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内移植物在MRI形态、信号的改变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34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以术后1、3、6、9、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进行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分别测量增强前后移植物、髌下、移植物周围滑膜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并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 ACL重建术后移植物信号逐渐增强,术后9个月时信号最强,1年后信号强度有下降。结论 MRI尤其是增强MRI能反映膝关节移植物正常韧带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内移植物在MRI形态、信号的改变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4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以术后1、3、6、9、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进行 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分别测量增强前后移植物、髌下、移植物周围滑膜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并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ACL重建术后移植物信号逐渐增强,术后9个月时信号最强,1年后信号强度有下降.结论MRI尤其是增强MRI能反映膝关节移植物正常韧带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院对膝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25例施行了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移植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经手术前后系统的康复训练与中西医综合护理,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龄20~51岁,平均28.3岁。左膝16例,右膝9例。运动损伤20例,交通意外损伤5例。2手术方法髌腱旁关节镜前内、前外入路,常规镜检,确定ACL断裂后,清理断端。以微型骨刀行髁间窝成形,并以高速磨钻将截骨面打磨平整。胫前内切口,显露半腱肌,用取腱器取腱。半腱肌折成四股,两侧端缝合,测定直径,留牵引固…  相似文献   

4.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MRI表现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MR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5例中,移植物完整18例,表现为均质连续低或等信号,部分撕裂5例,表现为移植物局部信号增高,完全撕裂2例,1例表现为移植物连续性中断,另1例移植物呈弥漫性信号增高,7例患者在MRI检查后行术后二次关节镜检查,2例完全撕裂、3例部分撕裂MR诊断正确,2例部分撕裂假阳性。结论MRI检查可准确评价重建韧带的恢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有无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6.
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断裂是较严重的运动性损伤,也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手术治疗过去均行切开“韧带断端缝合法”,但由于前交叉韧带的血液供应较差,韧带断端缝合难以保证韧带的愈合,现已被摒弃。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项新兴的、难度较大且精细微创的骨科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韧带重建时能保持膝关节照的完整性,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我院2007年以来就实施此方法,现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者分为膝关节不稳组(26例)及稳定组(132例),比较两组胫骨、股骨骨隧道内径的变化,比较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及内固定装置的MR征象阳性率;Kappa一致性检验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及固定装置的MR表现和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计算上述MR征象诊断膝关节稳定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胫骨、股骨隧道内径变化在不稳组及稳定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隧道内径变化不稳组大于稳定组。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内固定装置的M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组高于稳定组(P<0.001),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99,0.744,0.285;P<0.001。【结论】MRI在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为临床随访及二次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反应性滑膜炎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我科2005年3月-2008年8月关节镜下重建ACL术后发生反应性滑膜炎8例,采用置管灌注冲洗,其中4例行关节镜清理。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81.6±9.5)分,膝关节活动度(88.8±8.3)°,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阳性为1例。结论ACL术后反应性滑膜炎,早期采用置管灌注冲洗及关节镜清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杨波  孙显荣 《吉林医学》1991,12(4):248-248
<正> 陈旧性膝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韧带萎缩缺损的手术方法较多,效果均不满意国内很少有这方面的报道。Tones 和 Ellison 曾有报道,我们采用新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治愈一例,术后随访3年,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的方法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方法在膝关节镜下采用挤压螺钉固定骨一腱一骨复合体或自体双侧胭绳肌腱移植同时重建前、后前叉韧带。术后平均随访1年3个月。结果 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6例,优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83%。结论 关节镜下同时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骨隧道定位准确,固定牢固,可做到等长重建,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前交叉韧带翻修病例回顾总结影响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前交叉韧带翻修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综合分析。结果膝关节继发性疾病;骨隧道位置;移植物的张力;髁间窝撞击;所移植肌腱的固定;术后康复训练6大因素是影响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疗效的关键因素。结论高度重视以上6个方面因素并正确处理,能有效提高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模拟生理负荷条件下前交叉韧带的等距重建位置是否适用于每一个体。方法  7具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 ,在前交叉韧带股骨与胫骨附着区各取 5点分别钻骨隧道 ,通过钢丝和等距测量器施加初负荷 ,检测膝关节屈曲过程中胫骨和股骨隧道间的距离变化。结果 股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后点和下点与胫骨附着区 5点间的距离变化保持在等距范围内。膝关节自 0°屈曲至 90°位点间距离变化在各个标本间的差异无显著性。股骨韧带附着区中点、前点、上点和下点随膝关节屈曲分别在各膝关节间出现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股骨韧带附着区内重建位置变化影响重建疗效 ,股骨韧带附着区后点和下点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理想等距位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应个体化调整重建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临床应用及短期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应用经由内向外(通过胫骨隧道)方法行股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采用悬吊固定,胫骨隧道固定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佩戴可调式膝关节固定支具3个月行康复训练。术前和术后分别采用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存在阳性体征,术后仅1例呈弱阳性。术前Lysholm评分为34~51分,平均47.5分;术后半年Lysholm评分为71~95分,平均87.3分。