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代谢基因SLCO1B1和ApoE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探针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的82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该研究群体总体以及不同性别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北京地区与已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 经过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本研究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在82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共检出6种SLCO1B1基因型,分别为*1b/*1b(38.63%)、*1a/*1b(35.23%)、*1b/*15(12.71%)、*1a/*1a(7.14%)、*1a/*15(4.96%)和*15/*15(1.33%)。共检出6种ApoE基因型,分别为E3/E3(69.12%)、E3/E4(14.65%)、E2/E3(13.08%)、E2/E4(1.45%)、E4/E4(0.97%)和E2/E2(0.73%)。不同性别患者的SLCO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纳米磁珠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焦磷酸测序法检测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152名受试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通过检测用药前以及用药8周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降脂疗效;通过随访用药期间肌痛的发生,评价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结果 152名受试者SLCO1B1 521T>C基因型分布为TT 73.7%,TC 23.7%,CC 2.6%;ApoE基因型分布为ε3/ε3 65.8%,ε3/ε213.2%,ε4/ε3 21.0%,未见ε4/ε4、ε2/ε2、ε4/ε2基因型.瑞舒伐他汀治疗8周后,APOE ε3/ε3,ε3/ε3与ε4/ε3基因组比较,患者血浆中的LDL-C下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SLCO1B1 521T>C 3种基因型发生肌痛的频率明显不同(P<0.05).结论 SLCO1B1/ApoE基因多态性与瑞舒伐他汀疗效及安全性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SLCO1B1与ApoE基因型有助于预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实现瑞舒伐他汀的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脂质及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位点的方法学比对,以评估MALDI-TOF-MS是否可用于临床SLCO1B1和ApoE多态性检测。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高脂血症、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共计71例。收集EDTA抗凝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分别采用MALDI-TOF-MS和RT-qPCR检测SLCO1B1的rs2306283(388AG)和rs4149056(521TC)位点以及ApoE的rs429358(388TC)和rs7412(526CT)位点,并利用Kappa系数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对相关基因位点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仅1例患者rs4149056(521TC)位点出现分型差异且在MALDI-TOF-MS复检后得到与RT-qPCR一致的结果。结论 MALDI-TOF-MS可应用于脂质及药物代谢相关基因SLCO1B1和ApoE多态性的检测,从而指导临床他汀类用药。  相似文献   

5.
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兰州地区20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HLA-A、B和DRB1基因座进行分型,并与西北、北方和南方汉族、西北回族、维吾尔族和藏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兰州汉族人群中HLA-A基因座共检出14个等位基因,以A*02,A*11,A*24,A*33,A*30,A*01和A*31基因最常见;HLA—B基因座共检出32个等位基因,以B*40,B*15,B*46,B*13,B*51,B*60,B*58和B*44基因最为常见;HLA-DRB1基因座共检出13个等位基因,最多见的基因依次为DRB1*09.DRB*15,DRB1*12,DRB1*04,DRB1*11,DRB1*07,DRB1*08和DRB1*14,接近北方汉族而与南方汉族有差异,与西北回族无明显差异,但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北汉族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西北维吾尔族和藏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辽宁汉族人群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HLA-DRB1基因位点遗传多态性在辽宁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和反向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的方法对13265名辽宁汉族人进行中低分辨率HLA-DRB1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HLA-DRB1位点的13种等位基因,其中以HLA-DRB1*15频率最高(17.49%),其次为HLA-DRB1*09、*12和HLA-DRB1*07,基因频率分别为13.40%、11.87%和11.8l%。HLA-DRB1*03(18)和HLA-DRB1*14(8)等位基因未检出。对观察值和期望值进行X^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X^2=73.34,af=78,P〉0.5)。该人群与南北方汉族人群、日本人、白人和黑人分别进行X^2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2.053、8.514、692.141、70.558和121.755。结论辽宁汉族人群HLA-DRB1基因分布有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西宁地区汉族人群HLA-A、B和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西宁地区汉族人群mA-A、B和DR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西宁地区73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汉族个体mA-A、B和DRBl基因座进行分型,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汉族人群进行比较。结果:西宁汉族人群中mA-A基因座共检出11个等位基因,以A02、A11、A30、A33基因最常见;mA-B基因座共检出20个等位基因,以B13、B15、B37、1740、1346、B58基因最为常见;mA-DRB基因座共检出17个等位基因,最多见的基因为DRB1*03、DRB1*04、DRB1*09、DRB1*12、DRB1*13、DRB3、DRB4。结论:青海汉族HLA有不同于其他地区汉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浙江地区汉族人群HLA-DPA1和HLA-DPB1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方法 应用PCR-直接测序分型法对10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浙江汉族人外周血标本进行HLA-DPA1和HLADPB1等位基因分析.结果 在100份标本中检出8个HLA-DPA1等位基因和19个HLA-DPB1等位基因.HLA-DPA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依次为DPA1*020202(47.0%)、DPA1*010301(38.5%)和DPA1*020101(10.5%).HLA-DPB1等位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DPB1*0501(39.5%)、DPB1*020102(13.5%)和DPB1*040101(13.0%).