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急救中心住院医师技能培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准备去急救中心轮岗的78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采用医学模拟教学方法进行轮岗前技能培训,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住院医师的技能考核成绩,同时进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及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结果实验组住院医师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6.431,10.091,12.131,10.501,6.063,4.637;P 值均小于0.01)。实验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方法中各项内容满意率均在80.0%以上(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医师平均适应临床工作时间为(5.8±1.23)日,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31)日(t =13.15,P〈0.01)。结论在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采用医学模拟教学,有效提高了120急救分中心住院医师技能考核成绩及培训满意度,并缩短了住院医师平均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儿科医护人员120人为研究对象,分4批完成理论培训后再进行新生儿复苏操作练习。前2批设为对照组,由培训教师根据复苏流程示范操作步骤及要领后,以个人为单位练习,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后2批设为研究组,采用参与式反馈教学法,按照团队案例模拟操作→观看操作过程→反馈讨论的流程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分别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操作,团队合作能力成绩及培训满意度。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34.27±2.26)分和(33.68±2.3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操作成绩分别为(36.15±1.46)分和(34.79±2.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团队协作能力分别为(35.78±1.26)分和(33.63±1.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学习兴趣、操作主动性、对知识的掌握及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00、0.000)。结论 参与式反馈教学法用于新生儿复苏培训,能明显提升学员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边看边练习教学(practice while watching,PWW)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心肺复苏培训中的教学效果。对196名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应用PWW教学法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培训后住院医师的成绩明显提高,住院医师对PWW教学方式的满意率为100%。PWW教学方式可以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增加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探讨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中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和培训方法。方法 选取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196人,应用边看边练习教学法(practice while watching,PWW)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培训和考核标准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标准,比较培训前后的成绩,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住院医师既往心肺复苏情况和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 100%住院医师既往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住院医师培训前的理论成绩和技能合格率分别为65.42±10.46分和8.16%,培训后成绩分别为92.35±11.24分和96.93%较前明显提高,98%的住院医师认为心肺复苏非常重要,应定期进行复训。结论 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心肺复苏成绩较差,应用PWW教学法可以提高心肺复苏成绩,同时应定期复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设定病例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应用高仿真模拟人,将68名临床实习学生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34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C组(case组)34名,采用设定病例教学法。进行考核和问卷调查,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训练前(摸底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成绩均优于训练前成绩(P〈0.05);C组训练后成绩与A组训练后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组成绩优于A组(P〈0.05)。结论模拟教学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设定病例教学方法在模拟教学中可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低年资外科住院医师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培训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心外科学习的低年资(工作年限< 3年)住院医师133名,纳入对照组65人和观察组6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法:教师讲解?邛示范?邛学员练习?邛教师辅导;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教师讲解?邛示范?邛学员练习?邛教师辅导?邛情景模拟。两组培训前后进行CPR理论及双人操作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组内及组间考核得分差异。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入组对象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两组的CPR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提高,且培训前、后两组组内理论及CPR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培训前两组间理论及CPR操作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间CPR操作成绩比较,观察组[(84.62±3.9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9.68±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两组间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课堂授课和情景模拟教学均能提高外科低年资住院医师CPR理论及技能水平,但情景模拟教学在改进学员CPR操作表现方面比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评价高仿真电脑模拟人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挪威Laerdal公司生产的SimMan4000综合模拟人和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METI)生产的高仿真电脑模拟人(HPS)对210名医生进行心肺复苏、各种恶性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的处理模拟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医生反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学员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平均分数分别为65.41±24.36和75.62±24.65,培训后分数分别为88.37±22.45和88.23±21.46。