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亮  吴相春  来静 《陕西中医》2004,25(3):225-226
目的 :总结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采用通心络胶囊 (人参、全蝎、蜈蚣、水蛭等 )口服 ,结合患部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 ,安定注射液 ,维生素 B1注射液治疗面肌痉挛 45例。结果 :总有效率 95 .5 6%。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 ,逐瘀通络 ,熄风止痉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孙秀萍  井辉明 《陕西中医》2011,32(2):166-167
目的:观察天麻白芍汤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天麻、白芍、僵蚕、白芷、钩藤、丹参、生牡蛎、全蝎、蜈蚣、甘草)联合针刺颧髎、太阳、阳白、鱼腰、四白、下关、地仓、颊车、风池、翳风、合谷治疗面肌痉挛30例。结果:总有效率96.7%。结论:天麻白芍汤联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痉之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虎镇痉通络胶囊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五虎镇痉通络胶囊(全虫、蜈蚣、乌梢蛇等)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提示:本方具有养血柔肝,熄风止痉的功效,对面肌痉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毫火针点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采用毫火针点刺配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10例,采用口服苯妥英钠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3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0.0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火针点刺配合雷火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探讨隔姜灸配合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优于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6.
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面肌痉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对照组采用穴位注射法,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区别。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结论:电针透穴加穴位注射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中西医结合与西医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西医治疗,电针及牵正散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变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面神经恢复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面神经恢复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及牵正散配合西药治疗本病有益气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阳 《陕西中医》2008,29(1):88-89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法和局部取穴法治疗,3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P<0.05)。提示:腹针加局部取穴治疗面肌痉挛,可起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作用,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  相似文献   

9.
眭兰  岳宝安  屈箫箫 《陕西中医》2011,32(11):1539-1539
目的:观察以疏肝安神穴位为主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安神及面部取穴配合治疗面部痉挛30例,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疏肝安神穴位为主治疗面肌痉挛总有效率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安神穴位为主治疗面肌痉挛具有疏肝安神,通络止痉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田菁 《光明中医》2011,26(1):111-112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组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7.5%,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袁涛  张洪涛 《西部中医药》2009,22(11):36-37
目的:观察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25例,以矩阵针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71.4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灸治疗面肌痉挛较常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再玲  刘兴明 《陕西中医》2003,24(12):1073-1074
目的 :探讨祛风解痉类中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牵正散加味 (僵蚕、白附子、天麻、桔梗、蜈蚣、全蝎 )治疗本病 2 1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 95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平肝祛风 ,解痉止搐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密波对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用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电针密波针刺面部腧穴,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疗程均为4周28天,观察两组疗前和疗后面瘫的恢复情况以及对面肌痉挛的改善情况。采用Housc-Brackmann分级标准评定面瘫治疗效果,基于Cohen Albert分级对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来评定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面瘫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面肌痉挛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26.40%。结论:电针密波治疗伴有面肌痉挛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黄赛忠  陈卫元  徐骅 《吉林中医药》2012,32(10):1038-1039
目的:观察熄风止痉方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甲钴胺胶囊(0.5 mg,3次/d)、卡马西平(首剂50mg,3次/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熄风止痉方(白附子、全蝎、蜈蚣、僵蚕、白芍、红花、柴胡、葛根、甘草等),治疗2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治愈12例,好转20例,无效6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7例,好转13例,无效16例),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熄风止痉方联合卡马西平治疗面肌痉挛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面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患者予以牵正散加味并针刺治疗,隔日针刺1次,14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10例,显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结论:牵正散加味口服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蛭蜈蚣散治疗顶体酶异常男性不育症临床疗效。方法:60例顶体酶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口服自拟水蛭蜈蚣散3个月。结果:60例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后,治愈率为90%,总有效率96.67%。结论:水蛭蜈蚣散临床治疗顶体酶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5,(6):647-648
目的:观察自拟痉咳散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7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7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痉咳散治疗,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2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痉咳散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6,(8):1066-1067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面肌痉挛病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传统针灸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采用平衡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具体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5.3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衡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服用卡马西平片(0.1g,tid),治疗组则予热敏灸联合闪罐法治疗(1次/天,5次/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面部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和Portmann简易评分,分析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面部神经功能H-B评分、Portmann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面肌痉挛强度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组面肌痉挛频度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闪罐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巨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巨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2%,对照组为85.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面肌痉挛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