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小儿Nuss手术麻醉中的气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张志刚  李斌飞 《当代医学》2010,16(18):58-58
目的探讨支气管导管封堵技术在小儿Nuss手术中单肺通气气道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18例漏斗胸患儿男15例,女3例,年龄6~15岁,体重18~39kg,ASAⅠ~Ⅱ级。术中应用支气管导管封堵技术进行单肺通气替代以往小儿电视胸腔镜所用的CO2人工气胸技术。结果 18例患儿均插管成功,标准为术中单肺通气时术侧肺萎陷良好且无明显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蓄积,封堵插管平均用时5.7min。结论支气管导管封堵技术可安全地应用于小儿Nuss手术中气道管理,是替代人工气胸技术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不同肌松药用于气管异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琥珀酰胆碱组,B组为维库溴铵组,C组为罗库溴铵组,D组为米库氯铵组.观察并记录SPO2、HR、MAP、ECG、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置镜容易程度、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A组循环不稳定、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B、C、D三组患儿在声门暴露评级及气管插管条件评分及麻醉诱导时间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麻醉苏醒时间长于A组和D组(P<0.05).结论米库氯铵是临床常用肌肉松弛剂中较为适合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咽喉手术通过气道操作,多种因素容易致喉头水肿,使咽腔缩小而出现呼吸困难,最后发展为完全性呼吸道阻塞、紫绀,如不迅速有效解除就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多年来一直注重全麻下咽喉腔手术的气道管理,尤其是麻醉后期苏醒过程中更应该加强。通过临床内外途径用药,总结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短效非除极肌松剂麻醉应用.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维库铵是短时效双酯型苄异喹啉类非除极肌松药,具有起效和恢复迅速,无蓄积作用以及对自主神经和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赵立福  顾其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1,(8):40-41,44
目的探讨Streamlined Liner of the Pharynx Airway(SLIPA)喉罩在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ASAⅠ-Ⅲ级,无困难气道的择期全麻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SLIPA组(S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以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5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5mg/kg进行全麻诱导后行SLIPA喉罩或气管导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后行机械通气,设定通气潮气量为8mL/kg,频率为12次/min,吸呼比为1:2。术中持续输注丙泊酚4-2mg/(kg.h)、瑞芬太尼20-5μg/(kg.h)维持麻醉,每30min静注0.04mg/kg的维库溴铵。记录建立人工气道的平均时间、全麻诱导后建立人工气道前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后1min、10min、30min时的MAP,HR,SpO2,气道压(Kpa)值,以及拔除人工气道后1min时MAP,HR,SpO2值。并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发生情况。结果 SLIPA喉罩在建立和拔除人工气道时MAP及HR较气管插管组稳定(P〈0.05)。结论 SLIPA喉罩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可安全的运用于平卧位手术全身麻醉中建立人工气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小儿全身麻醉术中的体温管理及术后低体温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细节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开始时的体温为(37.34±0.32)℃,麻醉结束时的体温为(37.65±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开始时的体温为(37.30±0.35)℃,麻醉结束时的体温为(36.33±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麻醉结束时的体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全身麻醉术中应用细节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的体温,预防体温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黄振华  徐晓燕  张成 《四川医学》2011,32(6):844-847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术的效果。方法 40例急诊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保留自主呼吸组,B组为控制呼吸组。观察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置镜容易程度、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B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且置镜更容易,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能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蔡强 《中外医疗》2010,29(31):179-179
腹腔镜手术是小儿外科最主要的一种手术形式,由于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方式对于小儿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本研究在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及其应激反应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从而帮助临床上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使腹腔镜手术在小儿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更加广泛、有效。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儿童致盲的主要疾病,激光光凝术可有效治疗早期发现的ROP。由于早产儿脑、心、肺、肝、肾等器官往往存在病变,故手术麻醉风险较大。ROP最初均在表面麻醉下行激光光凝术,后复合咪达唑仑、水合氯醛、氯胺酮、吗啡、芬太尼等药物镇静,但均因患儿依从性差、风险高而转为全身麻醉,包括全凭静脉麻醉、全凭吸入麻醉以及静吸复合麻醉,绝大多数都控制气道(气管插管或喉罩)。ROP激光光凝术的麻醉药物以七氟烷应用最多,丙泊酚、瑞芬太尼次之,要求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深度易调控,术后患儿苏醒迅速,苏醒后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0.