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用于重建单纯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固定可靠、功能锻炼时间早、早期疗效好的优点,然而术后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不可忽视,中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后移植物应力分布特征,为ACL重建的手术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基于三维磁共振及CT影像,建立完整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ACL、后交叉韧带;建立ACL重建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ACL移植物、后交叉韧带。模型采用线弹性材料属性,骨组织材料属性设置为弹性模量17 GPa,泊松比(Poisson’s ratio)为0.36;完整膝关节及ACL重建膝关节的模型中的韧带组织及ACL移植物的材料属性设置为弹性模量390 MPa,泊松比0.4;将股骨固定设置为模型边界条件,施加胫骨前向134 N的拉力为载荷条件,求解分析完整膝关节的ACL及重建术后的ACL移植物的拉应力、压应力、剪切应力、等效应力的受力状态。结果: 重建后的ACL移植物的最大压应力(6.34 MPa)、等效应力(5.9 MPa)、剪切应力(1.83 MPa)均在前侧股骨端,与完整膝关节ACL最大压应力(8.77 MPa)、等效应力(8.88 MPa)、剪切应力(3.44 MPa)位置一致。移植物最大拉应力也出现在股骨端,但位置在后侧,与完整膝关节ACL最大拉应力位置一致,且ACL移植物最大拉应力的值仅为0.88 MPa,小于完整膝关节ACL的2.56 MPa。结论: ACL移植物压应力、等效应力、剪切应力最大值均在前侧股骨端,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股骨端后侧,均与完整膝关节ACL最大拉应力位置一致;ACL移植物的前侧部分承受力较大,后侧部分承受力较小,与ACL的生物力学特性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不同重建方式术后步态运动学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东方新锐DVMC-8801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因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自体中1/3骨-髌腱-骨(髌腱组)或四股胴绳肌腱(胭绳肌腱组)进行重建的各19例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分别于术前、术后3、6、9、12个月采集步态数据,同期采集19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并与之比较.受试对象按恒定速度(1.9 km/h)在运动平板上行走120 s,测量0°和15°时的步态数据,测量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宽;运动学数据包括:膝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角加速度.结果 两组38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出现股四头肌逃避步态,术后6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运动学指标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髌腱组术后6个月15°运动平板伸膝角加速度明显小于腘绳肌腱组,屈膝角加速度明显大于腘绳肌腱组.结论 腘绳肌腱或髌腱移植前交叉韧带重建,膝关节正常的步态模式表现与术后时间有相关性;两种重建方式术后早期存在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差异与移植物取材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以自体四股胴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53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Lachman试验:46例≤+,7例++。轴移试验术后全部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6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定位标志物,定住准确,方法简单,是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率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车立新  杨波  李坤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66-68,74
目的探讨自体、异体人工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ACL断裂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ACL患者30例设为A组,将采用关节镜下异体B-PT-B重建ACL患者30例设为B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沉降、C反应蛋白及体温变化情况,并用KT-2000、BiodexIKDC、Tegner、Lysholm等方法评估手术效果及肌力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30~55个月,两组发热天数、术后第6天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膝前痛21例(70.0%),明显高于B组13例(43.33%);髌股关节压痛B组为18例(60.0%),A组28例(9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IFDC评分、Lyshom评分、Tegner评分、大腿围度差值、KT-2000前移距离、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和异体移植物在术后均需要经历再血管化和韧带化,使得移植物强度在术后早期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及重建手术后步态特点及变化.方法 应用三维运动捕捉步态分析系统,对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四股胴绳肌腱进行重建的29例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自受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6个月(2周~1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3、6、9、12个月采集步态数据,同期采集58名健康人的步态数据并与之比较.受试对象按恒定速度(1.9 km/h)在运动平板上行走120 s,测量0°和15°时的步态数据,时空参数包括:步长、步宽;运动学数据包括:膝关节运动角度、膝关节角加速度、前交叉韧带移动数据(以胫骨沿前交叉韧带方向的位移表示).结果 本组29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均出现股四头肌逃避步态,术后3个月0°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6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时空参数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别,术后9个月15°倾斜运动平板的运动学指标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四股腘绳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恢复膝关节正常的步态模式并表现出与时间相关趋势.运用步态分析的运动学数据对膝关节ACL损伤进行功能量化评价,可以更为准确的了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的生物力学变化,为评定术后疗效、制定康复方案及评定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0年6月收治入院的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患者30例临床资料,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Rigidfix及Intrafix系统固定,评价项目包括手术时间、发热天数、大腿周径患健侧比值、Lachman试验、中立位前抽屉试验(ADD)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及Tegner评分。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结果 30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得到明显好转;手术前后大腿周径患健侧比值、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5±2.3)个月,膝前区疼痛5例,手术感染性关节炎1例,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1个月后痊愈。术后随访发现肌腱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结论自体胭绳肌肌腱与同种异体移植物联合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辅助自体髌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 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自体骨-髌腱(中1/3)-骨复合体加挤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2例.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46月,平均(16.2±3.4)月.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减轻或消失,无不稳及肿胀,前抽屉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良好,未出现滑膜炎,韧带断裂、螺钉松动、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并发症.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0.5±3.4)分提高到术后的(90.5±1.4)分,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按照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本组优15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25%.结论 关节镜下行自体骨-髌腱-骨复合体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康复锻炼、恢复快且疗效确切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