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39例行乳腺肿块FNAC检查患者的资料,部分进行术后组织学病理诊断对照。结果:恶性肿瘤33例(假阴性2例),诊断敏感性93.9%,误诊率6.1%;良性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306例(假阳性1例),部分行组织学对照,诊断特异性99.2%,误诊率0.8%。结论:FNAC检查对乳腺肿块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病理诊断手段,其方法快捷、简便、可靠,能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方案并部分取代术中冰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诊断妇女乳腺疾病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年来门诊848例乳腺肿块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中有318例手术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对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FNAC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为97.17%,真阳性率为91.67%,真阴性率为98.28%,并对乳腺疾病的种类,乳腺癌的发病部位与年龄病种相互关系作了统计。提出FNAC诊断恶性肿瘤的诊断要点和提高准确率的几点体会。结论FNAC对诊断妇女乳腺肿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增高,存乳腺何块中早期诊断恶件肿瘤具有很首萼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ld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5月门诊和住院的乳腺疾病患者362例,其中201例经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201例经病理组织学对照,良性肿瘤136例,恶性肿瘤65例,总符合率为97.50%,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完全一致的占91.54%,定性(良、恶性)正确而组织学类型不一致的占5.79%,良、恶性误诊率为2.49%.结论:FNAC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独到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的可靠性与局限性。方法对照分析75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FNAC涂片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520例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97.1%,230例良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为98.3%,总准确率为97.6%;假阴性率为2,9%,潜在假阳性率为1.7%,无一例假阳性,总误诊率为2.5%。结论FNAC检查结果可靠性强;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病理组织学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CIN液基细胞学结果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及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74例在我院妇科门诊因宫颈细胞学异常做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ASC+AGC)388例(50.1%);(ASC-H)56例(7.2%);(LSIL)237例(30.6%);(HSIL)93例(12.0%)宫颈活检为慢性炎症289例(37.3%)CINⅠ级301例(38.8%)CINⅡ级100例(12.9%)CINⅢ级(含原位癌)77例(9.9%,重度不典型增生70例,原位癌7例)。宫颈浸润癌7例(0.9%)。有少数病例上皮内低度病变,病理组织学亦为CINⅢ级。细胞学显示高度上皮内病变高发年龄组为30-39岁组,病理活检显示高级别CIN(CINⅡ、Ⅲ级)高发年龄组为30-39岁组,与细胞学组二者相同。结论: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有较高的符合率,对高级别CIN和宫颈癌诊断准确率高,配合病理活检能及早发现CINⅢ级或原位癌,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均应做病理活检,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6.
对67例肿瘤病人进行了手术中组织印片细胞学检查,并对其印片结果进行分析。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5.6%;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7.1%,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4.1%。表明本法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诊断及预后分析中超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80例,均行超声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及卵巢恶性肿瘤分期的价值。结果经病理活组织检查显示,80例卵巢肿瘤中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52例。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94%,特异性93%,敏感性94%,阳性预测值96%,阴性预测值90%。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52例恶性肿瘤中Ⅰ期17例,Ⅱ期13例,Ⅲ期12例,Ⅳ期10例;超声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Ⅰ期检出率94%,Ⅱ期检出率为85%,Ⅲ期检出率为83%,Ⅳ期检出率为90%。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明确恶性肿瘤分期,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陈飞  张煦  马苏美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129-130
目的探讨彩色血流显像与微血管密度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7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血流显像检查,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织的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瘤以Ⅰ~Ⅱ级为主,把Ⅱ~Ⅲ级与0-Ⅰ级肿瘤的术后病理标本以CD105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和彩色血流显像可用于判断乳腺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可作为术前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病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分级的方法描述21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以及53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者的内镜、病理组织学特点。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本组21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级主要分布在Ⅱ~Ⅲ级,占59.8%。病理组织学分级主要分布在Ⅲ~Ⅳ级,占79.9%(r=0.1692,P=0.0122)。经治疗后4周~8个月间,53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内镜分级由治疗前的Ⅲ~Ⅳ级向Ⅰ~Ⅱ级转归,而病理组织学分级Ⅳ级为22.7%(r=0.3007,P=0.0287)。内镜分级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两者间均无相关性。结论本组内镜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描述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以及疗效有不一致性。早期诊断以及近期疗效的判断不仅应依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所见,更应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乳腺疾病多表现为乳腺肿块,对于肿块的定性,目前方法很多,有超声波检查、红外线透照、钼靶摄片、手术活检及针吸细胞学检查(FNAC)等。其中FNAC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一种快速病理检查的好方法。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9月所做126例乳腺FNAC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乳腺FNAC诊断准确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