学员经培训后心肺复苏能力明显提高(P〈0.05)。99.5%的学员认为高仿真电脑模拟人在心肺复苏和危重病抢救教学中有非常大的作用,97.6%认为应用HPS培训可以培养团队精神。结论高仿真电脑模拟人在医学教育中可发挥巨大作用,它具有无风险、可重复、可控性、培养团队精神等优点,可以明显提高培训成绩,有利于我国医疗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PBL联合场景模拟在全科医师规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有助于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2018级规培全科医师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20人(采用PBL联合场景模拟教学)和对照组20人(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实战模拟和分析总结等环节,进行4课时的CPR培训;对照组通过课堂授课、教学查房、分析讨论、技能培训等环节,进行4课时的CPR培训。对两组学员进行相同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并实施统一的问卷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考核与调查数据,组间比较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7.5±4.3)分,高于对照组的(81.2±4.7)分;实验组学员的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91.0±1.5)分,高于对照组的(83.1±1.8)分;两项成绩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结果显示,认为所受教学方式对促进自身各项能力较为“显著”的实验组学员数量,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场景模拟能有效提高规培全科医师CPR教学质量,利于学员完善临床思维和增强综合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对28名护士通过设置抢救场景、纠纷现场等模拟场景,由护士扮演各种角色,分别对护士进行的培训和考核。结果:培训前后两组综合理论知识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急考试情况:平均成绩为(85.3±7.0)分。结论:情景模拟的培训方式应用于护士培训中,无论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卓强  王润娟 《西部医学》2012,24(10):2041-2042
目的了解高校医务人员对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对成都市大中专院校医务人员174名进行急救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紧急止血法(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和心肺复苏术,将对培训前后急救技能水平考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医务人员紧急止血法平均分数为(61.51±12.71)分,培训后分数为(88.59±6.56)分;培训前心肺复苏平均为(58.01±14.17)分,培训后为(88.47±8.18)分,医务人员经培训后紧急止血和心肺复苏能力显著提高(P〈0.05)。结论高校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e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在医务人员临床思维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医务人员培训前及培训后考核成绩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系统培训练习后考核成绩为(82.524±11.078),明显高于系统培训练习前的(59.047±26.89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e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可将临床技能与临床应用融为一体对参训者进行培训,以提高临床综合思维、判断能力和综合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表象训练对临床医学生微创外科抓持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表象训练进行微创外科抓持技能教学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应用表象训练后微创外科抓持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方法 36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表现训练组(n=12)、常规教学组(n=12)、对照组(n=11),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微创外科抓持技能的培训,在统一的考核标准及条件下进行考核,得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象训练组培训前考核成绩[(16.18±5.73)分]和培训后考核成绩[(79.47±22.05)分]有明显差异(P<0.001),培训后考核和2周后考核成绩[(89.32±31.56)分]无明显差异(P=0.283);常规教学组培训前考核成绩[(17.47±8.33)分]和培训后考核成绩[(57.18±21.83)分]有明显差异(P<0.001),培训后考核和2周后考核成绩[(42.27±24.64)分]有明显差异(P=0.048);对照组培训前考核成绩[(18.19±4.74)分]和培训后考核成绩[(38.04±19.13)分]有明显差异(P=0.003),培训后考核和2周后考核成绩[(23.71±15.71)分]有明显差异(P=0.034).运用ONE WAY ANOV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与表现训练组相比较,培训前考核,常规教学组(P=0.632)和对照组(P=0.464)均无明显差异;培训后考核,常规教学组(P=0.014)与对照组(P<0.001)均有明显差异;2周后考核,常规教学组及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均P<0.01).结论 表现训练能明显提高微创外科抓持技能培训效果,改良学习曲线,且有较好的持久性,在教学中易于实施,学员易于掌握,是未来微创外科技能培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循环式技能培训体系并评价其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妇产科循环式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以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期间依次在我院实习的两届临床专业8年制医学生共104人为研究对象;2006级共50人为实验组,2005级共54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接受内容一致的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在实验组中应用循环式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即入科前技能试卷考核——模具技能练习——对真实患者操作——出科时再次技能试卷考核。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时实习技能考核成绩,并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实习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70Vs85.02,P〈0.05)。