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干燥综合征抗原B基因(SSB)在早期心肌缺血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并将手术组心肌标本按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又分为手术缺血组和手术非缺血组,手术组和假手术组老鼠根据设定的时间段又分为0 min、15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 5个亚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每个样本的目的 基因的表达水平(mRNA),同时以大鼠β-actin 基因片段作为内参对照以消除样本误差.结果 SSB基因表达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呈下调趋势,缺血120 min组SSB mRNA表达降低,与0 min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组间SSB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B基因可能参与早期缺血心肌的病理生理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asigin mRNA在早期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缺血心肌(EIM)和非缺血心肌(NI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β-actin为内对照,应用real-time PCR方法 检测0 min、15 min、30 min、60 min早期缺血心肌和非缺血心肌Basig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EIM、NIM、假手术(S0)组心肌和非手术组心肌Basigin mRNA表达在0 min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EIM组在心肌缺血15 min、30 min和60 min较0 min时Basigin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IM组和SO组在不同时间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IM组和NIM组在30 min、60 min时Basigin 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sigin在缺血30 min参与心肌的病理生理过程,Basigin在鉴定早期心肌缺血死亡的案例中有十分重要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霍玉娥  刘胜辉  尹博英 《西部医学》2010,22(7):1179-1181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热休克蛋白(HSP70)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和缺血后处理组,每组12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再灌注组:收紧结扎线缺血40 min,放松结扎线再灌注240 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40 min后,再灌注10 s,缺血10 s,连续3个循环,然后再灌注240 min;假手术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HSP70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同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结果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测定:再灌注结束后缺血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肌酸激酶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06.26±48.54)U/L、(914.48±61.37)U/L和(278.62±27.98)U/L(P〈0.05),缺血后处理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心肌凋亡细胞计数:再灌注结束后假手术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5%),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13.9±2.6)%和(21.8±3.4)%(P〈0.05)。③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缺血后处理组较对照组心肌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热休克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盐诱导激酶2(SIK2)对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K2抑制剂组,5只/组(造模前24 h左股静脉注射博舒替尼10 mg/kg)。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自噬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IK2和LC3B、Beclin-1、p62等自噬相关蛋白以及p-mTOR、mTOR、p-ULK1、ULK1相关通路蛋白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自噬小体数量增加(P<0.05),同时SIK2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SIK2蛋白表达减少(P<0.01),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轻,自噬小体数量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VEF、FS值降低(79.33±3.40 vs 38.67±2.49,59.33±5.25 vs 19.33±1.25,P<0.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LVEF、FS值升高(38.67±2.49 vs 59.33±3.40,19.33±1.25 vs 30.67±3.40,P<0.05),3组IVSDd、LVPWDd无明显差别(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增多,p62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62蛋白表达增多(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p-ULK1(Ser757)蛋白表达增多(P<0.01),p-mTOR蛋白表达减少(P<0.0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IK2抑制剂组p-ULK1(Ser757)蛋白表达减少(P< 0.01),p-mTOR蛋白表达增多(P<0.05);各组mTOR、ULK1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K2可能通过mTOR/ULK1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对SIK2进行抑制,可以减少异常自噬,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内结蛋白分布状况与含量的变化。方法:3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及假手术组。缺血组实施手术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后即刻取材,再灌注组缺血后再灌注120 min后取材,假手术组实施同样的手术过程但不结扎。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图像定量分析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结蛋白分布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结蛋白在心肌细胞内的分布较假手术组的有序分布发生改变,变得无序而紊乱,心肌纤维横纹不再清晰,变得断续而模糊。缺血组和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结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组显著低于缺血组(P〈0.05)。结论: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均可造成心肌细胞结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使心肌细胞骨架结构继发破坏,这可能是心肌机械功能异常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泊酚、咪唑安定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时Fos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其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6只,每组12只。分别给生理盐水(A组)、丙泊酚(B组)、咪唑安定(C组)静脉输注,在心肌缺血15min后,恢复心肌血液灌注,分再灌注0、15、30、60、120、240min 6个时相.各时相取2只大鼠,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后取缺血心肌标本作石腊切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os蛋白表达.显微镜下观察阳性产物。拍片。结果:各组组内再灌注30、60、120min阳性表达灰度值较冉灌注0、240min 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A组再灌注30、60、120min Fos蛋白表达均比B、C组增强(P〈0.05).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丙泊酚、咪唑安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Fos蛋白表达.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安全可用的麻醉药.其作用与缺血再灌注时间有关.即在30~120min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明显保护作用.这对临床选择合理时间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杜超  龚明玉  许倩 《河北医学》2013,19(8):1127-1130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苓桂术甘汤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苓桂术甘汤组。辛伐他汀组药量为20mg.kg-1.d-1,苓桂术甘汤组药量为50g.kg-1.d-1,另2组给生理盐水0.1mL/kg。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的TGF-B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苓桂术甘汤和辛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的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辛伐他汀组和苓桂术甘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可能与下调心肌组织TGF—β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黄荫浩  吴翔  陆齐  耿海华 《海南医学》2013,24(24):3589-3592
