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医学创新》2019,(32):158-161
目的:观察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AIHA患者,将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白红细胞组(n=42)与洗涤红细胞组(n=42)。去白红细胞组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洗涤红细胞组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比例(Ret)、红细胞计数(RBC)、胆红素(TBIL)]及不良反应。结果:去白红细胞组、洗涤红细胞组总有效率(97.62%vs 92.86%)、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vs 11.90%)及治疗后RBC[(2.72±0.53)×1012/L vs (2.76±0.61)×1012/L]、Ret[(20.57±3.49)%vs (20.34±3.26)%]、TBIL[(40.56±8.12)μmol/L vs (40.29±8.04)μmol/L]、Hb[(71.29±5.43)g/L vs (71.86±6.07)g/L]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BC、H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Re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A患者接受去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当,均可缓解患者贫血症状,改善溶血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分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成分输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b、RBC和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b、RBC和HC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成分输血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类型与输注红细胞制剂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110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抗体鉴定结果分为自身抗体阴性组(48例)和自身抗体阳性组(62例);根据输注红细胞制剂不同种类分为洗涤红细胞组(...  相似文献   

5.
从血清学的角度来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对自己的红细胞和多数供血者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都是不相合的.输血可使溶血加速、贫血加重,并可能发生肾衰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6.
从血清学的角度来说,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对自己的红细胞和多数供血者的红细胞在体外或体内都是不相合的。输血可使溶血加速、贫血加重,并可能发生肾衰而造成死亡。由于这些原因应尽可能避免输血。但有时严重贫血缺氧患者往往需要输血治疗。如因上述原因不予输血治疗,可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经常规疗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人,  相似文献   

7.
溶血危象是血液病的急症之一 ,来势凶猛 ,死亡率高。近期我院收治 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溶血危象患者 ,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 ,4 1岁 ,腹痛、高热、乏力 2天。既往半年前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现合并“浸润型肺结核” ,突然停用激素。入院时查体 :体温 38。 5℃ ,躁动 ,呼吸促 ,2 2次 /分。皮肤黏膜及睑结膜明显苍白 ,巩膜轻度黄染 ,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细小水泡音 ,心率 10 6次 /分。全腹压痛、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 :RBC0 .6 4× 10 12 /L ,HGB17g/L ,WB…  相似文献   

8.
9.
陈宝龙 《当代医学》2016,(30):97-98
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应用不同输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甲组(35例)、乙组(35例)、丙组(36例)。给予甲组患者洗涤红细胞输血,给予乙组患者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给予丙组患者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与丙组患者治疗之后各项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74.3%)与丙组(97.2%)输血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丙3组患者在接受输血后的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均比输血前要多,网织红细胞比输血前低,血红蛋白比输血之前更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研究表明,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取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的临床疗效与采取三洗红细胞输血的疗效相同,但是选择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的治疗方式,效果更好,且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点,总结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手工凝聚胺试验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其中67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阳性,22例阴性,91例Rh血型阳性,7例血型阴性.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洗涤患者红细胞,复检Rh血型后给以血型相同成份血,交叉配合成功.结论抗人球蛋白抗体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易出现阳性,并且干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为减少事故差错应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测定抗人球蛋白抗体,同时应采取手工凝聚胺试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1.
邹丽萍 《当代医学》2021,27(35):23-25
目的 探究血型基因检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最小不相容组(MI组,n=38)与血型基因检测组(BG组,n=40).MI组采用传统"最小不相容"输血治疗原则进行输血治疗,BG组采用血型基因检测的输血治疗原则进行输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HB)值、红细胞(RBC)值、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G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MI组的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B、R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4 h,BG组HB、RBC均高于MI组(P<0.05).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型基因检测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传统"最小不相容"输血治疗相比,血型基因检测输血治疗效果更佳,能显著提升患者输血治疗后HB值和RBC值,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1985年7月~1986年4月我们应用洗涤红细胞治疗2例危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AIHA),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例1 王某某,女,57岁。因贫血、乏力于1985年7月26日入院。查体:体温38.8℃,脉率108次/min, Bp14.7/8.00kPa,重度  相似文献   

13.
<正> 成份输血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几年来我院血库应用洗涤红细胞悬液,治疗溶血性贫血证明对溶贫所致重度贫血或溶贫危像,是有明显疗效的,患者一般输注此悬液2~5次,其贫血程度即大有改善。 洗涤红细胞悬液制备方法简单,不需特殊仪器。操作方法:取新鲜同型血液(1~3天最好)与受血者做配血试验。用大型离心沉淀机,离心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7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均为来我院就诊的患者,其分组的依据为采用不同的输血方法,其中Ⅰ组(n=31)、Ⅱ组(n=28)、Ⅲ组(n=20)的输血方法分别为洗涤红细胞输注、悬浮红细胞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及输血前后的Hb、RBC、网织红细胞及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1)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的较高(P〈0.05);(2)三组间的输血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输血后三组患者的Hb、RBC均显著升高,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而与Ⅰ组比较.Ⅲ组的Hb、RBC、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改善的幅度更大(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条件允许时选择红细胞制剂输注联合应用血液置换,能够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不同输血方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20例)与对照组(n=20例),采用去红细胞悬液输血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输血,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方式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输血,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输血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7.78%,总有效次97.78%;对照组2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71.11%,总有效次数66.6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洗红细胞输血方式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方式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致敏红细胞检出率。方法检测临床诊断疑似AIHA标本135例。用Coomb's凝胶试剂卡对受检标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用单特异性IgG和C3d凝胶试剂卡进行分型。结果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19例,Coomb's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GDAT)阳性24例,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4份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标本进行IgG和C3d分型,其中IgG+C3d型7例(29%),IgG型13例(54%),C3d型4例(17%)。结论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需洗涤红细胞,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检测致敏红细胞灵敏度优于试管法,在AIHA实验诊断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颅内压增高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李坤(附属第一医院)戴凤海(辽宁省武警二支队锦州铁北医院)患者女,30岁。因乏力,面色发黄,头痛2个月,入院前半月加重,伴恶心、呕吐,烦躁,低热来我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肋下2.0cm,脾肋下...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各器官系统均可受累,本病常以发作和缓解相交替,临床表现和病程变化各异。几乎所有病人均有某种程度的血液学变化,易误诊为血液病。现将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JHA)为表现的SLE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 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1岁,最大者41岁,平均年龄为36.4岁。5例中工人3例,农民2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患采取成分输血的护理方法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4例在我院进行成分输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7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实施成分输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