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后48h血清钙调蛋白(CAM)水平变化及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急性IS患者(IS组,n=120),入院时采用NIHSS进行评分,并按NIHSS评分5分(A组,n=51)和NIHSS评分≤5分(B组,n=69)分为两个亚组,于IS后48h测定血清CAM值;另取体检健康人群(对照组,n=100)平行测定血清CAM值。比较IS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NIHSS评分IS患者血清CAM水平差异,分析IS组CAM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IS组血清CAM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t=15.34,P0.01);A组患者CAM水平明显高于B组(t=10.51,P0.01);急性IS患者血清CAM水平与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08,P0.01)。结论:血清CAM水平可反映IS患者急性期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2.
徐莉芳  谭代林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4):51-52,55,8,12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M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探讨上述炎性介质及炎性细胞因子对IMS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IMS患者68例,并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法分为轻度缺损组(A组,n=30)、中度缺损组(B组,n=22)和重度缺损组(C组,n=16)。选取30例体检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者作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IMS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组、B组和C组较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随患者神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血清hs-CRP和炎性因子TNF-α和IL-6水平可作为IMS患者病情评估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SF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清铁蛋白(SF)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和SF浓度。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hsCRP和SF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和SF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增高,两者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和预示因子。  相似文献   

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高,恢复困难,早期及时、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脑缺血的损伤机制十分复杂,其中缺血后一系列炎症级联反应可能是导致进一步脑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报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丝轻链(NfL)、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科收治的13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56)和重度组(n=41).同期,另选取我院体检健康人群100例(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水平.出院后随访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对患者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水平与对照组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fL、Galectin-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Netrin-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示,血清NfL、Galectin-3、Netrin-1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769、0.784、0.811、0.892.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fL、Galectin-3水平升高,血清Netrin-1水平降低,其血清水平变化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短期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水平与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60例高血压无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高血压组,选取60名体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组...  相似文献   

7.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急性缺血性中风(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450例IS患者入院(13.5±11.2)h的血清UA水平,同时测定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肌酐(Cr)、红细胞比容(Hct)和血沉(ESR).并根据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将其分为两组:轻度组(n=287)和中重度组(n=163).结果IS患者入院时血清UA水平轻度组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14,OR 95%CI为1.00~1.26.结论血清UA水平升高可能是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示因素之一.提示急性缺血性中风与氧化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缺血性脑卒再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并着重讲解了中西医结合预防缺血性脑卒再发的方法.最后得出:采用中西医结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366例为观察组,同期本院体检正常健康者179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P,hs-CRP)、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DL cholesterol, sdLDL-C)4项指标的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Deepwise&Beckman Coulter DxAI Platform (https://dxonline.deepwise. com)进行分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诊断效能评价采用ROC曲线进行。结果 观察组Hcy、hs-CRP、Cys-C和sdLDL-C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项指标均是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浆D-二聚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3例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组),应用颗粒增强型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与10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比较。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D-二聚体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卒中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1.97±0.1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4±0.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佳临界值为1.53mg/L,此时的敏感度为83.26%,特异度为66.32%。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斯萌  王文  黄丹  杨曌  沈雪莉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42-43,I0002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将病例组进一步分为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指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血清SOD和T-AOC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脑梗死组相比,脑出血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T-AOC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氧化损伤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活化因子-1(PAF-1)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患者90d临床预后的关系,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敏感的生化指标.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入我院初次确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02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观察组出院后9...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检测,探讨脑梗死与瘦素的关系及发生机制。方法:患者79例(男48,女31),年龄(36~80)岁。均经CT证实。入院后第2d抽取空腹静脉血,用放射免疫分析(R IA),检测血清瘦素,同时检测56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组。结果:脑梗死组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99,P<0.01)。轻、重症患者无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和瘦素抵抗,瘦素参与了能量平衡的调节,瘦素水平增高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标志物。其发生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血清NT-proBNP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的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ECMA)测定119例高血压患者及5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晚期速度峰值(A)比值,比较不同NYHA、LVEF、LVMI分级下NT—proBN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kNT-proBNP水平为3.4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42(P〈0.001),不同NYHA、LVEF和LVMI分组下的血清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T—proBNP诊断高血压患者心衰的AUC^ROC为0.863。多变量相关分析表明,血清NT-proBNP浓度与NYHA分级、LVMI、体重指数(BMI)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581,P〈0.001,r=0.437,P〈0.001及r=0.352,P〈0.001),与LVEF分级、E/A比值之间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r=-0.361,P〈0.001和r=-0.62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LVH)强的预测因子(HR=3.392,P〈0.01),并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密切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用来评价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与临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BNP和NSE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BN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变化及其机理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3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NP和NSE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血清BNP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伤情越重,BNP浓度越低;NSE含量的变化正好与之相反,且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674,P〈0.01)。结论:血清BNP和NSE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醛固酮(ALD)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LD和Cor水平,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AMI组血清ALD和Co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3.6±50.1ng/L vs 83.2±34.4ng/L, t=10.81, P<0.01;207.0±80.2nmol/L vs 105.5±49.1 nmol/L, t=6.332,P<0.01),且两者成显著正相关(r=0.884, P<0.01).合并心功能不全组血清ALD和Cor均显著高于无心功能不全组(t=6.141, P<0.01;t=6.134, P<0.01 ),住院死亡组血清ALD和Cor也显著高于转出院组(t=5.063, P<0.01; t=6.601, P<0.01 ).结论:AMI患者血清ALD和Cor水平显著升高,合并心力衰竭组和住院期间死亡组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x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变...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对人体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51例,并以甲减组、正常组为对照,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并测甲功,计算体重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数(%Fat)。结果: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患者瘦素水平(男性2.05±1.54μg/L,女性7.47±5.08μg/L)显著低于正常组,而且扣除体脂因素后仍很明显(P〈0.01)。甲减组瘦素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但排除体脂因素后,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三组瘦素水平均与BMI显著正相关,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呈弱负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弱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中女性瘦素水平均为男性的(2-3)倍。结论:甲功改变通过体脂含量间接影响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