连锁分析发现共有44个HLA-DPA1-DPB1单倍型,单倍型频率最高为DPA1*020202-DPB1*0501(29.5%).结论 浙江地区汉族人群HLA-DPA1和DPB1基因座等位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态性,2个基因座呈现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MCP-1)基因-2518位点多态性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134例肺癌患者和82例正常对照进行MCP-1基因-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AA基因型和GG基因型频率在肺癌病人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基因型患肺癌的相对风险度增加(OR=2.645,X~2=6.532,P=0.011),GG基因型患肺癌的相对风险度降低(OR=0.519,X~2=4.929,P=0.026).肺癌病人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A基因型和GG基因型频率在病人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A基因型患病的相对风险度增加(OR=3.138,X~2=8.905,P=0.003),GG基因型患病的相对风险度降低(OR=0.516,X~2=4.613,P=0.032).小细胞肺癌患者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MCP-1基因-2518位点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与小细胞肺癌不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浙江地区汉族人群HLA-DPA1和HLA-DPB1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方法 应用PCR-直接测序分型法对10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的浙江汉族人外周血标本进行HLA-DPA1和HLADPB1等位基因分析.结果 在100份标本中检出8个HLA-DPA1等位基因和19个HLA-DPB1等位基因.HLA-DPA1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依次为DPA1*020202(47.0%)、DPA1*010301(38.5%)和DPA1*020101(10.5%).HLA-DPB1等位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DPB1*0501(39.5%)、DPB1*020102(13.5%)和DPB1*040101(13.0%).连锁分析发现共有44个HLA-DPA1-DPB1单倍型,单倍型频率最高为DPA1*020202-DPB1*0501(29.5%).结论 浙江地区汉族人群HLA-DPA1和DPB1基因座等位基因具有丰富的多态性,2个基因座呈现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55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者128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脂四项、Hcy水平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TG、TC、LDL、LP(a)水平分别为19.76 ±5.24μmoL/L、1.92±0.39mmol/L、5.05±0.66mmol/L、3.14±0.53mmol/L、305.48±82.83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TT、TC、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3.0%、43.1%、23.9%,等位基因T、C频率分别为54.5%、45.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各基因型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TT型Hcy浓度最高,CT型次之,CC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Hcy及血脂四项水平均显著增高,MTHFR C677T多态性TT基因型致Hcy水平增高,可能是引发脑梗死的重要遗传因素,血脂四项结合Hcy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检查可更好的用于脑梗死易感人群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98名急性脑梗死患者以及98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配对,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血浆Hcy浓度以及MTHFR677位点基因型。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Hcy浓度分别为(16.83±5.86)μmol/L和(14.20±5.73)μmol/L,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58.2%)显著高于对照组(40.8%)(χ2=11.80,P〈0.01)。急性脑梗死组CC、CT和TT基因型相应的Hcy浓度分别为(14.34±5.25)μmol/L、(16.12±5.87)μmol/L和(18.96±5.5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6,P〈0.05),TT型显著高于CC型与CT型(P值分别为0.002;0.031)。结论:MTHFR基因C677T突变可影响Hcy水平,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CRF-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塞的相关性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急性脑梗塞的临床预防提高一定的科学数据和临床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ACI组,同期与ACI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大致相同的健康体检者50人为对照组,留取5 ml空腹静脉血进行RFC-1的基因及血浆半胱氨酸检测.结果 ① ACI组中血浆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性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对照组血浆Hcy水平的四分位数进行分级,结果显示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急性脑梗塞的危险逐渐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② 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RFC-1基因位点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4288、0.11;P=0.6877、0.71).③ 两组RFC-1基因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在ACI组中3种基因的频率依次为25 %、39 %及36 %,健康对照组依次为:40 %、42 %及18 %,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中也发现G出现显著高于A,具有统计学差异.④ 在RFC-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塞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发现,携带GG基因型的者较携带AA型基因者患急性脑梗塞的风险显著升高(OR=2.95,95 % CI:1.25~6.05);而AG基因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无影响.为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将AA和AG基因型者合并分析,结果发现携带GG基因者患急性脑梗塞的风险仍然升高2.15倍,但对急性脑梗塞患病危险无显著性差异.⑤ 血浆Hcy与RFC-1基因的交互作用和急性脑梗塞易感性的分析中发现,与Hcy正常且携带A等位基因者相比,RFC-1纯合突变者患有急性脑梗塞的危险升高3.69倍,单独高Hcy血症患者危险升高2.98倍,正常Hcy水平但携带GG型基因者风险升高3.17倍.在Logisitic回归模型中,Hcy与RFC-1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结论 ① RFC-1基因的80号位点A→G的突变可能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产生影响.