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此类肠道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CT征象,包括肿瘤部位、累及肠管长度、肠壁增厚程度、动/静脉期强化程度、淋巴结数目及大小。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PIL位于小肠,5例回盲部,4例同时累及回肠末端和升结肠,4例升结肠,2例直肠。病灶累及肠段范围较长或呈多节段分布,均表现为不同程度肠壁增厚,部分病例可于狭窄肠腔内见残留气体影,少数继发肠套叠、肠梗阻、肠内瘘。大多数病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动脉瘤样扩张及淋巴结“夹心面包”征是肠道淋巴瘤特征性表现。结论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具有特征性CT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的X线表现。方法: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ehsprung病8例,均作钡灌肠检查并全部经手术证实。结果: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症主要的X线表现为直肠部可见3—7cm局限性狭窄,其近端的结肠壁增厚、肠腔明显扩张,最宽达22cm,狭窄段和扩张段之间可见长2~6cm、呈圆锥或漏斗逐渐扩张的移行段。3例合并有粪石形成。结论:钡灌肠是术前诊断本病的可靠且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戚绍林 《当代医学》2007,(23):168-16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特点和X线诊断.方法 对我院20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行X线腹部平片与钡剂灌肠检查,分析X线腹部平片表现及钡灌肠X线表现.结果 X线腹部平片下均可见肠管扩张;钡灌肠X线表现直肠部均有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上方肠腔均示不同程度扩张,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肠腔呈漏斗状膨大,并移行至呈巨管状的结肠,6例出现钡剂潴留,部分患者的结肠上方肠腔内仍有因粪便积留形成的粪块影.有不全性肠梗阻征象.均未见溃疡等表现.结论 钡灌肠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临床确诊方法,便于术前选择手术方法 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戚绍林 《当代医学》2007,(12):168-169
目的 探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特点和X线诊断.方法 对我院20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病患者行X线腹部平片与钡剂灌肠检查,分析X线腹部平片表现及钡灌肠X线表现.结果 X线腹部平片下均可见肠管扩张;钡灌肠X线表现直肠部均有局限性狭窄,狭窄段上方肠腔均示不同程度扩张,痉挛段与扩张段之间肠腔呈漏斗状膨大,并移行至呈巨管状的结肠,6例出现钡剂潴留,部分患者的结肠上方肠腔内仍有因粪便积留形成的粪块影.有不全性肠梗阻征象.均未见溃疡等表现.结论 钡灌肠检查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临床确诊方法,便于术前选择手术方法 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MSCT)表现,旨在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和内镜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MSCT完整的病例CT表现,包括病变部位、管腔壁的厚度、强化的程度和扩张度的改变等.结果 26例患者共26处淋巴瘤,发生部位依次为,食道1例、胃部15例、十二指肠2例、回肠3例和结直肠5例(其中回盲部3例).食道病变管壁CT平扫示均匀增厚,增强后为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胃部淋巴瘤CT表现呈弥漫浸润型、局限性浸润型和局限性溃疡型,增强后病变为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部分合并腹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的肿大,增强后轻度均匀强化.小肠和大肠淋巴瘤、肠壁增厚,部分合并肠腔呈"瘤样"扩张,少数合并肠套叠,增强后病变肠壁轻到中度的均匀强化,绝大部分不合并肠梗阻,部分合并腹腔和(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结论 MSCT能显示消化道淋巴瘤的特点,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34例患者均行CT、钡剂灌肠检查,另有14例行核磁检查。结果钡剂造影表现为局部肠管环形狭窄,偏侧性管壁黏膜破坏中断,壁僵硬。CT平扫肠腔内肿块,壁不规则增厚,肠壁周围浸润,淋巴结增大,4例远处器官转移,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X线、CT是结肠癌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对结肠癌术前评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可切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可切除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征象进行分析。方法 :对 2 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胃肠道造影及CT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腺癌 2 2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描述包括肿瘤的部位 ,造影X线表现 (黏膜破坏 ,充盈缺损及龛影 ,管腔不规则狭窄 ,肠腔外改变等 )及CT表现 (肠壁增厚肠腔狭窄 ,局部肿块 ,梗阻性改变及转移 )。不能手术切除的影像学征象为 :肿瘤直径大于 6cm ;腹腔、系膜淋巴结成团肿大 ;腔静脉、肠系膜动静脉等重要血管管径被包绕大于 2 / 3时。结论 :CT与X线造影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肿瘤的继发征象的术前评价 ,能够提供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廖忠剑 《当代医学》2016,(28):29-30
目的:对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通过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79例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治疗前进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本组患者中,小肠腺癌37例,平扫表现为肠壁呈不规则、局限性增厚,存在明确的肿块,并伴有肠腔狭窄;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呈中等不均匀强化。小肠间质瘤23例,平扫表现为肠襻往肠腔外生长,且呈近似圆形状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肿瘤实质期显著强化,并且为延迟强化。小肠淋巴瘤15例,平扫表现为肠壁为环形增厚;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脂肪瘤4例,平扫表现是空肠内有近似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在小肠原发性肿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可更为准确的掌握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并可依照肿瘤强化情况判定肿瘤性质,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MSCT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表现。结果 21例中,发病部位以回肠末端最常见、占15例,空肠2例,回肠近端2例,十二指肠2例。CT平扫表现为肠壁不规则增厚,息肉样肿块形成,肠腔扩张或狭窄,增强后病灶轻中度强化,密度较均匀,很少坏死。结论小肠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鉴别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观察CT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疾病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患者16例,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CT检查的结果。结果:16例患者中,淋巴瘤位于空肠者6例,位于回肠者9例,另有1例同时发生于空、回肠;CT表现可分为五型:息肉肿块型、浸润型、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混合型、肠系膜型;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的肠壁呈不规则增厚,黏膜面连续、光滑,伴有肠壁黏膜下层和肌层增厚,病灶部位伴有一定程度的强化,强化程度与分型无关;共5例患者产生腹膜炎、肠穿孔等并发症,其中浸润型2例,肠腔动脉瘤样扩张型2例,混合型1例;16例患者中术后病灶部位定位与CT描述结果一致的有15例,占93.75%。结论: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疾病分型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并且有助于术前判断病灶的具体部位,有利于临床对原发性小肠淋巴瘤进行定性、定位检查。  相似文献   

11.
