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自主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化疗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单用GP(吉西它滨+顺铂)方案治疗;试验组25例,采用GP联合恩度方案治疗。化疗至少2个周期以上。结果单纯化疗组CR为0,PR为31.8%,SD为45.5%,PD为22.7%,RR为31.8%,CBR为77.3%,生活质量改善6例(27.3%),稳定14例(63.6%),下降2例(9.1%);联合化疗组CR为0%,PR为48.0%,SD为40.0%,PD为12.0%,RR为48.0%,CBR为88.0%,生活质量改善11例(44.0%),稳定13例(52.0%),下降1例(4.0%)。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单纯化疗组无明显增加。结论恩度联合GP化疗可以增加晚期NSCLC治疗的有效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含铂化疗方案(TP:紫杉醇+顺铂、TC:紫杉醇+卡铂、GP:吉西他滨+顺铂、NP: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组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实验组37例采用恩度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均治疗(2~4)个周期。按照RECIST标准和WHO毒性反应分级标准,分别评价疗效和药物的毒性反应;由KPS评分变化情况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37例晚期NSCLC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6例,进展(PD)11例,总有效率27.0%,疾病控制率70.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是7.1个月,一年生存率为62.2%。,生活质量改善率83.7%;对照组41例中,获得CR 0例,PR 7例,SD 17例,PD 17例,总有效率17.1%,疾病控制率58.5%,中位TTP是4.2个月,一年生存率为41.5%,生活质量改善率63.4%;两组间疗效差异及生活质量改善率之间有显著性(P〈0.05)。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和轻度心电图改变等。结论:恩度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客观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GP+恩度(试验组)和GP(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共36例,治疗2-6个疗程.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50%,疾病控制率为8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61.7%.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消化道毒性.结论 恩度联合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NSCLC近期客观的疗效较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4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恩度+GP方案和泰索帝单药方案化疗2周期.按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近期疗效,参照Karnofsky评分(KPS)评价生活质量(QOL),按照NCICTC3.0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CR)者0例(0),部分缓解(PR)者16例(33.3%),稳定(SD)者20例(41.7%),疾病进展(PD)者12例(25.0%),总有效率为33.3%(16/48),临床受益率为75.0%(36/48);对照组CR者0例(0),PR者8例(14.3%),SD者8例(14.3%),PD者40例(71.4%),总有效率为14.3%(8/56),临床受益率为28.6%(16/56),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及恶心呕吐等,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GP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泰索帝单药治疗,能明显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例晚期结直肠癌,予以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其中,恩度用法:15mg/d,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维持3~4h,间歇7d重复。化疗方案予以未使用或与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性的结直肠癌标准化疗方案。每21天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用药1周期开始评价毒副反应。结果 8例病例共予以29周期,平均3.6个周期。其中CR1例,PR2例,SD2例,PD3例,有效率(CR+PR)37.5%,疾病控制率(CR+PR+SD)63.3%。G3/4毒性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替吉奥联合顺铂(SP)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40例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用SP方案化疗,对照组20例用FOLFOX4方案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少3个疗程后用评价两种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CR 2例,PR 9例,SD 8例,PD 1例,总有效率为55.0%;对照组CR 0例,PR 9例,SD 9例,PD 2例,总有效率为45.0%,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P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相当,但前者毒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FA及术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4个疗程化疗的21例Ⅲ期患者(观察组)的近期(6个月)疗效、并发症及随访2年的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近期(6个月)疗效:完全缓解(CR)11例(52.3%),部分缓解(PR)6例(28.5%),总有效率为80.8%;对照组CR2例(6.5%),PR12例(35.3%),总有效率为41.8%;随访2年观察组的累积生存率为85.7%,对照组58.8%;两组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AF联合GP方案化疗能够提高NSCLC局部晚期患者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纯EP方案和华蟾素注射液联合EP(顺铂+依托泊甙)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阐明华蟾素注射液对老年晚期NSCLC化疗的效果。方法 A组(60例)接受华蟾素注射液-EP方案治疗;B组(60例)接受EP方案治疗。两组均以每4周为一周期,重复3个周期。客观疗效与毒性反应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生活质量根据临床受益疗效来评价。结果全组120例患者中,无CR病例,治疗组PR 12例,SD 33例,PD 15例;对照组PR 9例,SD 24例,PD27例。治疗组疾病控制率(CR+PR+SD)75%,对照组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EP方案治疗,能提高疾病控制率,减少不良反应,改善症状,提高老年晚期NSCLC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经两周期全身化疗后,观察组临床获益率(CBR)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获益率,并且显著降低其血清VEGF水平,从而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Ⅳ期NSCLC患者3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GP方案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第1、8天,顺铂20 mg/m2,第1~5天;21~28 d为1个周期,共治3~4周期;实验组加用恩度15 mg/d,同步每化疗周期的第1~14天。评价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和1年生存率。结果实验组近期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实验组为56.3%,对照组为5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副反应、心脏毒性反应相似(P〉0.05)。结论恩度联合GP方案治疗转移性NSCLC近期疗效较好,未明显增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培美曲赛对比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且ECOG=0~2分患者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分析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 PC组)治疗24例,多西他赛联合顺铂( DC组)治疗21例,2~6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培美曲塞组CR 0例, PR 4例,SD 11例,PD 9例,中位生存期为8.7个月,多西他赛组CR 0例,PR 3例,SD 8例,PD 10例,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两组比较,DCR和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培美曲塞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多西他赛(P<0.05)组。