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N0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放疗剂量为64 Gy时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有无局部复发,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院80例有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N0期鼻咽癌患者,按中国鼻咽癌2008年分期标准,T1期4例,T2期15例,T3期36例,T4期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其中T1、T2患者采用单纯放疗,T3、T4患者配合单药铂类方案同步化疗。鼻咽大体肿瘤体积 (GTVnx)处方剂量70~74 Gy,颈部未达标可疑阳性淋巴结(GTVnd可疑阳性)处方剂量64 Gy,临床靶体积1(CTV1)处方剂量60~64 Gy,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50~54 Gy,分30次进行照射,照射时间6周。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放疗前后淋巴结的消退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随访率为98.8%。80例患者129个淋巴结,放疗后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CR 117个,PR 6个,NC 6个,有效率95.3%。放疗前后淋巴结消退有意义(P<0.05)。4年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4.6%、95.9%、93.7%。有4例GTVnx内复发,3例出现远处转移。颈部放射性皮肤反应1、2级分别占77.5%、22.5%。颈部纤维化1级占15%。结论 64 Gy的放疗剂量是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转移很好的控制剂量,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0期鼻咽癌颈部未达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区最佳的照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中上颈部存在未达阳性淋巴结诊断标准的N0期鼻咽癌的临床资料,192例的可疑淋巴结区接受52 Gy照射(A组),166例的此区域接受60~64 Gy照射(B组)。采用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率、无颈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Logrank进行差异检验。结果 T1及T2期,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3及T4期,B组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B组的T2、T3、T4期的无颈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但T1期无明显差异。B组的T3及T4期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而T1及T2期无明显差异。结论 T2、T3、T4N0期患者,若中上颈部存在未达诊断标准的肿大淋巴结,应给予至少60 Gy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鼻咽癌N0-N1期患者Ⅱb区淋巴结预防照射剂量CTV60Gy优化至CTV50Gy的安全性以及对腮腺保护的剂量优势和临床价值, 了解PET-CT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短径≥5 mm但<10 m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N0-N1期初治非转移鼻咽癌157例, 其中104例在多模态影像指导下进行上颈部Ⅱb区临床靶区优化, 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颈部淋巴结复发模式, 配对t检验比较剂量优化前后靶区及腮腺剂量参数差异。结果 N1期行对侧单颈Ⅱb区优化60例, 行双颈Ⅱb区优化25例(仅咽后淋巴结转移者);N0期双颈Ⅱb区优化19例。共有3例患者出现颈部复发, 均在高剂量区内。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93.3%, 淋巴结无复发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1%、91.3%、88.5%和80.8%。颈淋巴结复发与鼻咽局部复发有关, 与咽后淋巴结状态无关。14例患者Ⅱb区内有可疑阳性颈淋巴结, 最大横截面短径平均为7.1(5~9)mm, 其中...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首程放疗后578例颈部淋巴结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  徐昕 《肿瘤学杂志》2004,10(5):367-368
[目的]研究鼻咽癌首程放疗后颈部淋巴结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3124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采用60Co分段放射治疗和连续放射治疗后分析淋巴结分期、照野布野、放射剂量及分段治疗问题与颈部淋巴结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淋巴结分期高与颈淋巴结复发有关,N0、N1、N2、N3期复发率分别为12.8%、12.2%、23.7%和27.5%(P<0.001).全颈和半颈照射的复发率分别为19.3%和16.9%(P>0.05).在终止剂量为60Gy和65Gy时,消退剂量45Gy复发率均较55Gy低,分别为12.4%对24.1%(P>0.001)和11.5%对23.3%(P<0.001).连续放疗复发率11.9%,低于分段放疗组的21.8%(P<0.001),分段放疗间隙时间长也与高复发有关(P=0.038).[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与N分期高以及疗程长成正比,靶区漏照或剂量不足也是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长期存活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单治疗组收治的目前仍生存的初治鼻咽癌患者82例,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并通过TPS计划系统测算患者甲状腺和垂体的放疗剂量参数。[结果]全组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为58.5%(48/82)。