本应为某种已佚汉文医籍。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安医家所著医籍卷帙浩繁,医籍所载治疗痹证效方繁多。利用数据频数分析与频繁集技术,对新安医籍所载治疗痹证方中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安医籍所载治痹方虽载药宽泛、但用药集中。新安医家治疗痹证用药特色鲜明、风格独具;强调固本培元、重视调理脾胃;针对病机,重用补虚,重补气血,善化痰瘀,用药轻灵。  相似文献   

6.
梁松涛 《河南中医》2012,32(6):780-781
对黑水城出土的三则西夏文药方进行了翻译、释读、考校,确定此三则药方为治疗肠风泻血之椿皮散、经效散、二黄丸.初步厘清了药方来源并结合传世医籍进行了比较研究与综合考证.认为此三方所依据的底本应为某种已佚的汉文医书.  相似文献   

7.
惠宏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60-2061
英藏斯.碎.181脉法残片,马继兴先生将其辑入敦煌医药文献,拟题为“不知名脉法残片”,这实际上是斯坦因第3次中亚探险所获黑水城遗物。残片内容与成书于1406年的《普济方》之《伤寒门.平脉法第二》部分内容完全相同,可拟题为“伤寒门.平脉法残片”。该残片是否出自《普济方》,决定着黑水城文献的下限是否后移。  相似文献   

8.
《中医杂志》2012,53(13):1170
王季儒(1910-1991),主任医师.山东省历城人,生于名医世家,自幼习儒.后来津随父静斋公学医,在熟读医籍经典著作之后,又博览医书,其中以有关温病医籍为重点.1936年经天津市中医考试合格后,又拜北京名医孔伯华先生为师,随师3载,以其笃志博学而深得孔师之器重.  相似文献   

9.
《圣济总录》为北宋三大官修方书之一,卷帙浩繁,体例完备,以病分门,载方宏富,但是该书载方之药名较前人医籍有所变化。通过对《圣济总录·伤寒门》1015首医方进行逐一考证分析,发现其医方除自身医学成就之外还引源于前人15部经典医籍。但《圣济总录》并不是将前人医方进行简单的摘录,而是在医方之医论、药物组成、药物名称、药物剂量、剂型及炮制方法等方面或有所调整,反映宋代医家对医方新的认识与见解。就《圣济总录·伤寒门》医方药名方面,据粗略统计有45类药物名称较前人医籍发生变化。中药历史悠久,"同药异名""异药同名""药物分化"现象普遍,故在此对药名发生变化之药物进行药名源流考述,考证其药名自汉魏至北宋年间的变化情况,辨章其药名发生变化原因进而揭示《圣济总录》中药物名称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延之,南北朝宋齐间医家。史书无传,确切的生卒年代不详。《中国医籍考》卷三十谓陈是晋初人,著有《小品方》,原书已佚,其佚方保存于《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医心方》中。值得一提的是,秦汉以来的医籍存世者应该较多,但唐代政府只把《伤寒论》与《小品方》两书并列为医家必修之书,足以证明《小品方》的学术价值之高和在当时的影响之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水城出土涉医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其中所载疾病,并经多方面对比参照,认为黑水城出土涉医文献具有典型的藏医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文献中的医疗观念,认为黑水城出土涉医文献对探索当地医学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若干亡佚医籍在《本草纲目》中的引用作为例证,探讨其引用文献的错综复杂情况。《陈氏经验方》《小儿宫气集》《张焕小儿方》、姚和众《童子秘诀》均为《本草纲目》引用书目,今皆亡佚。经考证研究,有些今亡佚医籍当时为李时珍亲眼所见,如《陈氏经验方》;也有可能转引自其他古籍,如《小儿宫气集》《张焕小儿方》和姚和众医方书。《本草纲目》引录前人文献,一般医理内容与之相同,但李时珍有意简略处理文字。推测其或许出于压缩版面,降低出版费用,以益于促使《本草纲目》出版之考虑。《本草纲目》"序例"提及引用书目数量统计与正文所载不完全吻合,不能依照"序例"确定其具体引用文献的数量。《本草纲目》保存了诸多亡佚古医籍之佚文与相关线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对隋末唐初的重要医籍《诸病源候论》中所载导引法试作分类、评析,并以此为据试对导引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阐述。《病源》是隋唐之前导引法集大成之医籍,以此为依据来阐述导引法的内涵和外延,自然是可行的。但仅凭一部医籍来立论,毕竟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则扩大范围,摘录了两汉至明清有关医籍中与导引相关的代表性记载,加以评析,进而对前篇文章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再述导引之内涵和外延。导引法的内涵:在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以调理内在气机为主,兼以锻炼外在筋骨皮的中国传统的防病治病方法;外延:中华民族自古原创并沿用至今的多种常用的保健养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郭淑云教授从脾论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花花  郭淑云 《光明中医》2009,24(12):2243-2244
吾师郭淑云教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精研医籍,学验俱丰,行医从教三十余载,曾师承国家级名医李振华教授,尽得其真传,且有所发挥,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笔者有幸能师从郭淑云教授,受益匪浅.现将吾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述之如下,以与各位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15.
《古今名方》是一部医方类书,由杨蕴祥、刘翠荣两位老医师合编,于1983年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两年来已重印2次,深受国内外读者欢迎。作者从四百多种古今医籍中精心筛选,共辑录临床实用、功效卓著之方1,481首而成此书。笔者两年来多次拜读,认为该书资料丰富,文字通俗,言简意明,查阅方便,用之于临床,疗效显著,堪称为医方类书之近代佳作。现简谈读后感于下: 一、选方严谨,精粹实用历代文献,方书最多,所载之方,或博或约。博者如《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  相似文献   

