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裕华  黄芳  欧阳彦兰 《黑龙江医学》2022,46(19):2336-2338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SHM)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UF)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20年6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妇科的围绝经期UF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研究组进行LSHM。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卵巢功能、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4、0.107、0.817,P>0.05),术后研究组的LH、FSH低于对照组,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64、18.149、16.018,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质量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1、0.018、0.291,P>0.05),术后研究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SF-36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5、4.583、7.119,P<0.05);研究组的围绝经期症状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将我院6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子宫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作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行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作对照组,术后一年均填写心理调查表,随访、比较两组术后性激素、血脂及骨密度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一年性激素、血脂及骨密度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可减少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发生率,保持内分泌稳定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切除与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对围绝经期的症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翠华  王曙光  丁晨 《河北医学》2002,8(10):915-916
子宫切除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常用的手术方式。两种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如何还在探讨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人类寿命的延长 ,妇女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追求 ,更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子宫切除与及子宫肌瘤剔除后患者的围绝经期症状卵巢的体积及性激素进行观察 ,并探讨两种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的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选择时间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3年 ) ;年龄 :最大 4 5岁 ,最小 38岁 ,平均年龄 4 1.2岁。因子宫肌瘤在本院行子宫切除。保留双附件的患者 4 0例为全切组 ;4 0例为子宫肌瘤剔除组 …  相似文献   

4.
5.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隋敏  林蕴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56-15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中、术后情况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术后发热率、术后镇痛率、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又能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5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的个数、肌瘤的大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开腹术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和大小、住院时间、出血量多于腹腔镜组,排气时间长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开腹手术具有剔除子宫肌瘤数目多,大小、深浅不限的优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佟卫兵 《中外医疗》2016,(12):106-107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期间到该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56例,其中28例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排气时间(1.4±0.7)d、住院时间(5.4±1.6)d与开腹组(2.6±1.1)d,(10.2±2.1)d相比,均比开腹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得,阴道出血、肩背部酸痛两种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便秘、切口感染、肠粘连4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来看,腹腔镜组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比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好,条件允许情况下推荐临床使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切除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并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作比较。方法入选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住院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选择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对照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5例,运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无脏器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金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9):141-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以及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患者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其术中失血量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患者肌瘤剔除个数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数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满足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条件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肌瘤,多发生在30~50岁的妇女,占育龄妇女的20%~50%,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保留子宫剔除肌瘤的患者越来越多,笔者所在医院妇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韩燕燕 《当代医学》2021,27(20):10-12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P物质(S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清GSH-Px、SP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GSH-Px指标低于研究组、SP指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34%,高于对照组的17.38%(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血清指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大肌瘤挖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子宫大肌瘤(子宫肌瘤最大直径≥7cm,子宫体积〉12孕周)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200例(子宫肌瘤最大直径〈7cm,子宫体积≤12孕周)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近期疗效。结朵子宫大肌瘤组中,腹腔镜肌瘤挖除238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肌瘤挖除2例,中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及改行全子宫切除2例。对照组200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肌瘤挖除术。子宫大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不需输血。两组患者术后3d平均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拔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大肌瘤挖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医师应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官大肌瘤挖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3例子宫大肌瘤(子宫肌瘤最大直径≥7 cm,子宫体积>12孕周)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200例(子宫肌瘤最大直径<7 cm,子宫体积≤12孕周)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近期疗效.结果 子宫大肌瘤组中,腹腔镜肌瘤挖除238例,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肌瘤挖除2例,中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及改行全子宫切除2例.对照组200例均成功行腹腔镜肌瘤挖除术.子宫大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不需输血.两组患者术后3 d平均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拔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大肌瘤挖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但医师应具备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熟练的镜下缝合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刘禄斌  张光金  徐惠成  陈勇  梁志清 《重庆医学》2012,41(15):1517-15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2种子宫动脉阻断方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生育功能及肌瘤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1月8日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患者和西南医院子宫肌瘤患者16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腹腔镜子宫动脉永久阻断术(PAB)组(n=64)行PAB加子宫肌瘤挖除术(LM);腹腔镜子宫动脉临时阻断术(TAL)组(n=50)行TAL加LM;对照组(n=50)行腹腔镜子宫肌瘤挖除术。比较3组患者术后复发、妊娠和生育情况。结果术中失血量PAB组和TAL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肌瘤复发率PAB组明显低于TAL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PAB能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TAL对生育功能无影响,但不能降低子宫肌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期间 ,对 42例有症状且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和肌瘤挖除术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大部分为多发子宫肌瘤患者 ,其中肌壁间肌瘤 1 9例 ,浆膜下肌瘤 2 3例 ,数目 1~ 6个 ,肌瘤直径大小 2~ 1 2cm ,3 6例 (6 4 3 % )子宫切口进行了缝合。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估计失血量分别为 (1 2 4 2± 3 3 1 )min和 (1 1 7 8± 48 6 )ml,病人平均住院日为 (4 8± 1 2 )d。所有病例腹腔镜手术均成功 ,无手术并发症。随访 2~ 1 2月 ,所有有症状者术后均改善 ,无一例复发和手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和肌瘤挖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有症状子宫肌瘤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径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56例行大径线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分成腹腔镜组(LM组)30例和开腹组(TAM组)26例,腹腔镜组采用连续锁扣"双层"缝合术,开腹组采用连续缝合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腹腔镜组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大经线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提高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两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80.23±2.96)min、(4.53±1.12)d]均短于对照组[(97.45±11.35)min、(7.23±1.75)d],术中出血量[(131.26±24.16)ml]少于对照组[(185.69±3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5、8.915、8.219,P均<0.001);术后1 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57.89±3.15)%、(33.61±3.06)%、(1.40±0.21)]均高于对照组[(53.28±2.51)%、(29.71±2.06)%、(1.2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6.687、3.681,P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助于缩短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20.
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剔除术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80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组40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40例,行子宫全切术。另外同时选择健康女性40例作为对照。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共76例,术后3~12个月各组FSH、E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24个月组FSH、E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组FSH、E2水平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组患者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随访2年,与组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40岁以上的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后2年卵巢功能发生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而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年,卵巢功能无改变。为了提高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