单因素分析颈部甲状腺的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甲状腺体积、垂体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则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甲状腺平均剂量是放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开展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早期阶段,由于经验不足,放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较高;对于鼻咽癌N0、N1的患者,应当合理设计靶区,保护好甲状腺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计划设计技术在鼻咽癌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范围。[方法]18例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PGTVnx和PGTVnd处方剂量均为70Gy,颈部有淋巴结和无淋巴结处方剂量分别为59.4Gy和54.0Gy,共33次。利用Pinnacle 6.2适形治疗计划系统,一个处方对应一个子计划,根据等剂量曲线分布和DVH图,调整子计划照射野的方向和处方剂量,再将各个子计划融合优化后得到调强计划。根据等剂量曲线和DVH图统计计划肿瘤区(PGTV)和计划临床靶区(PCTV)的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和计划临床靶区的适形度(CI)。[结果]根据RTOG0225要求,计划肿瘤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处方剂量要求,95%PGTV体积的剂量为69.5~70.8Gy,颈部有淋巴结和无淋巴结转移的95%PCTV体积的剂量分别为59.42~61.06Gy和56.50~59.87Gy。完成一个计划设计的时间为2~3h。[结论]多处方剂量融合调强治疗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符合要求,适用于T2N0M0到T4N2M0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计划优化和治疗实施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顺铂和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随机分成两组,顺铂低剂量组39例,顺铂高剂量组37例.两组均接受i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步放化疗化疗方案:低剂量组予顺铂80mg/m^2,高剂量组予顺铂100mg/m^2,均为放疗d1、d22、d43静咏滴注.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灶总剂量:70~76Gy,颈部淋巴结总剂量64—66Gv,颈部预防量50Gy。[结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鼻咽肿瘤及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两组比较近期疗效相似(P〉0.05):中位随访24个月后,2年无转移生存率低剂量组为89.7%.高剂量组为91.9%.2年无复发生存率低剂量组为92.3%,高剂量组为94.6%,无转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以高剂量组稍高.但与低剂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毒副反应比较.Ⅲ/Ⅳ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及恶心、呕吐以DDP高剂量组显著(P〈0.05),其余毒副反应以高剂量组发生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铂80mg/m^2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与顺铂100mg/m^2疗效相似,顺铂80mg/m^2III级以上胃肠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易耐受。  相似文献   

8.
甘氨双唑钠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以及毒副反应。[方法]将4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放射增敏组(A组,放疗加用甘氨双唑钠)和对照组(B组,单纯放疗)。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完全相同,整体挡铅法体外常规放射治疗,鼻咽部DT(68~76)Gy/(34~36)次,6~7周,颈转移淋巴结DT(68~72)Gy/(34~36)次,6~7周,颈部预防量DT56Gy/28次,5~6周。A组在放疗前1h静脉滴注CMNa800mg/m2,每周3次,至放疗结束,B组行单纯常规放疗。[结果]放射增敏组和单纯放疗组放疗结束鼻咽癌原发灶CR率分别为87.5%、59.1%(P=0.028);颈淋巴结转移灶CR率分别为79.1%、45.5%(P=0.018),放疗后2~3个月,颈淋巴结转移灶CR率分别为87.5%、45.5%(P=0.002)。鼻咽癌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达部分缓解时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49和1.40,达完全缓解时SER分别为1.21和1.18。两组患者放疗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MNa能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完全缓解率,降低达缓解时所需剂量,且不增加放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T3~T4N0~N3期鼻咽癌单纯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不同T分期与N分期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56例T3~T4N0~N3期(1992年福州分期)鼻咽癌初治患者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采用面颈联合野照射技术给予单纯常规放疗。原发灶照射总剂量66~80Gy(6.5~8.0周完成),颈淋巴结转移灶照射总剂量60~70Gy(6~7周完成)。结果 全组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66.4%。T3期5年总生存率为69.1%,T4期的为59.0%(P〈0.05);两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以及无转移生存率均无差别。N0、N1、N2、N3期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0%、66.0%、57.6%、29.4%(P〈0.01),N分期越高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越高。