结论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当,但培美曲塞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老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住院的72例老年性晚期NSCLC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吉西他滨+顺铂)患者40例;对照组(吉西他滨+顺铂)患者32例,两组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2.5%和28.1%、80.0%和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7.5%和37.5%、12.5%和12.5%、7.5%和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吉西他滨+顺铂治疗老年性晚期NSCLC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CT引导下、PD(处方剂量)=8~10 Gy/h植入125I粒子,2 d后DDP+依托泊苷(vp-16)联合化疗方案。对照组(32例)单纯DDP+依托泊苷(vp-16)静脉化疗,药物剂量与治疗组参考标准相同。2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CR、PR、SD、PD)。根据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评价生存质量,对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率100%。治疗组CR 4例(11.1%),PR 14例(38.8%),SD 20例(55.5%),PD 8例(5.5%),CR+PR为49.9%;对照组:CR 1例(3.1%),PR 8例(25.0%),SD 14例(43.7%),PD9例(31.2%),CR+PR为28.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61.71%,对照组为38.09%,2年生存率治疗组为32.25%,对照组为2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联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有利于短期内降低肿瘤负荷,提高近期疗效,并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产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d1.8;DDP30mg/m^2,静脉滴注,d2~4,21d为1周期,化疗2~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39例患者中,1例CR,15例PR,17例SD,6例PD,总有效率(CR+PR)为41.0%。鳞癌有效率为38.5%;腺癌有效率为42.3%;Ⅲb期有效率为47.6%,Ⅳ期有效率为33.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白细胞下降至Ⅲ度者为15.4%,血小板下降至Ⅲ、Ⅳ度者为20.5%,Ⅲ度以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7.7%。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甲酰四氢叶酸钙(calcium formyltetrahydrofo-late,CF)300 mg/m2,d1,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flurouracil,5-Fu)500 mg/m2,d1,静脉推注;5-Fu 2400 mg/m2化疗泵连续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CIV),持续48 h;奥沙利铂135 mg/m2 d1,静脉滴注]。实验组在mFolFox6方案化疗的同时予以胎盘多肽注射液8 mL静脉滴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稳定(stable disease,SD)、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分别有4、15、14、7例和4、14、13、11例,有效率分别为47.5%、42.9%(P〉0.05)。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分别为72.5%和42.8%(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可以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国产吉西他滨(GEM,泽菲)联合顺铂(PDD)组成的G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3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GEM1000mg/m^2第1天、第8天静滴,PDD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使用2—4周期。结果38例中完全缓解(CR)2.63%(1/38),部分缓解(PR)42.10%(16/38),稳定(SO)34.21%(13/38),进展(PO)21.05%(8/38),总有效率(RR=CR+PR)44.73%(17/38)。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乏力等,但均可耐受。结论国产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顺  王延涛  纪雪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39-139,14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晚期NSCLC初治老年患者予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静脉滴注30min,21d为1个周期,治疗2~4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I例,部分缓解(PR)11例,稳定(SD)10例,进展(PD)14例,总有效率(CR+PR)33.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61.2%。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血小板减少。结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学药物治疗晚期(IVb 期)和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近期疗效 及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6 年12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晚期和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患者44 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22),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GP)或多西他赛+顺铂或(DP)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度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42.9%,对照组为22.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实验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 76.2%,对照组为6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8)。亚组分析发现DP或GP联合恩度比不联合恩度在ORR 上提高近1 倍(分别为50.0% vs 27.3%与36.4% vs 18.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P或GP联合恩度比不联合 恩度在DCR上无明显改善(分别为80.0% vs 72.7%与72.7% vs 63.6%,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分别为7.2 个月和5.1 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两组主要3~4 级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实验组和对照 组3~4 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54.5%与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实验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 高于对照组(13.6% vs 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3)。结论: 恩度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较单纯化学药物治疗延 长了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ORR也有获益,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加或不加美洛昔康对胰腺癌的疗效及毒性变化。方法将9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加美洛昔康或单纯GP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GP+Meloxicam):总有效率(CR+PR)为33.3%(15/45),对照组(GP regimen):为22.2%(10/4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个月及7.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2个月及5.1个月,毒副作用未见增加。结论全身化疗同时,应用美洛昔康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有所提高,且毒性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