目的探讨瓜蒌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单纯手术组、低剂量给药组、高剂量给药组、假手术组各12只。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一氧化氮(NO),取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行病理分析及分级。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缺血心肌VEGF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 mRNA表达变化。结果给药组心肌坏死病理积分较组单纯手术明显降低,手术组和给药组大鼠血清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药组血清CK-MB均较单纯手术组降低(P〈0.01),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1);单纯手术组大鼠血清NO明显低于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高于单纯手术组。单纯手术组VEGF及其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增加,给药组缺血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较单纯手术组增加(P〈0.01),高剂量组缺血心肌VEGF及其mRNA表达高于低剂量给药组(P〈0.01)。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能够减轻心梗大鼠缺血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增加心肌损伤大鼠心肌VEGF表达,与血清NO的含量有关,且作用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8):707-70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6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每组10只。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30 min组、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30 min组比较,再灌注1、2 h组、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再灌注2 h组显著高于再灌注1 h组(P<0.05);姜黄素+再灌注1、2 h组较再灌注2 h组大鼠血清ET-1和心肌组织E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 ET-1在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和再灌注阶段表达上调,姜黄素预处理可下调其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injury,IRI)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IRI模型。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美托洛尔实验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8只。连续监测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给药前、给药15min、缺血15min、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120min时的心率;测定再灌注末血清丙二醛(mMondiM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mxidase,GSH—Px)的含量。结果美托洛尔可使再灌注末血清中MDA显著降低(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在大鼠心肌IRI中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及NO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锐敏  周羽竝  熊爱华  扬钦河 《广东医学》2004,25(12):1382-1384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 (SMI)预处理可能对大鼠心肌缺血及NO形成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模型组 (单纯心肌缺血 )、处理组 1(心肌缺血 低剂量SMI)、处理组 2 (心肌缺血 高剂量SMI)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以心电图ST段偏移值作为心肌缺血损伤指标 ,心肌缺血 4 0min时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各时间点的心电图ST段均显著抬高 ,并于缺血 2 0min时达到高峰 (P <0 0 0 1) ,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两个处理组于缺血 2 0、30、4 0min时的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显著降低 (P <0 0 5 ) ,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处理组 1和处理组 2比较 ,血清和心肌组织的NO含量及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能是通过升高NO水平达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c-fos和Bax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参附注射液(SF)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体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35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C组)、生理盐水30 min对照组(IR 30)、生理盐水120 min对照组(IR 120)、SF 30 min组(SF 30)和SF 120 min组(SF 120),心肌缺血40 min再灌注30 min或120 min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c-fos在心肌中的表达量.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心肌Bcl-2、Bax和c-fos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P<0.01);与IR组比较,SF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ax和c-f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 SF对IR心肌保护效应可能与其促进Bcl-2蛋白高表达、抑制Bax与c-fos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刺激迷走神经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作为心肌缺血组(MI,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组(MI-VS,n=25)、缺血+迷走神经刺激+阿托品组(MI-VS-Atr,n=25)和假手术组(SO,n=20)。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Western blot分析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变化。RT-PCR分析Cx43 mRN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MI-VS组室速/室颤发生率(16.0%,4/25)较MI组(52.0%,13/25)显著降低(P<0.05)。冠脉结扎30 min后,与SO组相比,MI组磷酸化Cx43的比例明显减少(P<0.05);迷走神经刺激明显抑制了缺血所致的Cx43脱磷酸化(P<0.05);而阿托品明显阻断了迷走神经刺激对磷酸化Cx43的保护作用。MI组Cx43 mRNA表达均较SO组显著减少(P<0.05);而MI-VS组Cx43 mRNA表达较MI组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发现缺血能够诱导Cx43的分布发生改变,而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缺血引起的Cx43的分布改变。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时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抑制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主要与迷走神经刺激抑制了Cx43的脱磷酸化及其分布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总黄酮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STF预处理组(SSTF组)。SSTF组于术前1周灌服不同剂量SSTF(17.5、35、70mg/kg.d)。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凋亡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比假手术组低(P<0.05),而SSTF预处理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比缺血再灌注组高(P<0.05),缺血再灌注组Bax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高,而SSTF预处理组Bax蛋白表达明显较缺血再灌注组低(P<0.05);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细胞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SSTF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它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蛋白表达进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心肌酶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阐明AT对I/R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3月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I/R组、大剂量AT组(LAT组,10 mg/kg)和小剂量AT组(SAT组,1 