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诊断骶尾骨骨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60例臀部外伤患者,80例摄DR并进行“交响乐”(Multi-scale Image Amplification。MUSICA)后处理,另外80例常规X线摄片,根据图像显示骶尾骨骨折结构及周围软组织和骨折脱位的情况.探讨二者的质量。结果:160例中,80例DR与X线平片对比,DR清晰显示骶尾骨结构64例,周围软组织45例,骨折、脱位29铡,而X线片仅清晰显示骶尾骨结构16例和骨折、脱位14例、软组织显示不满意,漏诊3例。结论:DR诊断骶尾骨外伤比常规X线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X线摄影(d1rect digital radiograph,DR),诊断骶尾骨外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88例臀部外伤患者摄DR并行"交响乐"(Multi-Scale Image Contrast Amplification,MUSICA)后处理,其中40例同时摄X线片.根据图像显示骶尾骨结构及其周围软组织和骨折、脱位的情况,探讨二者的质量.结果:88例中,DR图像清晰显示骶尾骨结构及其周围软组织和骨折、脱位分别为64例、47例和29例.40例DR与X线片对比,DR清晰显示骶尾骨结构27例,周围软组织22例,骨折、脱位10例,而X线片仅清晰显示骶尾骨结构8例和骨折、脱位7例,软组织显示不满意,漏诊3例.结论:DR诊断骶尾骨外伤比X线片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直接数字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是在CR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近几年用于临床的新技术,是常规X规摄影的一大飞跃,由于DR处理器有很强的图像处理功能,调整胶片的分辨力,对比度等,从而使我们的摄影条件的幅度极大放宽,DR对细微病变,组织结构能清晰显示。如:肺的纹理,走行,骨骼的骨小梁的排列,软组织层次,关节的边缘,细小的线性骨折等都能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4.
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成像剂量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比研究非晶硒平板探测器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及计算机x射线摄影(CR)两种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影像质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方法应用DR和CR系统分别对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进行不同吸收剂量的曝光成像。记录每次曝光的体模表面吸收剂量,并将所获取的影像在图像诊断工作站显示器上由4位观片者进行观察,计算影像质量表征因子(IQF)。应用ANOVA检验法统计、比较两种数字化摄影技术的图像质量与吸收剂量的差别。结果与CR相比,DR具有更低的IQF值,对人体组织对比度和结构细节有更好的信息检出特性。两种成像技术产生相同IQF值时,DR系统在体模表面产生的表面剂量比CR系统降低了77%。结论DR技术对于低对比度组织细节的检测好于CR技术。在获得相同影像信息的前提下,与CR相比应用DR大大降低了被检者吸收剂量。  相似文献   

5.
直接数字X线摄影(DR)作为数字影像的重要组成,正在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人体的厚度、密度和组织结构的差异,其射线对比度差异很大。尤以胸部X线摄影最为突出。DR设备具有特殊的成像方式、图像后处理方法和软件,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和临床诊断准确率。而其中组织均衡技术就是利用探测器有很宽的动态范围及特性,将图像分别处理后,把不同密度的组织在同一幅图像内分层次的清楚显示,使诊断信息更多更丰富,以充分提高显示解剖细节或病变组织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X线断层融合摄影与常规DR对骶尾椎骨折的显示率。方法:选择临床怀疑骶尾椎骨折的36例患者,分别行X线断层融合矢状位摄影与常规DR侧位摄影,评价这2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骶尾椎骨图像质量及骨折诊断情况。结果:36例骶尾骨常规DR侧位摄影优质图像率为25.0%,阳性诊断率为23.7%;X线断层融合矢状位摄影优质图像率为83.3%,阳性诊断率为63.3%;2种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骶尾骨骨质结构的显示和骨折的检出,X线断层融合矢状位摄影较常规DR侧位摄影具有更好的能力,可作为骶尾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所占人口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我院门诊资料显示,肥胖女性较易发生尾骨骨折。由于尾骨体积较小,周围软组织较厚,进行尾骨侧位摄影时所成影像显示效果一般不尽如人意。随着CR技术的应用,目前情况大有改善。CR技术在成像后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调节,使感兴趣的部位得到最优的显示。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尾骨侧位摄影的片例,普通摄影76例,CR摄影103例。2方法由于尾骨本身及所在部位的特殊性,所以在尾骨侧位摄影时摄影条件以低kV、大mAs为宜。若kV太高,射线的穿透力较强,使尾骨…  相似文献   