16.
“吕细”最早出自《流注通玄指要赋》,其中只载其主治,未对定位进行描述,因而古今医籍对其定位存在严重分歧。通过古今医籍进行考证后发现“吕细”穴存在四种争议,通过深入挖掘分析穴位名称的演变、归经、主治,最终考定其为“太溪穴”之别名,定位在“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  相似文献   

17.
中医医籍辑录体目录以《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为代表。对比这3种医籍考不仅可以了解它们各自的特色,也能为更好的利用这3种医籍目录提供便利,同时可以为相关目录的著录提出一些建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3种医籍考在写作时间、收书取材、著录目的与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差别。《医籍考》为另两本目录书的著录提供了借鉴,《宋以前医籍考》更侧重版本上的记述,而《中国医籍通考》则扩宽了收书时间与范围。从对比中还可以了解到不同中医书籍在所有书籍中的地位,同时也可以发现这3种医籍考在医籍分类与材料删减方面同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伤寒论》载黄连阿胶汤方只少阴篇第303条一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现通过古今医案例统计分析归纳黄连阿胶汤证的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探讨敦煌遗书及古医籍中与升麻汤同名方用药配伍规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检索搜集清代以前古医籍中出现的同名升麻汤方剂,采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将筛选出的108首方剂涉及中药122味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及核心组合,最终重组7首新处方。结论:1敦煌遗书及古代医籍中同名升麻汤组方主要核心药为升麻、甘草、黄芩、大黄、栀子和白芍等。2《敦煌古医方》升麻汤由5味核心药升麻、甘草、黄芩、大黄、白芍加当归、枳实组成。3《敦煌古医方》和《千金翼方》中升麻汤药物组合相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古代医籍记载之癫狂病症状做了论述。文章指出,古代医籍所载之癫狂病症状,多以精神分裂症(简称精分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简称分裂情感症)为主的重性精神病。《内经》对躁郁症躁狂之描述形象生动,虽误将抑郁症状作躁狂病因,然点清了符合临床实际的心性、肝性两大类症状;对分裂情感症之记载虽有部分症状阙失,然对躁狂火盛转阳明腑实后出现之重度狂乱记述形象鲜明;然精分症之记载较少。之后之《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则记载了大量该症偏执型后段症状。嗣后,甚多医籍多系抄袭上述三书有关癫狂病之症状记述,鲜有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