结论 单纯常规放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N分期是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T分期为次要因素。对不同N分期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层放化疗,对于解决治疗失败的原因——复发与远处转移也许会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 分析合并腮腺可疑淋巴结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鼻咽癌腮腺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例,对合并有腮腺可疑淋巴结者,分析其表现形式;回顾比较对腮腺淋巴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是否存在疗效差异。[结果] 38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中,64例初治前MRI发现合并有腮腺可疑淋巴结,按拟定标准,其中17例临床诊断为腮腺淋巴结转移,均为Ⅲ~Ⅳa期,颈淋巴结分期大多达N2以上(70.6%),多伴有受累腮腺同侧颈部Ⅱ区大淋巴结(直径>3cm)或包膜外侵犯,及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88.2%)。全部64例患者中,34例患者不设腮腺靶区,其余30例予部分腮腺或全腮腺照射,均未发现腮腺或腮腺淋巴结复发/转移。[结论] 基于MRI检查发现腮腺淋巴结的鼻咽癌患者,如有上述高危因素,应高度怀疑腮腺淋巴结为鼻咽癌转移可能,宜给予放疗干预;不具备高危因素的患者,严密的影像学观察或可以较好地降低腮腺受量,改善调强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87例T1-4N0-1期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三氧化二砷+放射治疗组(试验组),观察两组病人鼻咽肿瘤和颈部肿瘤消退情况,1、2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放射治疗40Gy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鼻咽肿瘤消退率分别为45.45%(20,44)和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3,P=0.007)。两组的颈部肿瘤消退速度无统计学差异。40Gy时肿瘤消失组和残留组1、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90.9%和82.2%、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白细胞降低和恶心呕吐较对照组发生率高,但多为Ⅰ~Ⅱ度反应。其他毒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疗联合三氧化二砷增敏使鼻咽肿瘤消退更快,且无严重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体兵  王丽君  孔诚 《肿瘤学杂志》2013,19(11):862-867
[目的]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初治鼻咽癌172例调强放疗后7例确诊为颈淋巴结复发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鼻咽癌调强放疗后3年颈淋巴结复发率为3%;N2+N3组发生颈淋巴结复发的概率大于N0+N1组(P=0.006);颈淋巴结复发以Ⅱ区复发最常见(100.0%,7/7),其中单区复发85.7%(6/7),多区复发14.3%(1/7),均为原部位高剂量区复发;复发淋巴结常见中央液化坏死,较大淋巴结多伴有包膜外侵犯;2例行PET/CT检查,病变处18F-FDG呈明显高摄取,SUV值最大为7.9和12.8;3例颈部复发淋巴结行单纯挽救性手术治疗,均长期无瘤生存,2例分别因合并鼻咽或多区淋巴结复发行二程调强放疗,1例行伽玛刀治疗,1例未治疗。[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后颈淋巴结复发率低,治疗前高N分期易于复发,以Ⅱ区原部位高剂量区复发最常见;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波热疗联合放化疗治疗N2、N3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5例N2N3期、无放化疗及热疗禁忌证的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热疗组(42例)及放化疗组(53例)。两组均采用瑞典ELEKTA5933型直线加速器,8 MV X线行鼻咽、颈部调强适形放疗(IMRT)根治性外照射,设野及剂量基本相同;化疗采用DDP(20 mg/m2)、5-Fu(2200 mg/m2)和四氢叶酸(120mg/m2)24h灌注,诱导后单药顺铂(DDP方案)与放疗同一天开始,之后3周重复,共3个周期;热疗采用KJ-9000型微波肿瘤热疗仪行颈部淋巴结透热,45-60 min/次,2次/周,6N3期、无放化疗及热疗禁忌证的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放化热疗组(42例)及放化疗组(53例)。两组均采用瑞典ELEKTA5933型直线加速器,8 MV X线行鼻咽、颈部调强适形放疗(IMRT)根治性外照射,设野及剂量基本相同;化疗采用DDP(20 mg/m2)、5-Fu(2200 mg/m2)和四氢叶酸(120mg/m2)24h灌注,诱导后单药顺铂(DDP方案)与放疗同一天开始,之后3周重复,共3个周期;热疗采用KJ-9000型微波肿瘤热疗仪行颈部淋巴结透热,45-60 min/次,2次/周,68次。结果放化热疗组和放化疗组的颈部淋巴结治愈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两组N3期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N2期患者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鼻咽癌N2、N3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微波热疗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尤其对于N3期患者而言,效果更佳,应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8例首程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颈部转移淋巴结行放疗前、放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其血供情况,测定有关血流参数,定期检查淋巴结转移灶消退程度和速度。结果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丰富者,放疗疗效优为89.7%,明显高于血供中等者(70.0 %)、血供贫乏者(50.0 %)(P<0.05),血供与病灶消退呈正相关系;病灶直径<4 cm者,放疗疗效优为90.6 %,直径≥4 cm者为50.0 %(P<0.05),病灶消退与本身大小呈负相关(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可初步作为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常规放射治疗后生存10年以上的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状况。