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使得平时不爱运动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常感到腰酸背痛。如何预防和减轻腰背疼痛呢?笔者向大家推荐一套自我按摩方法。 “擦、揉、按、推、捏、捶”六字自我按摩 “擦” 取站位,两脚分开如肩宽,两手握拳,拳眼贴着腰部用力上下快速擦动。从骶部开始尽量往上,擦至皮肤发热为止。 “揉” 1.揉臀 取站位,用右手掌的大鱼际处贴在同侧臀部,揉数十次,然后换左手揉左侧臀部。疼痛一侧要多揉。  相似文献   

2.
推拿之法     
正推拿,中医指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用推、拿、按、摩、揉、捏、点等手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延长寿命的疗效。推拿所用手法多元,疗效各异。推法,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因为推与摩不能分开,推中已包括有摩,所以推摩常配合在一起使用。临床上常用单手或双手两种推摩方法。拿法,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即为拿法。临床常用的有在腿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工作中,治疗小和泄泻常用的推拿手法主要有推、揉、摩、运诸法。1推法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或拇指桡侧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100—300次,操作时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具有疏通经络、益气活血、调整脾胃、清热利尿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点穴疗法主要是根据针灸的十四经穴和它的理论体系而创制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法也为中医外治法常用治法,主要以中指操作。共有平揉法、压放法、皮肤点打法、经络循按法四种。此外,还有头部推运、背部缩压、腹部振颤、四肢推运等辅助手法。点穴手法简单又易学易行,临床使用也颇为广泛。点穴法的操作,有重有轻,可缓可快,临症应变,新病宜于快,久病宜于缓;虚症宜于轻,实症宜于重;但每种手法的操作次数,为治疗中各手法的关键。平揉、压放、点打一般是每穴每法为一百次,循按等辅助手法仅做数次或十数次即可。在操作过程中要剪去中指指甲,避免切伤皮肤。一、主要手法介绍 (一) 平揉法:术者的中指端,点在患者的穴位上,继以拇指端抵中指第一关节部,再以食指与无名指,紧压在中指节第一关节的外侧前后,以作辅助中指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的捏脊按摩治疗小儿营养不良98例,男54例.女44例;年龄最小的6个月.最大的6岁;病程最短的3个月,病程最长的2年;其中12例合并营养不良性贫血,24例合并佝偻病.以上病例随机分2组(营养不良性贫血和佝偻病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用捏脊按摩.对照组用鸡内金消食片、乳酸生等治疗.观察期3个月.手法是: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弯成半握拳式然后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在上,食指在下紧贴皮肤,将皮肤捏起来.从“肾俞穴”沿脊椎骨从下往上捏.操作时可随捏、拿、推、捻、提、放、揉、按,直到平肩的“大椎穴”为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是中老年多发的常见病之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实践证明,患者自行点按、揉推、活动患部,会收到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石氏推揉手法在底筋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12月就诊于新泰市人民医院骨科确诊为足底筋膜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石氏推揉组与冲击波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为3 d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次,5次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晨起第一步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踝-后足功能(AHS)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AHS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石氏推揉组VAS评分低于冲击波组,AHS评分高于冲击波组(P <0.05)。石氏推揉组满意度占92.5%,比冲击波组(62.5%)高(P <0.05)。石氏推揉组总有效率高于冲击波组(97.50%vs. 85.00%,P <0.05)。结论 石氏推揉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效果良好,且无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足部按摩1.按摩脚底坐于床上。两脚心相对,两手分别扶住两脚中前部,然后两个大拇指分别从下而上、从外往里推脚弓部位数次;接着用大拇指指腹揉压、指尖点按涌泉穴(脚趾弯曲时脚底凹陷处)数次,每次数秒钟;接着揉脚心数次,每次数秒钟。  相似文献   

9.
典型病例:陈××,女38岁,脊背痛数月,X光胸椎正侧位片提示,诸椎均有骨质增生,程度不一,诊断为骨质轻度增生。诊:患者胸椎排列整齐、无明显变化,胸椎棘突均有压痛,以5至9椎最明显,胸椎两侧沿膀胱经亦有压痛,此乃肾及膀胱俱虚所致。以补肾生髓养骨,温通督脉、膀胱经脉气血为治。 1.揉推脊中法:运气于拇指,沿腰椎及胸椎由下向上推至大椎穴。 2.掌根揉法:运气于大陵、劳宫,沿膀胱经之大杼、附分至白环俞、秩边用掌根由上到下揉动。 3.掐挤胱膀经法。以拇指为一侧,其余四指为一侧掐挤膀胱经脊柱旁之肌肉。 4.指点委中、昆仑法:运气于拇指或中指点揉二穴。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上了年纪,下肢力量差,平衡感欠佳,容易导致跌倒.经常做揉腿肚子、搓大腿前部、抬腿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下肢力量,锻炼平衡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跌倒. 揉小腿肚小腿用力伸直,或抬起脚跟时,小腿后侧肌肉的尾端为承山穴,用手按揉承山穴处,有酸胀感即可,每日按揉1~2次,每次按揉10分钟.  相似文献   