② RFC-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塞的易感性,改基因的纯合子突变大大增加了本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张平安  李艳  徐朴 《微循环学杂志》2003,13(3):23-24,2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 19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2 49例正常人的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基因 (IL 1RN)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IL 1ra基因的 5种不同组合等位基因 ,本研究只发现Ⅰ /Ⅰ、Ⅰ /Ⅱ、Ⅱ /Ⅱ和Ⅰ /Ⅳ 4种基因型 ,其中IL 1RNI等位基因频率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分别为 94.5 %和 90 .4% ,IL 1RNⅡ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4.8%和 8.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IL 1RNⅠ /Ⅰ、Ⅰ /Ⅱ、Ⅱ /Ⅱ和Ⅰ /Ⅳ 4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89.5 %和 81.1% ,8.5 %和 16.9% ,0 .5 %和 0 .4% ,1.5 %和 1.6%。慢性乙型肝炎组IL 1RNⅠ /Ⅱ基因型和IL 1RNⅡ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IL 1RNⅡ等位基因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易感性 ,但与慢性乙型肝炎HBVDNA复制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脏损伤因子(KIM-1)基因2个SNP位点与中国山东汉族人群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肾病(DKD)患者274例,健康对照(NC)个体248例。提取以上样品的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PCR-RFLP)多态性技术进行检测,对KIM-1基因启动子区的-416G>C和-1454G>A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与DKD组的-416G>C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健康对照组与DKD组的-1454G>A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416G>C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DKD的发生有关,GG基因型可能增加DK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族人群IL-1R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宫颈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位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第二个内含子中可变串连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多态性在中国3个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分别对3个汉族人群206例个体以及42例宫颈癌患者和45例对照进行多态性检测,扩增产物进行2%的琼脂糖电泳。结果 三个汉族群体的基因型以A1/A1和A1/A2最为常见。等位基因以A1频率最高,A2次之,群体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P>0.05)。与美、英高加索人群相比,A1 的频率明显偏高,A2明显偏低,而与非洲黑人相近。在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该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RA第二个内含子中 VNTR多态性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与中国东北地区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三个病程阶段的影响。方法对160例脑梗塞患者三个病程阶段进行心理状态分析,采取有效沟通,适时的心理疏导,指导和支持患者重建心理平衡。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脑梗塞患者的抑郁程度,积极配合治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湖北地区IL-1RN内含子2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IL 1Ra)内含子 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 ,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了 2 5 1例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 1Ra基因内含子 2的可变数串联重复 (VNTR)多态性 ,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种族间的比较分析。结果 :湖北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基因型以Ⅰ /Ⅰ型最为常见 ,其次为Ⅰ /Ⅱ型 ,Ⅰ /Ⅳ和Ⅱ /Ⅱ型较为罕见 ,分布频率依次为 0 .813、0 .167、0 .0 16、0 .0 0 4;其等位基因以Ⅰ型最为常见 ,其次为Ⅱ型 ,Ⅳ型较为罕见。与美、德和日本等国家人群相比 ,该VNTR多态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与国内江苏和重庆地区人群相比虽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在湖北地区发现了较为罕见的Ⅰ /Ⅳ和Ⅱ /Ⅱ基因型。结论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IL 1Ra基因内含子 2存在VNTR多态性 ,其在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f the FLG mutation in various ethnic groups revealed non-overlapping mutation patterns. In addition, Japanese and Chinese atopic patients showed somewhat different mutations. These ethnic differences make the research on Korean patients mandatory; however,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Korean atopic dermatitis (AD) patients has been performed.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FLG in Korean atopic dermatitis patients. The study was made up of three groups including 9 Ichthyosis vulgaris (IV) patients, 50 AD patients and 55 normal controls: the ichthyosis group was incorporated due to the reported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LG mutation and IV. In comparison to other sequencing methods, the overlapping long-range PCR was used. We revealed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filaggrin in Koreans, and at the same time, we discovered nonsense mutations in p.Y1767X and p.K4022X in Korean AD patients. By using FLG sequencing techniques confirmed in this study, new mutations or genetic polymorphisms with ethnic characteristics would be detected and further larger studies of repeat number polymorphisms could be per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