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杨洋  冯俊飞  周青松  赵强  刘凯鑫  何江涛   《四川医学》2022,43(11):1133-1137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在识别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黑色线性信号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我院48例OVCF患者X片、QCT、MRI和核素骨显像病例资料。根据MRI上信号不同表现分为黑色线性信号组(A组20例)和非黑色线性信号组(B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MRI黑色线性信号和核素骨显像浓聚形态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共涉及新鲜和陈旧性骨折椎体共56个,其中MRI诊断出新鲜骨折椎体43个,骨显像诊断出45个,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最终确认责任椎体42个,对MRI和骨显像诊断结果采取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两者诊断一致性较高。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核素骨显像上造影剂汇聚形态及浓度与MRI上黑色线性信号的表现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骨显像与MRI在诊断新鲜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MRI黑色线信号的作为一种可以早期预测OVC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骨显像在发现伴MRI黑色线性信号表现的OVCF患者时未见明显特...  相似文献   

2.
3.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 osteo porosis,POP)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李宁华等[1]调查发现,中国老年人群 POP总患病率是 16.1%,其中男性 11.5%,女性 19.9%,且中年组和老年组患病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全身骨骼质和量下降的情况下,老年人容易发生三个部位的骨折,即腕部、髋部和脊柱骨折。其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VCFs)对老年患者危害最大。因此,近一个世纪以来,很多学者都在努力探索治疗老…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椎体成形术在美国已逐渐成为治疗疼痛性OVCFs的一种标准方法,但也有研究报道其并不比安慰剂更有效。而作为更小侵入性的方法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辅以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必须把骨折局部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骨折不愈合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该文对各种治疗在OVCF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凯诚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31-131,13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采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术后1年VAS评分比较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PVP组明显优于非PVP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安全、便捷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15例18个椎体的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结果:术后1~2天所有患者的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天内均下床活动。随访1~7个月,平均4.5个月,无疼痛复发。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内注入骨水泥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适应证及其技术优势. 方法 对37例(4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人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Genant分级,一级9个椎体,二级17个椎体,三级16个椎体.新鲜骨折35个椎体,陈旧性骨折7个椎体.术前VAS评分(8.2±1.6)分.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7个月,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2 d的VAS评分平均为(1.6±0.6)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脊柱后凸角度术前平均为(18.7±7.8)度,术后为(12.3±4.7)度,疗效满意. 结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明确,也可以用于陈旧性骨折,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后壁不完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EF)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1月起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笔者医院后壁不完整但无神经损伤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4例,观察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Oswesn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临床影像学的改变。结果 8例后壁不完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有2例经椎旁渗漏,1例椎弓根穿刺通道渗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患者的Oswesn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Cobb角和病椎楔形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椎体后壁不完整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在掌握严格适应证和手术注意事项的情况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KP)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勇  王健 《右江医学》2009,37(1):77-77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难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年来临床上采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可缓解疼痛和稳定骨折椎体。我院采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对12例13个骨质疏松型压缩骨折的椎体进行微创治疗,疗效明显,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MRI与CT多平面重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疼痛责任椎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OVCF急性期50例,OVCF亚急性期2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和CT多平面重建检查,且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比两种方法诊断OVCF急性期和亚急性期责任椎体的准确性,同时观察并总结MRI和CT多平面重建骨折区域形态类型。结果两种检查方法诊断OVCF急性期责任椎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803,一致性较高。两种检查方法诊断OVCF急性期责任椎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为0.719,一致性较高。71例OVCF患者119个椎体中嵌插型78个(65.55%),裂隙型41个(34.45%)。结论MRI和CT多平面重建在确定OVCF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疼痛责任椎体中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与生存质量.