11.
急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发于初产妇,由于乳腺皲裂,乳腺导管开口阻塞,引起浮汁壅积而致。本病起病急,初起乳房肿胀、疼痛,皮肤不红或微红,继之局部硬结渐渐增大。疼痛加剧,伴发热。如不积极治疗,常转化或脓肿。做好自我护理是防治本病的重要措施。1.早期按摩和吸乳是关健。患者可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畅通  相似文献   

12.
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常常主诉其皮肤感觉有变化,更年期前的妇女约20%报告皮肤感觉麻木,绝经期妇女主诉皮肤感觉麻木的可达60%。常常主诉手、足麻木和刺痛的这些绝经期妇女中有85%报告有性的问题,其中约1/3描述触觉、知觉的变化,提示外周神经的改变。所有报告触觉改变的妇女都显示雌激素的不足,她们报告更衣时的不适和过度敏感。她们不再喜欢伴侣的或其他人的爱抚和抚摩,即使是子女或孙辈。  相似文献   

13.
<正> 推拿部位及方法可概括为摩腹,推上七节和下七节骨,揉黾尾,按脾俞,推脾土,运板门。摩腹:顺摩为补,返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医生用拇指挠侧缘或食、中两指掌面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作直推。黾尾:位于尾椎骨端,用中指端作揉法。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下旁开1.5寸。以两手拇指或食指中部揉之或按之。脾土:位于拇指未节指纹挠侧缘。用左手握住患儿之手,以拇指、食指捏患儿拇  相似文献   

14.
皱纹是每个女人都害怕的东西,它像是年龄的标签时刻提醒着自己变老了,青春不再。可是还有些这样的人,哪怕她们都五六十了,脸上却看不出岁月的痕迹,这与她们自己注意保养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告诉你一个人人适用的按摩方法来预防和减除皱纹。按摩前的准备先用滋润型的洗面奶清洗脸部,然后手心相对,搓热手指指腹。按摩前还可以在穴位处涂抹一些保湿滋润按摩膏,可以紧致肌肤,对于防皱和除皱的效果会更好,按摩起来也会更舒服。面部穴位按揉最佳时间洗浴之后,因为这时血液循环较快,体温较高,对面部穴位按摩效果最好。睡觉前,这时放松心情进行按揉,对皮肤弹性的恢复和消除、延缓皱纹的产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病人自我按摩治疗痛经,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 1、腹部按摩:病人仰卧,自然呼吸,保持情绪稳定。把自己的双手平放于上腹部,拇指在腹中线相交,其余手指放于两侧,由上向下徐徐推抚至耻骨,然后手掌根部抬起,手指触皮肤,从原路退回上腹部,再放下掌根往下推,先慢后快,反复进行15—20次。再用双手拇指交替推摩任脉。从脐部开始,沿腹正中线推至耻骨,反复进行20—30次。再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按揉气海(脐下2横指处)、关元(腹正中线,耻骨上2寸处)、中  相似文献   

16.
脂肪非"虎" 肥胖已成为新世纪的文明病,使人们对脂肪畏之如虎.殊不知,食用脂肪太少也未必是好事.须知,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不吃或吃得过少也是不行的.君不见,身材苗条乃至瘦似麻秆的女士或男士,远看还不错,近看才会吓你一跳:佝腰驼背,皮肤干巴,粗糙多屑,年纪轻轻眼角便长上了鱼尾纹,骤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大一二十岁.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不少人有如厕后读书看报的习惯。殊不知这样既不卫生,时间长了还会诱发痔疮。 痔疮从临床上看只是出现在肛门外突出的软组织团块,但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说.是静脉曲张团或下移的肛垫.是发生在直肠黏膜下和肛门皮肤下静脉曲张淤血而形成的静脉团块。  相似文献   

18.
得了皮肤病,很多人都觉得把药膏涂得厚些效果好。其实,皮肤科外用药,只需薄薄涂抹一层就可以了。外用皮肤药只要局部达到一定浓度,就能起到治疗的效果。如果药物涂得过多、过厚,有时候反而会引起副作用或使皮肤病恶化。另外,皮肤外用药前要先洗手,然后用手指将药物薄涂患处。涂抹时,可轻轻地揉揉患处,以利于药物渗入。急性期皮损不能用刺激性的药物,涂药时动作要轻柔,减少刺激。非急性进展期的皮肤病,不必大面积涂药,仅涂抹患处就可以了。倘若病情较重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相似文献   

19.
章秀 《长寿》2013,(9):39
算起来,我用双手揉腹已有10多个年头了。头几年是时断时续地揉,尝到甜头后便每日坚持,终年不辍。俗话说:"人到四十,肚皮外鼓。"最初揉腹只有一个目的:把腹部的脂肪揉下去。因为据说揉腹能刺激末梢神经,使皮下脂肪周围的毛细血管开放,从而促进机  相似文献   

20.
《家庭育儿》2009,(10):19-19
让宝宝俯卧,取头高臀低位。家长右手半握拳,以食指、拇指提捏脊柱皮肤肌肉,从长强至大椎,来回捏脊8~10次,使局部皮肤潮红。同时以食指、中指指腹颤动揉按背部俞穴,脾胃虚寒型揉按脾俞、心俞(图1)各7分钟;心经积热型揉按心俞10分钟;惊恐型探按心俞、肾俞各7分钟。每日1次,宜在上午9时带挂行。手法宜轻缓,柔中有刚,宜于空腹或哺乳两小时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