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66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病例组,每组33例.参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病例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H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DH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例组DH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例组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4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6例风痰上扰型眩晕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35/38)]高于对照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FIB水平和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风痰上扰型眩晕能增强治疗效果,降低FIB水平和血浆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效果.方法 选取社旗县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风痰上扰证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医组4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45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 相似文献
4.
6.
眩晕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风、火、痰、虚、瘀[1],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也可相互并见.笔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患者6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孝洪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7,5(4):74-7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痛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结果痊愈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监测两组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次、头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疗程6周后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素-1水平均较前有所下降(P<0.05),一氧化氮水平均较前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辨证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治疗有效,可能通过影响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刘定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4):24-2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痰浊中阻型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0例和西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60例,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对痰浊中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确诊为高血压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组(治疗组)40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0%.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高血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的化痰熄风法,收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对脑卒中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后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司汀、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煎服,每次200 mL,早晚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功能独立测量(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眩晕障碍程度(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MFT、BBS、FI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DHI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WMFT、BBS、FIM、DH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对风痰阻络型脑卒中后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探讨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痰湿壅盛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取物对氟化钠诱导的血管平滑肌肌球蛋白结合亚单位(MYPT1)和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采用SDS-PAGE和Urea-PAGE方法,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取物对MYPT1和MLC20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取物抑制氟化钠诱导的MYPT1和MLC20磷酸化水平.[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水提取物可抑制由氟化钠诱导的MYPT1和MLC20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超声超微血管成像(superb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改善高血压痰湿壅胜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9月- 2020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痰湿壅胜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g,早饭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水丸,每次50丸,每日2次,饭后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行超声常规及SMI检查,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 Crouse 积分及颈动脉斑块SMI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LDL-C、TC、T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LDL-C、TC、TG水平明显降低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MT、Crouse 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IMT 及Crouse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减低,但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斑块SMI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斑块SMI积分比较,治疗后患者斑块 SMI分级 2级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后患者斑块 SMI分级 0级较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斑块SMI分级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SMI技术可评估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改善高血压痰湿壅胜型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效果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两种耳石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单侧PC-BPPV患者分为Epley手法治疗组和Brandt手法治疗组.计算治疗后7 d、半个月的缓解率,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Epley手法治疗组首次及2周的缓解率分别为61.9%、 76.1%;Brandt手法治疗组为66.6%、 7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pley手法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Brandt手法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结论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BPPV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Brandt手法治疗操作更简单,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诊治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病门诊诊治的、双侧Dix-Hallpike诱发试验均出现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思路。结果 20例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诱发试验时双侧均出现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发作,进一步行平躺试验和低头试验,其中6例患者平躺试验时出现垂直向上眼震发作而低头试验无眼震发作,判断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给予两侧颗粒手法复位后患者眩晕症状缓解;其余14例患者在平躺试验和低头试验时仍表现为扭转、向上性眼震发作,但此时二者眼震的扭转方向相反,判断为眼震带扭转、向上成分的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给予一侧Barbecue手法复位后患者眩晕症状消失。结论 对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双侧出现扭转、向上、向地性眼震发作的患者,不应贸然诊断为双侧后半规管BPPV,应排除眼震出现扭转、向上成分的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