8.
目前数字化X摄影(DR)按探测器类型分平板探测器类和阵列探测器类。DDR清晰度对比度和密度分辨率都比普通X线照片要高。数字化存储、后处理功能的应用使一次数字采集可以多次、多角度、多层面对病人进行诊断,数字化设备的软件使用需要工作人员的经验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航天中兴医疗的DR属于阵列探测器娄型,并且是直接数字化的,不经过碘化铯的介质转换,属于DDRX线摄影。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院引进了柯达公司的DR7100设备以后,为临床提供了较好的对比度,适当清晰的DR图像,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微细结构和微小病灶的检查,避免了漏诊和误诊,给临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这是在普通X线摄影当中的由增感屏胶片系统向数字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DR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DR系统因其影像的采集、显示、转输、存储、后处理等技术的组合使用,操作方便、快捷、减轻劳动强度等优势在临床X线摄影中得以广泛的应用。DR系统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成像参数和各项功能的开发及合理运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作者就DR在胸部摄影中的优势进行了应用研讨,目的在于发挥DR系统的最大功效,为临床医师提供清晰的影像学检查图像。  相似文献   

11.
直接X线数字摄影(DR)影像,由于其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致使一次性X线曝光即可通过各组窗宽、窗位对图像进行调试,克服了常规X线摄影一次曝光后难以同时显示骨与软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使X线诊断更趋于全面、完整,我们单位于2001年7月安装了1台东软DROC1000—23型数字摄影X线机,通过它获得直接数字投照X线照片影像,本文就DR系统在头颈部应用的优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碘化铯/非晶硅数字摄影系统(间接DR)拍摄胸片的适宜管电压。方法(1)分别对60名正常成人拍摄80、100、150 kV正位胸片,由5位放射科医师对比每人的3张图像质量,对多个解剖部位的显示情况和图像总体印象进行评分;(2)分别固定表面入射剂量和出射剂量,对人胸部体模拍摄80、100、120、150 kV正位胸片,对肺内模拟病变进行评分。结果成人胸片和肺内模拟病变的显示均随管电压增高,图像质量降低;80 kV对比度最好,但外观略接近低千伏摄影胸片。结论间接DR拍摄正位胸片的适宜管电压为80~100 kV,高千伏摄影不再适用于DR。  相似文献   

13.
DR摄影(数字摄影)系统应用的推广,使医院放射科的摄影实现了计算机化,但有些临床大夫抱怨说DR片不如以前的普通X线片好用,图像比以前小了,具体长度不好测量,给他们的临床实际测量带来困难与不便,现特介绍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DR数字摄影正被我们放射技术人员所接受、认知、掌握、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5.
骨盆由两侧髋骨及后面骶尾骨围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骨盆各部的摄影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熟练掌握其投照位置,对影像诊断有很大帮助。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骨盆各部的摄影技术作了一些总结。  相似文献   

16.
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外伤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胸部外伤摄影的检查方法、成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在DR双能量减影技术下行胸部摄影的56例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单纯肋骨骨折37例(其中单处骨折26例、多发骨折11例),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8例,正常11例。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可得出3幅图像——标准DR像、软组织像及骨骼像,其成像质量和图像所含信息量是普通单一X线成像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CR与非晶体硅DR胸部摄影曝光剂量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CR床旁摄影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图像数据可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获得清晰度高、对比度强的图像,并储存到PACS网。我院2007年1月至同年11月利用CR床旁摄像2200例,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为阅片医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CR与非晶体硅DR在胸部摄影中入射剂量的差异,探讨两者最优化曝光剂量.方法 应用CR、DR分别别胸部模体行不同入射剂量曝光成像,记录模体表面入射剂量,用CDRAD2.0评估软件计算模体影像图像质量因子反数值IQFinv.CR组、DR组图像IQFinv差异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CR组、DR组各自图像IQFinv与入射剂量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应用ROC曲线分析获取两组最佳图像IQFinv值,并换算曝光剂量.结果 CR和DR组入射剂量和图像质量IQFinv值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893、0.848,P<0.01),并存在线性回归.CR和DR组IQFin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5,P<0.05).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0.893,P<0.001),最佳IQFinv值为3.55.结论 CR、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均随着入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入射剂量相同时,DR系统对于低对比度细节的检测能力优于CR;在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时,与CR相比应用DR可大大降低被榆者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年来乳腺摄影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使乳腺X线图像具有良好对比度和清晰度,其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正确率达85%-90%。乳腺X线钼靶摄影已成为目前诊断乳腺疾病和健康人群乳腺疾病普查的首选检查方法。下面是乳腺钼靶摄影常用的两种摄影体位,内外侧斜位(MLO)和头尾位(C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