临床实习前,实习组学生妇科与产科技能考试成绩分别为(77.04±10.35)分与(45.61±14.42)分;临床实习培训后,其出科时成绩分别为(84.59±10.10)分和(68.78±10.83)分;实习前后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环式临床技能培训体系促进了学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中掌握专业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介入模拟器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周围血管介入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进修医师30人,随机分为模拟器CBL组(15人)和传统教学组(15人)。模拟器CBL组采用CBL教学并结合使用血管介入模拟器,传统教学组采用固有培训方式。培训后对两组进修医师实施理论考试和真实环境下操作技能考核;并向模拟器CBL组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进修医师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模拟器CBL组进修医师理论成绩平均为(84.5±7.7)分,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2.6±8.7)分(P=0.024);模拟器CBL组进修医师技能成绩平均为(85.3±9.3)分,高于传统教学组的(70.2±10.2)分(I^2=-0.013)。模拟器CBL组医师平均操作错误率、术中造影剂平均使用剂量、平均造影时间、术中X线平均透视时间、术中X线平均累计曝光剂量、单位面积X线累计曝光剂量均少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00%(15/15)的模拟器CBL组进修医师认可CBL结合血管介入模拟器的教学方式。结论 血管介入仿真模拟器结合CBL可有效激发进修医师的学习兴趣.使之较快地掌握周围血管介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虚拟实际技术(virtualreality,vn)在对无介入操作基础的初学者进行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研究方法,将24名无介入操作经历的学员按照年龄、性别、学科背景等因素分为VR组和对照组(各12名)。对照组学员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跟台培训;VR组学员采用模拟器进行培训,之后以助手身份参加1台全脑血管造影术。培训结束后。vR组学员需在模拟器上接受由带教教员实施的造影考核,同时两组均接受由专家盲评的实际血管造影操作考核;都采用改良的手术技能评价量表评分。两组实际造影考核成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VR组的模拟器考核和实际造影考核成绩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vR组学员模拟器和实际血管造影考核的平均成绩分别为(27.6±3.6)分和(26.4±3.8)分,对照组实际血管造影考核的平均成绩为(21.2±3.4)分。VR组实际血管造影和模拟器上造影考核成绩显著正相关(r=0.825,P=0.001),且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结论利用VR培训的技能可以顺利向实际操作迁移,利用VR可以提高无介入操作基础的初学者的脑血管造影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8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4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86.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51.74± 16.55) μmol/L,对照组为(80.96±23.17) μ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3.97±0.13)d,对照组为(5.86±0.1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巴比妥联合蓝光照射治疗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诊断为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60例),2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日龄,民族等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0例采用蓝光照射,观察组60例采用蓝光照射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2组患儿皮肤及巩膜黄染改变情况、住院时间、血清总胆红素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10.62±2.51)d,对照组为(15.10±2.16)d,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8,P=0.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为(315.9±62.3)μmol/L、治疗后为(107.3±12.2)μmol/L,对照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为(313.8±60.4) μmol/L、治疗后为(138.5±16.4)μmol/L,对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3,P=0.872),对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舱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59,P=0.001).2组患儿治疗疗效运用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5,P=0.001).结论 蓝光照射联合应用苯巴妥钠口服可作为难治性或迁延性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治疗手段,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陈树亮  陈泽杰  高华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65-1066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综合疗法对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儿科在2011-01-2012-09间收治入院的132例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研究组患儿实行西甲硅油乳剂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情况、症状消失时间和胎粪排净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80.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和胎粪排净时间分别为(8.1±2.4)d和(3.6±1.3)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2.8)d和(5.5±1.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乳剂联合综合疗法对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黑龙江省全科医师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培训前后的技能考试结果,评价临床模拟技能教学对全科医师临床技能培养的效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黑龙江省全科医师的基本情况并对其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临床模拟教学系统培训的学员的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高,比较培训前后的成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01,P<0.05),18项技能考试前后成绩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临床模拟技能中心对全科医师进行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师的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和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