过去对本病多采用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易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并对短期内疼痛缓解不佳;外科手术则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及患者全身情况差,难以推广.经皮椎体成形(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技术近年来不断完善,凭借其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我科自2006年7月起采用PVP术对1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自1984年问世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新的脊柱微创技术.该技术具有微创、快速的特点,能迅速恢复椎体高度,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快速缓解疼痛症状,可在局麻下实施,且可同时行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短.笔者自2008年8月-2011年12月共完成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KP手术68例79椎,临床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1例患者在C形臂透视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术前术后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椎体高度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NRS术前5-8分降为术后48 h 0-1分,术后3个月0-1分,NRS评分与病椎前缘高度术前术后差异统计学意义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后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术前、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肺栓塞并发症,仅1例出现临近椎体再骨折,经再次采取椎体成型术后治愈.结论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治疗的适应证及相关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50例患者64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椎体的术后疗效。结果 58节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6节椎体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的椎体成型术治疗均获成功,术后2h及1d疼痛即明显缓解,术中注射骨水泥平均为5.2ml,有2节椎旁静脉丛有细条样骨水泥外渗,1节椎体后软组织内小条状漏出(经小切口钳出)。50例64节椎体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非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的疗效。方法:本组胸腰椎VCF42例,累及T11~L2共42个椎体。男11例,女31例。年龄50~58岁,平均53.5岁。术前骨密度检查提示骨量减低,但均未达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在"C"臂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将一中空管道置入伤椎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利用球囊液压扩张的原理使伤椎骨折复位。取出球囊,经工作通道用推杆向空腔内低压注入MIIGX3人工骨。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止痛药使用评分、伤椎高度及胸腰椎后凸角度等指标评估PKP术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6周患者可佩戴腰围离床活动。术前VAS评分8.20.65分,术后2天降低到2.40.78分,末次随访时2.6±0.67分(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6±0.48分下降到术后2天的0.23±0.52分,末次随访时0.24±0.55分(P<0.01)。术后X线检查,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前椎体前、中份高度分别为22.13.6mm及21.82.9mm,术后2天明显改善到25.22.8mm及25.13.2mm,末次随访时为24.93.5mm及24.83.7mm(P<0.01)。胸腰段脊柱后凸Cobb角术前为17.5°±5.5°,术后2天改善为13°±4.5°,末次随访时为13.5°±5.5°(P<0.01)。结论:PKP治疗非骨质疏松性VCF,是一种安全、复位可靠、止痛效果确切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8.
杨洋  冯俊飞  周青松  赵强  刘凯鑫  何江涛   《四川医学》2023,44(5):523-528
目的 探讨术前MRISTIR黑色线性信号的出现是否影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在我院住院并接受PKP手术治疗的OVCF患者8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片、QCT、MRI检查。根据MRI STIR上信号的不同表现分为两组:黑色线性信号组(A组)和非黑色线性信号组(B组),其中A组32例,B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前后VAS、ODI评分、Cobb角变化以评估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共发现新鲜骨折椎体85例,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最终确认责任椎体85例。首先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值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似,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揭示A组手术疗效较B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Cobb角的改变上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MRISTIR黑色线信号的出现预示着需要手术的干预,但PKP术对伴黑线信号表现的OVCF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不佳。  相似文献   

19.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价值及并发症防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68例,其中男21例,女47例,年龄62~82岁.用国产的椎体后凸成形手术套件,患者取俯卧位,在C型臂监测下,胸伤椎穿刺点位于横突肋凹与上关节突之间,腰伤椎位于椎弓根投影外上缘,即左侧9点钟或右侧3点钟确定穿刺位位置,穿刺针经椎弓根侧位确认穿刺针尖位于骨折椎体,正侧位确认位置无误后,按步骤进行手术操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2例骨水泥向椎间盘渗漏,2例向椎旁组织渗漏,4例7节椎体骨水泥渗漏至椎管内,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其中1例手术第2天离床活动后出现左侧大腿前外侧疼痛,对症治疗后6 d好转外,余未引起临床症状;2例术中出现血压、脉搏下降,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低热3例,所有患者在手术第2天离床活动.术后3~18月随访,伤椎最大塌陷处的平均高度由1.58cm增加至2.13cm,后凸cobb角较术前平均缩小(12.3±3.4)°.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恢复骨折椎体部分高度,改善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前进针角度的测量,MRI及3DCT判断伤椎周壁骨质的完整性,全程监测骨水泥推注过程,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疼痛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舒适程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4±0.5)分,舒适度评分为(108.1±7.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0.8)分、(98.1±6.9)分,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更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