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PFO)合并隐源性脑卒中(CS)或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45例PFO合并CS或偏头痛患者,包括20例PFO合并偏头痛,25例PFO合并CS。术前对偏头痛患者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量表检测。记录介入封堵治疗效果。术后3、6、12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等,并对偏头痛患者进行HIT-6量表检测。结果介入封堵成功率为84.4%(38/45)。38例封堵成功患者:1例出院后2周发作性抽搐再发,余37例患者病情均较前好转。术后3、6、12个月,PFO合并偏头痛患者的HIT-6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8例封堵成功患者中术后3、6、12个月存在分流的分别有6、4、3例,复查超声均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或血栓形成,心电图未见明显心律失常。结论介入封堵治疗PFO合并CS或偏头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再发,以及缓解偏头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的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术的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以偏头痛为主要症状并确诊为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共65例,其中先兆性偏头痛患者36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17例,慢性偏头痛患者12例,术前详细收集一般资料,均行介入封堵术,于封堵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门诊复查超声心电图、心电图,记录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HIT-6)、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DAS),评估患者头痛缓解程度.结果 65例患者行介入封堵术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治疗后HIT-6评分、VAS评分、MID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评分、VAS评分、MIDAS评分之间差异,结果发现先兆性偏头痛组在VAS评分、MIDAS评分上明显低于慢性偏头痛(P<0.05),即先兆性偏头痛组头痛缓解程度最为明显,其次是无先兆性偏头痛,最后是慢性偏头痛.结论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成功率高,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相较于其他类型偏头痛更能从中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介入封堵治疗偏头痛合并中、大量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患者的手术难度与近期疗效,评价偏头痛伴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偏头痛合并中量或大量RLS-PFO并行介入封堵的患者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封堵成功率、封堵难度、术后RLS量及术后头痛缓解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头痛影响测试-6(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偏头痛残疾评估量表(migraine disability as- 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封堵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2.00% vs. 98.57%,P=0.137),但中量RLS-PFO组术中第2根导丝使用率、心腔内超声利用率及X线曝光时间明显高于大量RLS-PFO组(P<0.01);中量RLS- PFO组术后3 d有效封堵率高于大量RLS-PFO组(86.96% vs. 56.52%,P=0.008),两组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RLS量及有效封堵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IT-6和MID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01),但中量RLS-PFO组术后6个月HIT-6评分较大量RLS- PFO组下降(P=0.012),而MID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偏头痛合并中量RLS-PFO患者行介入封堵的手术难度较大量RLS- PFO高,但介入封堵后头痛缓解疗效两组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介入封堵术中应用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偏头痛、疑有卵圆孔未闭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TEE检查,其中确诊患者中行介入封堵术32例,术中经由TEE引导,观察TEE检查结果、介入引导效果及随访结果。另术前、术后1、3个月行HIT-6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中,TEE、右心声学造影检出卵圆孔未闭56例,32例介入封堵术中成功30例。术中TEE引导均成功,成功率100%,且无并发症发生。另外,术后1、3个月HIT-6分评分明显比术前低(P<0.05)。结论 TEE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中引导、效果评价中有较大的价值,其引导成功率高,能有效提高介入封堵治疗成功率,改善患者偏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5.
黄梦婷  李超  刘学  李鑫  刘瑞雪  何菲 《北京医学》2023,(9):758-762+767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介入封堵术对老年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PFO合并偏头痛并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行介入封堵术的老年患者64例,根据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对照组(无缺血性卒中,36例)和观察组(缺血性卒中,28例)。患者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头痛影响测评(headache impact test-6, HIT-6)评分、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64例患者中,随访期间4例失访(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总失访率6.25%,最终纳入患者60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60~88岁,平均(65.2±4.7)岁,手术封堵成功率为100%。术后6个月两组完全封堵率为88.33%(53/60),其中11.67%(7/60)出现不同程度的残余分流。随访期间除1例出现新发房颤外,其余59例患者未发现封堵器脱落、移位、封堵器血栓、新发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严重并发症,也未出现影像学新发卒中。术后6个月两组HIT-6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联合盐酸倍他司汀(betahistine hydrochloride, BH)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VM)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3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VM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BH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SGB联合BH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104例患者中,男37例,女67例,年龄19~86岁,平均56.8岁。治疗后两组NRS评分、DHI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PSQI评分、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1.60±1.04)分比(2.95±1.04)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对伴有PFO的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5例不明原因头痛及脑梗死患者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PFO,并行经皮PFO封堵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以了解手术效果,通过对患者治疗前、术后6个月的头痛影响测验(HIT)-6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住院及随访期间均无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HIT-6得分[(5l±9)分]与术前[(61±8)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明显改善.9例术前行头CT或MRI检查存在神经系统事件(如脑梗死灶、脑缺血灶等)患者与术前(58±10)相比,术后为(49±7),其残疾影响程度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伴有PFO的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梗死患者给予PFO封堵术治疗可以减轻头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手术方法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马文洁 《西部医学》2017,29(2):233-237
【摘要】 目的 评价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经封堵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接受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患者56例,分为先兆偏头痛组和非先兆偏头痛组。其中先兆偏头痛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74±772)岁;无先兆偏头痛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90±784)岁。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及术后1、3、6、12月进行头痛影响测定 6(HIT 6)评分,将患者术后HIT 6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并进行组间对应时间HIT 6评分比较。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先兆偏头痛患者术后1、3、6、12月HIT 6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先兆偏头痛患者术后1月HIT 6评分较术前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月HIT 6评分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示先兆偏头痛组术后6、12月HIT 6评分较无先兆偏头痛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封堵术可终止或缓解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症状,其中以先兆偏头痛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朱太卿  张莉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4):2581-2583
目的观察洛美利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62例(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VM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31例)接受倍他司汀治疗,联合组(31例)接受洛美利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眩晕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4.19%)(P<0.05)。联合组治疗12周后眩晕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眩晕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DHI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7.14%)与对照组(2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美利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M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眩晕障碍,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4):88-90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的相关性,并分析卵圆孔介入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33例偏头痛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卵圆孔未闭率。选择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行介入封堵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偏头痛的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卵圆孔未闭者44例,占33.1%,对照组患者中卵圆孔未闭者仅3例,占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44例卵圆孔未闭者均实施卵圆孔介入封堵术治疗,治疗后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圆孔未闭可能与偏头痛的发生密切相关,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实施卵圆孔介入封堵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2.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6.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国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科学引文索引扩展板(SCI-E)数据库2006-2016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国际ITP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发文机构分布及主题分布情况,重点对目前ITP的国际研究热点主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期刊论文936篇,2006-2015年ITP主题领域的文献量呈稳固上升趋势;研究主要分布于东亚、欧洲及北美洲地区,文献发文排名靠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模型、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幽门螺杆菌根除、系统评价、T淋巴细胞增殖为研究热点;大剂量地塞米松、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反应等高频关鍵词为最新研究方向.结论;本文明确了ITP主题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关系、地域分布,以及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可以为我国ITP科研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治疗效果。方法:对76例高血压头颈痛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葛根素治疗)、对照组42例(β体阻滞剂治疗)。结果:5天内总的症状消失率治疗组82.4%,对照组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总的停药反跳率分别为8.8%和42.9%,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峡谷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葛根素对高血压性头颈痛疗效优于β受体阻滞剂而且稳定,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