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部及周围血管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对我科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8例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4例,均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下,表现为腹主动脉局部扩张。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CDFI可识别夹层瘤的真腔和假腔。肱动脉及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CDFI见动脉有破口与肿块相通,肿块内有彩色和频谱血流信号。胰头周围假性动脉瘤1例,有胰腺炎病史,CDFI见肿块中有局部动脉型高速血流。8例均经CT、MRA或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可准确诊断腹部及周围血管动脉瘤,它是首选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学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CDFI与MRA影像学特征,分析CDFI和MRA在识别撕脱内膜、内膜破口位置、真假腔、假腔血栓、夹层累及范围和腹主动脉分支起源上的一致性.结果内膜撕脱和真假腔的存在在CDFI和MRA间有较好的一致性(Pa=0.857和Pa=0.793),对破口的检出是一致的(Pa=1.000);两者在夹层累及范围、腹主动脉分支起源及管腔内是否血栓形成上同样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Pa>0.6).结论CDFI在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各项指标与MRA结果显示良好的一致性,且又有方便、快捷、安全、价廉等优点,对腹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随访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认为CDFI可作为诊断腹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及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腹主动脉夹层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学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CDFI与MRA影像学特征,分析CDFI和MRA在识别撕脱内膜、内膜破口位置、真假腔、假腔血栓、夹层累及范围和腹主动脉分支起源上的一致性.结果内膜撕脱和真假腔的存在在CDFI和MRA间有较好的一致性(Pa=0.857和Pa=0.793),对破口的检出是一致的(Pa=1.000);两者在夹层累及范围、腹主动脉分支起源及管腔内是否血栓形成上同样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Pa>0.6).结论CDFI在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各项指标与MRA结果显示良好的一致性,且又有方便、快捷、安全、价廉等优点,对腹主动脉夹层的急诊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随访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此认为CDFI可作为诊断腹主动脉夹层的重要影像学依据及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的原因,总结经验。方法:对5例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左肾、输尿管结石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休克1例,急性胃炎1例。好转2例,死亡3例。1例尸体解剖明确诊断,4例经彩超、CT检查明确诊断。结论:急性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对于腹痛、腹部不适的患者,不仅要考虑到常见病,还想到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能,尽量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5月~2004年10月,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7例,其中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术后随访采用彩超和增强CT检查。结果7例病人共成功置入10个支架。随访2~28个月,所有支架位置、形态正常。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内膜破裂口封闭,胸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1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和2例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的瘤体缩小。2例术后出现微小内漏,分别在2个月、6个月后内漏自行封闭,1例术后出现髂外动脉夹层经PTA和Wallstent治疗。结论腔内隔绝术能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术前均诊断为Debakey Ⅰ型夹层动脉瘤,破口在升主动脉.术中证实为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致Ⅰ型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4例,行介入主动脉腔内支架术1例.结果: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围术期死亡.其中1例术后伤口愈合延迟,1例出现声音嘶哑.随访2~18个月,效果良好.有1例远端假腔仍有血流,但无临床症状.结论:破口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的Ⅰ型夹层动脉瘤可以认为是Ⅲ型夹层动脉瘤逆行剥离至升主动脉及弓部形成,易误诊为一般Ⅰ型夹层动脉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远端硬象鼻术是最佳适应证;术前要充分估计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分析了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旨在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本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男17例,女1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2.7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全部以腹痛或胸痛就诊,其中7例为剧烈腹痛,2例剧烈胸痛,其余为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胸痛。  相似文献   

8.