《中华医学杂志》2022,(21):1559-1563
随着麻醉技术、设备以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更新, 五官科手术麻醉的技术与理念也在不断地优化发展。五官科手术麻醉有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及难题, 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自身经验, 对五官科手术麻醉中的常见问题如困难气道的处理、共用气道的通气维持、气道高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控制性降压的进展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陈雅丽  王儒蓉 《西部医学》2018,30(5):776-780
【摘要】 小儿气道管理是每个麻醉医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也是一项挑战。小儿气道并不是缩小了的成人气道,其独特的解剖、生理、病理变化,使其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现主要的管理方法有面罩通气、气管插管和喉罩。不同的病人特点和不同的操作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气道管理方法,其各有利弊。对小儿困难气道常采用吸入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辅助设备有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虽然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已改善了小儿气道管理的窘境,但仍需不断地探索来满足更多的气道管理需求,降低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金宏  刘丹  陈如  范芳丽  郑穗联 《浙江医学》2015,37(18):1497-1500
目的 比较分析规范氧疗指导前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 年 4 月至 2006 年 10 月进行了 ROP 筛查的早产儿(体重<2 000g)共 297 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规范氧疗指导前(2002 年 4 月至 2004 年 4 月)的 127 例早产儿作为组一,规范氧疗指导后(2004 年 10 月至 2006 年 10 月)的 170 例早产儿作为组二。分析比较两组 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氧疗方式、相关疾病(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 病、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 ROP 发病的相关性。 结果 组一中早产儿 ROP 总发病率为 22.8%,严重 ROP(3~5 期)发病率为 9.4%,其中<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5.9%,1 500~2 0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0.3%,不同体重组别中严重 ROP 的发病率分别为 10.3%、8.7%。组二中早产儿 ROP 的总发病率为 18.8%,严重 ROP 发病率 4.7%, 其中<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26.9%,1 500~2 0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为 12.0%,不同体重组别中严重 ROP 的发病率 分别为 7.7%、2.2%。组二中 1 500~2 000g 早产儿 ROP 的发病率低于组一同体重者(P<0.05),而<1 500g 的早产儿 ROP 发病率和 ROP 总发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 P >0.05)。规范氧疗指导后,早产儿严重 ROP 发病率下降(P<0.05)。胎龄、出生体重、氧疗、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贫血、新生儿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 ROP 发病均相关(均 P<0.05)。 结论 规范氧疗指导后,降低了早产儿严重 ROP 的发病率,对于体重范围在 1 500~2 000g 的早产儿能够降低 ROP 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轻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患儿早期视力及屈光状态,探讨ROP对早期视觉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眼科检查的ROP患儿共29例58只眼,同时选取正常早产儿46例共92只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并对比两组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ROP组视力中位数为2.60,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P组等效球镜度中位数为3.00D,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光中位数为0.75D,大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视力与出生时体重及孕龄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轻微ROP患儿在出生后早期主要呈远视状态,其视力发育及等效球镜度并未受到影响,但有更高散光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693例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患者的情况及相应临床治疗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693位18岁以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人数逐年递增,4岁以下患者是接受该治疗的主体,治疗不合作及残障等因素是接受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主要原因。本组病例平均每位患者治疗(12±4)颗牙齿,平均每颗牙齿治疗时间为0.2 h,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后3个月以上的复查率为60.31%,接受治疗时年龄大、治疗牙齿数目少以及外地患者的复查率低。结论:患者不合作和残障是选择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主要原因,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安全、高效地完成儿童口腔治疗。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is a preventable cause of childhood blindness. Without treatment, over 45% of eyes can develop permanent visual loss. Hyperglycaemia has recently been described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a proliferative vascular disease of the retina that primarily affects premature infants. The characteristic neoproliferative growth of blood vessels in the retina is very well under stood with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xperience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a possible relation between glucose levels in VLBW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and development of ROP.MethodAll at risk infants of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of a tertiary care centre in western India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blood sugar values of the neonates were recorded at multiple times during their first week of life. On completion of 31 weeks of gestational