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 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的疗效。方法 选 取2017 年6 月—2018 年9 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 高血糖患者38 例。 19 例患者单用胰岛素泵治疗作为对照组,19 例患者予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作为实验组。入院后行口服 葡萄糖耐量试验,完成检查后给予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维持1 周后复查相关指标,包括Cederholm 的胰 岛素敏感性指数、稳态模型胰岛素对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 岛素二相分泌的OGTT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及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初 次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及停泵时胰岛素用量均高于实验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 较治疗前下 降(P <0.05),同时Cederholm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二相 分泌的OGTT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R、早时相胰岛素分 泌指数/HOMA-IR、胰岛素二相分泌的OGTT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HOMA-IR 及β 细胞功能评定指数/ HOMA-IR 较治疗前升高(P <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初诊T2DM 高血糖患者,在达标时间、 胰岛素总剂量及强化治疗后胰岛素用量方面均可获益,并可改善患者的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 216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8 d,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PG<7 mmol/L,2 h PG<10 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5.4±1.8) d,日基础量为(0.23±0.07) U/kg,早餐前大剂量为(0.12±0.05) U/kg,午餐前大剂量为(0.14±0.06) U/kg,晚餐前大剂量为(0.14±0.06) U/kg,在血糖满意控制后,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发生低血糖症(0.04±0.21)次/人,生化低血糖(0.07±0.25)次/人,低血糖反应(0.96±1.18)次/人.结论 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5~6 d得以纠正.经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FPG和年龄,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糖尿病的病程、治疗前FPG和2 h PG.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治疗2型糖尿病(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 67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T2DM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BG<7 mmol/L,2 h BG<10 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总量和基础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 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6.45±3.47)天,胰岛素的日最大剂量为(62.99±18.58)U/kg或(1.09±0.34)U/kg,基础量为(28.11±8.35)U/kg或(0.49±0.15)U/kg.发生低血糖症(0.15±0.56)次/人.结论 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6~7天得以纠正.经相关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糖化血红蛋白HbA1c,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体重和HbA1c.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顽固性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顽固性高血糖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选择把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的方法,对照组采取把胰岛素多次皮下输注给患者.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饭后2h的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治疗时全天胰岛素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胰岛素用量也较低(P<0.05).观察组低血糖患者的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在治疗顽固性高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著,低血糖患者发生率较少,血糖达标快,胰岛素用量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5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CSII)组 30例 ,常规胰岛素注射 (CIT)组 2 4例。结果 :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 ,CSII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CSII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 ,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 ,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陈建香  陈昌荣 《河北医学》2011,17(8):1091-109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短期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4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0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22例应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观察记录血糖值及低血糖反应,SPSS 10.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CSII组达到预期强化血糖控制水平的时间短于MSII组(3.4±0.8d vs.7.6±1.2d),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II组。结论: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更为迅速和稳定,低血糖风险小,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分别用胰岛素泵连续输注治疗(CSII组4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组36例)。结果应用胰岛素泵组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控制,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结论CSII组较MSII组能更快、更安全、更平稳控制高血糖。  相似文献   

8.
9.
[背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病理报告]选取7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术前及术后血糖水平.2种治疗方法均可使术前血糖控制在手术标准中,而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MSII组.[讨论]围手术期给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可达到快速、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叶琪 《海南医学》2006,17(11):39-40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短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22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26例进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ISS组),观察时间为10-30天.结果 两组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时,CSⅡ组所需要治疗的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ISS组减少(P<0.05或P<0.001).结论 CSⅡ比MISS更快,更有效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能提供最接近胰岛素生理性分泌的输注模式,是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强岛化治疗的一种手段,能部分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能使部分病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适当的饮食运动控制下,血糖保持良好的控制水平[1].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随访观察了CSⅡ治疗的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口老年化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和现代化,诸多的不良生活方式随之而来,如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且缺乏必要的锻炼,使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UKPDS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已经存在明显的B细胞功能下降,保护B细胞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心环节,不管是DCCT试验或者是UKPDS研究均提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而目前临床上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早期强化治疗,取得很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CGMS与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流沙  陈兵 《重庆医学》2006,35(10):898-899
目的 利用先进的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制订治疗方案、评估胰岛素泵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先进行72h血糖监测,再使用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控制血糖,同时使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评估使用前后的血糖情况。结果 接受胰岛素泵治疗3d后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餐后、晚22:00、凌晨2:00血糖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血糖检测系统与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联合应用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即胰岛素泵组和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观察两组的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结果: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都显著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不仅能快速平稳地控制血糖,而且需要的胰岛素用量相对较少,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控制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12例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I)组,每组56例。两组分别采用CSII和MDII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使血糖维持在6.1~8.3mmol/L。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达标后血糖水平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CSII组优于MDI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低于MDII组(P<0.01)。结论对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能有效控制高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短期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46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20例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量组),26例进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Ⅱ组),观察时间为10--30d。结果:两组达到稳定的目标血糖水平时,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MSⅡ组减少(P<0.05或P<0.001)。结论:CSⅡ比MSⅡ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常规胰岛素注射(CIT)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CSⅡ组24例,CIT组26例.结果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CSⅡ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对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优势与安全性。方法 62例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处理加用胰岛素泵或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果糖胺、C肽、血脂、肌酐、尿素氮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血糖、果糖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C肽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利拉鲁肽可安全、有效改善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应用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C组、单纯CSII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比较3组治疗3d时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各组强化治疗2周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1)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CSII组、MDI组相比,双C组下降更明显(P〈0.01),CSII组、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II组及MDI组(P〈0.05),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糖达标时间:双C组和CSII组明显短于MD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双C组少于CSII组及MDI组(P〈0.01),CSII组与MDI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双C组少于CSII组与MDI组(P〈0.01)。结论3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短期应用CSII治疗效果好于MDI治疗,在CGMS监测下的CSII降糖治疗效果更好,达标所需时间短,胰岛素需用量少,低血糖事件少。  相似文献   

20.
许腾  胡军  高啸  廖丹  刘霞 《四川医学》2010,31(2):186-18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患者经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治疗前后动态血糖变化。方法对32例老年T2DM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患者先进行3d血糖监测,再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运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DGMS)评估治疗前后的血糖情况。结果经1周治疗后,32例患者的空腹、三餐后2h、晚22:00、晨2:00血糖水平明显降低,24h平均血糖值明显下降,24h总体达标时间延长,血糖渡动系数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糖发生少,与治疗前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GMS能全面掌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与CSII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治疗后患者不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而且24h总体达标时间延长。血糖波动小,低血糖发生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