张盈盈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06-10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损伤,形成破口,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形成血肿,血液经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血液在高压下在主动脉内层与外层之间泛滥,将主动脉剥离为两层[1].DeBakeyⅠ型夹层是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或弓部,夹层病变扩展累及胸、腹主动脉直至髂总动脉,即概括整个主动脉的全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病情凶险,手术技术复杂,难度大[2].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为8例主动脉瘤患者实施了腔内修复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例,36~75岁。腹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夹层3例;均有高血压病史;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5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5例腹主动脉瘤均为肾下段动脉瘤,直径约7.2~9.6 cm,3例主动脉夹层其中2例破口位于胸主动脉隔上段,1例位于主动脉峡部。均行腔内修复术。2结果本组8例腔内修复均获得成功。3例主动脉夹层破口完全覆盖,假腔被隔绝,内脏动脉供血良好;5例腹主动瘤体成功旷置。1例术后1个月发生近端Ia型泄露,经再次植入短的Cuff支架后消失。1例…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9岁。10年前因“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瘤伴夹层”在我院行Bentall手术。3年前再发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图1A),间隔6个月分别行腹主动脉开窗、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及直型人工血管置换,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老年人夹层动脉瘤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6月期间经我院急诊救治的 2 4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如下。1 临床特点1 1  2 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 ,按年龄≥ 6 0岁分为老年组 13例 ,非老年组 11例。诊断依据 :①突发剧烈胸痛 ,向胸前及背部放射 ,部分患者疼痛可延至腹部、下肢及颈部 ,疼痛呈刀割或撕裂样。多数患者有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及心肌酶 (CK -MB/TnI)无急性心肌梗死动态变化。②胸部X光片显示纵隔增宽、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增宽。③ 2 4例患者均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和 /或胸、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3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表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检查结果对比。结果 38例患者中有32例有直接征象,结果:38例中其中De BakeyⅠ型15例,Ⅱ型5例,ⅢA型2例,ⅢB型8例。有2例发现腹主动脉瘤,4例见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CT证实为De BakeyⅢA型,其余均与CT检查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94.7%。本组病例中合并少量心包积液4例,少量胸腔积液4例,主动脉瓣返流2例,主动脉增宽2例。本组病例中15例经治疗好转出院,自动出院者7例,5例死亡。结论:超声以其无创、快捷、准确性高的特点成为检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为临床的急救提供可靠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ve aneurysm)是指主动脉壁中层内裂开,并且在这裂开间隙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液[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 B型是内膜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累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者.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手术治疗.有研究[2]开始应用带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还有研究[3]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发现其具有创伤小、技术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原理是封闭内膜撕裂口,阻断真假腔之间血流的交通,从而使假腔血栓化,压缩假腔,扩张真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A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证实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术后临床常规资料、常规超声以及术后CTA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超声示,与术前相比较,47例患者术后左室心腔大小、容积显著缩小,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增加(P0.05)。2例患者颈内静脉内血栓形成。术后CTA结果显示:48例人工血管及支架血流通畅,未见吻合口瘘,1例腹主动脉段假腔内再次破裂,17例(35%)患者左肾动脉起自假腔。结论常规超声可评估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心内及颈部血管并发症、心功能情况。CTA可评估冠状动脉、肾动脉受累情况及支架吻合口情况。两者联合可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疗效情况进行全面、真实、有效的评估,从而能有效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卢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22-142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沿主动脉纵轴方向扩展的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该病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急性期病死率高[1,2],且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易与胸、腹部其他疾病相混淆,极易误诊,临床上以下腰痛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极少.现将我院急诊科2011-09-01收治的以下腰痛为首发表现的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内层分裂以往称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作者经B超诊断1例(男,34岁),其特点是腹主动脉增宽,管壁搏动减弱,横断面显示腹主动脉管腔右后部有一斜形内膜带将管腔分为左前及右后两个腔  相似文献   

18.
徐静娟  王红粉 《护理研究》2005,19(5):433-434
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由于操作复杂、体外循环时间长 ,因此术中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 。我科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4年 1月为 13例病人进行了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 ,经精心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18岁~ 72岁(4 7.69岁± 4.2岁 )。马凡综合征 1例 ,外伤性主动脉破裂 3例 ,夹层动脉瘤 9例。1.2 手术方式 Bentall术 1例 ,降主动脉置换术 5例 ,升主动脉置换术 1例 ,主动脉半弓置换术 2例 ,主动脉全弓置换术 1例 ,腹主动脉置换术 3例。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仿真血管内镜(CTVA)在主动脉弓相关疾病术前和术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源CT对37例胸主动脉疾病患者行主动脉CT成像检查,并将主动脉CT成像的源图像调至Fly-through软件中,对所有病例行主动脉弓CTVA观察.结果 92%(34/37)的病例获得了满意的CTVA图像,包括主动脉夹层12例、真性动脉瘤4例、假性动脉瘤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2例、主动脉缩窄1例、真性动脉瘤合并夹层1例及11例术后随访病例.主动脉弓CTVA能明确弓上分支血管开口位置与变异、判断病变与弓上分支开口的空间关系以及显示支架型血管.结论 主动脉弓CTVA能无创观察血管腔内情况,对主动脉弓相关疾病的诊断分型、术前计划和术后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与术后效果。方法选取临床16例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率81%,其中1例因堵闭左颈总动脉急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内漏,其中1例为分叉支架由于内漏不闭合术后6个月再行支架术,其余3例于术后3个月自行闭合。随访中1例死亡(心源性猝死)。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