age or 04 weeks of birth age, the neonates were subjected to ROP screening as per standard protocols.ResultA total of 103 neonate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subjected to ROP screening. A total of 32 neonates developed ROP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It was foun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at the neonates with higher average blood glucose values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life had higher incidence of ROP at the time of screening with a Relative Risk of 2.506 (CI = 1.287, 4.882).ConclusionA high average blood glucose level in neonates during the first week of life is an indicator for developing ROP at a later date. These neonates should be kept under close follow up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imely detection and prompt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肌松药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气管异物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无肌松麻醉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 mg/kg、依托咪酯0.2~0.3 mg/kg、芬太尼1~2 μg/kg,保留自主呼吸或面罩辅助呼吸;肌松麻醉组:在无肌松麻醉组的麻醉方法基础上加用阿曲库铵0.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双肺呼吸音听诊、目测胸廓活动度、监测气道压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变化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进人支气管内过深,并比较上述评价指标判断小儿麻醉中气管插管过深的可靠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50例,气管插管后先用纤维支气管镜测量门齿至隆突的距离,再缓慢将气管导管深置,每进人5 mm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胸廓活动度,监测气道压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的变化.结果:监测气道压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判断支气管内插管的正确率为100%(50/50),根据呼吸音听诊和观察胸廓活动度判断支气管内插管的正确率分别为54%(27/50)和24%(12/50).当气管插管深入支气管内,气道压力由主气管内的(14.4±3.8)cmH2O(1 cmH2O=0.098 kPa)升高至(17.8±4.0)cmH2O(P<0.01),平均升高幅度为(25.7±13.3)%;呼吸系统顺应性由主气管内的(20.3±9.9)mL/cmH2O下降至(12.2±6.9)mL/cmH2O(P<0.01),平均下降幅度为(41.5±12.2)%.气道压力与呼吸系统顺应性变化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麻醉期间,监测气道压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是判断气管导管插入过深的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小儿60例,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双管喉罩组患儿采用双管喉罩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入导管麻醉,监测两组患者诱导前、插管时、术毕能唤醒时和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记录两者患者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毕能唤醒时和拔管后MAP、HR比诱导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喉罩组拔管后MAP比诱导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喉罩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喉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罩在小儿外科手术麻醉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当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检出情况,探讨ROP发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索适合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筛查标准。方法对就诊的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记录其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方式、筛查时的矫正出生孕周及眼底情况。结果完成全部检查的早产儿共773例,筛查出ROP患儿86例,检出率为11.13%。86例患儿中,接受激光治疗的阈值病变和阈值前1类病变32例,放弃治疗及失访7例,其余47例ROP患儿经随访病变自行消退。结论低出生体质量、低出生孕周、长时间氧疗和胎盘早剥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建议本地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ROP筛查标准为出生体质量小于1 500 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  相似文献   

20.
Du J  Chen C  Shi W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8):1982-1985
目的 测定不同胎龄新生儿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ROP的关系.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入院新生儿184例,根据胎龄分为3组:<32周早产儿组、32~36周早产儿组、足月儿组,各组根据是否吸氧再分为未吸氧和吸氧2个亚组;ROP组为出生体重<2 kg,且在眼科筛查中确诊为ROP的早产儿.各组新生儿分别在生后第1、3、5、7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结果 未吸氧早产儿组血清VEGF水平随着日龄增加而下降,足月组血清VEGF水平较平稳.32~36周早产儿组血清VEGF水平(ng/L)在第1、3周显著高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2±224比247±123,P=0.000;393±220比247±177,P=0.022).<32周早产儿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1周稍高于早产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32~36周早产儿组中,吸氧和未吸氧亚组血清VEGF水平(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周:324±148比522±224,P=0.000;第3周:264 ±106比393±220,P=0.005).ROP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5周反常性升高,与<32周早产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P组血清VEGF水平(ng/L)在纠正胎龄31周高于非ROP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5±154比347±161,P=0.047).结论 早产儿血清VEGF水平异常增高时,可能与ROP的发生有关.动态监测早产儿血清VEGF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R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