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卒中后抑郁症(PSD)乃本虚标实证,与正气亏虚、肝郁气滞、瘀血痰浊等关系密切。PSD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发展较快,具有疗效显著、个体化强、方法多样、应用安全、无明显毒副反应等优势。目前还存在着PSD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不统一、中药复方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药物疗效偏于笼统、药物具体作用环节与作用部位不明确等问题。今后应加强基础研究,规范科研设计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于金栋  曹世强  吕丽柯 《河北中医》2014,(12):1908-191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nt,SHS)是指卒中后并发的以突然出现的肩部疼痛,运动受限,手水肿及疼痛,后期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直至患手的运动永久丧失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影响患肢功能康复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围绕着SHS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仅将近5年涉及中医药治疗SHS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发生于卒中后经量表测定证实有抑郁情绪或处于抑郁的状态,是脑卒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5%~80%,大部分为轻一中度。由于传统的及目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成瘾性及禁忌症等缺陷,严重影响了临床的治疗和依从性,因此中医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优势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产的关注。近年来,中医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丰富的经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琛 《河北中医》2011,33(6):950-952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妨碍其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1]。抑郁症是以思维迟缓、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意志减退4种症状为特点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多疑易惊、悲忧善笑、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等,严重影响了中风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主要采用内治、外治及内外联合治疗,多围绕脏腑辨证和气血痰瘀辨证,治以疏肝理气、调和肝脾为主。内治多自拟方药或以加味逍遥散、当归芍药汤、温胆汤等经典方化裁,外治主要有普通针刺、耳针、头针、腹针、穴位贴敷等,均可改善抑郁症状并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李海松  杜娟 《光明中医》2012,(10):2135-2137
本文通过近年来中医对卒中后抑郁的认识,在浅析病因病机的基础上,着重从辨证论治、专方治疗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综述。从而可知,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病人康复,具有疗效相对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是作为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手段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索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吞咽功能障碍是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更有优势。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 2010-01—2020-06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对体针、头针、项针、舌针和醒脑开窍针刺选穴组方特点,深刺、芒针刺法特色,针刺联合中药、针刺联合现代康复训练等综合疗法整理回顾,以求反映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多样性及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王东梅  段华 《中医研究》2000,13(3):40-41
本文综述了近10年中药复方、单味中草药、针灸等治疗抑制郁症的临床进展,提示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大有潜力,单味中草药及针灸治疗亦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中风发病率的增高,中风后抑郁症也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医学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本病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1病因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药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epression,PSD)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中风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悲观,失眠,烦躁.食欲改变,精力减退,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患者精神忧郁、情绪低落等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1.
肿瘤抑郁症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抑郁症即肿瘤相关性抑郁或癌症相关性抑郁,是由癌症诊断、治疗及其合并症等导致患者失去个人精神常态的情绪病理反应。其发病率国外为3.70%-58%,国内为25%-75%,甚至有学者认为几乎90%的癌症患者遭受抑郁的长期折磨。肿瘤抑郁症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疼痛敏感性,加重不良反应,提高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的风险,降低生活质量,使生存期下降10%-20%左右,甚至有些肿瘤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可能不是肿瘤而是抑郁症。迄今仍有20%-25%的癌症患者并未意识到患有抑郁症,致使经常就诊或住院,增加了医疗费用。而经过有效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的有效率可高达80%-90%,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元方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治疗组70例予复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70例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8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HAMD评定,以HAMD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 2组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4、8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7.1%,对照组72.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7.1%,对照组2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元方治疗PSD疗效确切,改善抑郁症状,不良反应少,优于传统方剂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3.
郁证病因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研究发现抑郁的机制可能与NE及5-HT之间的平衡发生改变及DA代谢的降低有关.指出对抑郁症诊断标准不统一规范,疗效评价有很大随意性,缺乏在充分认识发病规律的基础上加以辨证分型.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对抑郁症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芳 《光明中医》2011,26(6):1299-1301
抑郁症属于现代医学中精神病的范畴,在中医学中没有这样的病名,但对其早有认识。一般将其归属于"郁证"、"不寐"、"脏躁"、"百合病"、"热入血室"、"蓄血"、"奔豚气"等病的范畴。1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相似文献   

15.
魏洪生 《河北中医》2008,30(9):1003-1005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c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LIJ.中风后抑郁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影响患者的认知、言语功能和家庭、社会能力的恢复以及生命质暈的改善,也会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增加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对PSD患者进行系统的抗抑郁治疗已成目前中风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ason,PSD)是常见的脑中风后并发症,会严重的影响中风患者主动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延缓神经功能恢复过程,故治疗PSD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直以来,现代医学多采用抗抑郁药治疗本病,但皆因其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使患者难以坚持用药[1].与此同时,中医药在治疗PSD方面却越...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概况。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活动能力减退、思维与认知功能迟缓为临床主要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中医药疗法立足于整体调节,有辨证分型治疗、基本方加减治疗、单味中草药治疗、针灸疗法、心理疗法等诸多治疗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参考文献29条。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症属情感性疾病,证见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严重时可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目前国内外治疗本病的方法和药物均有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卒中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极易形成卒中后肢体痉挛等后遗症,而卒中后肢体痉挛临床表现为肢体强硬、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行动生活。针刀作为一种针与刀相结合的新式针具,因其同时具有疏通经络、恢复力学平衡等作用,常被用于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通过分析归纳近年来针刀治疗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报道,获得对针刀疗法发展的思考和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激源的增多,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