[方法]对接受放射治疗后,生存超过10年且有完整随访复查资料的34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肿瘤控制情况和放疗晚期并发症调查。所有病人均接受过常规放疗,鼻咽中位剂量70Gy,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中位剂量66Gy,淋巴结阴性者颈部剂量50Gy。有54例病人给予同期化疗。中位随访期14年(10-23年)。[结果]342例中,在首程放疗的10年后,有27例局部区域复发,4例发生远处转移。10年后死亡24例,其中因鼻咽癌复发或转移死亡11例,为第1位死因;吞咽障碍导致死亡5例,为第2位死因。264例病人(79.7%)有1种或1种以上不同程度的晚期并发症。其中有1种或1种以上的3、4级严重并发症者98例,占所有病人的28.6%。[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后长期生存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晚期并发症,部分存在影响正常生活的3、4级严重晚期并发症。放疗后生存10年以上者,仍可能发生局部区域肿瘤复发或者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超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诊断标准。[方法]鼻咽癌初诊患者197例治疗前行颈部超声检查,并对随机选取的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共计368枚,将细胞学结果与相应淋巴结超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转移性淋巴结283枚(占穿刺淋巴结76.9%),绝大多数位于Ⅱ区、Ⅲ区和Ⅴ区(分别占42.8%、20.1%、21.9%),99.3%的淋巴结最小横径大于5mm,80.9%为类圆形(SA/LA〉0.5),多不显示高回声门部或呈偏心性,少数有淋巴结内液化坏死(18.0%),40.6%有包膜受侵表现,大多数血流丰富(71.0%),且阻力指数(RI)大于0.6。[结论]鼻咽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有其特定的超声特征,建议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标准为SA/LA〉0.5或RI〉0.6,并且最小横径〉5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PDD同步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顺铂同步放疗,PDD化疗的第1天就开始实施同步放疗,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共7次;鼻咽部病灶及阳性的淋巴结给予放疗总量为70Gy,颈部预防性照射给予放疗量50Gy,每周5次,每次2Gy。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评价,近期有效率为100%;1年、3年和5年OS分别为100%、88.5%、25%;3年、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8%和19.2%;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8.7月和47月。无病平均生存时间和无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5.7月和45月。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含PDD方案的CCRT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可耐受,长期生存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疔加同期调强放化疗的临床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方法]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27例,2003年UICC分期Ⅲ期71例,Ⅳ期56例。104例完成新辅助化疗+同期化疗,23例完成同期增敏化疗(每周1次,共6—7次)。全组患者均采用全靶区调强放射治疗,处方剂量:GTVnx69.0—75.9Gy/30~33F、PGTVnx69.0~69.9Gy/30~33F、PTV160.OGy/30-33F、PTV250.9—54.0Gy/28~30F、GTVnd 67.5~69.9Gy/30~33F。急性反应评价标准参考RTOG评估标准。[结果]中位随访8个月,远处转移5例;1年局部控制率100%,1年总生存率(OS)99.2%.1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95.3%。[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是可行的,3~4级急性黏膜炎和3-4级血液学毒性是限制化疗进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观察顺铂(DDP)单药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与DDP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PF方案)同步放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分为两组,40例接受PF方案同步放化疗(5-FU500mg/m静滴,d1~d5;DDP80mg/m静滴,d1,21天为1周期),36例接受DDP单药同步放化疗(DDP40mg/m2静滴,每周1次,共7次)。鼻咽部病灶及颈部阳性淋巴结给予放疗总量为70Gy,颈部预防性照射给予放疗量50Gy。结果 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PF方案组及DDP单药组有效率均为100%。PF方案组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DDP单药组分别为100%、89%(P>0.05);PF方案组与DDP单药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5%和75.0% (P>0.05);PF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6个月,DDP单药组为48.0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以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及白细胞减少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P单药与PF方案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相近,患者均可耐受,但DDP单药组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