mg/kg) ,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制备I/R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谷胱甘肽(GSH)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Fas、Bax及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化学方法检测,与S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CK、LDH和MDA水平升高(P<0.01),NO、SOD、GSH-Px和GSH水平降低(P<0.01);与I/R组比较,LAT组和SAT组CK活性、LDH及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NO水平、SOD、GSH-Px及GSH水平明显升高(P<0.01),LAT组和SAT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与S组比较,I/R组、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Fas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I/R组比较,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I/R组、LAT组和SAT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其中LAT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对I/R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减轻心肌酶学的改变、抑制Fas蛋白的表达及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AAV-rHO-1)基因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心肌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AAV-rHO-1基因组(A-r组,n=12)。基因转染3个月后,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持续灌注100 min,其他各组均平衡15 min,停灌40 min与再灌注45 min,记录各组心功能变化,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检测梗死面积。结果:经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血红素加氧酶在A-r组心肌中有效表达。离体心肌Langendorff灌注时,与I/R组比较,A-r组在复灌后各时间点心功能明显增强(P<0.01),复灌后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复灌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高(P<0.01),梗死面积较小(P<0.01)。结论:腺相关病毒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能有效地转染心肌组织,并在体内稳定表达,AAV-rHO-1转染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葛根素(Puerarin,Pue)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FR组);葛根素预处理组(PU组);葛根素预处理+LY294002组(PU+LY组);缺血再灌注+LY294002组(UR+LY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于缺血前、缺血30 min以及再灌注60、90、120 min时,测定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内压变化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Maximum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velopment and decay,±dp/dtmax);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的含量.结果:I/R组较SH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NO和NOS含量明显降低;与FR组比较,PU组各时间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程度明显减轻,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NO、NOS含量明显增加;PU+LY组与PU组相比各时点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NO和NOS含量明显降低;PU+LY组、FR+LY组与FR组相比以上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1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一氧化碳 (CO)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缺血预处理对其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将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I组 )和缺血预处理组 (IPC组 ) ,检测不同时段右心房血中C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并且在实验结束后取缺血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红素氧合酶 1(HO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I组与NC组相比较 ,右心房血中CO含量在心肌缺血后即见升高 ;再灌后 30min、6 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NC组 (P <0 .0 1)。IRI组组内比较 ,再灌后各时段血中C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前和缺血 30min(P <0 .0 1) ;且在再灌 30min最高。IPC组与同时间点IRI组相比较 ,全血CO水平在缺血 30min、再灌 30min和 90min明显高于IRI组。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IRI组和IPC组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增加 ,且IPC组比IRI组染色更强。结论 HO/CO系统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提高心肌组织HO 1蛋白表达和CO含量可能对发生了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时交感神经刺激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及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分组,心肌缺血组(25只,MI)、缺血+交感神经刺激组(25只,MI-SNS)、交感神经刺激预处理+缺血组(25只,pSNS-MI)和假手术组(20只,SO).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心肌Cx43的磷酸化蛋白及总量表达.RT-PCR分析Cx43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Cx43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MI-SNS组室速/室颤发生率(80.0%)较MI组(52.0%)明显增加(P<0.05),而pSNS-MI组室速/室颤发生率(20.0%)显著降低(P<0.05).冠脉结扎30 min后,与MI组相比(46.7%±6.3%),pSNS-MI组(71.2%±7.0%)和MI-SNS组(73.4%±6.7%)磷酸化Cx43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P<0.05).MI组(1.29±0.14)和pSNS-MI组(1.25±0.13)蛋白总量均与SO组(1.30±0.10)无明显区别(均P>0.05),但MI-SNS组(0.73±0.12)蛋白总量较SO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交感神经刺激能够促进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这可能与其促进了Cx43的降解有关;交感神经刺激预处理能够抑制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交感神经刺激预处理阻止了Cx43的脱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A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阐明AT对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 h模型组 (I30minR2h组)、缺血30 min再灌注6 h模型组(I30minR6h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 h阿托伐他汀组(I30minR2hAT组,10 mg/kg)和缺血30 min再灌注6 h阿托伐他汀组(I30minR6hAT组,10 mg/kg),每组10只。I/R模型制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HIF-α和VEGF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HIF-1和VEGF mRNA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30minR2h组、I30minR6h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增大(P<0.01);与I30minR2h组和I30minR6h组比较,I30minR2hAT组和I30minR6hAT 值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减少(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I30minR2h组、I30minR6h组 、I30minR2hAT组和I30minR6hAT组大鼠HIF-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及HIF-1和VEGF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I30minR6h组大鼠HIF-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及HIF-1和VEGF mRNA水平低于I30minR2h组,I30minR6hAT组HIF-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及HIF-1和VEGF mRNA水平低于I30minR2hAT组(P<0.01);与I30minR2h组比较,I30minR2hAT组大鼠HIF-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HIF-1及VEGF mRNA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I30minR6h组比较,I30minR6hAT组大鼠HIF-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HIF-1及VEGF 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I/R损伤早期能引起HIF-α、VEGF蛋白和HIF-1、VEGF mRNA水平上调,AT可明显上调HIF-α、VEGF蛋白和HIF-1、VEGF mRNA水平,提示AT对大鼠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