王立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183-183
目的:探讨并评价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X线表现为:肠腔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破坏、充盈缺损、龛影、肠腔大小及蠕动的改变。结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1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CT表现为胃壁不均匀增厚,其中弥漫性增厚9例,节段性增厚4例,局限性增厚3例;14例呈均匀强化,2例内见片状低密度坏死;12例胃壁黏膜完整,4例黏膜破坏;胃壁浆膜面模糊1例,浆膜面清晰15例; 5例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 CT检查对原发性胃淋巴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淋巴瘤的X线、CT表现及特征,以提高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淋巴瘤患者的X线及CT表现,归纳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胃淋巴瘤的X线表现及特征有: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混合型。胃淋巴瘤的CT表现及特征有:弥漫或局限性胃壁明显增厚,周围脂肪间隙存在。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胃淋巴瘤有较明显的X线、CT表现及特征,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些征象有助于对胃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一)结肠癌的CT表现 1.原发灶 结肠癌原发灶的主要CT征象有肠壁的增厚、肿块、肠腔狭窄和局部肠壁的异常强化.利用水灌肠法进行增强CT扫描,可更好地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27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仁义  张霞萍  叶孟 《重庆医学》2007,36(7):637-63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 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经纤维内窥镜(7例)、手术(20 例) 证实的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平扫和增强资料.结果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中胃15例,小肠9例,大肠3例.原发性胃淋巴瘤 CT 表现可分为3类: (1) 弥漫浸润型9例;(2)节段型6例;(3)息肉型本组资料0例.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中度均匀强化.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CT 表现分为2类:(1)肠壁增厚型7例;(2) 肿块型5例, 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轻到中度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27例中有4例合并肠套叠,9例合并有腹腔均匀强化肿大淋巴结.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对本病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和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钡剂双对比造影和CT表现特点。11例行口服法,15例行插管法小肠造影;12例进行了CT扫描,其中9例予增强扫描。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的X线造影表现为:肠管内的充盈缺损、肠腔狭窄、黏膜破坏或受压移位变形、管壁僵硬、肠管蠕动差、龛影和肠梗阻或肠套叠。CT扫描表现为: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受压。增强扫描后,良性肿瘤呈均匀性强化,而恶性肿瘤为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在小肠肿瘤的诊断中,口服法的阳性率为36.4%(4/11);插管法阳性率为73.3%(11/15);CT检查阳性率为66.7%(8/12)。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具有一定的X线表现特点,与CT检查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对显示早期病变及术前分期和部分肿瘤的定性与手术切除的评估,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NHL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10例CT表现为:肠腔扩大,类似瘤样扩张改变;6例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9例显示夹心面包征。结论小肠NHL的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借助CT表现可对患者做出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评价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造影表现。结果 小肠腺癌7例,平滑肌瘤及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瘤4例,腺瘤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血管瘤1例。主要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肠腔狭窄;肠壁僵硬、黏膜破坏;肠腔大小及蠕动的改变。结论 小肠双重对比造影对小肠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杨荣  许立功  李志 《中外医疗》2014,(14):43-44,46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PSIL患者的CT和MRI表现,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密度或信号、强化方式。结果该组28例PSIL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回肠末端或回盲瓣(占53.6%);CT显示受累肠壁增厚或形成肿块,大多数呈局部或弥漫性环形增厚(占53.6%),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75.0%的病例伴有肠管周围肠系膜、腹膜后淋巴结肿大。MRI显示病变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结论 PSIL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PSIL的诊断与鉴别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黏液腺癌的MSCT平扫及强化表现。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黏液腺癌的47例患者的资料,对其MS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结直肠黏液腺癌患者中,4例位于盲肠,16例位于升结肠,4例位于横结肠,5例位于降结肠,6例位于乙状结肠,12例位于直肠。37例肠壁为环形增厚,6例肠壁为偏心增厚,4例肠壁为局部肿块样增厚。增强后病灶内可见不同比例低密度影,9例见少量低密度影,20例见中量低密度影,18例见大量低密度影;并且28例病变呈轻度强化,12例呈中度强化,7例呈明显强化。所有病例中,7例患者肿瘤伴有钙化,4例继发肠梗阻,3例有肝转移,22例有淋巴结转移,9例有腹膜转移。结论当结直肠肿瘤CT表现为肠壁较大范围环形增厚,伴有钙化,增强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可见低密度区,伴有淋巴结、腹膜转移,诊断应优先考虑黏液腺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